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788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羊绒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其结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羊绒喂入机构、刺辊、锡林、道夫以及盖在上述刺辊、锡林和道夫上用于防尘的壳体;在构成上述锡林圆周第一象限的高于道夫的壳体上设置有浮纤层窗口,该窗口的上、下边与锡林圆周第一象限的15—60度角相对应。该装置能够在道夫抓绒前清除部分羊毛、皮屑杂质、提高其抓取效率、有利于保持锡林针布干净,克服了多次分梳对其绒长度造成破坏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羊绒的品质,提高了分梳装置的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羊域分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羊绒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将通过分拣、洗涤、烘干、复分选、开松加油、闷绒后将羊绒进行分梳形成无毛绒的羊绒分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羊绒是一种极高档的纺织纤维,但羊绒由原绒加工成能够纺织的无毛绒,要经过分拣、洗涤、烘干、复分选开松加油、闷绒、送入喂毛斗、分梳并形成无毛绒的工序。
[0003]羊绒分梳就是将羊绒中所含的羊毛、皮屑等杂质去除,形成纯净的羊绒的工序。目前实现羊绒分梳工序的羊绒分梳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羊绒喂入机构、刺辊、锡林、道夫以及用于防尘的壳体;其工作原理为,羊绒由喂入机构经构成该喂入机构的给棉板传递给高速旋转的刺辊,挂粘在该辊的金属针布上,经过初步甩粗后再传递给旋转的锡林,经过分梳后再由周圈设置有金属针布的转辊构成的道夫将其抓出,并送入下道工序。上述结构的分梳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即由于锡林的直径大、构成其表面的针布的转动线速度就高,而道夫的直径较小、构成其表面的金属针布的转动线速度就慢,因此道夫就不能完全将锡林上的羊绒抓下,从而导致会有部分绒毛深藏于锡林针布中,并且需要不断的将壳体打开停车清理,以保持锡林针布分梳羊绒的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道夫抓绒前清除部分羊毛、皮屑杂质、提高其抓取效率、有利于保持锡林针布干净的羊绒分梳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羊绒喂入机构、刺辊、锡林、道夫以及盖在所述锡林和道夫上用于防尘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锡林圆周第一象限的高于道夫的壳体上设置有浮纤层窗口。
[0006]构成上述羊绒分梳装置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浮纤层窗口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弧度相应的罩板;
—所述罩板的上侧部为斜面结构;
——所述斜面结构的斜面角度设定在30— 60度间;
—所述的罩板与构成所述锡林表面针布间的间距为0.5-2.0厘米间;
——所述罩板设置在能够控制其上下位移和转动角度的固定架上。
[0007]本发明所提供的羊绒分梳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在构成该装置的锡林圆周第一象限的15 — 60度的壳体上设置有浮纤层窗口,因此使得粘挂于高速旋转锡林针布表面上的羊毛、皮屑杂质甩出浮纤层窗口,不仅可以减少附在锡林上羊绒的量、有利于道夫能够将锡林上的羊绒抓走、并大大减少停车清理的次数,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由道夫抓下的羊绒的杂质含量、减少分梳的次数,有利于羊绒品质的保持;其二,由于罩板设置在能够调整其与锡林之间间距和角度的固定架上,因此,该装置可以适用于对不同品种的羊绒分梳前的去杂;其三,由于构成上述罩板的上侧部为30— 60度斜面结构,斜面反射的风能够将粘挂于锡林表面上的羊毛、皮屑等杂质吹掉,有效保证进入道夫上的羊绒的纯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羊绒分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述锡林和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羊绒分梳装置的结构和使用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如图1、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羊绒分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构成该装置的结构包括固定于机架I上的羊绒喂入机构2、刺辊3、锡林4、道夫5以及盖在上述刺辊、锡林和道夫上用于防尘的壳体6 ;在构成上述锡林圆周第一象限的高于道夫的壳体上设置有浮纤层窗口 7,该窗口的上、下边8、9与锡林圆周第一象限的15—60度角A相对应。
[0011]其工作原理为:羊绒由喂入机构经构成该喂入机构的给棉板传递给高速逆时针旋转的刺辊,挂粘在该辊的金属针布上,经过初步甩粗后再传递给顺时针旋转的锡林,经过锡林分梳后混在羊绒中的粗毛、皮屑会浮在转速较快的锡林金属针布的表面形成浮纤层,当该浮纤层转至窗口时沿锡林切线向被甩出并落入盖在锡林与道夫交汇处的壳体上,可以有效避免该浮纤层由道夫抓走进入以后的工序。
[0012]在构成上述羊绒分梳装置的结构中,
——为了满足不同品种的羊绒分梳后,将形成于锡林上的浮纤层甩出,即由于不同品种的羊绒其作为杂质的羊毛、皮屑含量和其质量上的差异,在锡林上被甩出的位置、方向以及距离存在着差异——当质量较轻时,其脱离锡林的时间较晚,甩出的位置也就较远,窗口就会大一些;反之,当羊毛、皮屑质量较重时,其脱离锡林的时间较早,甩出的位置也就较近,窗口就会大一些。因此,在上述浮纤层窗口的下侧设置一个与壳体弧度相应的能够上下调整其高度的罩板10 (如图2所示),通过上下调整该罩板的,可以实现窗口大小的调整;——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粘挂在锡林金属针布上的羊毛、皮屑杂质的进一步的清除,以防止进入以后的工序,构成上述罩板的上侧部设置为斜面11结构(如图2、3所示),该斜面结构的斜面角度B设定在45— 70度间。即沿箭头C顺时针高速旋转的锡林4的金属针布会产生同样方向的旋风D,该旋风由斜面11挡住后会产生反射向的风E,该反射向E的风会反射至锡林4的金属针布上,并将所附的浮纤层吹下来,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进入道夫上的羊绒的纯度,可以有效减少除杂工序的次数,避免因多次除杂导致羊绒长度被破坏、降低其品质的问题。由于斜面8产生反射向风E的大小极为关键——太大会破坏锡林金属针布上羊绒层,太小又不会产生去除浮纤层的效果;因此为了适用于不同品种羊绒的分梳,上述罩板10也即其上侧部与构成锡林表面针布间的间距设置在0.5—2.0厘米间;同时为了对罩板位置、角度调节控制上的方便,该罩板通过固定螺栓13固定在壳体上,以实现其上下位移(即调整窗口大小),同时其端部由控制其转动角度的旋转轴14固定,以实现角度的进一步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羊绒喂入机构、刺辊、锡林、道夫以及盖在所述锡林和道夫上用于防尘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锡林圆周第一象限的高于道夫的壳体上设置有浮纤层窗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纤层窗口下侧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弧度相应的罩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的上侧部为斜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结构的斜面角度设定在45—70度间。
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板与构成所述锡林表面针布间的间距为0.5—2.0厘米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绒分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设置在能够控制其上下位移和转动角度的固定架上。
【文档编号】D01G15/46GK103741276SQ201410036549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马海涛, 董俊杰, 王玉栋, 魏继文, 张宝 申请人:河北尚美羊绒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