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油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7248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油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特别是一种缝纫机油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缝纫机中,用于储存润滑油的腔体有多个且都是设置在缝纫机机壳内的,除非操作者在缝纫过程中经常检查,否则,常常发生润滑油用完而不知道的情况,因而造成机件润滑不足的损坏。对于这种情况,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不足,并进行过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工业用缝纫机针杆连动单元润滑结构[申请号:200620118752.9;授权公告号:CN2921050Y],该缝纫机的机台于侧边设有提供容置针杆连动单元的容置空间,且容置空间的底部设有棉块,机台于容置空间的侧边设有盛装润滑油的容室,且容室与容置空间底部的棉块间设有利用毛细作用可将容室内润滑油吸至容置空间底部棉块的吸油棉条,容室设有面对操作者正面的透明窗口,容室与容置空间之间设有供吸油棉条穿设的通孔。透明窗口的内部可结合一块体,块体设有供油进入前侧的缺口,且块体前侧设有油量的上、下限指示线。上述的润滑结构通过透明窗口来观察容置空间内的储油情状况,从而避免容置空间用完。但该润滑结构存在一个缺点:透明窗口与容置空间是一对一设置的,即该透明窗口无法观察到其他储油腔体的储油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缝纫机油窗。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纫机油窗,设于缝纫机机身一侧,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容器且该容器的开口位于缝纫机机身处,所述的容器的开口处设连接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观察盖,所述的观察盖上具进油口,所述的容器一侧具有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外侧壁上具有挡肩,所述的观察盖与容器相邻的一侧与所述的挡肩之间形成密封,所述的挡肩内侧具有开口方向与所述的容器相同的凹槽,所述的观察盖与所述的容器之间设有使容器内腔和凹槽相隔离的密封结构,所述的观察盖上具有使凹槽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口,所述的挡肩上设有与所述的凹槽相通的进油孔,所述的排气口的位置高于进油孔位置。使用时,出油口通过软管与缝纫机的梭床油腔相连通并通过进油口对梭床进行供油,且部分润滑油会存储在容器内腔内;进油孔通过软管与缝纫机机壳内的储油密封腔相连通,且位于储油密封腔内的润滑油会进入到凹槽内。通过设置相互隔离的容器内腔和凹槽,可以通过观察盖同时观察到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在上述的缝纫机油窗中,所述的容器呈柱状,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容器端面上凸出的限位条一和观察盖内侧与限位条一相匹配的限位条二,所述的限位条一呈环状且与所述的容器同轴设置,所述的限位条二套设在所述的限位条一上且该限位条二上具有与限位条一相抵的抵靠部。通过设置成环状的限位条一,将容器内腔围住,接着在限位条一外侧套设限位条二且限位条二上的抵靠部与限位条二相抵,从而使凹槽和容器内腔完全隔离开,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上述的缝纫机油窗中,所述的抵靠部为位于限位条二内侧的胶水层,所述的限位条一和限位条二通过胶水层相固定。限位条一和限位条二通过胶水黏贴在一起,提高了两者连接的密封性,使凹槽和容器内腔完全隔离开,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缝纫机油窗中,所述的抵靠部为限位条二的内侧壁,所述的限位条二的内侧壁与所述的限位条一的外侧壁紧密贴靠形成一个整体。限位条二的内侧壁与限位条一的外侧壁紧密贴靠形成一个整体同样能够使凹槽和容器内腔完全隔离开,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缝纫机油窗中,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位于容器端面上的环形卡槽和观察盖内侧凸出的卡合部,所述的卡合部呈筒状且插接在所述的环形卡槽内,所述的卡合部通过胶水与所述的环形卡槽相固连。限位部插接在环形卡槽内并通过胶水与环形卡槽相固连,将凹槽和容器内腔完全隔离开,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上述的缝纫机油窗中,所述的挡肩上具有凸出的限位条三,所述的限位条三包括呈弧形的限位部和分别位于限位部两端的连接部,两所述的连接部均与所述的限位条一相固连,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的限位条三和限位条一之间,所述的观察板内侧具有与限位条三相匹配的限位条四,所述的限位条四与所述的限位条三平行设置且该限位条四与所述的限位条三相固连。限位条三两端分别与限位条一相固连将凹槽围住,接着限位条四与限位条三相平行且固连在一起,使限位条四和限位条三之间的连接保持较好的密封性,避免凹槽内的油出现泄漏,继而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上述的缝纫机油窗中,所述的限位条一和限位条三为一体式结构。限位条一和限位条三为一体式结构,增加了两者连接的密封性,避免凹槽内的油出现泄漏,继而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上述的缝纫机油窗中,所述的凹槽包括一弧形段和分别位于弧形段两端的储油段,两所述的储油段的槽宽均大于所述的弧形段的槽宽,所述的进油孔位于其中一个储油段内,所述的排气口与另一个储油段相对。通过设置槽宽较大的储油段,对油起到囤积作用,加长油进入到弧形段内的时间,从而避免油量过大直接从排气口处排出,造成浪费。在上述的缝纫机油窗中,所述的观察盖外侧壁上具有平行设置的油量上刻度线一和油量下刻度线一,所述的油量上刻度线一和油量下刻度线一均与所述的弧形段相对。通过设置油量上、下刻度线,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本油窗的工作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缝纫机油窗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相互隔离的容器内腔和凹槽,可以通过观察盖同时观察到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2、通过设置成环状的限位条一,将容器内腔围住,接着在限位条一外侧套设限位条二且限位条二上的抵靠部与限位条二相抵,从而使凹槽和容器内腔完全隔离开,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3、通过设置槽宽较大的储油段,对油起到囤积作用,加长油进入到弧形段内的时间,从而避免油量过大直接从排气口处排出,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缝纫机油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缝纫机油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容器和观察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容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观察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油窗与缝纫机机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器;1a、开口;1b、出油口;1c、肥油口;1d、挡肩;1e、凹槽;1e1、弧形段;1e2、储油段;1f、进油孔;1g、进油管;1h、限位条一;1i、限位条三;1i1、限位部;1i2、连接部;2、观察盖;2a、进油口;2b、排气口;2c、限位条二;2d、限位条四;2e、油量上刻度线一;2f、油量下刻度线一;2g、油量上刻度线二;2h、油量下刻度线二;3、胶水层;4、缝纫机机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本缝纫机油窗由呈柱状的容器1和呈圆板状的观察盖2组成。在使用时,容器1是横向设置在缝纫机机身4一侧且与操作者相对。具体来说,如图5所示,容器1前端具有开口1a,该容器1的侧壁上设有与容器1内腔相通的出油口1b和肥油口1c,且在使用时,出油口1b和肥油口1c均通过软管与缝纫机的梭床油腔相连。容器1前端外侧壁上具有挡肩1d,该挡肩1d上具有开口方向与容器1相同的凹槽1e。如图5和图6所示,凹槽1e包括一弧形段1e1和分别位于弧形段1e1两端的储油段1e2,两储油段1e2的槽宽均大于弧形段1e1的槽宽。位置较低的储油段1e2的底壁上具有与该储油段1e2相连通的进油孔1f,且该进油孔1f处设有进油管1g。通过将进油孔1f设置在储油段1e2底部,降低润滑油进入到储油段1e2内的速度,使得润滑油与原本就储存在储油段1e2内的润滑油较为缓和地混合,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如图1和图2所示,观察盖2与容器1前端相固连,观察盖2上具有进油口2a和排气口2b,且在使用时,容器1内腔只能通过进油口2a与外界相通;凹槽1e只能通过排气口2b与外界相通。排气口2b与位置较高的储油段1e2相对,即排气口2b的位置高于进油孔1f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观察盖2和容器1均由透明塑料、透明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观察盖2与容器1之间设有使容器1内腔和凹槽1e相隔离的密封结构。具体来说,如图3至图7所示,密封结构包括容器1端面上凸出的限位条一1h和观察盖2内侧与限位条一1h相匹配的限位条二2c,限位条一1h呈环状且与容器1同轴设置,限位条二2c套设在限位条一1h上且该限位条二2c上具有与限位条一1h相抵的抵靠部。在本实施例中,抵靠部为位于限位条二2c内侧的胶水层3,限位条一1h和限位条二2c通过胶水层3相固定,提高了限位条一1h和限位条二2c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使凹槽1e和容器1内腔完全隔离开,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自然,抵靠部也可以为限位条二2c的内侧壁且该内侧壁与限位条一1h的外侧壁紧密贴靠形成一个整体。挡肩1d上具有凸出的限位条三1i,该限位条三1i包括呈弧形的限位部1i1和分别位于限位部1i1两端的连接部1i2,两连接部1i2均与限位条一1h相固连。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条三1i和限位条一1h为一体式结构,从而增加了限位条三1i和限位条一1h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凹槽1e位于限位条三1i和限位条一1h之间,观察板2内侧具有与限位条三1i相匹配的限位条四2d,限位条四2d与限位条三1i相平行且该限位条四2d通过胶水与限位条三1i相固连。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观察盖2外侧壁上具有平行设置的油量上刻度线一2e和油量下刻度线一2f,且油量上刻度线一2e和油量下刻度线一2f均与弧形段1e1相对,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本油窗的工作效率;观察盖2外侧壁上还具有平行设置的油量上刻度线二2g和油量下刻度线二2h,且油量上刻度线二2g和油量下刻度线二2h均与容器1内腔相对,能够更加直观的缝纫机梭床的供油状况,进一步提高本油窗的工作效率。使用时,本缝纫机油窗横向设置在缝纫机机壳内且与操作者相对,观察盖2伸出到机壳外侧。其中,容器1上的出油口1b和肥油口1c均通过软管与缝纫机的梭床油腔相连通并通过进油口2a对梭床进行供油,且部分润滑油会存储在容器1内腔内;进油管1g通过软管与缝纫机机壳内的储油密封腔相连通,且位于储油密封腔内的油会进入到凹槽1e内,从而通过观察盖2可以很直观且同时观察到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密封结构包括位于容器1端面上的环形卡槽1e和观察盖2内侧凸出的卡合部,卡合部呈筒状且插接在所述的环形卡槽内,限位部通过胶水与所述的环形卡槽相固连。卡合部插接在环形卡槽内并通过胶水与环形卡槽相固连,将凹槽1e和容器1内腔完全隔离开,使本油窗更加准确地反映梭床的供油状况和储油密封腔内的储油状况,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