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和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7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声波和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和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衣和外衣在织物面料、体积重量、接触皮肤的程度、更换频率、污溃成分、污溃的牢固程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首先,内衣的常用面料主要有棉、丝、氨纶及其合成纤维等,体积小而质地轻薄。而外衣面料从天然纤维到化学纤维,成分和质地千差万别。其次,由于内衣属于直接接触皮肤的衣物,其污溃成分较为固定,主要包括以无机盐为主的汗液、以脂类为主的皮脂和少量蛋白质污溃。在体温作用下,脂肪等有机物融化成液态,在织物表面扩散并渗进纤维内部,无机物则是附着在有机物上的。因此内衣清洁关键是去除附着的有机物,需要依靠酶的分解和机械力共同作用。而常见沾染在外衣上的污垢则较为复杂,可能包括尘埃、煤烟、泥沙,矿物油、食用油、化妆品;化学药品、蛋白质污垢、色斑污垢等。再次,内 衣的更换频率远大于外衣,通常需要一天一换,并及时清洗。尤其是气候湿热的地区,内衣若不及时清洗干燥,其附着的有机物极易成为病菌滋生的营养源,并产生发黄霉变,影响用户的健康。这些不同导致内衣与外衣的清洁要求有差异,主要体现在洗涤方式、洗涤强度和评价标准上。织物清洁的关键在于,根据织物及污垢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及合适的作用力,共同作用去除污溃。内衣污溃成分固定,结合度较低,配合适当的清洗剂,不需要过大的外力就能实现清洁。但另一方面,内衣的功能主要在于保持弹性舒适和修身定型。内衣的定型效果主要来源于面料弹力、钢托支撑及罩杯热定型面料弹力来源与织物中的氨纶成分,造成弹性损伤的原因有自然老化、化学损伤、外力疲劳损伤等;钢托在强烈外力的反复拧转下产生塑性形变,影响定型效果;罩杯热定型在高温等条件下被破坏。这些因素就要求内衣在清洁护理过程中必须“低温轻柔”,不能承受过大的机械力和拧转力,否则容易损伤变形。总之,内衣需要经常清洗、需要单独清洗。内、外衣清洁相关特性的不同,使得针对内衣的专用清洁护理设备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在清洁领域,超声波清洗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清洁方式,这一方法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具有清洗效果好、清洗速度快、对工件表面无损伤、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工业,机械等精密工业,汽车业,医疗等方面。关于超声波在织物洗护上的适用性,经过一系列模拟试验可以证明,超声波能够在达到手洗清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持衣物的原有性能。其对清洗对象的宏观机械作用力较小,对布料的外力损伤远小于普通洗衣机,能够较好地保持布料弹力。另一方面,超声波的空穴作用对织物纤维表面及空间结构均不会造成明显损伤。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成型的小型洗衣机产品,大多只是在容量和程序上针对轻薄衣物,并没有实质性针对内衣的优化,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例如其洗涤模式大多仍采用波轮洗涤方式,对内衣损伤较大;没有配备适当的杀菌、干燥和护理功能;操作不方便,没有考虑产品与人的配合等。而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各种“超声波洗衣机”,基本是用超声波作为辅助清洁方式,在传统机械力洗涤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实现护理、杀菌、除味、节约洗涤剂等,几乎没有单独使用超声波清洁的产品。究其原因,普通衣物在大型洗涤桶内拧搅在一起,超声波难以进入到衣物团的内部;且织物的柔软性不利于受力,使得空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效用。而这些问题在内衣清洁护理上都可以通过固定并撑开内衣来克服。但单独使用超声波清洁固定静止的衣物,虽然可以针对内衣起到良好的洗净、保护和杀菌功效,却存在洗涤均匀度较差,以及难以实现脱水等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声波和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将超声波对清洗对象损伤小、可杀菌、节水节电等优点,和衣物旋转的方式结合,应用到内衣的洗护过程中。针对内衣清洁护理的特殊要求,实现低损伤清洁、杀菌和脱水,全面地呵护内衣和使用者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与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包括机壳、清洗腔、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振子、内衣支架固定架、电机转轴、电机、控制电路、防水密封圈、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排水口、过滤网和内衣支架;所述的清洗腔置于机壳内,所述的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置于所述的机壳的上部,并通过机壳伸入清洗腔;所述的机壳的下部设有排水口,该排水口通过机壳后与清洗腔相连通,所述的过滤网置于清洗腔内的排水口端部;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置于机壳内的下部;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振子固定于清洗腔底部的外壁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所述的内衣支架置于清洗腔内,并置于内衣支架固定架上;所述的电机置于机壳内的下部,所述的内衣支架固定架通过穿越清洗腔的电机转轴与电机联动,电机转轴与清洗腔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所述的控制电路置于机壳内,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与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其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洗护设备,包括了清洁、杀菌、脱水、自清洁等多种功能,并可以通过电脑程序实现智能控制。其中的超声波发生系统,在清洗和漂洗时,在清洗溶液中产生一定功率的超声空化作用,在满足清洁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内衣的损伤。同时超生空化作用能够和洗涤剂产生协同杀菌效果,杀灭内衣上的常见病菌,也可对机器内壁进行杀菌,实现设备的自清洁。其中的内衣支架可以使衣物在清洗过程中撑开并保持在一定位置,使得超声波能够更好地作用与内衣,并防止衣物因清洗而变形。其中的电机和转轴能够随着洗护程序输出不同的转速,在清洗过程中使得内衣连同内衣支架一起缓慢旋转,克服超声波清洗产生的洗涤不均匀现象;在漂洗过程中使得内衣连同内衣支架一起中速旋转,使得污垢更好地分散在清洗液中;在脱水过程中使得内衣连同内衣支架一起高速旋转,脱去大部分水分。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内衣洗护设备,围绕内衣的清洁护理要求,在清洁效果上更好地实现了洗净度和损伤度的平衡,能够提供给用户全面的内衣清洁、呵护、杀菌和脱水功能,其洗涤效果优于单纯超声波清洁或单纯旋转搅拌,能够实现两种清洁方式的优势互补,相比于传统洗涤方式更高效省力、更省水省电、更节约清洗剂,同时又不损伤衣物原有的性能,因此更加符合当今城市居民追求健康、环保、便捷的生活方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

-5^ O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内衣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I是机壳,2是清洗腔,3是超声波发生器,4是超声波换能器振子,5内衣支架固定架,6是电机转轴,7是电机,8是控制电路,9是防水密封圈,10是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11是排水口,12是过滤网,13是内衣支架,14是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与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其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机壳I、清洗腔2、超声波发生器3、超声波换能器振子4、内衣支架固定架5、电机转轴6、电机7、控制电路8、防水密封圈9、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 10、排水口 11、过滤网12和内衣支架13。清洗腔2置于机壳I内,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 10置于所述的机壳I的上部,并通过机壳I伸入清洗腔2。机壳I的下部设有排水口 11,该排水口 11通过机壳I后与清洗腔2相连通,过滤网12置于清洗腔内的排水口 11的端部。超声波发生器3置于机壳I内的下部。超声波换能器振子4固定于清洗腔2底部的外壁上,并通过导线14与超声波发生器3相连。内衣支架13置于清洗腔2内,并置于内衣支架固定架5上。电机7置于机壳I内的下部,内衣支架固定架5通过穿越清洗腔的电机转轴6与电机7联动,电机转轴6与清洗腔2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9。控制电路8置于机壳I内,电机7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8相连。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与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其中的清洗腔2采用不锈钢材质,顶部设有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 10,底部设有排水口 11及过滤网12。本设备中的超声波发生系统,包括超声波发生器3及超声波换能器振子4,其作用是在清洗和漂洗时,在清洗溶液中产生一定功率的超声空化作用。其中的超声波换能器振子4,固定在清洗腔2底端。本设备中的旋转系统,包括内衣支架固定架5、电机转轴6及电机7,其作用是随着洗护程序向清洗腔2中的内衣支架13输出不同的转速在清洗过程中使得内衣连同内衣支架一起缓慢旋转,克服超声波清洗产生的洗涤不均匀现象;在漂洗过程中使得内衣连同内衣支架一起中速旋转,使得污垢更好地分散在清洗液中;在脱水过程中使得内衣连同内衣支架一起高速旋转,脱去大部分水分。内衣支架13的作用是实现衣物在清洁过程中撑开、固定,保证实现内衣的旋转、保证超声波的作用面积和作用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与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在原理上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促使依附在衣服上的污物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达到清洗的目的;利用电机带动内衣支架的旋转实现辅助清洁和脱水;并利用超声波和洗涤剂的协同作用实现衣物杀菌及自清洁。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洗护设备时,将一定数量换下的内衣用相应的内衣支架13夹持固定,然后将内衣支架13与清洗腔内的内衣支架固定架5相连。本洗护设备工作时,用户首先向洗涤剂投放口 10放入专用内衣清洁剂,并选择相应的清洁程序。典型的清洁程序包括浸泡、清洗、漂洗和脱水。[0021]清洁水从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 10注入,混合后的清洗溶液进入清洗腔中,直到水没过待洗衣物为止。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已经完全浸润了织物纤维和污垢。此时清洗程序启动,超声波发生器3开始持续工作产生振荡电流;电流通过超声波换能器振子4转换成为垂直方向的超声频率震动,带动清洗腔底部震动,进而带动清洗腔内的溶液产生超声频率振荡。此时以清洗腔底部为源头形成超声波空化腔,并充斥整个清洗空间。空化腔在内裤和文胸附近爆破产生的强大微观作用力作用在衣 物上,表面活性剂包裹的污垢分子团从织物上脱落并稳定的分散在溶液中,随着水流去除。同时,电机7带动电机转轴6旋转,从而带动内衣支架固定架5和内衣支架13旋转。清洗过程中,在超声波发挥作用的同时,内衣支架持续地以40r/min的速度低速旋转,使得超声波能够均匀地作用在衣物上;每隔一段时间,内衣支架以150r/min的速度中速旋转数十秒钟,促使脱落下的污垢更好地分散到清洗液中而去除。一次清洗程序结束后,污水由排水口 11及杂物过滤网12排出。电机7带动内衣支架13以200r/min的转速高速旋转,将附着在内衣上的污水排尽。接着干净的水由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 10再次注入清洗腔2,超声波发生器3、超声波换能器振子4、电机7、转轴6、内衣支架固定架5、内衣支架13再次重复上述工作,实现漂洗功能。如此反复漂洗2-3次。这个过程中,由于内衣支架13将衣物固定并撑开,保证了超声波清洁时有足够的作用面积、穿透厚度和良好受力,同时保证了旋转过程中内衣良好地附着在旋转轴上。漂洗程序结束后,电机7再次带动内衣支架13以200r/min的转速高速旋转,实现脱水,可以达到不滴水的效果。所有程序完成后,用户将内衣支架13从内衣支架固定架5上取下,并将内衣从内衣支架13上取下进行晾晒。整个清洁护理过程中,超声波发生器与电机的配合由控制电路8调节。当不放入待洗衣物时,本实用新型经过以上“清洗、漂洗”的过程可以实现清洗腔2内的自清洁,防止滋生病菌产生二次污染。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波与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洗护设备包括机壳、清洗腔、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振子、内衣支架固定架、电机转轴、电机、控制电路、防水密封圈、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排水口、过滤网和内衣支架;所述的清洗腔置于机壳内,所述的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置于所述的机壳的上部,并通过机壳伸入清洗腔;所述的机壳的下部设有排水口,该排水口通过机壳后与清洗腔相连通,所述的过滤网置于清洗腔内的排水口端部;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置于机壳内的下部;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振子固定于清洗腔底部的外壁上,并通过导线与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相连;所述的内衣支架置于清洗腔内,并置于内衣支架固定架上;所述的电机置于机壳内的下部,所述的内衣支架固定架通过穿越清洗腔的电机转轴与电机联动,电机转轴与清洗腔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所述的控制电路置于机壳内,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和旋转结合的内衣洗护设备,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洗护设备中,清洗腔置于机壳内,进水口及洗涤剂投放口置于机壳的上部,机壳下部设有排水口。超声波换能器振子固定于清洗腔底部的外壁上,并通过导线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内衣支架置于清洗腔内,并置于内衣支架固定架上。电机置于机壳内的下部,内衣支架固定架与电机联动,电机转轴与清洗腔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控制电路置于机壳内,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相连。本洗护设备包括了清洁、杀菌、脱水、自清洁等功能,具有高效省力、更省水省电、更节约清洗剂,同时又不损伤衣物原有的性能,因此更加符合当今城市居民追求健康、环保、便捷的生活方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D06F33/02GK202671886SQ20122030086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柳冠中, 傅彧 申请人:柳冠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