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7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机的编织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纱梳栉少于18把的少梳压纱型经编机编织机构中的压纱板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的压纱型经编机的压纱板运动装置,如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156904. 8,名称为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的公开说明书所公开的一种结构,其包括经编机的油箱主轴和压纱板,所述油箱主轴通过两组以上完全相同的传动机构共同驱动压纱板运动,每组传动机构均由共轭凸轮机构、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和滑块机构串联 而成。这种结构的压纱板运动装置,由于压纱板在压纱阶段的压纱速度要求完全依靠共轭凸轮的外形轮廓来满足,这样在压纱深度较深和压纱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共轭凸轮轮廓上的运动位移曲线变化很陡,其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存在不连续或突变,而且在压纱阶段由共轭凸轮驱动的运动装置的动程较大,因此该压纱板运动装置在运动时存在很大冲击,大大降低了机器的编织速度和稳定性,无法适应高速编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219148. 6,名称为多梳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的公开说明书也公开了一种压纱板运动结构,该装置由一个平面八连杆机构构成,压纱板安装在滑块机构上,整个运动装置通过同步带由油箱主轴驱动运动。这种压纱板运动装置的压纱时间较短,在压纱梳栉较多即梳栉数多于18把的多梳经编机机型上能很好地满足压纱工艺要求,但是,在压纱梳栉较少即梳栉数少于18把的少梳经编机机型上,由于这种结构的压纱板运动装置不能满足同向垫纱工艺要求,即不能使纱线的垫纱方向保持一致,因此该装置无法在少梳经编机上使用。中国发明专利ZL98118606. 8,名称为具有压纱板板床的经编机的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压纱板运动装置,该装置包括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偏心轮,偏心套连杆,V型连杆,压纱连杆以及摆杆;所述偏心套连杆的一端套装在所述偏心轮上,另一端与所述V型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V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纱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该V型连杆的杆身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压纱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压纱连杆的下端;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压纱连杆的杆身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转轴由经编机的油箱主轴驱动转动。这种结构的压纱板运动装置由一个曲柄摇杆机构与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串联而成,为一瓦特型平面六连杆机构。这种压纱板运动装置存在以下二个方面的缺点,一方面,由于整个运动装置通过同步带由油箱主轴驱动运动,因而传动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这种结构的压纱板运动装置同样也不能满足少梳经编机的同向垫纱工艺要求,因此该装置也无法在少梳经编机上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传动效率高,而且能满足少梳经编机的同向垫纱工艺要求以及压纱工艺要求,能适应高速编织、结构简单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压纱板和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油箱主轴,在所述油箱主轴与压纱板之间还设有偏心轮、偏心套连杆、下摆杆、输出杆、中间摆杆、撑杆、第一压纱连杆、上摆杆和第二压纱连杆;所述偏心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油箱主轴上,所述偏心套连杆的下端套装在所述偏心轮上,偏心套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下摆杆的一端以及所述输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所述输出杆的上端与所述中间摆杆的杆身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摆杆的一端与所述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中间摆杆的另一端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成圈机构的成圈摆轴上,所述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压纱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压纱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纱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压纱连杆的杆身通过第一销轴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所述第二压纱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压纱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纱连杆的杆身转动连接,上摆杆的另一端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所述上摆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销轴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油箱主轴与压纱板之间设置偏心轮、偏心套连杆、下摆杆、输出杆、中间摆杆、撑杆、第一压纱连杆、上摆杆和第二压纱连杆,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压纱板运动装置是由油箱主轴、偏心轮、偏心套连杆和下摆杆构成的初级曲柄摇杆机构和由中间摆杆、撑杆和第一压纱连杆构成的双摇杆机构以及由第一压纱连杆、第二压纱连杆和上摆杆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串联形成的平面十连杆机构;在运动时,初级曲柄摇杆机构通过输出杆带动双摇杆机构中的中间摆杆上下运动,中间摆杆运动时通过撑杆带动第一压纱连杆上下运动,第一压纱连杆运动时实现压纱板的上下运动,在压纱板上下运动的同时,由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压纱板的贴合槽针的前后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压纱板在上升和下压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接近,满足了少梳经编机的压纱工艺要求;由第一压纱连杆、第二压纱连杆和上摆杆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所实现的压纱板贴合槽针的前后运动,不仅能使压纱板实现更好的压纱效果,而且满足了少梳经编机的同向垫纱工艺要求。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运动装置由连杆机构组成,在运动时无冲击,因此大大降低了经编机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了经编机运转的速度和稳定性,能更好地适应高速编织。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改变初级曲柄摇杆机构的连杆尺寸,以实现压纱板在上升和下压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比,从而满足不同时间要求的压纱型经编机,适应能力强。由于本实用新型运动装置直接由油箱主轴通过偏心轮驱动运动,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同步带传动机构,因此传动效率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工简便,装配和维护简单,制造成本低,运动部件的润滑好,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运动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见图I、图2所示的一种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压纱板10和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油箱主轴Atl,在所述油箱主轴Atl与压纱板10之间还设有偏心轮I、偏心套连杆2、下摆杆3、输出杆4、中间摆杆5、撑杆6、第一压纱连杆7、上摆杆8和第二压纱连杆9 ;所述偏心轮I通过哈夫或胀紧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油箱主轴A0上,所述偏心套连杆2的下端A套装在所述偏心轮I上,该A端与所述偏心轮I构成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偏心套连杆2的下端A通过轴承套装在所述偏心轮I上;偏心套连杆2的上端B通过销轴与所述下摆杆3的一端以及所述输出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摆杆3的另一端Btl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所述输出杆4的上端C1通过销轴与所述中间摆杆5的杆身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摆杆5的一端C2通过销轴与所述撑杆6的下端转动连接,中间摆杆5的另一端C。通过轴承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成圈机构的成圈摆轴11上,所述成圈摆轴11与经编机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撑杆6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压纱连杆7的一端D2转动连接,第一压纱连杆7的另一端D1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压纱连杆9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压纱连杆7的杆 身通过第一销轴Dtl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所述第二压纱连杆9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所 述压纱板10固定连接,所述上摆杆8的一端E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压纱连杆9的杆身转动 连接,上摆杆8的另一端Etl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如图I所示,所述下摆杆3的另一端Btl、所述上摆杆8的另一端Etl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2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参见


图1、2,本实用新型的压纱板运动装置是由油箱主轴Atl、偏心轮I、偏心套连杆2和下摆杆3构成的初级曲柄摇杆机构AtlABBtl和由中间摆杆5、撑杆6和第一压纱连杆7构成的双摇杆机构Ctl C2 D2 Dtl以及由第一压纱连杆7、第二压纱连杆9和上摆杆8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Dtl D1E Etl串联形成的平面十连杆机构;在编织时,初级曲柄摇杆机构AtlABBtl中的下摆杆3直接由经编机油箱主轴A0通过固定在其上的偏心轮I、偏心套连杆2驱动作上下运动,下摆杆3运动时通过输出杆4带动双摇杆机构Ctl C2 D2 Dtl中的中间摆杆5上下运动,中间摆杆5运动时通过撑杆6带动第一压纱连杆7上下运动,第一压纱连杆7运动时实现压纱板10的上下运动,在压纱板10作上下运动的同时,由第一压纱连杆7、第二压纱连杆9和上摆杆8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Dtl D1E Etl实现压纱板10的贴合槽针的前后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压纱板10在上升和下压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接近,满足了少梳经编机的压纱工艺要求;平行四边形机构DtlD1EEtlK实现的压纱板10贴合槽针的前后运动,不仅使压纱板10实现更好的压纱效果,而且满足了少梳经编机的同向垫纱工艺要求。在本实用新型中,只需改变初级曲柄摇杆机构AtlABBtl的连杆尺寸,即可实现压纱板10在上升和下压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比,从而满足不同时间要求的压纱型经编机,适应能力强。经过在少梳经编机上试用,本实用新型压纱板运动装置能很好地满足少梳经编机的同向垫纱工艺要求和压纱工艺要求,保证了织物质量,且在编织时无冲击,经编机的振动与噪声低,稳定性好,能适应高速编织,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压纱板(10)和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油箱主轴(Atl),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箱主轴(Atl)与压纱板(10)之间还设有偏心轮(I )、偏心套连杆(2)、下摆杆(3)、输出杆(4)、中间摆杆(5)、撑杆(6)、第一压纱连杆(7)、上摆杆(8)和第二压纱连杆(9);所述偏心轮(I)固定安装在所述油箱主轴(Atl)上,所述偏心套连杆(2)的下端(A)套装在所述偏心轮(I)上,偏心套连杆(2)的上端(B)与所述下摆杆(3)的一端以及所述输出杆(4)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摆杆(3)的另一端(Btl)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所述输出杆(4)的上端(C1)与所述中间摆杆(5)的杆身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摆杆(5)的一端(C2)与所述撑杆(6)的下端转动连接,中间摆杆(5)的另一端(Ctl)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成圈机构的成圈摆轴(11)上,所述撑杆(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压纱连杆(7)的一端(D2)转动连接,第一压纱连杆(7)的另一端(D1)与所述第二压纱连杆(9)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压纱连杆(7)的杆身通过第一销轴(Dtl)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所述第二压纱连杆(9)的下端与所述压纱板(10)固定连接,所述上摆杆(8)的一端(E)与所述第二压纱连杆(9)的杆身转动连接,上摆杆(8)的另一端(Etl)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杆(3)的另一端(BJ、所述上摆杆(8)的另一端(Etl)分别通过第二销轴(12)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压纱板和油箱主轴,在两者之间还设有偏心轮、偏心套连杆、下摆杆、输出杆、中间摆杆、撑杆、第一、第二压纱连杆和上摆杆;偏心套连杆下端套装在偏心轮上,上端与下摆杆一端及输出杆下端转动连接,下摆杆另一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输出杆上端与中间摆杆杆身转动连接;中间摆杆一端与撑杆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地安装在成圈摆轴上;撑杆上端与第一压纱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压纱连杆另一端与第二压纱连杆上端转动连接,第一压纱连杆杆身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上摆杆一端与第二压纱连杆杆身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少梳经编机同向垫纱及压纱要求,能适应高速编织。
文档编号D04B27/24GK202671808SQ2012203004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王占洪, 黄骏, 赵红霞, 陈如仲, 曹清林 申请人: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