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20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板、活动板、基准板和双“U,,环,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缝纫机台面通过螺钉紧固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活动连接,双“U”环的下边固定在活动板的另一端,基准板固定在双“U”环的上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所留的余量宽窄均匀一致,并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有利于缝制速度的提高和缝制质量,满足产品标准化的要求。
【专利说明】
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缝制棉大衣挂襟需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但因挂襟中间有一层棉絮片,挂襟各层之间比较松散,在缝制时留有的余量仅靠手动和目测,很难保持余量的宽窄均匀一致,宽窄不一的余量给后序缝制带来很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所留的余量宽窄均匀一致,并使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有利于缝制速度的提高和缝制质量,满足产品标准化的要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包括连接板、活动板、基准板和双“U”环,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缝纫机台面通过螺钉紧固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活动连接,双“U”环的下边固定在活动板的另一端,基准板固定在双“ U ”环的上边。
[0005]所述连接板一端沿中心设有开口长槽,所述螺钉穿过开口长槽与缝纫机台面紧固。
[0006]所述的活动连接为采用螺钉连接接或圆柱销连接。
[0007]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设有基板,基板的端部设有弧形舌面。
[0008]所述活动板和基板是为一体的水平板。
[0009]所述各部件的拐角处均为圆弧结构。
[0010]所述活动板与基准板水平平行布设。
[0011]所述双“U”环还可以是两个独立的“U”形环,竖向平行布设,两个“U”形环的下端与活动板固定,上端与基准板固定。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双“U”环的两个环形槽与基准板使留有的挂襟余量的宽窄一致;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缝纫机台面上,拆卸方便,其中沿连接板上的开口长槽移动螺钉,能够很方便的调整挂襟留有的余量的宽窄;活动板能够转动,在不需要该挡板时可以转动活动板使双“U”环转离,故在缝制其它工序时该挡板可不用取下,而不会妨碍其它工序的进行;
[001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使所留的余量宽窄均匀一致,有利于缝制速度和缝制质量的提高,使成品满足产品标准化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开口长槽;2、连接板;3、活动板;4、双“U”环;5、弧形舌面;6、基准板;7、
基板;8、压脚;9、缝纫机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目前挂襟余量宽窄的预留仅靠手动和目测,余量的均一性很难保证。根据这种情况,并经过研制和反复的实践改进,设计了均衡预留挂襟余量的挡板,作为挂襟余量的标尺,该挡板安装在缝纫机台面9上靠近压脚8的位置,在缝制时使用,所需余量自然形成,操作简单,余量均一,省时省力,产品质量一致,符合工艺标准要求。
[0019]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板2、活动板3、基准板6和双“U”环4,所述连接板2的一端与缝纫机台面9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参见图1 ),连接板2的另一端与活动板3的一端活动连接,双“U”环4的下边固定在活动板3的另一端,基准板6固定在双“U”环4的上边,其中双“U”环4采用铁丝弯制而成,与活动板3和基准板6焊接固定。
[0022]所述连接板2 —端沿中心设有开口长槽1,所述螺钉穿过开口长槽I与缝纫机台面9紧固,该开口长槽I的设置,使连接板2在缝纫机台面9上的固定位置可调,即通过移动连接板2的位置,可以调整留有的挂襟余量的宽窄,使适用性更广泛,使操作更合理。
[0023]所述的活动连接为采用螺钉连接接或圆柱销连接,在预留挂襟余量时仅需轻轻转动活动板3,使基准板6与缝纫机的压脚8外侧边对齐。
[0024]所述活动板3的另一端设有基板7,基板7的端部设有弧形舌面5,弧形舌面5向下弯曲,与缝纫机台面9光滑过渡,避免衣料折弯,影响缝制质量;所述各部件的拐角处均为圆弧结构,也是为防止对衣料造成划伤。
[0025]所述活动板3和基板7是为一体的水平板,所述活动板3与基准板6水平平行布设。
[0026]实施例二
[0027]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双“U”环4还可以是两个独立的“U”形环,竖向平行布设,两个“U”形环的下端与活动板3固定,上端与基准板6固定。双“U”环的两个环形槽的槽底与基准板的基准边之间的距离为。
[0028]采用两个独立的“U”形环,结构简单,制作也比较容易且省料,起到和实施例一同样的效果,解决同样的问题。
[0029]具体实施过程:把本实用新型用螺钉固定在缝纫机压脚8的外侧(参见图2),调整螺钉,使基准板6的外边与压脚8的外边刚刚接触,基准板6的外边到双“U”环4的“U”形槽底即为预留的余量,使用时,拨动活动板3,使基准板6转到压脚8的外边,挂襟压入基准板6与活动板3的间隙,并使挂襟的外边滑入双“U”环4的“U”形槽底,启动缝纫机,即可顺利缝制,预留出宽窄均一的余量;当不使用时,轻轻拨开活动板3即可,不会妨碍下道缝制工序的正常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2)、活动板(3)、基准板(6)和双“U”环(4),所述连接板(2)的一端能与缝纫机台面(9)通过螺钉紧固连接,连接板(2)的另一端与活动板(3)的一端活动连接,双“U”环(4)的下边固定在活动板(3)的另一端,基准板(6)固定在双“U”环(4)的上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端沿中心设有用于螺钉穿过的开口长槽(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为采用螺钉连接接或圆柱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的另一端设有基板(7),基板(7)的端部设有弧形舌面(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和基板(7)是为一体的水平板。
6.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部件拐角处均为圆弧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与基准板(6)水平平行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用挂襟余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U”环(4)还可以是两个独立的“U”形环,竖向平行布设,两个“U”形环的下端与活动板(3)固定,其上端与基准板(6 )固定。
【文档编号】D05B35/12GK204023169SQ201420449811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宋林江, 郭永强, 张霞 申请人:际华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