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光装置的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3549发布日期:2019-10-29 21:0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具有导光装置的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的零件,尤其涉及家用电器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某些装饰或者功能指示效果,一些家用电器的外壳上会设置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含光源,例如LED灯,以及将光源引导至目标位置或者转换成目标形状的导光件。

公告号为CN1318679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由较多数量的发光元件较为紧凑地依次排布形成发光条。这种由发光元件发出的点状光直接排布形成发光条的形式不但需要大量的发光元件,而且形成的光线不连续,视觉效果较不理想,也较难形成复杂的发光图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家用电器外表面实现连续的衔接的发光图案。

针对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电器,包含形成家用电器外观的外壳总成,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光源,与光源相配合且位于外壳总成上的导光装置,所述导光装置包含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在外壳总成外表面形成由第一发光区段和第二发光区段相互衔接构成的发光图案。

其中家用电器可以包含但不限于洗衣机、冰箱、油烟机、空调、洗碗机、微波炉、吸尘器等。外壳总成可以包含外壳本体及装于外壳本体上的外部构件,例如门、窗、抽屉面板等。

导光装置把点状光源扩散为区段光线,而且第一发光区段和第二发光区段相互衔接,于是可以根据需要在家用电器的外观总成上形成多种连续的发光图案。同时由于发光图案由至少两个导光件所引导的光线组成,可以有更多的光线变化。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为柔性侧面透光的导光条。此导光条可以适应各种图案的需求,而且光线均匀,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在外壳总成的外表面上的投影方向上部分重叠。因此使第一发光区段和第二发光区段更紧密地连接,避免出现间隙。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一导光件与第二导光件重叠区域与第一发光区段和第二发光区段衔接区域相对应。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一导光件与第二导光件重叠后各自偏离轴向偏转既定角度。如此设置避免导光件末端的高光亮点在发光区段上造成光线不均匀现象。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一导光件与第二导光件偏转的方向不同,便于对其进行固定。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一导光件与第二导光件偏转后的端面背离外壳总成的外表面方向。如此设置更好地避免导光件末端的高光亮点在发光区段上造成光线不均匀现象。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外壳总成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透光板所覆盖。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发光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被同时或分时点亮或熄灭。

作为可选择的的实施方式之一,第一发光区段和第二发光区段分别为长条形。

下文将以本发明在洗衣机上的应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洗衣机正面示意图;

图2为导光条与发光模组第一种装配模式下的洗衣机门体及箱体在铰链处切开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切开部分的正面放大图;

图4为导光条与发光模组第二种装配模式下的洗衣机门体及箱体在铰链处切开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铰链附近的发光模组与门上的导光条的接收端的示意图;

图6为铰链附近的发光模组发射面的示意图;

图7为门上的导光条的接收端的背面示意图;

图8为门上的导光条的接收端的接收面示意图;

图9为导光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门体内部构造示意图,为了清晰显示关键部位,示图的中间部分被省略,两端部分相互靠近。

图11为导光条交叠部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洗衣机100具有壳体2,装于壳体2上的控制面板4,设置于壳体2上的抽屉6,以及装于壳体2上从而关闭壳体2上的衣物投取口3的门10。其中门10通过铰链12连接到壳体2上。抽屉6具有与壳体2配合的抽屉面板8。洗衣机100还具有控制装置1控制洗衣机100内各电路模块从而控制洗衣机100的运行。

门10上具有由长条形的第一发光区段a1、第二发光区段a2、第三发光区段a3及第四发光区段a4连续连接而成闭合的圆形发光环。壳体2上靠近铰链12的位置设有产生光线的四个光源14。每个光源14对应于其中一个发光区段a1-a4。光源14受控制装置1的控制而打开或关闭。

以及/或者,抽屉面板8上具有第五发光区段b1和第六发光区段b2,分别指示抽屉6内所储存的不同衣物处理溶剂。

以及/或者,控制面板4上具有第七发光区段c1。

以及/或者,壳体2上具有第八发光区段d1。

其中第七发光区段c1和第八发光区段d1也可以由多个发光区段连接而成。

上述各发光区段a1-a4、b1、b2、c1、d1的发光状态受控制装置1的控制,被同时或分时点亮或熄灭,或者同时或分时渐明或渐灭,或者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从而产生装饰效果,以及/或者向用户指示洗衣机100不同的运行状态或者发出警示信息。例如,门10上的第一发光区段a1、第二发光区段a2、第三发光区段a3及第四发光区段a4依次点亮和熄灭来指示程序的运行,第一发光区段a1、第二发光区段a2、第三发光区段a3及第四发光区段a4以预定频率同时点亮并同时熄灭来提示程序运行结束。

下文以门10为例详细描述发光区段a1-a4的形成原理及构造特点。根据以下描述,可以很容易理解其他发光区段的原理及构造。

如图2及图3所示,发光模组140固定在壳体2上。同时发光模组140通过电线(附图未显示)与控制装置1(附图未显示)连接。导光条16固定在门10上,其光线接收端161穿过铰链12上的孔或间隙18靠近发光模组140,并与发光模组140相对,从而接收从发光模组140发射的光线。导光条16相对于铰链12固定,例如卡接在铰链12上的孔或间隙18中,且导光条16的光线接收端161不与发光模组140直接连接。导光条16的光线接收端161随着门10的开启或关闭远离或者靠近发光模组140。当门10关闭时,导光条16的光线接收端161与发光模组140之间预留间隙。

如图4所示,导光条的光线接收端1610与发光模组1400的另一种装配模式可以是:发光模组1400固定在门10上,与发光模组1400连接的电线20穿过铰链12后与设于壳体2内的控制装置1连接。

如图5至图8所示,铰链12附近的发光模组140包含一个发光基座141,四个光源14固定在发光基座141中。光源14的光线发射方向上装有透光板或透光膜142。与发光模组140相对设置的是导光条16的光线接收端161。四根导光条16的光线接收端161也集成在一个导光基座162上,且其光线接收方向上也装有透光板或透光膜163。当发光模组140与导光条16的光线接收端161相互靠近时,每一根导光条16的光线接收端161分别与其中一个光源14相对,从而接收来自光源14的光线。

在控制装置1的控制下,当光源14与导光件16的相对距离D大于或等于预设值D0时,光源14将被关闭。于是可以想象,在光源14处于开启状态下,若门10被开启,导光件16与光源14之间的相对距离D将变大,进而光源14会被关闭。

另外,当门10被逐渐关闭,光源14与导光件16的相对距离D逐渐变小至小于或等于预设值D0时,光源14会被打开。可以理解的是,前提是此时控制装置处于通电状态。

光源14与导光件16的相对距离D可以通过传感器(附图未显示)测得,或者在合适位置设置一个与光源14电路连接的微动开关(附图未显示),当光源14与导光件16的相对距离达到临界值时,触发该微动开关,从而关闭光源14。

如图2至图4以及图9至图11所示,导光条16优选侧面导光的柔性光纤,且呈长条状的圆柱形结构。光线从接收端161进入导光条16后将均匀地从侧面发射出去,使整条导光条16的侧面发光。具有该特性的导光纤维可以从市场上购得。

为了限定导光条16的延伸路径以使之形成特定的预设形状,例如为了得到如图1所示的门10上的圆形光环,门10内设有整体呈弧形延伸的引导槽22。另外,引导槽22的截面形状为与导光条16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型。导光条16的外侧覆盖透光板24,从而使穿过导光条16的光线可从透光板24透出。透光板24形成门10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为了得到具有更清晰边缘的光线,透光板24的两侧可设置遮光板26。透光板26的形状可导光条16的形状相适应。

由于门10上的四根导光条16的光线接收端161集中在一起,为了得到如图1所示的相互衔接却彼此独立的发光区段a1-a4,需要对导光条16进行特别布置。作为示例,图10显示了其中两根导光条16a、16b的排布结构。以下对此进行详述。

门10具有可透光的外表面101。第一导光条16a的大部分直接位于透光板24的下方,其所发射的光线可透过门的外表面101,并在门10的外表面101上形成第一发光区段a1。第二导光条16b轴向的第一部分16b1在一块不透光构件30的内部延伸,其所发射的光线不可透过门的外表面101。第二导光条16b还具有轴向的第二部分16b2,该部分不受不透光构件30的遮挡,直接位于透光板24的下方,其所发射的光线可透过门的外表面101,并在门10的外表面101上形成第二发光区段a2。第二导光条16b的第二部分16b2远离第二导光条16b的光线接收端161b。

第一导光条16a远离其光线接收端161a的一端162a与第二导光条16b上的第一部分16b1和第二部分16b2的连接处160b重叠,从而使第一导光条16a的可透光部分与第二导光条16b的第二部分16b2在门10的外表面101上的投影相互衔接,于是第一发光区段a1和第二发光区段a2相衔接。第一导光条16a与第二导光条16b重叠区域32与第一发光区段a1和第二发光区段a2衔接区域34相对应。

如图11所示,第一导光条16a与第二导光条16b重叠后各自偏离轴向偏转既定角度,且偏转的方向。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条16a横向偏转一定角度后再向下偏转,使其端面1600a背离门10的外表面101方向;第二导光条16b直接向下偏转,其端面1600b也背离门10的外表面101方向。

上文所描述以及附图所示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本发明的全部。在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针对本发明所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变更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