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71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尤其是一种能够获得成色好的布匹的丝光机烘筒工装。
背景技术
丝光机是棉纱线及棉织物在一定张力条件下用浓烧碱液处理并水洗除碱的设备,其初始工序先经过烘筒将布匹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保证布匹的成色。现有的烘筒装置为并排设置的3组烘筒,每组烘筒的个数为12个,布匹经过若干烘筒烘干,通过出布口一侧导辊上设置的含潮率探测头对布料中的水分进行检测。但烘筒蒸发布匹上的水分时,水分会变为水蒸气之后后碰到相对较冷的厂房顶后,会再一次转化为水,从而洒落在布匹表面,从而影响布匹的成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让烘筒蒸发布匹上的水分形成的水蒸气碰到热的蒸汽管道,从而不会存在遇冷变为水滴降落到布匹上的可能,保证布匹成色。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主要为并排设置的三组烘筒,每组烘筒为两两对称设置的12个烘筒,烘筒置于支架上,其中均通以蒸汽,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烘筒所在的支架上方设置有顶棚结构,所述顶棚结构由棚顶和顶棚支架组成,所述顶棚支架与烘筒所在的支架焊接或栓接,所述棚顶与水平面倾斜;所述棚顶内侧朝下的面上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中通以蒸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烘筒支架上方设置顶棚结构,并在棚顶内侧朝下的面上分布管道,并在管道中通以蒸汽,让布匹上蒸发的水汽从顶棚侧面向上,触碰相对冷的厂房顶形成水滴,由于棚顶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从而水滴降落到棚顶上表面,并顺势滑落,从而保证了布匹的成色。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中丝光机烘筒工装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和图2所示的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主要为并排设置的三组烘筒,每组烘筒为两两对称设置的12个烘筒,烘筒置于支架I上,烘筒中均通以蒸汽。为防止烘筒蒸发布匹上的水汽遇冷变为水滴降落下来,烘筒所在的支架I上方设置有顶棚结构,该顶棚结构由棚顶2和顶棚支架3组成。顶棚支架3与烘筒所在的支架I焊接或栓接,且棚顶2与水平面倾斜;棚顶2内侧朝下的面上设置有管道4,管道中通以蒸汽。烘筒蒸发布匹上的水汽向上碰触顶棚结构朝下的面上设置的管道4,由于管道4中通以蒸汽,从而布匹5上蒸发上来的水汽从顶棚结构侧面向上,最后触碰相对冷的厂房顶,形成水滴落下,由 于棚顶2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从而水滴顺势滑落,从而不会对布匹造成影响,保证布匹成色。
权利要求1.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主要为并排设置的三组烘筒,每组烘筒为两两对称设置的12个烘筒,烘筒置于支架上,其中均通以蒸汽,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筒所在的支架上方设置有顶棚结构,所述顶棚结构由棚顶和顶棚支架组成,所述顶棚支架与烘筒所在的支架焊接或栓接,所述棚顶与水平面倾斜;所述棚顶内侧朝下的面上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中通以蒸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光机烘筒工装,主要为并排设置的三组烘筒,每组烘筒为两两对称设置的12个烘筒,烘筒置于支架上,其中均通以蒸汽,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筒所在的支架上方设置有顶棚结构,所述顶棚结构由棚顶和顶棚支架组成,所述顶棚支架与烘筒所在的支架焊接或栓接,所述棚顶与水平面倾斜;所述棚顶内侧朝下的面上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中通以蒸汽。通过在烘筒支架上方设置顶棚结构,并在棚顶内侧朝下的面上分布管道,并在管道中通以蒸汽,让布匹上蒸发的水汽从顶棚侧面向上,触碰相对冷的厂房顶形成水滴,由于棚顶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从而水滴降落到棚顶上表面,并顺势滑落,从而保证了布匹的成色。
文档编号D06B15/00GK202626617SQ2012202274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程晓红, 周艳尼 申请人:如皋市协和印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