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膜丝干程环境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17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纤维膜丝干程环境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纺丝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纤维膜 丝的湿法纺丝时干程环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MBR全称为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8丨(^^1は0『,简称1^幻水处理技术是ー种生 物技术与膜技术相结合的高效生化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是结合了膜分离技术和传统 的污泥法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技术,由于膜的过滤作用,生物完全被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 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问和污泥龄的彻底分离,使生物反应器内保持较高的^^5。硝化能力强, 污染物去除率高。1^8核心技术在于膜,即中空纤维膜丝,在中空纤维膜丝的湿法纺丝过程中,干程 对成膜有着极大的影响,料液在干程段时溶剂蒸发情况影响着膜孔的结构及凝胶的速度, 直接表现为膜丝性能的好坏。干程段合适的温湿度对提升膜丝的性能有较大的帮助。现阶段,在中空纤维膜丝纺制过程中,人们对干程重要性关注较差,一般较好的厂 家也只是对干程的长度进行控制,很少有人对干程的温湿度进行控制,绝大多数厂家的干 程都完全暴露在开放空间中,干程的温湿度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这一问题直接导 致料液成膜时中空纤维膜的性能不稳定,严重者更会造成无法成膜的情况。更好一点的厂 家或研发机构也只是对干程进行封闭控制,减少外界对干程的影响从而得到性能较稳定的 膜丝,但是基本上没有人对干程的温湿度进行人为的控制,把温湿度稳定的控制在一个设 定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中空纤维膜丝制造的干程控制进行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中空纤维膜丝湿 法纺丝时的干程段进行环境控制的装置。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纤维膜丝干 程环境控制装置,所述的装置设置在湿法纺丝的干程段,包括一套筒,套筒一端具有盖,另 一端开放,盖上具有容纳膜丝通过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两侧设有通气孔;一温湿度控制器, 温湿度控制器与设在套筒内的温湿度探头连接;一湿度控制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前述的通气 孔;套筒为双层夹层结构,套筒上端一侧具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温度控制装 置上,下端另一侧具有进水ロ,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温度控制装置上;湿度控制装置和 温度控制装置与温湿度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抽湿机和加湿机。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加热机和制冷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准确的控制成型过程中干程的温湿 度,使成型过程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得到性能较好、较稳定的膜。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 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 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温湿度空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2.盖、3.进水口、4.出水口、5.通气孔、6.温湿度探头7.温湿度控 制器、8.湿度控制装置、81.抽湿机、82.加湿机、83.管道、9.温度控制系统、91.加热机、 92.制冷机、93.循环水泵、10.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11.湿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 12.进水管道、13.出水管道、14.中空纤维膜丝、15.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空纤维膜丝干程环境控制装置,设置在湿法纺丝的 干程段,包括一套筒1,套筒1的一端具有盖2,另一端开放,盖2上具有容纳中空纤维膜丝 14通过的中心孔15,中心孔15的两侧设有通气孔5 温湿度控制器7,温湿度控制器7与 设在套筒1内的温湿度探头6连接;温度控制器7通过湿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11与湿度 控制装置8连接,湿度控制装置8包括抽湿机81和加湿机82,抽湿机81和加湿机82分别 通过管道83连接在通气孔5上,向套筒1内进行除湿和进行加湿。温湿度控制器7还通过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10与一温度控制装置9连接,温 度控制装置9包括循环水泵93、加热机91和制冷机92。套筒1为双层夹层结构,套筒1上端的一侧具有出水口 4,出水口 4通过出水管道 13连接温度控制装置9上,套筒1下端的另一侧具有进水口 3,进水口 3通过进水管道12 连接温度控制装置9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注入设定温度的循环水至套筒1的夹层中,靠传导的热量给半密 闭的空间控温,通过向半密闭空间打入或抽取一定湿度空气的方法来控制湿度。由温湿度 探头6测试密闭空间内的温湿度,反映到温湿度控制器7后,由温湿度控制器7发出指令, 控制液体循环装置及湿度控制装置的运行,使整个干程的温湿度在人为的控制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1.开启整个系统,通过温湿度控制器7设置需要的温湿度;2.液体循环系统开始运行,按照温湿度控制器7设定的温度及温湿度探头6反馈 的温度判断需要加热还是制冷,从而控制加热机91 (制冷机92)的启动和停止;3.循环液体带着一定的温度的液体通过循环水泵93由进水口 3打入空心套筒1 的夹层中,由出水口 4回流到循环装置中。夹层中的循环液体,靠热传导给密闭空间加热;4.湿度控制装置8开始运行,按照温湿度控制器7设定的湿度及温湿度传感器6 反馈的湿度判断需要抽湿还是打入湿气,从而控制加湿机82 (抽湿机81)的启动和停止。5.整个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待密闭空间内的温湿度达到设置的条件后,开启纺丝 系统,开始纺制中空纤维膜,通过人为控制温湿度的干程,得到性能与稳定性较好的膜丝。[0025]实施例1 :将DMAC/PVP/PEG/PVDF按ー定比例混合,制成制膜液,将ー半制膜液在无温湿度 控制器的条件下进行纺丝。得出膜丝,测试水通过量,结果为3050し/1^丄。开启温湿度控 制器设置为温度80度,湿度为30%冊,用另ー半制膜液纺出膜丝,测试水通过量,结果为 3370L/m2. h。实施例2 将DMAC/PVP/PEG/PVDF按ー定比例混合,制成制膜液,将ー半制膜液在无温湿度 控制器的条件下进行纺丝。得出膜丝,测试水通过量,结果为3050し/1^丄。开启温湿度控 制器设置为温度90度,湿度为30%冊,用另ー半制膜液纺出膜丝,测试水通过量,结果为 3650L/m2. h。实施例3 将DMAC/PVP/PEG/PVDF按ー定比例混合,制成制膜液,将ー半制膜液在无温湿度 控制器的条件下进行纺丝。得出膜丝,测试水通过量,结果为3050し/1^丄。开启温湿度控 制器设置为温度90度,湿度为80%冊,用另ー半制膜液纺出膜丝,测试水通过量,结果为 4580L/m2. h。
权利要求1.ー种中空纤维膜丝干程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设置在湿法纺丝的干程段,包括ー套筒,套筒一端具有盖,另一端开放,盖上具有容纳膜丝通过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两侧设有通气孔;一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与设在套筒内的温湿度探头连接;一湿度控制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前述的通气孔;套筒为双层夹层结构,套筒上端ー侧具有出水ロ,出水ロ通过出水管道连接温度控制装置上,下端另ー侧具有进水ロ,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温度控制装置上;湿度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与温湿度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干程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抽湿机和加湿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干程环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加热机和制冷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纤维膜丝干程环境控制装置,所述的装置设置在湿法纺丝的干程段,包括一套筒,套筒一端具有盖,另一端开放,盖上具有容纳膜丝通过的中心孔,中心孔的两侧设有通气孔;一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与设在套筒内的温湿度探头连接;一湿度控制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前述的通气孔;套筒为双层夹层结构,套筒上端一侧具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连接温度控制装置上,下端另一侧具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温度控制装置上;湿度控制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与温湿度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准确的控制成型过程中干程的温湿度,使成型过程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得到性能较好、较稳定的膜。
文档编号D01D5/06GK202415763SQ20112054514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吴强, 彭兴铮, 文剑平, 李锁定, 陈亦力 申请人: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