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84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圆织机开口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织机相比,圆织机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和能耗低的优点。但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凸轮和分线盘两种机械式的开口方法,所以圆织机生产的产品的组织结构单一,只在生产产业用织物的领域有少量的应用,例如无缝袋、过滤管、消防水带等无缝管状 (筒状)织物。要发挥圆织机的优势和扩大圆织机的产品的应用领域,就必须给圆织机发明一种专用的可程序控制的开口机构。这种圆织机的可程序控制的开口机构要达到的目的虽然与传统织机的可程序控制的开口机构一样,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却完全不同。在传统的织机上,所有的经纱在一个织造周期内只要在统一的开口时间形成一个一样的梭口。而在圆织机上,每个或每组经纱都要单独控制,在整个圆周上形成几个与梭子同步持续移动的梭口。在现有的圆织机中,凸轮开口的圆织机占很大的比例。无论使用的是沟槽凸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01260524. 7)还是平面凸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0820133947. X),开口运动的规律都是由开口凸轮的廓线来决定,是固定的。所以,这种凸轮开口的圆织机只能织简单的、有规律的织物组织,不能织复杂的组织结构和三维的立体管状织物。现有的分线盘开口圆织机(EP0652311A1)没有开口凸轮,在梭子的前端铰接有一个分线盘。在经纱和综筘的作用下,随梭子一起向前运动的分线盘自身产生旋转。有一定张力的经纱经过经纱导向片后就会落入分线盘上预先加工的的顶部或槽部,从而形成开口。 分线盘作为一种机械装置,同样也只能形成简单和按一定规律重复的几种织物组织,不能织复杂的组织结构和三维的立体管状织物。传统织机有多臂和提花开口机构可以使每根或每组经纱根据编制的程序完成开口运动,已经能够织出各种各样的提花组织、花纹和多层的立体织物。但是,这样的开口机构只能被应用于各种传统平幅织机,并不能用于圆织机,因其只能在某个规定的时刻形成一个完整的梭口,不能形成圆织机要求的连续移动的梭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使圆织机也能织出各种各样的提花织物组织结构和图案,织出符合要求的单层和多层三维管状织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由提综执行机构和提综控制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的提综执行机构包括与梭子运动同步的凸轮和滑块;所述的滑块嵌入凸轮上面的曲线滑槽内;所述的滑块上端连有综杆;所述的提综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控制综杆的升降。所述的综杆顶部有一个有磁性的吸头;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吸头正上方。所述的综杆一侧有一个缺口 ;所述的电磁阀上有直动衔铁;所述的电磁阀安装在缺口一侧;所述的直动衔铁与缺口相配。所述的综杆上有一个缺口 ;所述的电磁阀上有摆动衔铁,摆动衔铁下端固连一个吸块;所述的吸块和电磁阀之间有一复位弹簧;所述缺口与吸块下方的挂钩相配。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通过与梭子运动同步的凸轮和滑块,带动综杆运动,通过控制电磁阀的状态,使圆织机也能织出各种各样复杂的织物组织结构和图案,织出符合要求的单层和多层三维管状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优点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每根或每组经纱可以单独控制,在圆织机的梭子到达之前形成需要的梭口,织出复杂的提花图案和组织;2、控制机构可以由计算机来控制,在改变织物组织结构时,只需要改变控制程序, 不需要改变机器的机械结构,使织物组织结构和图案的调整方便和高效;3、因为是完全开口,经纱与梭子的摩擦少,对经纱的损伤少。


图1是本发明综杆顶部有有磁性的吸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综杆顶部有有磁性的吸头时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综杆顶部有有磁性的吸头时的综杆工作状态图。图4为本发明电磁阀一侧有直动衔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电磁阀一侧有直动衔铁时的电磁阀控制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电磁阀连有摆动衔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电磁阀连有摆动衔铁时的电磁阀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图纸表达的方便和直观,这些实施例中的凸轮1都画成了沟槽凸轮,但这不说明本发明中的凸轮就是沟槽凸轮,能达到同样开口动作要求的其它形式凸轮,例如端面凸轮,也可以做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由提综执行机构和提综控制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的提综执行机构包括与梭子运动同步的凸轮1和滑块5 ; 所述的滑块5嵌入凸轮1上面的曲线滑槽内;所述的滑块5上端连有综杆2 ;所述的提综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铁4,通过电磁铁4控制综杆2的升降;所述的综杆2顶部有一个有磁性的吸头3 ;所述的电磁阀4安装在吸头3正上方。当凸轮1转动时,推动滑块5及对应的综杆2随凸轮1的曲线槽道上下运动,每次滑块5到达最高位置,所有与该滑块5对应的综杆2也升到最高位置,根据设定的程序,控制电磁铁4得电,吸住对应的吸头3 ;当滑块5到达最低位置,与该滑块5对应的综杆中被电磁铁4吸住吸头3的综杆2都保持在最高位置,没有被电磁铁4吸住吸头3的综杆2都随滑块5回到最低位置,从综杆2上穿过的经纱形成一个可供梭子6通过的梭口。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由提综执行机构和提综控制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的提综执行机构包括与梭子运动同步的凸轮1和滑块5 ; 所述的滑块5嵌入凸轮1上面的曲线滑槽内;所述的滑块5上端连有综杆2 ;所述的提综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铁4,通过电磁铁4控制综杆2的升降;所述的综杆2 —侧有一个缺口 71 ; 所述的电磁阀4上有直动衔铁8 ;所述的电磁阀4安装在缺口 71 一侧;所述的直动衔铁8 与缺口 71相配。当凸轮1转动时,推动滑块5及对应的综杆2随凸轮1的曲线槽道上下运动,每次滑块5到达最高位置,所有与该滑块5对应的综杆2也上升到最高位置,这时,根据设定的程序,控制电磁铁4得电,直动衔铁8伸出,插入综杆上的缺口 71内,卡住处于高位的综杆 2 ;当滑块5到达最低位置,与该滑块5对应的综杆2中被直动衔铁8卡住的综杆2都保持在最高位,没有被直动衔铁8卡住的综杆2都随滑块5回到最低位置,从综杆2上穿过的经纱形成一个可供梭子6通过的梭口。实施例3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由提综执行机构和提综控制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的提综执行机构包括与梭子运动同步的凸轮1和滑块5 ; 所述的滑块5嵌入凸轮1上面的曲线滑槽内;所述的滑块5上端连有综杆2 ;所述的提综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铁4,通过电磁铁4控制综杆2的升降;所述的综杆2上有一个缺口 71 ;所述的电磁阀4上有摆动衔铁9,摆动衔铁9下端固连一个吸块10 ;所述的吸块10和电磁阀 4之间有一复位弹簧;所述缺口 71与吸块10下方的挂钩11相配。当凸轮1转动时,推动滑块5及对应的综杆2随凸轮1的曲线槽道上下运动,每次滑块5到达最高位置,所有与该滑块5对应的综杆2也上升到最高位置;这时,根据设定的程序,控制电磁铁4得电,吸住吸块10,与吸块10固连的摆动衔铁9摆动,使得挂钩11卡住处于最高位的综杆2 ;当滑块5到达最低位置,与该滑块5对应的综杆2中被挂钩11卡住的都保持在最高位,没有被挂钩11卡住的综杆2都随滑块5回到最低位置,从综杆2上穿过的经纱形成一个可供梭子6通过的梭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由提综执行机构和提综控制机构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综执行机构包括与梭子运动同步的凸轮(1)和滑块(5);所述的滑块 (5)嵌入凸轮(1)上面的曲线滑槽内;所述的滑块( 上端连有综杆O);所述的提综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铁G),通过电磁铁(4)控制综杆O)的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杆 (2)顶部有一个有磁性的吸头(3);所述的电磁阀(4)安装在吸头(3)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杆 ⑵一侧有一个缺口(71);所述的电磁阀⑷上有直动衔铁(8);所述的电磁阀⑷安装在缺口(71) —侧;所述的直动衔铁(8)与缺口(71)相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杆 (2)上有一个缺口(71);所述的电磁阀(4)上有摆动衔铁(9),摆动衔铁(9)下端固连一个吸块(10);所述的吸块(10)和电磁阀⑷之间有一复位弹簧;所述缺口(71)与吸块(10) 下方的挂钩(11)相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控制的圆织机开口机构,由提综执行机构和提综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提综执行机构包括与梭子运动同步的凸轮和滑块;所述的滑块嵌入凸轮上面的曲线滑槽内;所述的滑块上端连有综杆;所述的提综控制机构包括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控制综杆的升降;电磁铁控制综杆的升降有三种形式一,所述的综杆顶部有一个有磁性的吸头;所述的电磁阀配置在吸头正上方;二,所述的综杆一侧有一个缺口;所述的电磁阀上有直动衔铁;三,所述的综杆上有一个缺口;所述的电磁阀上有摆动衔铁,摆动衔铁下端固连一个吸块;所述的吸块和电磁阀之间有一复位弹簧。本发明可使圆织机织出各种各样复杂的织物组织结构和图案,以及单层和多层三维管状织物。
文档编号D03C5/00GK102268761SQ20111018471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
发明者于海燕, 冉丹, 周其洪, 周申华, 周骏彦, 唐菲菲, 孙志宏, 李志瑶, 苏继伟, 袁建润 申请人:东华大学,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