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烫机散热结构及挂烫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468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挂烫机散热结构及挂烫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挂烫机领域,提供了挂烫机散热结构及挂烫机,挂烫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组件和设于所述机壳组件内的发热器,所述机壳组件上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靠近发热器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烫机散热结构,通过在机壳组件上设置散热孔,并使散热孔靠近发热器设置,从而使得发热器上不用于加热热锅的热量大部分可从散热孔出散发到机壳组件外,减缓了机壳组件内部环境温度的升高,达到了控制机壳组件内部环境温度的目的,进而保证了安装于机壳组件内、且耐高温性能较差的元器件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烫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故,保证了挂烫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高了挂烫机的综合性能。
【专利说明】挂烫机散热结构及挂烫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挂烫机领域,尤其涉及挂烫机散热结构及具有该挂烫机散热结构的挂烫机。

【背景技术】
[0002]挂烫机的发热器一般安装于机壳组件内,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其产生的热量只有一部分可直接用于加热热锅以产生蒸汽,其余部分则会散发到其周围的空气中,从而会导致机壳组件的内部环境温度逐渐升高。当机壳组件的内部环境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将会严重影响安装于机壳组件内、且耐高温性能较差的元器件(如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屏等元器件一般不能在85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使用)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0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挂烫机散热结构及挂烫机,其解决了现有机壳组件内部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不耐高温元器件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挂烫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组件和设于所述机壳组件内的发热器,所述机壳组件上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靠近所述发热器设置。
[0005]优选地,所述散热孔靠近所述发热器之远离热锅的部位设置。
[0006]具体地,所述机壳组件包括底盖和盖合固定于所述底盖上的主机壳,所述散热孔设于所述底盖和/或所述主机壳上。
[0007]优选地,所述散热孔设于所述底盖上且位于所述发热器的下方。
[0008]优选地,所述散热孔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散热孔分成若干行分布于所述底盖上。
[0009]优选地,所述主机壳上设有供水箱放置安装的凹槽。
[0010]优选地,所述散热孔处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散热孔开度大小的百叶窗结构。
[0011]优选地,上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机壳组件内。
[0012]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烫机散热结构,通过在机壳组件上设置散热孔,并使散热孔靠近发热器设置,从而使得发热器上不用于加热热锅的热量大部分可从散热孔出散发到机壳组件外,有效减缓了机壳组件内部环境温度的升高,达到了控制机壳组件内部环境温度的目的,进而有效保证了安装于机壳组件内、且耐高温性能较差的元器件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挂烫机,其包括上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烫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故,保证了挂烫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高了挂烫机的综合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烫机主体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盖的俯视不意图;
[0019]图4是图3中六-八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2]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组件1和设于机壳组件1内的发热器2,机壳组件1上设有散热孔101,且散热孔101靠近发热器2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烫机散热结构,通过在机壳组件1上设置散热孔101,并使散热孔101靠近发热器2设置,从而使得发热器2上不用于加热热锅4的热量大部分可从散热孔101出散发到机壳组件1外,有效减缓了机壳组件1内部环境温度的升高,达到了控制机壳组件1内部环境温度的目的,进而有效保证了安装于机壳组件1内、且耐高温性能较差的元器件(如电路板31和液晶显示屏等)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24]优选地,散热孔101靠近发热器2之远离热锅4的部位设置。由于发热器2上越靠近热锅4的部位其用于直接加热热锅4的热量就越多,发热器2上越远离热锅4的部位其用于直接加热热锅4的热量就越少,故,将散热孔101靠近发热器2之远离热锅4的部位设置,既可有效减少从发热器2上散发到机壳组件1内的热量,又可减少散热孔101散热效果对发热器2加热热锅4效果的影响,这样,在抑制机壳组件1内温度升高过快的前提下保证了发热器2加热热锅4的效率。
[002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机壳组件1包括底盖11和盖合固定于底盖11上的主机壳12,主机壳12和底盖11围合形成一容置腔,发热器2设于容置腔内,散热孔101设于底盖11和/或主机壳12上。具体设计中,可只在底盖11上设置散热孔101,也可只在主机壳12上设置散热孔101,或者,可同时在底盖11和主机壳12上设置散热孔101。优选地,主机壳12通过卡扣连接方式或者螺钉连接方式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安装固定于底盖11上,这样,在保证底盖11与主机壳12连接稳固可靠性的前提下,可利于机壳组件1的快速拆装,从而利于挂烫机的日后检修维护。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散热孔101设于底盖11上且位于发热器2的下方,即发热器2的底部与散热孔101相对。本实施例中,发热器2设于热锅4的底部,发热器2的顶部为发热器2用于直接加热热锅4的部位,这样,将散热孔101设于发热器2的下方,可使散热孔101远离发热器2的有效工作部位(发热器2用于加热热锅4的部位)设置,从而在减少从发热器2上散发到机壳组件1内热量的前提下可减少散热孔101散热效果对发热器2加热热锅4效果的影响。
[0027]优选地,如图1?3所示,散热孔101设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101分成若干行和若干列分布于底盖11上,这样,可使散热孔101的分布比较规律,并利于各散热孔101的制造成型,同时还利于提高机壳组件1的外形美观性。
[0028]优选地,如图4所示,散热孔101处设有用于调节散热孔101开度大小的百叶窗结构102,百叶窗结构102的设置,提高了散热孔101开度大小的控制灵活性。具体应用中,用户可根据挂烫机的使用状态进行调节散热孔101的开度大小,例如当挂烫机处于散热需求较大的工作状态时,可将散热孔101的开度调得较大甚至调到最大开度,以提高散热孔101的散热效果;而当挂烫机处于散热需求较小的工作状态时,可将散热孔101的开度调得较小,以在满足散热效果的前提下防止过多外界灰尘等杂质从散热孔101内进入机壳组件1内;而当挂烫机处于不工作状态时,可将散热孔101的开度调得非常小甚至调节至关闭状态,这样,利于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从散热孔101内进入机壳组件1内,以保证挂烫机的使用寿命。
[0029]优选地,散热孔101的截面形状可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散热孔101的截面形状还可为三边形或五边形等多边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
[0030]具体地,如图1所示,主机壳12上还设有供水箱5放置安装的凹槽121。凹槽121的凹陷设置,利于水箱5安装于主机壳12上后,主机壳12和水箱5的连接过渡比较平滑,使得机壳组件1与水箱5组装形成的组件外表面协调性比较高,利于提高挂烫机的外形美观性。且水箱5外置于主机壳12外,可便于用户直观地观察到水箱5内的剩余水量,同时可便于用户的加水和倒水操作。
[0031]具体地,如图1所示,主机壳12上还设有供蒸汽输送管件(图未示)穿设的开孔122。
[0032]优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还包括电路板组件3,电路板组件3设于机壳组件1的容置腔内,机壳组件1上对应设有档位调节部件(图未示)和液晶显示部件(图未示),档位调节部件和液晶显示部件均与电路板31电连接。电路板组件3的设置,可用于智能控制档位调节部件和液晶显示部件,从而利于提高挂烫机的智能操作效果和增强挂烫机的功能,进而有效提高了挂烫机的使用便捷性和性能档次。
[0033]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路板组件3包括电路板31和安装于电路板31上的散热块32。散热块32的设置,可利于电路板31的散热,从而利于保证电路板31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0034]优选地,散热块32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这样,利于增加散热块32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利于提高散热块32的散热效果。
[003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挂烫机,其包括上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具体地,挂烫机还包括热锅4、水箱5、支架(图未示)和蒸汽喷头(图未示)等,发热器2和热锅4都设于机壳组件1的容置腔内且发热器2位于热锅4的底部,水箱5安装于主机壳12的凹槽121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烫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故,保证了挂烫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高了挂烫机的综合性能。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挂烫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组件和设于所述机壳组件内的发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组件上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靠近所述发热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靠近所述发热器之远离热锅的部位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组件包括底盖和盖合固定于所述底盖上的主机壳,所述散热孔设于所述底盖和/或所述主机壳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设于所述底盖上且位于所述发热器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散热孔分成若干行分布于所述底盖上。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上设有供水箱放置安装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处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散热孔开度大小的百叶窗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机壳组件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10.挂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散热结构。
【文档编号】D06F73/00GK204224895SQ20142066784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刘道跃, 黄庆初, 唐修豪, 罗伟标, 谢波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