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唛机及其经纱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379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织唛机及其经纱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唛机的经纱筘,其包括筘梁和多个筘齿,多个筘齿平行设置在筘梁上,筘梁包括经纱部和设在经纱部两端的边纱部,经纱部上筘齿的齿密度从经纱部的中部向经纱部的两端逐渐降低。该织唛机的经纱筘的经纱部上筘齿的齿密度从经纱部的中部向经纱部的两端逐渐降低,当纱线经过该经纱筘时,由于两边筘齿逐渐稀疏,筘齿对纱线产生的作用力与纱线本身受到的作用力相反,从而抵消了一部分纬纱张力作用,使得编织出来的纱面宽度可以保持基本一致,提高了产品的良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含有该经纱筘的织唛机。
【专利说明】织唛机及其经纱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唛机及其经纱筘。

【背景技术】
[0002]织唛产品是由提花机提花、织布机织布并经热定型、热切割而成的条状产品,条状产品要求热切边光滑平直并且宽度一致。传统的织唛机所使用的经纱筘(如钢筘)的筘齿密度是固定密度,由于纬纱张力作用,两边向中间收缩,导致制造产品中间与两边的尺寸偏差很大,存在一定的缺陷,产品的废品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产品废品率的织唛机及其经纱筘。
[0004]一种织唛机的经纱筘,包括筘梁和多个筘齿,多个所述筘齿平行设置在所述筘梁上,所述筘梁包括经纱部和设在所述经纱部两端的边纱部,所述经纱部上筘齿的齿密度从所述经纱部的中部向所述经纱部的两端逐渐降低。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纱部上筘齿的齿密度与所述经纱部中部筘齿的齿密度相问。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逐渐降低为分段式递减,所述经纱部有多段且每一段筘梁上筘齿的齿密度相同,所述经纱部的中间一段两端的各段筘梁上的筘齿以所述中间一段对称设置。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经纱部有7段,中部长度为60cm、齿密度为18.3个/cm、筘齿数为1908个,中部两端的各段长度、齿密度及筘齿数均依次为7.96cm、18.1个/cm、144 个,8.5cm、17.9 个 /cm、152 个及 9.2cm、17.7 个 /cm、163 个。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纱部的长度为1.84cm,筘齿数为33个。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经纱部有7段,中部长度为60cm、齿密度为18.3个/cm、筘齿数为1908个,中部两端的各段长度、齿密度及筘齿数均依次为7cm、18.1个/cm、127个,8cm、17.9 个 /cm、143 个及 8cm、17.7 个 /cm、141 个。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纱部的长度为2.2cm,筘齿数为33个。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逐渐降低为线性渐变式递减或抛物线渐变式递减。
[0012]一种织唛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经纱筘。
[0013]上述织唛机的经纱筘的经纱部上筘齿的齿密度从经纱部的中部向经纱部的两端逐渐降低,当纱线经过该经纱筘时,由于两边筘齿逐渐稀疏,筘齿对纱线产生的作用力与纱线本身受到的作用力相反,从而抵消了一部分纬纱张力作用,使得编织出来的纱面宽度可以保持基本一致,提闻了广品的良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织唛机的经纱筘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经纱筘中筘齿的齿密度变化示意图,图中所述经纱部长度方向为沿经纱部的一端向另一端,下同;
[0016]图3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织唛机的经纱筘中筘齿的齿密度变化示意图;
[0017]图4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织唛机的经纱筘中筘齿的齿密度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织唛机的经纱筘10包括筘梁100和筘齿200。筘齿200垂直设置在筘梁100上。筘齿200有多个,多个筘齿200平行设置。
[0022]筘梁100包括经纱部110和边纱部120。边纱部120设在经纱部110的两端。经纱部110上筘齿200的齿密度从经纱部110的中部或中心位置向经纱部110的两端逐渐降低。
[0023]请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逐渐降低是分段式渐变递减。本实施方式的经纱部I1有7段,且每一段上筘齿200的齿密度相同。经纱部110中间一段两端的各段的筘齿200在中间一段的两端对称设置。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纱部110的中部长度为60cm、齿密度为18.3个/cm、筘齿数为1908个,中部两端的各段长度、齿密度及筘齿数均依次为 7.96cm、18.1 个 /cm、144 个,8.5cm、17.9 个 /cm、152 个及 9.2cm、17.7 个 /cm、163个。因而,本实施方式的经纱部110共有2016个筘齿200。
[0024]边纱部120上筘齿200的齿密度与经纱部110中部的齿密度相同,为18.3个/cm。每一边纱部120的长度为1.84cm,因而每一边纱部120共设有33个筘齿200。
[0025]通过设计具有上述结构的经纱筘10,生产出来的产品尺寸能够基本保持一致,并且宽度10mm内的商标的宽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5mm的范围内,产品的良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0026]可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经纱部110及边纱部120的长度及筘齿200的齿密度分布不限于上面所述:如在一实施方式中,经纱部I1有7段,中部长度为60cm、齿密度为18.3个/cm、筘齿数为1908个,中部两端的各段长度、齿密度及筘齿数均依次为7cm、18.1个/cm、127个,8cm、17.9个/cm、143个及8cm、17.7个/cm、141个,因而经纱部110共设置有1920个筘齿200 ;每一边纱部120的长度为2.2cm,筘齿数为33个;又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经纱部110的段数还可以为3段、5段、9段等,各段的长度及齿密度也不限于上面所述,只要经纱部I1的每一段上筘齿200的齿密度相同,且经纱部110的中部两端的各段筘梁100上的筘齿200以中部对称设置即可。
[0027]进一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边纱部120的齿密度也不限于与经纱部110中部的齿密度相同,也可以为其他合适的齿密度。
[0028]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经纱部110的齿密度分布还可以为线性渐变式降低或抛物线渐变式递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经纱部120的齿密度以经纱部120的中心位置向两端依次线性递减或抛物线渐变式递减。
[0029]上述经纱筘10可广泛应用在织唛机中,用于商标等产品的织唛。经纱部100上筘齿200的齿密度从经纱部110的中部向经纱部110的两端逐渐降低,当纱线经过该经纱筘10时,由于两边筘齿200逐渐稀疏,筘齿200对纱线产生的作用力与纱线本身受到的作用力相反,从而抵消了一部分纬纱张力作用,使得编织出来的纱面宽度可以保持基本一致,提高了广品的良率。
[00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织唛机的经纱筘,其特征在于,包括筘梁和多个筘齿,多个所述筘齿平行设置在所述筘梁上,所述筘梁包括经纱部和设在所述经纱部两端的边纱部,所述经纱部上筘齿的齿密度从所述经纱部的中部向所述经纱部的两端逐渐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唛机的经纱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纱部上筘齿的齿密度与所述经纱部中部筘齿的齿密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唛机的经纱筘,其特征在于,所述逐渐降低为分段式递减,所述经纱部有多段且每一段筘梁上筘齿的齿密度相同,所述经纱部的中间一段两端的各段筘梁上的筘齿以所述中间一段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唛机的经纱筘,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部有7段,中部长度为60cm、齿密度为18.3个/cm、筘齿数为1908个,中部两端的各段长度、齿密度及筘齿数均依次为 7.96cm、18.1 个 /cm、144 个,8.5cm、17.9 个 /cm、152 个及 9.2cm、17.7 个 /cm、163 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唛机的经纱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纱部的长度为1.84cm,筘齿数为33个。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唛机的经纱筘,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部有7段,中部长度为60cm、齿密度为18.3个/cm、筘齿数为1908个,中部两端的各段长度、齿密度及筘齿数均依次为 7cm、18.1 个 /cm、127 个,8cm、17.9 个 /cm、143 个及 8cm、17.7 个 /cm、141 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唛机的经纱筘,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纱部的长度为2.2cm,筘齿数为33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唛机的经纱筘,其特征在于,所述逐渐降低为线性渐变式递减或抛物线渐变式递减。
9.一种织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纱筘。
【文档编号】D03D49/62GK203923566SQ20142031835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李 杰, 肖均生, 阮利虎, 龙鳞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