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印花色浆和感温变色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8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温印花色浆和感温变色服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印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温印花色浆和感温变色服装。
背景技术
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服装发展至今已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传统服装要求为人们提供基本的防寒保暖作用以及利用色彩绚烂的印花图案和不同的裁剪手法来达到美观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智能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服装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期望服装具备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以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感温变色服装、感光变色服装、 寒暑两用服装和祛除蚊蝇的服装等。服装智能功能化将是今后服装发展的主要趋势。感温服装是指随着温度的变化,服装的颜色也会相应变化的一类服装。感温服装能够感知环境温度,并通过呈现不同颜色方式实现“将天气预报穿在身上”的功能,通过服装各温度段颜色的不同表现来提醒人们注意温度变化,主动添减衣服,以让身体时刻保持最舒适健康的状态。现有的感温服装主要是通过印染感温印花色浆来实现服装感温变色的,感温印花色浆经印染后在服装上形成感温印花,感温印花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至特定温度时,印花颜色随之发生变化,温度恢复后,感温印花也一同恢复到原有的固定。因此,颜色感温印花不仅增加了服装的美感,还赋予服装以感温变色的功能。感温印花色浆的组成是印花能够实现感温变色的关键。目前使用的感温印花色浆的通常包括树衬% 95衬%的印花白浆3衬% 5wt%的感温色素和余量的增牢助剂。感温色素的应用是温变印花的必要条件,感温色素由隐色材料、显色剂和减敏剂组成, 其中,隐色材料是一些结合质子能显色的物质,如内酯类、吲哚类和戊金胺类等化合物,在变色体系中作为供电子部分;显色剂是一种可释放出质子的释酸化合物,如酚类、羧酸类、 苯并三唑或卤代醇等,即为吸电子化合物;隐色材料和显色剂的变色体系需要在减敏剂中才能达到变色效果,同时减敏剂还能增强变色体系对热的灵敏性并决定变色体系的变色温度。服装印花行业所使用的感温色素中的隐色材料多为结晶紫内酯,显色剂为双酚A。当温度较低时,色材料结晶紫内酯开环,分子重排,共轭双键贯通和双酚A离子结合,从而显现颜色;当温度升高至一定温度,显色剂双酚A结合质子,则隐色材料结晶紫内酯闭环消色。但现有的感温印花色浆通常只能实现单色变色,并且色彩变换不灵敏,例如当温度为 30 V,印花本应呈现艳黄色,但由于色彩变换不灵敏而仍处于前色橙红色状态,直至温度升至35°C左右时才会出现艳黄色;此外,现有印花色浆的色彩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感温印花色浆,该感温色浆具有较高的变色灵敏度且变色稳定性。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印花色浆,包括79wt% 83wt%的印花白浆、 15wt% 19衬%的印花透明浆和Iwt % 3wt%的感温色素。
优选的,还包括0. 5 1. 5wt%的增牢剂。优选的,感温色素的含量为1. 9wt 2. 2wt%。优选的,所述印花白浆的含量为80wt% 82wt%。优选的,所述印花透明浆的含量为15wt% 18wt%。优选的,所述印花白浆为水性丙烯酸树脂型印花白浆,所述印花透明浆为水性环氧树脂型印花透明浆。相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感温变色服装,包括基体部和印染于所述基体部表面的感温印花部,所述感温印花部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印花色浆印染烘干后形成。优选的,所述感温印花色浆还包括0. 5 1. 5wt%的增牢剂。优选的,所述基体部为棉织物或棉与化纤的混纺织物。优选的,所述棉织物或棉与化纤的混纺织物为针织物或梭织物。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印花色浆,该色浆包括79wt% 83wt%的印花白浆、 15wt% 19衬%的印花透明浆和lwt% 3wt%的感温色素。相对于现有的感温印花色浆, 本发明提供的色浆降低了印花白浆和感温色素的含量,同时配合加入印花透明浆,以保证感温色素具有合适的变色反应速度,使印花兼顾变色灵敏性和变色稳定性;同时加入的印花透明浆则降低印花白浆对颜色的遮盖作用,提高颜色的通透性,使感温色素在各个温度段的颜色更好的显现出来,进而保证印花在各个温度段能够显现出于与此温度相对应的颜色,进一步提高色彩变化的灵敏度。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感温变色服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感温印花色浆,包括79wt% 83wt%的印花白浆、 15wt% 19衬%的印花透明浆和Iwt % 3wt%的感温色素。上述色浆印染后形成的印花的变色过程为温度为20°C以下时,感温色素中的结晶紫内酯开环,分子重排,共轭双键贯通,与双酚A离子的结合度达到80%,显色程度深,为深紫色;温度为20°C时,感温色素中的结晶紫内酯开环,分子重排,共轭双键贯通,与双酚 A离子的结合度达到60 %,显色程度一般,为橙红色;温度为30°C时,显色剂双酚A结合质子,结晶紫内酯闭环消色,共轭双键贯通,与双酚A离子的结合度为40%,开始呈现消色状态,为艳黄色。温度为40°C时,显色剂双酚A结合质子,结晶紫内酯闭环消色,共轭双键贯通,与双酚A离子的结合度为15%,开始呈现消色状态,为奶白色。感温色素是实现变色的关键成分,其含量为lwt% 3wt%,优选为1.9wt 2. 2wt%,感温色素的含量过高会造成变色反应快速且不稳定,难以赋予印花多种的过渡颜色,且颜色变换也不稳定;感温色素含量过低则变色反应过慢,变色灵敏度低。上述组成的感温印花色浆中,印花白浆作为印花色浆的基浆,用于承载印花透明浆和感温色素,赋予印花良好的牢固度。印花白浆的量还对变色反应的反应速度起到调节作用,印花白浆的含量为79wt % 83wt %,优选为80wt % 82wt %,若印花白浆含量过低, 则隐色物质变色反应过快,反应速度过快,难以赋予印花多种的过渡颜色,如20°C以下至 20°C本应出现的浅紫色、深红等由紫色向橙红色过渡的颜色,由于反应过快而无法显现,直接由紫色变为红色;若印花白浆含量过低,则隐色物质变色反应过慢,印花颜色变换缓慢, 色彩变换灵敏度过低。上述印花色浆所使用的印花白浆优选为水性丙烯酸树脂型印花白浆,此种印花白浆具较好的环保性,有利于人体健康。印花白浆虽与裁片具有较高的粘附性,但是其对颜色的覆盖力较强,较浅的很难透过印花白浆透射出来,由此可能出现的情况为当感温色素呈现消色状态时,本应出现的橙色或黄色在白色浆过度的遮盖作用下只显现出淡黄色或者直接完全被遮盖直接显示出 40°C才应出现的奶白色,由此导致色彩变化不灵敏。为了提高颜色通透性,本发明向色浆中配合加入15wt% 19wt%印花透明浆,印花透明浆也与裁片具有较好的粘合度,更为重要的是,其对感温色素无遮盖作用,进而降低印花白浆对色素的遮盖作用,提高颜色的通透性,使感温色素在各个温度段的颜色更好的显现出来,使其在各个温度段能够显现出于与此温度相对应的颜色,进而提高色彩变化的灵敏度。印花透明浆的含量优选为15wt% 18wt%。印花透明浆优选为水性环氧树脂型印花透明菜,此种印花透明浆具较好的环保性,有利于人体健康。为了提高印花色浆的印花牢固度,本发明提供的感温印花色浆还优选包括0. 5 1. 5wt%的增牢剂,增牢剂的含量更优选为0. 8wt% 1. 2wt%。本发明提供的感温印花色浆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所述印花白浆、印花透明浆和感温色素按照(79 83) (15 19) (1 3) 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得到感温印花色浆。混合工序优选按照如下方式进行a)、将(79 83)重量份的印花白浆和(15 19)重量的印花透明浆混合后搅拌均勻;b)、向步骤a得到的浆料中加入(1 3)重量份的感温色素混合后搅拌均勻;为了获得色牢度更佳的印花色浆,本发明还优选在步骤b后进行如下工序c)、向步骤b得到的浆料中加入(0. 5 1. 5)重量份的增牢剂。上述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优选设为700转/秒 900转/秒,将各组分混合并搅拌均勻后便得到上述感温印花色浆。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感温变色服装,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感温变色服装的示意图,该服装包括基体部1和印染于所述基体部表面的感温印花部2,所述感温印花部由上述感温印花色浆印染烘干后形成。感温印花色浆还优选包括0. 5 1. 5wt%的增牢剂。印花透明浆优选采用水性环氧树脂型印花透明浆,印花透明浆采用水性环氧树脂型印花透明菜,此种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具较好的环保性,有利于人体健康。本发明提供的感温变色服装的印花部由上述感温印花色浆经印染烘干后形成,由于上述感温印花色浆在能够20°C 40°C具有灵敏、稳定的发生颜色变化,因此此种服装的感温印花部不仅增加了服装的美感,还具有提示温度的作用,该感温印花部为深紫色时表明该印花部周围温度小于20°C,印花部为橙红色时表明温度约为20°C,印花部为艳黄色时表明温度约为30°C,当印花部颜色为奶白色时表明温度大于等于40°C,由此人们可以根据服装印花的颜色来判定环境的大致温度,进而主动选择添减衣物,以保证机体时刻处于最舒适健康的状态。该印花部的形状优选为图形、线条、字母、文字、符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所述基体部优选为棉织物或棉与化纤的混纺织物,感温变色色浆其此种材料表面具有较好的附着性, 印花色牢固度较高;上述棉织物或棉与化纤的混纺织物优选为针织物或梭织物。上述感温变色服装的制备方法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得,具体如 采用丝网印花法将感温变色色浆印染于基体部的印花部位,烘干,得到感温变色印花服装。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印花色浆及感温变色服装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中的印花白浆、印花透明浆、增牢剂均和感温色素均由厦门品达工贸有限公司提供。实施例1称取80kg和17kg的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将所述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加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勻,设置搅拌速度为800转/秒。搅拌均勻后继续向搅拌机中加入2kg 感温色素,搅拌均勻后向搅拌机中加入Ikg增牢剂,得到感温印花色浆。实施例2称取82kg和15. 5kg的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将所述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加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勻,设置搅拌速度为700转/秒。搅拌均勻后继续向搅拌机中加入 1.5kg感温色素,搅拌均勻后向搅拌机中加入Ikg增牢剂,得到感温印花色浆。实施例3称取79kg和17. 2kg的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将所述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加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勻,设置搅拌速度为800转/秒。搅拌均勻后继续向搅拌机中加入 2. 8kg感温色素,搅拌均勻后向搅拌机中加入Ikg增牢剂,得到感温印花色浆。比较例1称取75kg和22kg的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将所述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加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勻,设置搅拌速度为800转/秒。搅拌均勻后继续向搅拌机中加入2kg 感温色素,搅拌均勻后向搅拌机中加入Ikg增牢剂,得到感温印花色浆。比较例2称取85kg和12kg的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将所述印花白浆和印花透明浆加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勻,设置搅拌速度为800转/秒。搅拌均勻后继续向搅拌机中加入2kg 感温色素,搅拌均勻后向搅拌机中加入Ikg增牢剂,得到感温印花色浆。比较例3称取95kg印花白浆加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勻,设置搅拌速度为800转/秒,向搅拌机中加入4kg感温色素,搅拌均勻后向搅拌机中加入Ikg增牢剂,得到感温印花色浆。分别使用实施例1 实施例3制得的感温印花色浆对针织全面料的服装进行丝网印花,印花后烘干,测试服装部的色牢固度和安全性,测试结果列于表1。
表1针织面料印花部色牢固度及安全性检测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感温印花色浆,其特征在于,包括79wt% 83wt%的印花白浆、15wt% 19衬%的印花透明浆和Iwt % 3wt%的感温色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印花色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5 1. 5wt%的增牢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印花色浆,其特征在于,感温色素的含量为1.9wt 2. 2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印花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白浆的含量为 80wt% 82wt%。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印花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透明浆的含量为 15wt% 18wt%。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印花色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白浆为水性丙烯酸树脂型印花白菜,所述印花透明浆为水性环氧树脂型印花透明浆。
7.一种感温变色服装,包括基体部和印染于所述基体部表面的感温印花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印花部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印花色浆印染烘干后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印花色浆还包括0.5 1. 5wt% 的增牢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为棉织物或棉与化纤的混纺织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织物或棉与化纤的混纺织物为针织物或梭织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温印花色浆,包括79wt%~83wt%的印花白浆、15wt%~19wt%的印花透明浆和1wt%~3wt%的感温色素,该感温色浆具有较高的变色灵敏度且变色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感温变色服装,包括基体部和印染于所述基体部表面的感温印花部,所述感温印花部由上述感温印花色浆印染烘干后形成。该服装印花部的不仅增加了服装的美感,还具有提示温度的作用。
文档编号D06P1/52GK102330363SQ201110179108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阚云 申请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