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麻纱线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06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芯麻纱线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芯麻纱线及面料,包芯麻纱线包括作为内芯的弹力丝,所述弹力丝的外表面缠绕有至少一根麻纱。本实用新型将麻线和由弹性纺织材料制成的弹力丝采用包芯工艺,制成包芯麻纱线,并用包芯麻纱线制成面料;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料既保留了麻织物吸湿快干、凉爽、抗菌、天然环保等特性,又因其包芯中弹力丝的作用而不易产生褶皱,适合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包芯麻纱线及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麻纺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包芯麻纱线及面料。
【背景技术】
[0002]麻类织物很容易产生褶皱,是麻织物很显著的一个特性。古时麻类织物的褶皱在西方国家被尊誉为“富贵皱”,只有特别高贵的人才能穿着。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麻类织物因具有吸湿快干、凉爽、抗菌、天然环保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夏季穿着由麻类织物制成的衣物,能使人感到凉爽、舒适,因此许多白领和商务人士都非常喜欢由麻类面料制成的衣物。但麻类织物制成的衣物因其容易产生褶皱,给广大白领和商务人士增添了许多烦恼。
[0003]包芯技术在工业界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中。但纺织行业中常使用的“包芯”一般是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在其外面包上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纺制,而这一技术并没有被应用于麻织物行业中。
[0004]因此,人们迫切希望能够生产出一种既能够保留麻类织物吸湿快干、凉爽、抗菌、天然环保等特性,又能够解决其容易产生褶皱这一问题的面料。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芯麻纱线,解决由传统麻纱线纺织而成的织物容易起裙皱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包芯麻纱线纺织而成面料,在保留传统麻纱线制成的面料具有吸湿快干、凉爽等特性的基础上,客服了麻织物面料容易起皱的问题。
[0007]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包芯麻纱线,包括作为内芯的弹力丝,所述弹力丝的外表面缠绕有至少一根麻纱。
[0009]优选的,所述弹力丝为氨纶丝、锦纶丝或涤纶丝。
[0010]优选的,所述麻纱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弹力丝的外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螺旋上升的螺旋角为15° — 75°。
[0012]进一步的,所述麻纱和所述弹力丝呈麻花状相互缠绕包覆。
[0013]进一步的,所述麻纱通过喷气涡流纺、帽锭纺或离心纺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弹力丝的外表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弹力丝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 — 50% ;所述麻纱的重量百分比为50%—70% ο
[0015]一种面料,所述面料由上述包芯麻纱线织成。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麻线和由弹性纺织材料制成的弹力丝采用包芯工艺,制成包芯麻纱线,并用包芯麻纱线制成面料;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料既保留了麻织物吸湿快干、凉爽、抗菌、天然环保等特性,又因其包芯中弹力丝的作用而不易产生褶皱,适合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包芯麻纱线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包芯麻纱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包芯麻纱线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包芯麻纱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弹力丝;2、麻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芯麻纱线的结构,弹力丝I的外表面缠绕有一根麻纱2,本实施例中的弹力丝I选用氨纶丝。麻纱2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缠绕在氨纶丝的外表面,螺旋角为30°。本实施例中的包芯麻纱线,麻纱2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0%,氨纶丝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30%。通过喷气涡流纺的方式,将麻纱2缠绕在氨纶丝的外表面。
[0026]使用本实施中的包芯麻纱线织成的面料既保留了麻织物吸湿快干、凉爽、抗菌、天然环保等特性,又因其包芯中弹力丝的作用而不易产生褶皱,适合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2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芯麻纱线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包芯麻纱线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弹力丝I选用锦纶丝,锦纶丝与麻纱2呈麻花状相互缠绕包覆。本实施例中的包芯麻纱线,麻纱2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0%,锦纶丝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0%。通过帽锭纺方式,将麻纱2缠绕在锦纶丝的外表面。
[0029]实施例三
[0030]如图3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包芯麻纱线具体结构,弹力丝I的外表面缠绕有一根麻纱2,本实施例中的弹力丝I选用涤纶丝。麻纱2以不规则的方式缠绕在涤纶丝的外表面,麻线2之间存在相互叠加的部分。本实施例中的包芯麻纱线,麻纱2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0%,涤纶丝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0%。通过喷气涡流纺的方式,将麻纱2包覆在涤纶丝的外表面。
[0031]实施例四
[0032]如图4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芯麻纱线具体结构。虽然本实施例中的麻纱2也是以不规则方式缠绕在涤纶丝的外表面,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麻纱2缠绕在涤纶丝表面时的缠绕方式不同,具体结构区别对比图3和图4.[0033]实施例五
[0034]本实施例与实施四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涤纶丝的外表面缠绕有两根麻纱2,两根麻纱2的缠绕方式均为不规则缠绕,两根麻纱2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
[003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芯麻纱线,包括作为内芯的弹力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丝的外表面缠绕有至少一根麻纱,所述弹力丝为氨纶丝、锦纶丝或涤纶丝,所述麻纱通过喷气涡流纺、帽锭纺或离心纺的方式以螺旋角为15° — 75°上升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弹力丝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芯麻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纱和所述弹力丝呈麻花状相互缠绕包覆。
3.一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权利要求1一2任一项所述的包芯麻纱线织成。
【文档编号】D02G3/32GK203807639SQ20132069417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季卫坤 申请人:北京麻世纪流行面料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