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62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编织机械,尤其是一种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
>J-U装直。
背景技术
塑料袋圆织机的卷布装置,如图3所示,一般采用双辊驱动的表面摩擦收卷方式,布卷由两根表面驱动辊支撑,卷取轴受力小,不需要太大的刚性。卷布的线速度基本上和卷取辊线速度一致。为使卷取辊有足够的牵引力,基布进入第一根卷取辊时,需有一个较大的包角。为使卷取紧密,第二卷取辊的表面线速度应稍大于第一根卷取辊。这可以根据基材张力,通过传动链轮或齿轮差速来实现。上述卷布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上述卷布装置初始卷取时,尤其是对于厚度达到0.6毫米、重量达到160 300克每平方米、幅宽达到2米以上的柔性集装袋的圆织机筒布,由于卷取芯辊重量有限,与两卷取辊之间的摩擦力不足,造成初始卷取的小直径布卷紧密度不够,卷取偏松。而随着布卷直径逐渐增大时,布卷和卷取辊之间的摩擦力也不断增大,布卷却越卷越紧。最终布卷呈现内松外紧的现象,而且卷取时布卷表面容易产生皱纹,布卷两端收卷不整齐。按照表面摩擦卷取的基本原理和经验,卷径小时,需要附加额外的压力保证一定的摩擦力才能卷紧布卷;而在卷径逐渐增大时,由于布卷重力对于卷取辊的作用,附加的压力应相应减小,方能实现卷取的紧密一致性。现有技术中,表面摩擦卷取往往采用在卷取芯辊上增加气压或液压的方法以配合卷径变化,保持恒张力卷取的方法,但在塑料编织行业,鉴于制造成本及工厂现场条件的限制,很少采用。一般在上述双辊表面摩擦卷取装置中,在卷取芯辊中增加配重,以改善内松外紧的现象。上述双辊驱动的表面摩擦卷取装置,布卷更换时,必须采用行吊或铲车搬移,也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双辊驱动的表面摩擦卷取装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基本恒定的卷取摩擦力以保证卷取操作稳定的卷布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装设卷布芯辊及配合实现卷取动作的表面卷取机构,以及卷取动力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一对侧向立柱和一对水平横梁,所述卷布芯辊架设在机架的横梁上;机架两侧的立柱上端对称铰接有两个摆臂,两个摆臂的自由端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表面卷取机构以该转轴为支点安装,并能以该转轴为支点摆动;该表面卷取机构包括第一卷取辊、第二卷取辊及卷取辊机架罩,卷取辊机架罩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摆臂上,在卷取过程中,该表面卷取机构以转轴为支点摆动,第一卷取辊和第二卷取辊始终与布卷表面贴合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布卷重量由卷布芯辊承受并分解到机架上,卷取辊受力小,且在卷取过程中可摆动地、始终覆盖贴合在布卷表面。因此,在初始卷取时,摆臂及卷取辊重量可以给予卷取所需足够的摩擦力;随着卷径的增大,重力作用减小;这样,卷取的布卷内外松紧相对一致,并且克服了卷取时布卷表面容易产生皱纹,布卷两端收卷不整齐等问题。为简化结构,所述卷取动力机构包括电机、链轮对及齿轮传动机构,电机输出动力通过链轮对传递至安装在摆臂自由端的转轴上,再由安装在转轴另一端的齿轮传动机构传递动力给第一卷取棍、第二卷取棍,实现卷取动作。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与转轴同轴安装,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卷取辊和第二卷取辊同轴安装;传递至转轴的动力,先由第一齿轮传递给第二齿轮,再由第二齿轮同时传递给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驱动第一卷取辊和第二卷取辊卷取动作。其次,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摆臂下方安装有支撑油缸,所述支撑油缸一端连接在机架的侧向立柱上,另一端与摆臂连接。当布卷达到一定直径后,油缸的活塞杆伸长将摆臂自由端顶升至最高点,即可方便移去布卷,非常容易进行卸卷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双辊卷取机构设置为可摆动结构,且上移至布卷上方,巧妙地实现了卷取过程中卷取摩擦力基本恒定,卷取操作稳定,且机械结构简单易行,同时卸卷操作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起始收卷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大卷径时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卷布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齿轮传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_机架;2-摆臂;3-油缸;4-转轴;5_第一卷取辊;6_第二卷取辊;7-卷取辊机架罩;8_主动链轮;9_从动链轮;10-卷布芯辊;11_布卷;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_第二齿轮;15_第四齿轮;16_电机;17_卷芯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机架I包括一对侧向立柱和一对水平横梁,机架I侧向大致呈现h型,两个卷芯轴座17对应固定在机架I的横梁上,卷芯轴座17内装设卷布芯辊10 ;机架I两侧的立柱上端对称铰接一摆臂2,摆臂2由分别固定在两侧立柱上的油缸3支撑,油缸3 —端固定在机架I的侧向立柱上,一端与摆臂2连接,摆臂2在油缸3的驱动下,以其与机架I的立柱的铰接点旋转;两根转轴4分别安装在两摆臂2的自由端的相同位置;以转轴4中心为支点,安装有两辊驱动的表面卷取机构。该表面卷取机构包括第一卷取辊5、第二卷取辊6、卷取辊机架罩7,卷取辊机架罩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摆臂2上,整个表面卷取机构能以摆臂2 —端的转轴4中心为支点摆动;同时,安装在一侧摆臂上的电机16,通过主动链轮8和从动链轮9传递动力至该侧摆臂的转轴4上,再由安装在转轴4另一端的齿轮传动机构传递动力给第一卷取辊5和第二卷取辊6,实现卷取动作。[0020]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齿轮传动系统包括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及第四齿轮15,其中:第一齿轮12与转轴4同轴安装,第二齿轮13分别与第三齿轮14和第四齿轮15啮合,第三齿轮14和第四齿轮15分别与第一卷取辊5和第二卷取辊6同轴安装。传递至转轴4的动力,先由第一齿轮12传递给第二齿轮13,再由第二齿轮13同时传递给第三齿轮14和第四齿轮15,驱动第一卷取辊5和第二卷取辊6卷取动作。起始收卷时,如图1所示,摆臂2下降到最低点,由第一卷取辊5、第二卷取辊6和卷取辊机架罩7组成的双辊卷取装置贴合在卷布芯辊10表面。电机16通过一对链轮,包括主动链轮8和从动链轮9,将动力传递至该侧摆臂2的转轴4上,经过齿轮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第一卷取辊5和第二卷取辊6,实现卷取。随着布卷11直径的变大,如图2所示,摆臂2被抬起,由于整个双辊卷取辊装置能以摆臂2的转轴4中心为支点摆动,这样就使卷取辊始终覆盖贴合在布卷11表面,保证收卷的正常进行。换卷时,油缸3开始工作,油缸活塞杆伸长将摆臂顶出至最高点,此时用液压车、行吊等工具可以方便移去布卷,实现换卷。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装设卷布芯辊及配合实现卷取动作的表面卷取机构,以及卷取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一对侧向立柱和一对水平横梁,所述卷布芯辊架设在机架的横梁上;机架两侧的立柱上端对称铰接有两个摆臂,两个摆臂的自由端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表面卷取机构以该转轴为支点安装,并能以该转轴为支点摆动;所述表面卷取机构包括第一卷取辊、第二卷取辊及卷取辊机架罩,卷取辊机架罩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摆臂上,在卷取过程中,第一卷取辊和第二卷取辊始终与布卷表面贴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臂下方安装有支撑油缸,所述支撑油缸一端连接在机架的侧向立柱上,另一端与摆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动力机构包括电机、链轮对及齿轮传动机构,电机输出动力通过链轮对传递至转轴上,再由安装在转轴另一端的齿轮传动机构传递动力给第一卷取辊、第二卷取辊,实现卷取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与转轴同轴安装,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三齿轮和和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和和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卷取辊和第二卷取辊同轴安装;传递至转轴的动力,先由第一齿轮传递给第二齿轮,再由第二齿轮同时传递 给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驱动第一卷取辊和第二卷取辊卷取动作。
专利摘要一种柔性集装袋圆筒布编织机的卷布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装设卷布芯辊及配合实现卷取动作的表面卷取机构,以及卷取动力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一对侧向立柱和一对水平横梁,所述卷布芯辊架设在机架的横梁上;机架两侧的立柱上端对称铰接有两个摆臂,两个摆臂的自由端分别安装有转轴;所述表面卷取机构以该转轴为支点安装,并能以该转轴为支点摆动;该表面卷取机构包括第一卷取辊、第二卷取辊及卷取辊机架罩,卷取辊机架罩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摆臂上,在卷取过程中,第一卷取辊和第二卷取辊始终与布卷表面贴合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双辊卷取机构设置为可摆动结构,且上移至布卷上方,巧妙地实现了卷取过程中卷取摩擦力基本恒定,卷取操作稳定,且机械结构简单易行。
文档编号D03D49/20GK203159832SQ20132019392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刘成臣, 李克 申请人:常州市恒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