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59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包括双涤纶丝以及设在双涤纶丝编织在其右部的单氨纶丝、双花式丝位于所述单氨纶丝的右部,所述双涤纶丝与单氨纶丝及双花式丝进行依次排列编织,形成布料,具有闪烁效果的、双色的效果、化纤的具有麻效果面料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装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

【背景技术】
[0002]时装面料多是梭织面料,且一到夏天,麻面料的时装格外畅销,但是麻面料的价格相对昂贵,如果开发出一组面料具有良好的悬垂性,且各项色牢度及抗起毛起球性都非常好、面料组织风格特别的化纤面料,也可用于时装是做时装的一款优异的面料。
[0003]本【背景技术】部分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其未必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提供总体概述,并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具有闪烁效果的、双色的效果、化纤的具有麻效果面料。
[0006]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包括双涤纶丝I以及设在双涤纶丝I编织在其右部的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位于所述单氨纶丝2的右部,所述双涤纶丝I与单氨纶丝2及双花式丝3进行依次排列编织,形成布料。
[0007]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通过下文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该实用新型内容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08]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双涤纶丝I为涤纶,所述涤纶为75D/36F FDY三角亮光纱材料制作,所述单氨纶丝2为氨纶,所述氨纶为20D氨纶材料制作,所述双花式丝3为花式纱,所述花式纱为75D/72F DTY花式纱。
[0009]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所述双涤纶丝I为涤纶占46%,所述单氨纶丝2为氨纶占8%,所述双花式丝3花式纱占46%。
[0010]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呈规则形状排列,所述排列方式为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与单氨纶丝2以次呈规则形状排列。
[0011]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单氨纶丝2的高度等于或低于双涤纶丝I与双花式丝3的高度。
[0012]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的收缩率各部相同。
[001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具有闪烁效果的、双色的效果、化纤的具有麻效果面料。
[0015]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更加明显。
[0016]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
[0020]贯穿附图的若干个示图,相应的标号指示相应的部件。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的描述在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决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或者用途。为了清楚,在附图中会使用相应的附图标记来标注类似的元件。此处所应用的,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应该解释为应用非排他逻辑“或”表示逻辑上的A或B或C。应该理解,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0023]具体的形状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的需求所作的变更仍不应视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0024]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包括双涤纶丝I以及设在双涤纶丝I编织在其右部的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位于所述单氨纶丝2的右部,所述双涤纶丝I与单氨纶丝2及双花式丝3进行依次排列编织,形成布料。所述双涤纶丝I为涤纶,所述涤纶为75D/36F FDY三角亮光纱材料制作,所述单氨纶丝2为氨纶,所述氨纶为20D氨纶材料制作,所述双花式丝3为花式纱,所述花式纱为75D/72F DTY花式纱。所述所述双涤纶丝I为涤纶占46%,所述单氨纶丝2为氨纶占8%,所述双花式丝3花式纱占46%。所述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呈规则形状排列,所述排列方式为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与单氨纶丝2以次呈规则形状排列。所述单氨纶丝2的高度低于双涤纶丝I与双花式丝3的高度。所述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的收缩率各部相同。
[0026]实际工作时,7OT/72F DTY花式纱是一种花式多丽纱和20D OP同时进纱,另外75D/36F FDY三角亮光纱和20D OP同时进纱,这样因为纱线收缩率不同,布面有凹凸感,且因为75D/72F DTY花式多丽纱本身纱线本身每段收缩率也不一样,且交织进氨纶进来,这样更增加整个布面的悬垂感,75D/36F DTY三角亮光纱因为缩率较大,再与氨纶交织在一起,整个面料有涩涩的手感,整个面料具有麻的感觉。
[0027]—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包括双涤纶丝I以及设在双涤纶丝I编织在其右部的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位于所述单氨纶丝2的右部,所述双涤纶丝I与单氨纶丝2及双花式丝3进行依次排列编织,形成布料。具有闪烁效果、利用材料的性能结构稳定。
[0028]所述双涤纶丝I为涤纶,所述涤纶为75D/36F FDY三角亮光纱材料制作,所述单氨纶丝2为氨纶,所述氨纶为20D氨纶材料制作,所述双花式丝3为花式纱,所述花式纱为75D/72F DTY花式纱。具有闪烁效果,将各个丝进行有机的结合,利用材料的性能,形成稳定的结构,使用寿命持久。
[0029]所述所述双涤纶丝I为涤纶占46%,所述单氨纶丝2为氨纶占8%,所述双花式丝3花式纱占46%,形成稳定的结构配比,有益于与人体贴合,利用其稳定的性能,不产生过敏反应。
[0030]所述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呈规则形状排列,所述排列方式为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与单氨纶丝2以次呈规则形状排列,形成易于加工的结构,纺织制造时编织较简单,容易生产价格低。
[0031]所述单氨纶丝2的高度低于双涤纶丝I与双花式丝3的高度等于或低于双涤纶丝
(I)与双花式丝(3 )的高度,利用自身的粗细,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凸感,从而具有麻效果。
[0032]所述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的收缩率各部相同,利用材料的收缩率,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凸感,从而具有麻效果。
[0033]布料采用材质:涤纶75D/36F TOY三角亮光纱46%+75D/72F DTY花式纱46%+20D氨纶8%。花式纱每段捻度不同,与亮光FDY交织,布面形成双色闪烁效果,且有粗细不匀,布面摸上去,有涩涩的感觉,且面料因为交织进了氨纶。面料具有较好的悬垂性,不易起皱。2、染整流程:预定型一染色一成品定型。I)预定型采用工艺:采用抗黄变剂HT-WY2%,190度以上定型,保证面料在不经过缩炼的情况下也能干净去除布面残留的油,为染色打下坚实的基础。超喂定型,保证面料的弹性和悬垂性。2染色:分为三个步骤:精炼一染色一还原洗。精炼:因为面料是含氨纟仑面料,所以需要在精炼时加入OP精炼剂D-300 1.6g/I,去油纱剂PN-S 1.0g/Ι,保温时间:100°C *10分钟,将面料在染色前先精炼干净,避免因精炼不彻底导致布面产生油斑、油溃,及染色不匀。染色:根据不同颜色选择不同配方的高牢度染料。同时染色时要加入五合一助剂五种功能:冰醋酸:调节PH值,乳化精炼剂:去油,螯合分散剂:改善水质、中和水中的金属离子,匀染剂:使染料与面料能够均匀的上色、还原防止剂:提高得色率。五合一助剂是采用同一种助剂取代五种助剂的功能,起到了非常大的节约成本的作用。保温时间:130°C *30分钟,使染料能够充分被面料吸收,且吸收均匀。还原洗:加入:纯碱、保险粉、吸湿柔软剂、涤纶低起泡皂洗剂、代用酸,保温时间:85°C *20分钟。还原洗的作用是将面料表面沾到的浮色洗掉,稳定面料的色牢度,并加入吸湿柔软剂使面料具有吸湿排汗的功能,做成服装穿着时,改善人体穿着的舒适度。成品定型:温度:185度,平走小超喂定型,加入:吸湿柔软剂Dll 0.3%,起到调节手感和稳固和增强面料的吸湿排汗的作用。温度和定型条件保证了面料的稳定性和弹性。3、整个面料采用三种纱线交织,利用纱线的特性在布面形成特殊的风格新颖的双色效果和类似麻的手感,且具有很好的悬垂性和挺括的手感,且具有优良的各项色牢度和稳定的水洗尺寸变化率,是做时装和T恤衫的优质面料。可以达到的测试结果:抗起球> 4级2、耐水色牢度> 4级3、耐洗色牢度彡4级4、单位面积重量:145+-5g/m2 5、耐汗溃色牢度彡4级6、耐摩擦色牢度彡4级7、-1 %<水洗尺寸变化率< 1%。
[003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5]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的是,在不偏离在此的发明构思的情况下,除已描述的以外可能有很多的变型。因此,除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中以外不应限制发明的主题。此外,在解释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有的术语应以与上下文一致的可能最宽广的方式解释。具体地,术语“包括”应解释成指以非排他的方式的元件、部件、或步骤,表示所参考的元件、部件、或步骤可能存在、或可被利用、或者可与未明确参考的其他元件、部件、或步骤结合。在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参考选自由A、B、C...和N构成的组的某事物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文本应解释成仅需要来自组的一个元素,而非A加N、或B加N等。
[0036]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涤纶丝(I)以及设在双涤纶丝(I)编织在其右部的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位于所述单氨纶丝(2)的右部,所述双涤纶丝(I)与单氨纶丝(2)及双花式丝(3)进行依次排列编织,形成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涤纶丝(I)为涤纶,所述涤纶为75D/36F FDY三角亮光纱材料制作,所述单氨纶丝(2)为氨纶,所述氨纶为20D氨纶材料制作,所述双花式丝(3)为花式纱,所述花式纱为75D/72F DTY花式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双涤纶丝(I)为涤纶占46%,所述单氨纶丝(2 )为氨纶占8%,所述双花式丝(3 )花式纱占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涤纶丝(1)、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呈规则形状排列,所述排列方式为双涤纶丝(I)、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与单氨纶丝(2)以次呈规则形状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氨纶丝(2)的高度等于或低于双涤纶丝(I)与双花式丝(3)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闪烁麻效果的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涤纶丝(I)、单氨纶丝(2)、双花式丝(3)的收缩率各不相同。
【文档编号】D06P3/82GK204138865SQ201420485457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张悦欢, 范光文 申请人:浙江得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