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拆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83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拆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动拆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服回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当羽绒服回收时,用于自动拆卸羽绒服的自动拆绒机。
背景技术
回收旧羽绒服时,羽绒的回收成了一个大问题,通常采收手工回收,然而这种方式回收的效率极低,且绒尘飞舞,不但不卫生,还对工人的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种自动拆绒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收容筒、进衣装置、设置在收容筒内的滚轴、设置在滚轴的一端的滚轴带轮、设置在机架上的电机及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电机带轮。收容筒上部设置有进衣口和取衣口,收容筒下部设有出绒孔和排杂口。滚轴上设有不少于一组的滚筒叶片,且该滚筒叶片的端部设有锯齿刀片和齿钉。电机带轮通过皮带传动滚轴带轮,从而带动滚筒叶片上的锯齿刀片和齿钉来拆卸羽绒服。拆卸下来的羽绒通过出绒孔排出,进行重复利用。然而在拆绒过程中,羽绒服极易缠绕在滚轴上,从而将该自动拆绒机卡死。此外,这种自动拆绒机的进衣装置利用的是相对设置的一个棱轴和一个橡皮滚轴,然而棱轴和橡皮滚轴之间的间隙有限,且不可调节,这样遇到厚的或是太薄羽绒服就无法成功的将羽绒服送入至该自动拆绒机内,通用性差,且厚的羽绒服也极易卡死该自动拆绒机,从而损害该自动拆绒机。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易卡死,且通用性好的自动拆绒机,以解决现有自动拆绒机容易卡死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拆绒机,其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收容筒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进衣装置、收容筒上设有进衣口,进衣装置包括进衣斗、安装在进衣斗上的棱轴及橡皮滚轴,棱轴和橡皮滚轴之间留有与进衣口相对的进衣间隙,进衣斗上还滑动设有一个安装板,安装板上间隔设有两安装筒,每一安装筒内固定有一个弹性件,橡皮滚轴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安装筒内,且与对应的弹性件连接,安装板上转动设有一个丝杆,进衣斗上设有一个与丝杆配合且供丝杆穿过的螺纹孔。进一步地,安装板上设有探头,橡皮滚轴上设有与探头配合的探针。进一步地,进衣斗包括相对的两侧板和连接两侧板之间的连接板,棱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侧板之间,每一个两侧板上相对的位置还设有滑槽,安装板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滑槽内,螺纹孔设置在连接板上。进一步地,进衣斗还包括连接两个侧板的底部的辅助板,辅助板上设有若干静刀。进一步地,自动拆绒机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的拆衣装置及安装在机架上的减速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电机带轮,拆衣装置包括滚轴,滚轴的第一端上依次设有一滚轴带轮和小带轮,滚轴带轮和电机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传动,减速机的输入轴上设有与小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传动的减速带轮,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棱轴的一端设置有棱轴齿轮,且棱轴齿轮与减速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进一步 地,自动拆绒机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张紧轮,滚轴横向安装在收容筒内,且滚轴带轮和小带轮并排设置在滚轴外露在收容筒外侧的第一端,滚轴上安装有滚筒叶片,滚筒叶片上设有若干锯齿刀片和齿钉,减速带轮与小带轮之间的皮带的张紧力通过张紧轮调节。进一步地,自动拆绒机还包括设置在滚轴的第一端的第一护轴件及设置在滚轴的第二端的第二护轴件,滚轴在第一护轴件和第二护轴件内转动。进一步地,第一护轴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轴承和一个第一轴承套,第一轴承套套在外侧的第一轴承上。进一步地,第二护轴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轴承和一个第二轴承套,第二轴承套套在外侧的第二轴承上。进一步地,自动拆绒机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风机及出绒管道,收容筒上设有出绒口和风口,出绒管道的一端连接收容筒的出绒孔,出绒管道的另外一端安装在风机的吸风口,且风机的出风口设有一个出绒排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拆绒机的进衣装置利用丝杆和螺纹孔之间的丝杆原理,可以通过转动丝杆来调节棱轴和橡皮滚轴之间的进衣间隙,以便于不同厚度的羽绒服能顺利的进入收容筒内,从而顺利地拆绒。避免了因羽绒服太厚而卡死进衣装置或者羽绒服太薄而无法夹住羽绒服的问题,提高了该自动拆绒机的通用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拆绒机在滚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护轴件及第二护轴件,避免了滚轴转动时,羽绒服的外衣、内衬或者羽绒缠绕在滚轴上,从而将滚轴卡死,甚至损坏该自动拆绒机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拆绒机的利用减速机进行减速,提闻了精确性和精准性。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自动拆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自动拆绒机的拆衣装置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自动拆绒机的进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拆绒机包括机架I、安装在机架I上部的收容筒3、安装在机架I上的减速机(图未示)、安装在收容筒3内的拆衣装置5(见图2)、安装在收容筒3内的进衣装置7 (见图3)、安装在机架I内的电机4和风机9及出绒管道8。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一个电机带轮41。收容筒3上部设有进衣口 31,收容筒3的下部设有排杂口 35和出绒孔(未标号)。排杂口 35用于将外衣和内衬等杂质排出至收容筒3外。收容筒3上还设有风口 33,以保持收容筒33与大气相通。为了便于观察收容筒3内的运行情况,收容筒3上还设有一个观察口 37,观察口 37和进衣口 31并排,且透过该观察口 37,可以观察到进衣装置7的运行情况,及时了解进衣装置7是否被卡死。出绒管道8的一端连接收容筒3的出绒孔,出绒管道8的另外一端安装在风机9的吸风口。风机9的出风口设置一个出绒排口 6。这样,风机9启动时,通过出绒管道8将收容筒3内的羽绒吸入并传送至出绒排口 6,再通过该出绒排口 6即可将羽绒回收。 请结合参照图2,拆衣装置5包括滚轴51、安装在滚轴51上的滚筒叶片53、安装在滚轴51上的第一护轴件55和第二护轴件57。滚轴51沿着横向安装在收容筒3内,且使滚轴51转动地收容在第一护轴件55和第二护轴件57内,优选地,滚轴51沿着收容筒3的中心线安装在收容筒3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滚筒叶片53有三组,其间隔均匀地安装在滚轴51的中间部位,且使滚轴5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露出来。每一组滚筒叶片53呈弧形,且每一组滚筒叶片53上设有若干锯齿刀片531和齿钉533。滚轴51的第一端穿过收容筒3的端面而外露在收容筒3的外侧,该滚轴51的第一端于该收容筒3的外侧向外依次设置有一个滚轴带轮511和一个小带轮513。滚轴带轮511通过皮带和电机带轮41连接,这样,当电机4启动后,经过皮带传动即可带动滚轴带轮511转动,从而带动滚轴51在收容筒3内转动,这样锯齿刀片531和齿钉533就可以撕开羽绒服的外衣和内衬,使里面的羽绒脱离下来,以便于回收。第一护轴件55包括三组第一轴承551和一个第一轴承套552。该三组第一轴承551及第一轴承套552安装在滚轴51的第一端处,位于滚筒叶片53和滚轴带轮511之间,且该三组第一轴承551及第一轴承套552容置在收容筒3内部。其中,三组第一轴承551依次并排安装在滚轴51上,第一轴承套552套设在靠近滚轴带轮511处的第一轴承551上。第二护轴件57安装在滚轴51的第二端,且容置在收容筒3内部。该第二护轴件51包括四组第二轴承571和一个第二轴承套572。其中,四组第二轴承571依次并排安装在滚轴51上,第二轴承套572套设在靠近滚轴51的第二端处的第二轴承套572上。这样,滚轴51就在第一轴承551的内圈、第一轴承套552内、第二轴承572的内圈及第二轴承套572内转动,避免滚轴51转动时,羽绒服的外衣、内衬或者羽绒缠绕在滚轴51上,从而将滚轴51卡死,甚至损坏该自动拆绒机的问题。显而易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护轴件55的第一轴承551的个数不受限制,为至少一个,只要滚轴51的位于滚筒叶片53和滚轴带轮511之间的部分均能位于该至少一第一轴承551的内圈即可;同理,第二护轴件57的第二轴承571的个数不受限制,为至少一个,只要滚轴51的第二端处的部分均能位于该至少一第二轴承571的内圈即可。减速机包括输入轴(图未示)和输出轴(图未示)。该输入轴41上设有减速带轮21,该减速带轮21与滚轴51的小带轮513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图未示)。请结合参照图3,进衣装置7位于收容筒3内,其包括设置在机架I上的进衣斗71、安装在进衣斗71内的棱轴73、滑动安装在进衣斗71内的安装板75及安装在安装板75上的橡皮滚轴77。其中,棱轴73和橡皮滚轴77之间留有进衣间隙,且该进衣间隙正对收容筒3上的进衣口 31。进衣斗71包括相对的两个侧板711及连接该两个侧板711侧端的连接板713。棱轴73可转动地安装在这两个侧板711之间,且棱轴73的第一端外露在侧板711外侧。该棱轴73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一个与减速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的棱轴齿轮731,以此将电机4的输出转速减速。利用减速机来减速,提高了精确性和精准性。棱轴73的截面呈多棱形,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棱轴73的截面呈一^h七棱形,即围绕该棱轴73的轴本体上设置有一十七条棱,且这些棱的截面呈尖锥形,以便于抓紧羽绒服,并通过橡皮滚轴77的共同作用将羽绒服转入收容筒3内,从而进行拆绒工作。优选地,进衣斗71还包括连接该两个侧板711的底部的辅助板715,该辅助板715上设有若干静刀716,这些静刀716用于帮助钉住进入的羽绒服。每一个侧板711相对的位置还设有滑槽(图未示)。安装板75的两端可滑动的安 装在滑槽内。安装板75面向棱轴73的侧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安装筒751及位于该安装筒751之间的两探头753。每一个安装筒751内分别设有一个弹性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弹性件为弹簧754。橡皮滚轴77包括轴体771及安装在轴体771外面的橡皮滚筒773。轴体771的两端分别滑动地安装在对应的安装筒751,并与弹簧754的自由端连接。轴体77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与对应探头753配合的探针772。连接板713上设有一个螺纹孔717。安装板75背离棱轴73的侧面上固定有一个与该螺纹孔717配合的丝杆755,该丝杆755可转动地穿过螺纹孔717。利用丝杆755和螺纹孔717之间的丝杆原理,可以通过转动丝杆755来调节棱轴73和橡皮滚轴77之间的进衣间隙。羽绒服进入棱轴73和橡皮滚轴77之间的进衣间隙时,挤压橡皮滚轴77,从而压缩弹簧754变形。当探针772与探头753接触时,触发该探头753向使用者发出要求暂停的信号,此时即使表明羽绒服太厚,该进衣间隙无法满足要求。使用者收到该信号后,通过转动该丝杆755,并通过丝杆原理,使安装板75带动橡皮滚轴77远离棱轴73,直至该探头753停止发送暂停信号。这样,通过螺纹孔717及其配合的丝杆755来调节棱轴73和橡皮滚轴77之间的进衣间隙,减少了因强制进衣造成的机械损坏,并且通过调节进衣间隙,增强了本实用新型自动拆绒机的通用性。显而易见得,当羽绒服太薄时,也可以通过螺纹孔717及其配合的丝杆755来调节棱轴73和橡皮滚轴77之间的进衣间隙,从而夹住羽绒服,使其顺利的进入收容筒3内。请再次参照图I,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拆绒机还设有一个固定在机架I上的张紧轮10。张紧轮10、减速带轮21及滚轴51的小带轮513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即是张紧轮10用于自动调整减速带轮21及滚轴51的小带轮513之间的张紧力,从而使传动系统稳定安全可靠。请再次参照图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拆绒机时,启动电机4,通过皮带传动,带动滚轴51及棱轴73转动。羽绒服通过收容筒3上的进衣口 31进入棱轴73和橡皮滚轴77之间的进衣间隙,由棱轴73及橡皮滚轴77的共同作用,使得羽绒服进入收容筒3内。此时,滚轴51上的锯齿刀片531和齿钉533就可以撕开羽绒服的外衣和内衬,使里面的羽绒脱离下来。此时,启动风机9,风机9通过出绒管道8将收容筒3内的羽绒吸入并传送至出绒排口 6,再通过该出绒排口 6即可将羽绒回收,使用简单、方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拆绒机,其包括机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收容筒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衣装置、所述收容筒上设有进衣口,所述进衣装置包括进衣斗、安装在所述进衣斗上的棱轴及橡皮滚轴,所述棱轴和所述橡皮滚轴之间留有与所述进衣口相对的进衣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衣斗上还滑动设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间隔设有两安装筒,每一所述安装筒内固定有一个弹性件,所述橡皮滚轴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筒内,且与所述对应的弹性件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设有一个丝杆,所述进衣斗上设有一个与所述丝杆配合且供所述丝杆穿过的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探头,所述橡皮滚轴上设有与所述探头配合的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衣斗包括相对的两侧板和连接所述两侧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棱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两侧板之间,每一个所述两侧板上相对的位置还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衣斗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侧板的底部的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设有若干静刀。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绒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拆衣装置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电机带轮,所述拆衣装置包括滚轴,所述滚轴的第一端上依次设有一滚轴带轮和小带轮,所述滚轴带轮和所述电机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设有与所述小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传动的减速带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棱轴的一端设置有棱轴齿轮,且所述棱轴齿轮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绒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张紧轮,所述滚轴横向安装在所述收容筒内,且所述滚轴带轮和所述小带轮并排设置在所述滚轴外露在所述收容筒外侧的第一端,所述滚轴上安装有滚筒叶片,所述滚筒叶片上设有若干锯齿刀片和齿钉,所述减速带轮与所述小带轮之间的皮带的张紧力通过所述张紧轮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绒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滚轴的第一端的第一护轴件及设置在所述滚轴的第二端的第二护轴件,所述滚轴在所述第一护轴件和第二护轴件内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轴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轴承和一个第一轴承套,所述第一轴承套套在外侧的所述第一轴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轴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轴承和一个第二轴承套,所述第二轴承套套在外侧的所述第二轴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拆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绒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风机及出绒管道,所述收容筒上设有出绒口和风口,所述出绒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收容筒的出绒孔,所述出绒管道的另外一端安装在所述风机的吸风口,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有一个出绒排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拆绒机,包括机架、收容筒及进衣装置、收容筒上设有进衣口,进衣装置包括进衣斗、安装在进衣斗上的棱轴及橡皮滚轴,棱轴和橡皮滚轴之间留有进衣间隙,进衣斗上还滑动设有一个安装板,安装板上间隔设有两安装筒,每一安装筒内固定有一个弹性件,橡皮滚轴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安装筒内,且与对应的弹性件连接,安装板上转动设有一个丝杆,进衣斗上设有一个与丝杆配合且供丝杆穿过的螺纹孔,利用丝杆和螺纹孔之间的丝杆原理,可以通过转动丝杆来调节进衣间隙,避免了因羽绒服太厚而卡死进衣装置或者羽绒服太薄而无法使夹住羽绒服的问题,提高了该自动拆绒机的通用性。
文档编号D01G11/00GK202766696SQ2012203016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向自华 申请人:向自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