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纤维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28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菌纤维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加工工艺,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卫生和自我保健的意识日益增强。一方面,涤纶是世界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品种,目前涤纶占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的60%以上。中国涤纶系列产品产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涤纶纤维产能的迅速增长,使得中国正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涤纶类产品的重要加工基地。涤纶纤维是所有纺织纤维中加工总量最多的化纤品种,开发差别化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对整个化纤工业的影响至关重要;产品差别化是涤纶的发展方向,而中国的涤纶纤维生产企业也正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各类纺织品常常是这些微生物的良好栖息地,并成为疾病的重要传播源,致病菌在纺织品上大量繁殖后不仅会产生令人不快的气味,更会通过间接的方式传播疾病,并在公共场所引起的交叉感染。因此,对纺织品抗菌功能的研究和开发就显得格外重要。现有技术的抗菌方法是将抗菌剂通过浸泡、浸轧、涂覆等方法使得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但通过这些方法的到的抗菌材料抗菌剂都只存在于纤维的表层中,脱落后难补充,所以都具有不耐洗性、抗菌效果不持久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加工工艺,其实现了在纤维内部均匀分散抗囷剂,抗囷效果更持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纤维,所述抗菌纤维主要由以下质量比例含量组分组成纳米级氧化锌微粒10,聚酯切片29 31,硬脂酸锌O. 78 O. 82,钛酸脂偶联剂O. 15 O. 17,液腊I. 15 I. 25;所述纳米级氧化锌微粒平均直径为2Onm lOOnm。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抗菌纤维的工艺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纳米级氧化锌微粒、聚酯切片、硬脂酸锌、钛酸脂偶联剂和液腊按照 10 28 32 O. 7 O. 9 O. 15 O. 17 I. I I. 3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步骤二、将所述混合物在270V条件下经造粒机造粒形成混合物母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混合物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I : O. 9 I. I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颗粒;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混合物颗粒在255 263°C条件下熔融纺丝形成纤维丝;步骤五、将步骤四的纤维丝进行牵伸形成纤维长丝。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通过搅拌20 25min实现均勻混合。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之间还设有以下步骤将混合物颗粒在165 175°C条件的烘箱中进行干燥。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物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I : I质量比例混合。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的牵伸倍数为3. 5 3. 8倍。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I、本发明采用无机类的氧化锌作为抗菌剂,抗菌性测试方法将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杆菌的营养琼脂在37±3°C的条件下,加入咖啡碳涂层织物培养24h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测试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杆菌均没有生长。结论由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咖啡碳涂层织物具有抗菌的功效。2、本发明洗后抗菌性,测试方法(I)先将加入抗菌剂织物放入洗衣机中洗Ih后晾干,连续洗晾10次后测其抗菌性;(2)将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杆菌的营养琼脂在 37±3°C的条件下,加入洗后咖啡碳涂层织物培养24h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测试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杆菌均没有生长,结论由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咖啡碳涂层织物具有永久抗菌性。3、本发明采用特定熔融纺丝工艺条件保证了高聚物分子间的吸引力和大分子子链排列的规整性,从而避免了纤维的熔点降低。4、本发明采取将聚酯切片在两个阶段分别投入,从而提高了抗菌剂在纤维内部分布的均匀性。5、本发明采用无机类的氧化锌作为抗菌剂,耐高温性能好,耐熔融纺丝工艺的高温,硬脂酸锌表面活性剂,降低各物质的表面张力,钛酸脂偶联剂对于热塑型聚合物聚酯具有良好的偶联效果,使得抗菌剂与聚酯的亲和性增强,液腊分散剂,使得纳米级氧化锌均匀地分散于聚酯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3 :—种抗菌纤维,所述抗菌纤维主要由以下质量比例含量组分组成
纳米级氧化锌微粒10,
聚酯切片29 31,
硬脂酸锌O. 78 O. 82,
钛酸脂偶联剂O. 15 O. 17,
液腊I. 15 I. 25 ;
所述纳米级氧化锌微粒平均直径为20nm lOOnm。
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抗菌纤维的工艺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纳米级氧化锌微粒、聚酯切片、硬脂酸锌、钛酸脂偶联剂和液腊按照10 28 32 O. 7 O. 9 O. 15 O. 17 I. I I. 3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 此纳米级氧化锌微粒平均直径为20nm IOOnm ;步骤二、将所述混合物在270V条件下经造粒机造粒形成混合物母粒;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混合物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I : O. 9 I. I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颗粒;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混合物颗粒在255 263°C条件下熔融纺丝形成纤维丝;步骤五、将步骤四的纤维丝进行牵伸形成纤维长丝。上述步骤一通过搅拌20 25min实现均勻混合。上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之间还设有以下步骤将混合物颗粒在165 175°C条件的烘箱中进行干燥。上述混合物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I : I质量比例混合。上述步骤五中的牵伸倍数为3. 5 3. 8倍。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主要由以下质量比例含量组分组成 纳米级氧化锌微粒10,聚酯切片29 31,硬脂酸锌0. 78 0. 82,钛酸脂偶联剂0. 15 0. 17,液腊1. 15 1. 25 ;所述纳米级氧化锌微粒平均直径为20nm lOOnm。
2.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纤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此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步骤一、将纳米级氧化锌微粒、聚酯切片、硬脂酸锌、钛酸脂偶联剂和液腊按照 10 28 32 0.7 0.9 0. 15 0. 17 1. 1 1. 3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 此纳米级氧化锌微粒直径为20nm lOOnm ;步骤二、将所述混合物在270°C条件下经造粒机造粒形成混合物母粒;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混合物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1 : 0.9 1.1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 成混合物颗粒;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混合物颗粒在255 263°C条件下熔融纺丝形成纤维丝;步骤五、将步骤四的纤维丝进行牵伸形成纤维长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通过搅拌20 25min实 现均匀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之间还设有以 下步骤将混合物颗粒在165 175°C条件的烘箱中进行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 1 : 1质量比例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牵伸倍数为3.5 3. 8 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菌纤维及其加工工艺,此抗菌纤维主要由纳米级氧化锌微粒、聚酯切片、硬脂酸锌、钛酸脂偶联剂和液腊组分组成,纳米级氧化锌微粒平均直径为20nm~100nm;实现方法包括将纳米级氧化锌微粒、聚酯切片、硬脂酸锌、钛酸脂偶联剂和液腊按照10∶28~32∶0.7~0.9∶0.15~0.17∶1.1~1.3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在经造粒机造粒形成混合物母粒;将混合物母粒与聚酯切片按照1∶0.9~1.1质量比例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颗粒;将混合物颗粒在255~263℃条件下熔融纺丝形成纤维丝;将纤维丝进行牵伸形成纤维长丝。本发明实现了在纤维内部均匀分散抗菌剂,抗菌效果更持久。
文档编号D01F1/10GK102586937SQ2012100468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6日
发明者张子睿 申请人:昆山华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