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双气圈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576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细纱双气圈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细纱双气圈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断头是细纱生产中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高产、质量、消耗的关键因素,是细纱生活的重要指标。一落细纱主要在管底成形完成前后和管纱接近完成阶段这两个部位容易出现突发性大面积断头,严重影响车间生活。在管底成形完成前后,此时观察细纱气圈形态,气圈出现过度的膨大,气圈猛烈地撞击隔纱板,在撞击隔纱板时,过度膨大的气圈被隔纱板挤压成一个葫芦状的气圈,并且纺纱段也可以看到一个剧烈变化的气圈。在管纱接近完成阶段,此时观察气圈形态,我们可以看到气圈被张紧擦过纱管的顶部,被纱管的顶部隔成两个气圈,此时断头也是比较多的。以上两个部位出现的气圈形态,我们称之为双气圈,双气圈引起出现突发性的大面积断头,我们称之为双气圈断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纱双气圈控制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双气圈断头,并实现细纱产量的最大化,通过对纺纱速度的调整,避免出现双气圈。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细纱机、变频调速器、控制器、速度检测器,其特征是细纱机连接变频调速器,变频调速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速度检测器。所述变频调速器在管纱97%_100%的长度时降低1%的速度,在管纱2%_22%的长度时降低1%的速度,在管纱22%-30%的长度,刚开始管底成形,降低2%的速度来降低细纱断头。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在容易出现双气圈的部位调整纺纱速度,其它部位都可以采用较高的纺纱速度,在保证细纱断头率正常的情况下,达到实现细纱的高产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在图中,1、细纱机2、变频调速器3、控制器4、速度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细纱机1、变频调速器2、控制器3、速度检测器4,细纱机I连接变频调速器2,变频调速器2连接控制器3,控制器3连接速度检测器4。在一落纱过程中,管纱刚生头时由于纺纱张力最大,断头率比较高。当纺纱到管底成形完成前后,容易出现双气圈,断头率非常高,达到一落纱中断头率最高。当管底成形完成后,断头率逐渐降低。当管纱接近完成时,容易出现双气圈,断头率逐渐增加。管纱接近完成时的断头率比管底成形完成前后要稍低。采用纺纱过程“M”型速度分段曲线避免双气圈的出现,通过细纱机变频调速的方法调整一落纱纺纱速度来降低细纱断头率,使断头率达到千锭时断头率30根以内。目前国内的细纱机一般采用凸钉形式调整管底成形的大小,在1/3处前后完成管底成形,因此我们采用在管纱30%-36%的长度,细特纱降低约3%的速度,中粗纱降低约1%_2%的纺纱速度。在管纱97%-100%的长度降低约1%的速度。在管纱2%-22%的长度降低约1%的速度,既达到降低细纱断头率,又可实现细纱的高产。在管纱22%-30%的长度,刚开始管底成形,断头逐渐增加,采用降低约2%的速度来降低细纱断头。本实用新型被用于降低细纱断头率实现细纱的高产。
权利要求1.一种细纱双气圈控制装置,它包括细纱机、变频调速器、控制器、速度检测器,其特征是细纱机连接变频调速器,变频调速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速度检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双气圈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变频调速器在管纱97%-100%的长度时降低1%的速度,在管纱2%-22%的长度时降低1%的速度,在管纱22%-30%的长度, 刚开始管底成形,降低2%的速度来降低细纱断头。
专利摘要一种细纱双气圈控制装置,它包括细纱机、变频调速器、控制器、速度检测器,其特征是细纱机连接变频调速器,变频调速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速度检测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在容易出现双气圈的部位调整纺纱速度,其它部位都可以采用较高的纺纱速度,在保证细纱断头率正常的情况下,达到实现细纱的高产目的。
文档编号D01H1/36GK203080144SQ20132005485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刘伟民, 陈云辉, 杨健 申请人:江西金源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