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向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99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多轴向经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经编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经编织物包括正45度玻璃纤维网纱构成第一纱层、负45度玻璃纤维网纱构成第二纱层以及将第一和第二纱层捆绑为一体的捆绑纱,所述的捆绑纱在经编织物表面呈间隔均匀的经向分布,其间隔的距离以每英寸中分布有7根捆绑纱为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英寸内分布有间隔均匀的7根经向捆绑纱,比现有的增加了一根,可以增加织物的硬度,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在生产制作的真空灌注工艺中对溶液的吸收较快,同时由于织物硬度增加,生产可操作性明显改善,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多轴向经编织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经编织物,尤其涉及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0002]高强度玻璃纤维织物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游轮制造、石油管道等行业。其与树脂搭配可做成高强度的玻璃钢,该玻璃钢相比钢铁的特点是:强度更高,重量更轻,耐腐蚀性更好。
[0003]在风力发电中,玻璃纤维织物是风力发电叶片制造中用量最大最关键的原料,其主要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如:1MW、1.5MW、2MW等叶片。
[0004]由于叶片生产工艺要求,故玻璃纤维织物有单轴向、与多轴向等几个系列产品一起搭配完成叶片所需强度。而现有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织物如旧产品EKB800 (复合材料代号有EKT、EKB、EKU、EKQ和UD,其中,E指E玻璃纤维,k指经编织物,B指双层,T指三层,Q指四层,L指单轴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对玻璃纤维织物的要求也越多,质量要求也越严格。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玻璃纤维织物的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经编织物包括正45度玻璃纤维网纱构成第一纱层、负45度玻璃纤维网纱构成第二纱层以及将第一和第二纱层捆绑为一体的捆绑纱,所述的捆绑纱在经编织物表面呈间隔均匀的经向分布,其间隔的距离以每英寸中分布有7根捆绑纱为准。
[0007]为了符合标准,所述经编织物每平米上的捆绑纱不超过Sg。
[0008]为了保证耐磨性,所述捆绑纱采用涤纶丝。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轴向经编织物,每英寸内分布有间隔均匀的7根经向捆绑纱,比现有的增加了一根,可以增加织物的硬度,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在生产制作的真空灌注工艺中对溶液的吸收较快,同时由于织物硬度增加,生产可操作性明显改善,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经编织物,11、捆绑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4]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经编织物I包括正45度玻璃纤维网纱构成第一纱层、负45度玻璃纤维网纱构成第二纱层以及将第一和第二纱层捆绑为一体的捆绑纱11,所述的捆绑纱11在经编织物I表面呈间隔均匀的经向分布,其间隔的距离以每英寸中分布有7根捆绑纱11为准。
[0015]由于经编织物I每平米上的捆绑纱11不能超过8g,因此7根捆绑纱11,已是最大限度,如图中所示,L表示I英寸即25.4mm。捆绑纱11采用涤纶丝。本实用新型的多轴向经编织物,每英寸内分布有间隔均匀的7根经向捆绑纱,比现有的增加了一根,可以增加织物的硬度和强度,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在生产制作的真空灌注工艺中对溶液的吸收较快,同时由于织物硬度增加,生产可操作性明显改善,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001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轴向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经编织物(I)包括正45度玻璃纤维网纱构成第一纱层、负45度玻璃纤维网纱构成第二纱层以及将第一和第二纱层捆绑为一体的捆绑纱(11),所述的捆绑纱(11)在经编织物(I)表面呈间隔均匀的经向分布,其间隔的距离以每英寸中分布有7根捆绑纱(11)为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织物(I)每平米上的捆绑纱(11)不超过8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纱(11)采用涤纶丝。
【文档编号】D04B21/14GK203683852SQ20132079912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廖家辉, 刘琴燕, 周亚芬, 朱静 申请人:江苏天常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