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71669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凉爽型织物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科技纤维和差别化纤维层出不穷的出现,纺织产品也日益多样化出现,人们从单纯的追求织物外观的审美要求向穿着舒适性转化,新型原料的开发和利用也越加成为开发纺织产品的趋势。原来的天然纤维和普通合成纤维都不能够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穿着内在需求,凉快、舒适感成为功能性面料的首要特点。纯棉面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汽性,体感柔和,无刺激,夏季穿着吸汗不闷热。但普通棉织物容易折皱,且折痕不易恢复,导湿性差,快干性差,纯棉洗后没有自然免烫性。因此在产品设计上要求面料设计师从单一原料走向多组分混纺、交并或交织,集中体现了面料的功能性一舒适、健康、安全、环保、抗静电、免烫易整理。台湾百和公司生产的X-COOL凉爽纤维具有异形截面形状, 吸湿导湿性能优良等优异特点,美国首诺导电丝导电性能优越,天丝纤维和棉纤维是天然的纤维素纤维,具有高回潮率、高吸湿性等特点,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功能织物就是把上述几种纤维有机结合,按一定的组合特点制织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
本发明以A原料锦纶凉爽丝作为甲经,以B原料阳离改性涤纶丝并交C原料导电丝作为乙经,经纱排列顺序为51根甲经1根乙经;以D原料天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双股纱线作为甲纬,纬纱排列为甲纬;织物为平纹组织。二、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的生产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原料的选配与混纺比的选择
A原料无锡百和公司生产的7. 78 Tex X-COOL锦纶凉爽丝; B原料16. 67 Tex阳离子改性涤纶丝; C原料美国首诺公司2.0 Tex炭基导电丝; D原料9. 84 Tex的天丝纤维50%和棉纤维50%的混纺纱;
2)纱线号数和捻度的选择
甲经采用两根同样细度的A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经捻线机加捻,则甲经为15. 56 iTex,捻系数为150 180 ;
乙经采用B原料以及C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经捻线机加捻,则甲经为 18. 67 Tex,捻系数为 160 180 ;
3甲纬采用两根D原料交并后捻度,则甲纬为19. 68 Tex,捻系数为430 450 ;
3)织物产品主要技术规格
穿综采用4片顺穿或6片顺穿;
筘号14# 15#,穿入2根经丝/筘,上机门幅:180cm;
4)产品工艺流程
(1)织造加工工艺流程
经纱原料检验一捻线一整经一穿综、穿筘一; 纬纱原料检验一捻线一倒筒一; 然后经纱和纬纱一并进行织造;
(2)后整理加工工艺流程
坯布检验一退卷缝头一漂洗一染色一松烘一轧液一定型一检验一打卷入库。织物经过对锦纶凉爽丝染黑色或深藏蓝或咖啡色,对阳离改性涤纶、天丝和棉的混纺纱股线不染色,以此出现织物留白效果,同时在前道织造时加入导电性纤维以获得永久性抗静电性能,在后道整理时,使用抗静电型整理剂,以增强织物的抗静电性。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高吸湿性、高导电性等纤维组合选用,按照选定的产品工艺流程,生产的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功能织物颜色丰富、色泽柔和、吸湿性强、抗静电性能优良。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织物基本组织图。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织物基本组织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选择以下A、B、C、D四种原料
A原料无锡百和公司生产的7. 78 Tex X-COOL锦纶凉爽丝; B原料16. 67 Tex阳离子改性涤纶丝; C原料美国首诺公司2.0 Tex炭基导电丝; D原料9. 84 Tex的天丝纤维50%和棉纤维50%的混纺纱; 实施例1
采用上述配比的A、B、C、D四种原料。甲经采用两根A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经细度为15. 56 Tex,捻系数选择为150,则捻度为380捻/米;
乙经采用16. 67 Tex B原料以及2. OTex C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经为18. 67Tex,捻系数选择为160,则捻度为370捻/米;
甲纬采用两根9. 84 Tex原料交并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纬为19.68 Tex,捻系数选择为430,则捻度为950捻/米;
上机选用筘号14#,穿入2根经丝/筘,上机门幅180cm,穿综采用4片顺穿;经纱排列51 :1。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理处理后,C原料和D原料表现出留白的效果,布面色彩柔和,层次分明,布面吸湿导湿性强,说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织物如图1所示)°实施例2:
采用上述配比的A、B、C、D四种原料。甲经采用两根A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经细度为15. 56 Tex,捻系数选择为170,则捻度为430捻/米;
乙经采用16. 67 Tex B原料以及2. OTex C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经为18. 67Tex,捻系数选择为170,则捻度为390捻/米;
甲纬采用两根9. 84 Tex原料交并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纬为19.68 Tex,捻系数选择为440,则捻度为1000捻/米;
上机选用筘号14. 5#,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180cm,穿综采用6片顺穿;经纱排列 51:1。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理处理后,C原料和D原料表现出留白的效果,布面色彩柔和, 层次分明,布面吸湿导湿性强,说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织物如图2所示)。实施例3:
采用上述配比的A、B、C、D四种原料。甲经采用两根A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经细度为15. 56 Tex,捻系数选择为180,则捻度为450捻/米;
乙经采用16. 67 Tex B原料以及2. OTex C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经为18. 67Tex,捻系数选择为180,则捻度为420捻/米;
甲纬采用两根9. 84 Tex原料交并后再加适当的捻度,则甲纬为19.68 Tex,捻系数选择为450,则捻度为1100捻/米;
上机选用筘号15#,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180cm,穿综采用6片顺穿;经纱排列51 1。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理处理后,C原料和D原料表现出留白的效果,布面色彩柔和,层次分明,布面吸湿导湿性强,说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织物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其特征在于以A原料锦纶凉爽丝作为甲经,以B原料阳离改性涤纶丝并交C原料导电丝作为乙经,经纱排列顺序为51根甲经1根乙经;以D原料天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双股纱线作为甲纬,纬纱排列为甲纬;织物为平纹组织。
2.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原料的选配与混纺比的选择A原料无锡百和公司生产的7. 78 Tex X-COOL锦纶凉爽丝; B原料16. 67 Tex阳离子改性涤纶丝; C原料美国首诺公司2.0 Tex炭基导电丝; D原料9. 84 Tex的天丝纤维50%和棉纤维50%的混纺纱;2)纱线号数和捻度的选择甲经采用两根同样细度的A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经捻线机加捻,则甲经为15. 56 iTex,捻系数为150 180 ;乙经采用B原料以及C原料经过高速压缩空气吹喷变形后再经捻线机加捻,则甲经为 18. 67 Tex,捻系数为 160 180 ;甲纬采用两根D原料交并后再经捻线机加捻,则甲纬为19. 68 Tex,捻系数为430 450 ;3)织物产品主要技术规格穿综采用4片顺穿或6片顺穿;筘号14# 15#,穿入:2根经丝/筘,上机门幅180cm;4)产品工艺流程(1)织造加工工艺流程经纱原料检验一捻线一整经一穿综、穿筘一; 纬纱原料检验一捻线一倒筒一; 然后经纱和纬纱一并进行织造;(2)后整理加工工艺流程坯布检验一退卷缝头一漂洗一染色一松烘一轧液一定型一检验一打卷入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织物经过对锦纶凉爽丝染黑色或深藏蓝或咖啡色,对阳离改性涤纶、天丝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股线不染色,以此出现织物留白效果,同时在前道织造时加入导电性纤维以获得永久性抗静电性能,在后道整理时,使用抗静电型整理剂,以增强织物的抗静电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以A原料锦纶凉爽丝作为甲经,以B原料阳离改性涤纶丝并交C原料导电丝作为乙经,经纱排列顺序为51根甲经1根乙经;以D原料天丝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双股纱线作为甲纬,纬纱排列为甲纬;织物为平纹组织。穿综采用4片顺穿或6片顺穿;筘号14#~15#,穿入2根经丝/筘,上机门幅180cm;织物经过对锦纶凉爽丝染成黑色或深藏蓝或咖啡色,对阳离改性涤纶、天丝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股线不染色,以此出现织物留白效果。通过对不同纤维组成的纱线组合选用,在后道整理中使用抗静电性整理剂,按照选定的产品工艺流程生产的抗静电性凉爽型织物,颜色丰富、色泽柔和、凉爽透气。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2260948SQ2011101687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刘云昌, 刘湘, 胡伟, 许蜀予 申请人: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