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液及剥色方法

文档序号:1657228阅读:49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液及剥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具体涉及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液及剥
色方法。
背景技术
锦纶织物广泛的应用于羽绒服、泳衣等服装面料中,由于具有耐磨、手感柔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锦纶面料一般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染色,其用酸性染料染锦纶色泽鲜艳、各项牢度优异,但在实际生产中用酸性染料染锦纶织物的染色工艺较难控制,染色的温度、pH、升温速率对酸性染料上染锦纶织物影响较大,从而可能引起色差、缸差,如果不把有问题的织物进行剥色回修就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专利号为CN 101851870 A的中国发明专利“羊毛染色织物的剥色整理方法”,公开了一种羊毛染色织物剥色的方法,虽然锦纶染色织物与羊毛染色织物都是用酸性染料染色,但锦纶织物用酸性染料染色的机理与羊毛织物用酸性染料染色的机理有所不同,另外,由于锦纶织物在染色后有一道固色工艺,从而使酸性染料更牢固的与锦纶织物相结合。锦纶染色面料在实际生产中遇到回修的问题,工厂一般都采用保险粉剥色,其方法的剥色效果较差,一般剥色率只能达到30%左右。有基于此,做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液,用以解决酸性染料染色锦纶织物后出现的染色不匀、色相有偏差、缸差等的织物进行回修剥色。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液采用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匀染剂和水配置而成,其中氨水的用量为O. 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为1-10 g/L,酸性匀染剂为酸性匀染剂741-100%、酸性匀染剂FK-450B、酸性匀染剂TBW-95的任意一种,酸性匀染剂的用量为2-10 g/L。本发明的剥色液中
氨水又称氢氧化铵是氨气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是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液体,溶液呈一定的弱碱性。氨水在该剥色液配方中主要起到调节剥色液的PH值,使整个剥色溶液为弱碱性状态,有利于破坏酸性染料与锦纶纤维之间的化学键。乙二胺四乙酸,英文名EDTA,白色粉末,能溶于氢氧化钠、碳酸钠及氨溶液中,在该剥色方法中乙二胺四乙酸能在一定的温度下在弱碱性氨水溶液中能与锦纶纤维反应的酸性染料中的Na+、D— S03-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乙二胺四乙酸的络合物,从而使酸性染料完全脱离锦纶面料达到剥色的目的。所述的酸性匀染剂为741-100% (苏州联胜化学有限公司生产)、FK-450B (中纺化工生产)、TBW-95 (德美化工生产)的任意一种。该类助剂为浅黄至黄褐色透明粘稠液体,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对酸性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可以确保剥色过程的均匀性和酸性染料的再次与锦纶纤维结合。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配置剥色液将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匀染剂和水配置成剥色液,其中氨水的用量为O. 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为1-10 g/L,酸性匀染剂为酸性匀染剂741-100%、酸性匀染剂FK-450B、酸性匀染剂TBW-95的任意一种,酸性匀染剂的用量为2_10 g/L ;
(2)剥色工艺将有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溃剥色液,然后以每分钟O. 5-2°C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100°C,在该温度下浸溃30-60分钟,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80-100°C的热水洗20分钟,最后室温下水洗、烘干。进一步的设置在于
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剥色配方剥色液氨水I g/L,乙二胺四乙酸2 g/L,酸性匀染剂741-100% 3g/L ; (2)剥色工艺将黄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溃于剥色液中,然后以O. 5°C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5°C,在该温度下运行45分钟。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80°C热水洗2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水洗、烘干。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I)剥色配方剥色液氨水2 g/L,乙二胺四乙酸5 g/L,酸性匀染剂FK-450B 5g/L ; (2)剥色工艺将黑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溃于剥色液中,以O. 5°C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C,在该温度下运行60分钟,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80°C热水洗2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水洗、烘干。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I)剥色配方剥色液氨水3 g/L,乙二胺四乙酸4g/L,酸性匀染剂TBW-95 4g/L ; (2)剥色工艺将红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溃于剥色液中,以1°C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8°C,在该温度下运行50分钟,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95°C热水洗20分钟,冷却至室温,水洗、烘干。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I、用该剥色方法能够将有色锦纶的染料剥掉90%以上,同时对有色锦纶面料强力几乎无损伤。2、经过多次试验确定的这一剥色方法,挽回了由于酸性染料上染锦纶纤维容易出现色差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完善锦纶织物整个染整加工工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黄色锦纶织物进行剥色。(I)配置剥色液
根据表I所示配方,配置剥色液。表I、剥色液配方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液采用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匀染剂和水配置而成,其中氨水的用量为O. 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为1-10 g/L,酸性匀染剂为酸性匀染剂741-100%、酸性匀染剂FK-450B、酸性匀染剂TBW-95的任意一种,酸性匀染剂的用量为2-10 g/L。
2.—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配置剥色液将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匀染剂和水配置成剥色液,其中氨水的用量为O. 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为1-10 g/L,酸性匀染剂为酸性匀染剂741-100%、酸性匀染剂FK-450B、酸性匀染剂TBW-95的任意一种,酸性匀染剂的用量为2_10 g/L ; (2)剥色工艺将有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溃剥色液,然后以每分钟O. 5-2°C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100°C,在该温度下浸溃30-60分钟,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80-100°C的热水洗20分钟,最后室温下水洗、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1)剥色配方剥色液氨水Ig/L,乙二胺四乙酸2 g/L,酸性匀染剂741-100% 3g/L ; (2)剥色工艺将黄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溃于剥色液中,然后以O.5°C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5 °C,在该温度下运行45分钟; 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80°C热水洗2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水洗、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1)剥色配方剥色液氨水2g/L,乙二胺四乙酸5 g/L,酸性匀染剂FK-450B 5g/L ; (2)剥色工艺将黑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溃于剥色液中,以O.5°C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C,在该温度下运行60分钟,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80°C热水洗2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水洗、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 (1)剥色配方剥色液氨水3g/L,乙二胺四乙酸4g/L,酸性匀染剂TBW-95 4g/L ; (2)剥色工艺将红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溃于剥色液中,以1°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8°C,在该温度下运行50分钟,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95°C热水洗20分钟,冷却至室温,水洗、烘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纶染色面料的剥色液及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剥色液将氨水、乙二胺四乙酸、酸性匀染剂和水配置成剥色液,其中氨水的用量为0.5-5g/L,乙二胺四乙酸的用量为1-10g/L,酸性匀染剂的用量为2-10g/L;(2)剥色方法将有色锦纶织物在室温下浸渍剥色液,然后以每分钟0.5-2℃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100℃,在该温度下浸渍30-60分钟,然后取出剥色后的织物用80-100℃的热水洗20分钟,最后室温下水洗、烘干。本发明剥色方法能够将有色锦纶的染料剥掉90%以上,同时对有色锦纶面料强力几乎无损伤。
文档编号D06P5/06GK102912660SQ20121040712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李翠萍, 张孝南, 朱俊伟 申请人: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