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3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 一种制作风力发电叶片、船艇等的增强材料,特别是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作为风力发电叶片、船艇等增强材料的经编织物,一般广泛使用多轴向玻璃纤维经编织物,现有技术中的多轴向玻璃纤维经编织物对各方向纱线的密度控制不准确,织物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不仅对各方向纱线的密度控制准确,而且大大增加织物的抗变形能力的多轴向经编织物。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其特点是由零度方向的经纱排列构成的第一纱层、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排列构成的第二纱层、零度方向和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构成的第三纱层、负四十五方向纬纱排列构成的第四纱层及将第一纱层、第二纱层、第三纱层和第四纱层编织在一起的捆绑纱共同组成。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第三纱层中零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号数为68tex,密度为27根/米;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号数为300tex,密度为12根/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零度的经纱号数为2400 tex,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号数均为300tex,捆绑纱号数为8. 3
texo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捆绑纱为涤纶纱,零度方向的经纱、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零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均为玻璃纤维纱。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织物增加了零度和90度方向的固定纱,其克重达到 1221 士 5%g/m2,不仅对各方向纱线的密度控制准确,而且大大增加织物的抗变形能力。从而既保证了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的质量要求,又满足了产品的使用要求。在作为风力发电叶片增强材料时,对应于风力发电设备较为理想的一种多轴向玻璃纤维经编织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由零度方向的经纱1排列构成的第一纱层、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3排列构成的第二纱层、零度方向和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2、4构成的第三纱层、负四十五方向纬纱5排列构成的第四纱层及将第一纱层、第二纱层、第三纱层和第四纱层编织在一起的捆绑纱6共同组成。所述零度的经纱1号数为2400 tex,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号数均为300tex, 捆绑纱号数为8. 3 tex。所述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的密度均为591根/米,即正、负四十五度的纬纱每米上分别有 591根。在第三纱层中零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2号数为68tex,密度为27根/米;90 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4号数为300tex,密度为12根/米。捆绑纱6为涤纶纱,纱的密度为237根/米,线圈的密度为380个/米,其单位面积内克重为8. 9g/ m2。零度方向的经纱1、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3、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5、零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2、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4均为玻璃纤维纱。
权利要求1.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由零度方向的经纱排列构成的第一纱层、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排列构成的第二纱层、零度方向和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构成的第三纱层、负四十五方向纬纱排列构成的第四纱层及将第一纱层、第二纱层、第三纱层和第四纱层编织在一起的捆绑纱共同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纱层中零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号数为68tex,密度为27根/米;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号数为 300tex,密度为12根/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度的经纱号数为2400 tex,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号数均为300tex,捆绑纱号数为8. 3 te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捆绑纱为涤纶纱,零度方向的经纱、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零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均为玻璃纤维纱。
专利摘要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由零度方向的经纱排列构成的第一纱层、正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排列构成的第二纱层、零度方向和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构成的第三纱层、负四十五方向纬纱排列构成的第四纱层及将第一纱层、第二纱层、第三纱层和第四纱层编织在一起的捆绑纱共同组成。零度的经纱号数为2400tex,正、负四十五度方向的纬纱号数均为300tex,捆绑纱号数为8.3tex。零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号数为68tex,90度方向起固定作用的细纱号数为300tex。织物增加了零度和90度方向的固定纱,其克重达到1221±5%g/m2,不仅对各方向纱线的密度控制准确,而且大大增加织物的抗变形能力。
文档编号D04B21/14GK202099535SQ20112016694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尹利, 杨保俊, 韩勇 申请人:连云港天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