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

文档序号:1769145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活的方法,特别是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桑蚕茧丝产业一直遵循着桑蚕种养、鲜茧收烘、选茧、剥茧、混茧、煮茧、缫丝和生丝后整理的工序路线。然而,由于烘茧技术条件和工艺的限制,烘茧存在一些致命缺陷,首先是消耗大量的能源,然广西不是能源聚集区,现有缫丝工厂以烧锯末和干柴为主,这给广西桑蚕茧丝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其次,烘茧时,在干燥程度上由于不易把握,易导致水分散失过多(即偏“老”),丝胶过度变性,不利于解舒和缫丝,或者水分保留过多(即偏“嫩”),容易引起蚕茧蒸热霉烂,不利有利于贮藏和安全。再次,易造成蚕茧机械性损伤,烘黄,烘糊,使上茧变为次茧和下茧,降低其使用价值。鲜茧直接缫丝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烘茧中存在的严重缺陷,而且省略烘茧后可以极大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企业利润,另外,在鲜茧保存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鲜茧直接缫丝技术必能实现缫丝产业的重大技术变革。但是鲜茧的蛹必须要进行灭活处理,防止蛹变成蛾破苗而出,导致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灭活率高及污染小的鲜茧灭活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茧置于六面密封的帐幕内,在覆盖于鲜茧上的帐幕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所述的帐幕为由密闭性材料制备成的帐幕;
(2)按l-3mg/L的量在进气口处添加液态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从出气口用真空泵抽除帐幕内富氧的空气,然后往帐幕内充入氮气,通过风机及气管链接帐幕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调节熏蒸温度为20°C _40°C,对帐幕内的鲜茧进行循环熏蒸24-48h,对鲜茧中的蛹进行灭活处理;
(3)熏蒸完毕,利用风机从出气口把残留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抽出,并通入到乙醇溶液里吸收处理。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步骤(I)中所述的帐幕为可机械调控仓贮环境的六面密封的塑料帐幕,该塑料帐幕为厚度为O. 075-0. 2mm的聚氯乙烯膜。所述的塑料帐幕由塑料薄膜按照堆码好的鲜茧的尺寸制作而成,该塑料帐幕的底面为一层塑料垫底衬布,塑料垫底衬布的面积大于鲜苗占地尺寸,余长大于O. 5 m,塑料帐幕围裙靠近地面的部分与塑料垫底衬布固定连接。步骤(2)中所述的通过风机及气管链接帐幕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为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气管A与帐幕进气口的进气控制接头相连接、风机的进气口通过气管B与帐幕出气口的出气控制接头相连接。
步骤(2)中所述的调节熏蒸温度为通过温度调节器调节,该温度调节器置于风机与帐幕连成的气体通路中。所述的温度调节器为换热管,调节熏蒸温度为30°C。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灭活率闻
本发明用真空泵抽除密封帐幕内富氧的空气,然后充入氮气,利用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鲜茧的蛹进行灭活处理,且通过风机进行循环熏蒸,大大提高了灭活率,经实践证实,灭活率可以达到100%,而由于氮气的充入,又可以起到保鲜的作用,有利于蚕蛹的加工再利用,本发明不仅大量节省了能量,同时对丝质没有影响,更加有利于缫丝,有效地提高了生
产效率。2.成本低、减少污染
本发明通过风机采用循环熏蒸的方法,利用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鲜茧的蛹进行灭活处理,开发了蚕茧的灭活的新途径,不仅仅让鲜茧缫丝工艺可以顺利进行,而且解决了传统烘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不仅能抑制癌胞的增长,还可在农业上替代溴甲烷作为土壤消毒剂使用,与其他现有的熏蒸剂相比,毒性小。另外,本发明采用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易溶于乙醇,很容易对它进行回收,成本低廉,即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3.方法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将将鲜茧置于六面密封的帐幕内,然后利用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对鲜茧循环熏蒸,对鲜茧中的蛹进行灭活处理,无需进行其他复杂的操作,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I:本发明之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中帐幕与风机及温度调节器的连接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动的方向。在上述附图中,各零件标号如下I-帐幕,2-风机,3-温度调节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茧置于六面密封的帐幕I内,在覆盖于鲜茧上的帐幕I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所述的帐幕I为由密闭性材料制备成的帐幕;
(2)按l-3mg/L的量在进气口处添加液态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从出气口用真空泵抽除帐幕内富氧的空气,然后往帐幕I内充入氮气,通过风机2及气管链接帐幕I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调节熏蒸温度为20°C _40°C,对帐幕I内的鲜茧进行循环熏蒸24-48h,对鲜茧中的蛹进行灭活处理;
(3)熏蒸完毕,利用风机2从出气口把残留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抽出,并通入到乙醇溶液里吸收处理。实施例I :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鲜茧置于可机械调控仓贮环境的六面密封的塑料帐幕内,塑料帐幕由塑料薄膜按照堆码好的鲜茧的尺寸制作而成,塑料帐幕的底面为一层塑料垫底衬布,塑料垫底衬布的面积大于鲜茧占地尺寸,余长大于O. 5 m,塑料密封帐幕围裙靠近地面的部分与塑料垫底衬布固定连接,塑料帐幕厚度为O. 075-0. 2mm聚氯乙烯膜;覆盖在鲜茧上的塑料帐幕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进气口,进气口连接有进气控制接头,与进气口相对应的塑料密封帐幕的另一侧设有多个出气口,出气口连接有出气控制接头;
(2)按2mg/L的量在进气口处添加液态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挥发进入塑料帐幕内,从出气口用真空泵抽除完帐幕内富氧的空气,然后往帐幕内充入氮气,将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气管A与帐幕进气口的进气控制接头相连接、风机的进气口通过气管B与帐幕出气口的出气控制接头相连接(参见图1),通过置于风机与帐幕连成的气体通路中的温度调节器3调节熏蒸温度至30°C,进行循环熏蒸36h,从而对鲜茧中的蛹进行灭活处理;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温度调节器为换热管,气体通路中的气体接触换热管后温度发生变化,通过调节换热管的温度进而调节气体的温度,达到调节帐幕内的熏蒸温度;
(3)熏蒸完毕,利用风机从出气口把残留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抽出,并通入到乙醇溶液里吸收处理,乙醇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量可采用其他参数。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变换,熏蒸温度、熏蒸时间等也可采用其他参数。
权利要求
1.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鲜茧置于六面密封的帐幕内,在覆盖于鲜茧上的帐幕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其中,所述的帐幕为由密闭性材料制备成的帐幕;(2)按l-3mg/L的量在进气口处添加液态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从出气口用真空泵抽除帐幕内富氧的空气,然后往帐幕内充入氮气,通过风机及气管链接帐幕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调节熏蒸温度为20°C -40°C,对帐幕内的鲜茧进行循环熏蒸24-48h,对鲜茧中的蛹进行灭活处理;(3)熏蒸完毕,利用风机从出气口把残留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抽出,并通入到乙醇溶液里吸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帐幕为可机械调控仓贮环境的六面密封的塑料帐幕,该塑料帐幕为厚度为O. 075-0. 2mm的聚氯乙烯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帐幕由塑料薄膜按照堆码好的鲜茧的尺寸制作而成,该塑料帐幕的底面为一层塑料垫底衬布,塑料垫底衬布的面积大于鲜茧占地尺寸,余长大于O. 5 m,塑料帐幕围裙靠近地面的部分与塑料垫底衬布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通过风机及气管链接帐幕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为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气管A与帐幕进气口的进气控制接头相连接、风机的进气口通过气管B与帐幕出气口的出气控制接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调节熏蒸温度为通过温度调节器调节,该温度调节器置于风机与帐幕连成的气体通路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调节器为换热管,调节熏蒸温度为30°C。
全文摘要
一种鲜茧灭活的方法,涉及一种灭活的方法,本发明将鲜茧置于六面密封的帐幕内,利用风机将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作为熏蒸剂加入灭杀工序中进行循环熏蒸,对鲜茧中的蛹行灭活处理,并通入氮气进行循环处理,灭活率达到100%,本发明采用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易溶于乙醇,很容易对它进行回收,成本低廉,即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为一种鲜茧的熏蒸灭杀蚕蛹的新方法,开发了蚕茧的灭活的新途径,不仅仅让鲜茧缫丝工艺可以顺利进行,而且解决了传统烘茧过程中药消耗大量能量和大气污染的问题。
文档编号D01B7/00GK102925989SQ2012104782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程谦伟, 黄继伟, 孟陆丽, 易弋, 孙庭广 申请人:广西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