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脑横机编织组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羊毛衫编织已从传统的手摇发展到了现在的电脑横机编织,实现了编织的自动化。
现有技术中,利用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编织物为双板交叉压针四平结构,特殊情况下,比如衣片主体编织为单板抽针编织或双板抽针编织结构时,行锁定编织方法为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编织物结构为双板交叉压针坑条结构。行锁定结束后,在行锁定上方编织保护目,然后在保护目上编织分离线,其中,保护目的编织范围是所有起底排针的针目,编织方法是根据编织分离线结构的需要,将其中一板针不翻针,或部分翻针至另一板,然后对另一板进行预设专数的单板编织,最后对其落纱,同时通过全针四平编织步骤,再对其其中一板落纱,使另一板针目线圈得以放松。在罗拉拉力下,线圈被扯大,以此增大编织组织纵向长度,或者放松线圈步骤单独使用,以放大后的线圈作为保护目,在封纱上方保护衣片主体,这种情况在细针型机器或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全部使用高弹丝时常见,分离线的编织方法是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最后半专或1专单板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作为分离线,然后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第一片编织结束后,首先在衣片主体上方编织伴随或不伴随缝制标记的封口纱,在衣片本体两侧和衣片本体上方领窝加针处加针,其中,封纱编织方式为预设专数的单板全针编织或双板抽针编织,缝制标记制作方法是在预设行内对预设针吊目,或通过翻针方式对预设针挑眼,加 针处编织方法为一次加满针双板交叉压针或者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逐步加针至满针的双板抽针编织,或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再对其进行其它变化编织,在整个加针处编织过程中,有和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并存的落纱步骤。
在封口纱上方编织放松线圈作为保护目,在保护目上方编织循环结构,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是衣片主体上部为单板全针编织或双板抽针坑条结构,加针处循环结构为等同于加针处编织方法的重复循环编织。
在连续编织中,行锁定编织也是其常见的循环结构,循环编织预设专数的行锁定组织结构,至罗拉挤住辅料组织结构止。
现有技术中,利用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开启起底板编织,不编织行锁定,首先编织线圈,然后自动启动起底板将线圈挂住,再循环编织双板交叉压针,再通过编织和翻针,形成分离线结构,编织一步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衣片主体编织结束后,编织预设专数封纱,并制作或不制作缝制标记,完成后,在封纱末端编织放松线圈作为保护目或不编织保护目,落纱将衣片落下,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编织方法同无起底板电脑横机。
现有技术中,利用无起底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编织,没有连续编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衣片主体分离开而不相连接的编织方法。
但是,现有技术中,有起底板电脑横机没有保护目编织,虽然未行有线圈放大,但没有保护的辅料组织结构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虽然衣片落下后不受罗拉挤压而不会脱落扒针,但粗针型机器在抽离分离线、整理、质检、运输、缝制等诸多环节中,线圈脱落、扒针而造成残次品现象不可避免。因此,现实生产中,关闭起底板功能,采用无起底板电脑 横机辅料组织结构编织方法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现象非常普遍,使得先进功能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现有技术中,由于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的下端没有放线圈,因此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必须要有一定的纵向长度,加之加针处和封纱同时进行时度目不协调,加针处不和封纱同时进行则会增加封纱所需的编织行数和材料用量,且加针处的双板交叉压针和双板交叉压料抽针编织中,1专的编织只有半专的纵向长度,在没有拉力下编织纵向长度更短;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编织行数多,材料用量大,且不易及时落至罗拉处,行锁定编织厚,循环结构编织紧密,保护目编织范围大,且其落纱步骤需要一定拉力,翻针步骤也需要拉力,使得辅料组织也需要足够的纵向长度,所以实际生产中,常出现落纱不完全,分离线抽离困难,甚至起底包扣、浮纱等残次品,而且辅料加针越多,问题越多材料用量越大。
分离线之前的保护目编织中,预设专数的单板编织与形成分离线编织有双层结构,没有纵向长度,且落纱后有一粗梗,不便于缝制,不适合在封纱上方和其它位置编织,既使编织无加针,无减针的组织结构,也要先编织足够缝制能捏住的封纱才能编织保护目,因此保护目的编织专数和材料用量几乎全是浪费。封纱之上用放大线圈作为保护目,只宜于单面保护中使用,其结束也不能形成抽针结构,适用范围太小,用此方法,粗针型机器效果不好,细针型机器也要使用粗针机器使用的高弹丝型号,或较粗的纱线且密度也要偏紧,导致材料浪费和损伤织针。
保护目编织中,虽然有线圈放大,但看到的放大线圈是辅料组织结构被罗拉挤压后才出现的,在加针处无拉力之前,加针处的放大线圈是没有的。
现有技术中加针处编织方法的缺陷,导致加针处落纱不完全,落纱的线圈又被织上去了,以及辅料织进罗纹起底造成废品,严重时还会出 现浮纱,撞针现象,加针越多,效果越差,放大组织结构效果不好,甚至根本没有放大作用。为消除此问题,必须织出足够纵向长度的加针处辅料且织结构,虽然落纱效果能提升,但此时的纵向长度已能被罗拉卷住,落纱已没有任何意义,落纱步骤也是多余步骤,组织结构放大也已经没有必要。
现有技术中,由于各局部结构都存在一定缺陷,由其组成的整体结构在编织中必然存在编织行数和材料用量难以调和的矛盾,用减少编织行数、减少材料用量时,机器运行时会出现种种问题,导致运行不畅,降低产量,同时废品多,残次品更多,产品质量不稳定;用增加编织行数,比如加针处与衣片主体结束前及封纱交替编织,来减少衣片主体余针上部辅料组织的编织用料,则降低的产量和减少的材料相比,得不偿失,同时这种方式也会带来机器运行不畅,导致产量降低,因此,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辅料组织结构编织行数多,织物组织厚,不易下落,材料用量大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下技术问题:加针处和封纱同时编织时加针处的编织密度值与封纱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密度值不协调,进而使得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过松,不便于辅料组织结构的下落;加针处不和封纱同时进行则会增加封纱所需的编织行数,且加针处的双板交叉压针和双板交叉压料抽针编织中,1专的编织只有半专的纵向长度,在没有拉力下编织纵向长度更短;此结构粗线的用量比较多,不利于粗细线搭配使用,特别是粗针型机器对易下落的高弹丝利用效果不好,加针处循环编织行数多,织物厚,导致衣片主体上部也必然随之编织行数多,材料用量大;保护目保护不理想,适用范围小或不织保护目,导致封纱需较紧的密度值和 较多编织行数,织针长期在高负荷下运专,极易变形,特别是细针型机器,因织针变形导致衣片主体漏针情况普遍,造成残次品多,产量低,甚至出现废品;在无加针处编织中,保护目编织纵向长度小,结构不理想,需较多专数编织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封纱行数必然多,且编织行数多,造成材料用量大,编织时间长,且用放大线圈对单面保护时织物结构会卷成筒状,不利于缝制;行锁定编织厚,下落慢,时间长,材料用量极多;连续编织中行锁定循环编织也太多,造成材料用量大,编织时间长;其它循环编织结构行数也多,也造成材料用量大,编织时间长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前编织分离线;在编织所述封纱的同时或者之后,在编织所述分离线之前,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或者在前述其它局部结构编织时,同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中,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
在编织上述其他局部结构时,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其一是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其二是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其三是编织一步于编织前和编织后各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其四是编织一步于编织前既无交叉压针四平编织,又无双板总针四平编织,且编织后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上述翻针不包括双板同时或者同步对翻;上述摇床可以是一步摇床,也可以是二步或者多步摇床,既可以左摇床,又可以右摇床,还可以左、右配合摇床;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只有半专,也可以是预设的任 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同一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其中任一步,也可以选择其中任二步,或者任三步,还可以全部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不同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织步骤,也可以选择相同的编织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在同一局部结构和不同局部结构中,同一步编织步骤和不同的编织步骤可以选择使用一次,也可以选择使用二次或者多次,每次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在具体编织时,所述可供选择的步骤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抽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3)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4)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
5)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结构在具体编织时,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聚之前,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3)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前,实施一步翻针;
进一步地,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有如下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
1)编织一步双板全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后,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下步及以后不再编织的预设针,并形成下步编织所需的组织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落纱步骤之后,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抽针编织;2)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3)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4)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5)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6)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7)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后,再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形成下一步编织所需组织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落纱步骤之后,编织一步循环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单板、双板交替编织,是在不同行中,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间隔循环编织,其中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全针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或者双板抽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单板、双板交错编织的方法是在同一行中,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间隔交错编织,其中单板编织中的预设针又是构成双板编织的元素;其中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全针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 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或者双板抽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步骤和方法,可以重复二次或多次;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步骤和方法,可以任二项,或者多项步骤共同构成循环,用于循环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包括加针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还包括放线圈结构,所述线圈在加针处预设位置上编织、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还包括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还包括保护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还包括行锁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包括编织一步于编织前和编织后各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包括于编织前既无交叉压针四平编织,又无双板总针四平编织,且编织后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圈结构是在所述加针处的预设位置编织,是加针处结构中一部分,其中,所述预设位置加针处的最下部,即起始编织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结构包括编织一步于编织前和编织后各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结构包括于编织前既无交叉压针四平编织,又无双板总针四平编织,且编织后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圈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圈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可以先于所述保护目起始,然后再与保护目同时编织,保护目编织结束后,继续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可与所述保护目同时起始,然后再同时编织,保护目编织结束后,继续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可以后于所述保护目起始,然后同时编织,或者所述保护目编织结束后,再编织所述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在封纱之上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的位置是衣片主体两侧加针处、衣片主体领窝加针处以及所有需要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空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在所述保护目上编织,也可以不在保护目上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可以在所述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也可以不在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在分离线之前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可以在所述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也可以不在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在具体编织时,根据实际需要的局部结构的种类、局部结构的个数不同,有下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流程:
1)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过程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少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
2)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过程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多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
3)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过程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等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
4)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工艺流程;
5)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开启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时的编织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电脑横机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者之后,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
1)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者之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编织结构,其中,所述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有如下三种可供选择:
1))单板编织,2))起始于落纱步骤之上的双板编织,3))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在编织所述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所述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线圈,所述预设位置是辅料组织结构的最下端,即 加针处的起始编织位置;所述线圈分为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主线圈用于与罗拉抵接、副线圈用于束紧辅料组织结构底部,使其不易上翻,利于下落,功能线圈用于落纱后放大辅料组织结构的纵向长度;
2)在编织封纱之后,在所述封纱之上任意位置编织保护目,所述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翻针,摇床,编织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所述保护目可用于封纱和分离线之间的任意位置,可以做一次、二次保护,也可以做多次保护,也可循环编织保护目结构;
所述保护目根据所要保护的辅料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有直接对单面、坑条、四平、袋编以及对所有形式都适用的各自不同的编织方法,所述不同的编织方法,在具体情况下,又有各自优于其它编织方法的有益效果;
所述保护目的各种具体形式,在编织结束时均可形成等同于或不同于分离线结构的单板抽针结构,在用于循环结构编织时,又可以形成各种类型的单面网状结构,其中,每支网纲都具有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
1)所述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者之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当所述保护目完成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落纱并释放所述主线圈,以使所述主线圈能先于辅料组织结构,提前落至罗拉处;
在落纱并释放主线圈时,可以同时落副线圈,也可以只落主线圈,不落副线圈;
2)所述在编织封纱之后,在所述封纱之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
1))保护目编织结束后,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下片编织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辅料编织部分,之后,不再编织其它步骤;
2))保护目编织结束后,不再编织其它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
1)所述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落纱释放所述主线圈,以使主线圈能先于辅料组织结构,提前落至罗拉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编织循环结构;
在所述加针处编织循环结构之前,加针处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功能线圈,使其能在主线圈抵接罗拉产生拉力后,迅速脱落,从而放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的纵向长度,实现在编织行数很少的情况下,辅料组织结构也能及时被罗拉卷紧;
2)所述当保护编织完成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落纱释放所述主线圈,以使主线圈能先于辅料组织结构,提前落至罗拉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保护目上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将做完保护的衣片主体落掉,与下片衣片主体分离开,互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落纱释放所述主线圈,以使主线圈能先于辅料组织结构,提前落至罗拉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保护目上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将做完保护的衣片主体落掉,与下片衣片主体分离开,互不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落掉的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之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与所述在落掉的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同步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衣片主体后,所述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编织行锁定,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分离线,在所述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在所述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循环结构或不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所述封纱上编保护目,保护目编织步骤之后,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下片编织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辅料组织编织部分的编织步骤中,以及在所述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封纱之上编织保护目,所述保护目编织结束后不再编织其它步骤的编织步骤中,所述封纱步骤编织之前,没有循环结构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可用于行锁定编织,编织时不开启行锁定功能键,用于行锁定编织时,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者之后,不再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少于起底排针时的编织流程,具体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和副线圈;
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后,与保护目同时,或与保护目之上的循环结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3)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循环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和副线圈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所述保护目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所述保护目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保护目完成的同时或之后,落主线圈和副线圈,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也可不落副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完成的同时或之后,落主线圈和副线圈,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也可不落副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保护目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在加针处继续编织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保护目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在加针处上编织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编织与离线,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或不编织循环结构,在分离线的上方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后,与保护目同时, 或与保护目上的循环结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加针外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加针外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并继续编织功能线圈,在保护目上编上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并继续编织功能线圈,在保护目上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加针处落功能线圈,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落功能线圈,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保护目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保护目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之前,还包括:
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与衣片主体循环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封纱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封纱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以不同时落;
进一步地,所述封纱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加针处编织功能线圈,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编织功能线圈,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循环编织加针处,在封纱上部循环结构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编织加针处,在封纱上部循环结构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衣片主休上编织封纱,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同时在衣片主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多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具体有如下步骤:
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步骤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2)编织完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
3)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保护目完成或者同时,或者之后落纱,将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
进一步地,所述在保护目完成,或者同时,或者之后落纱,将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完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完成保护目后落纱,将起底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同时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完成保护目后落纱,将起底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同时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同时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在所述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同时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落纱将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等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步骤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2)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
3)在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行锁定上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所述在行锁定上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的编织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结构连接在一起,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工艺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衣片主体编织完成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所述封纱之上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后落纱,将衣片主体落掉,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2)在落掉衣片主体的空针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的编织步骤之后,还包括:
落主线圈、副线圈,继续编织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落主线圈、副线圈,继续编织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落掉衣片主体的空针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落主线圈,副线圈落或者不落,在副线圈上编织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落主线圈,副线圈落或不落,在副线圈上编织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结束时,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所述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结束时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开启起底板功能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衣片主体编织结束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进一步地,所述在衣片主体编织结束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落纱,将做完保护的衣片主体落掉;
进一步地,所述落纱,将做完保护的衣片主体落掉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线圈,起底板勾住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线圈,起底板勾住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之后,还包括: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同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之所述其它局部结构的编织步骤包括:在所述编织封纱之前,在所述分离线或编织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在衣片主体两侧编织加针处,所述加针处用于衣片主体在上面快速加针,保障快速加针的顺利;
进一步地,所述同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中,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之所述其它局部结构的编织步骤,还包括:所述封纱步骤之前,在所述分离线步骤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在衣片主体两侧及中间领窝处编织加针处,用于加快加针处编织组织结构与罗拉的抵接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同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中,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之所述其局部结构的编织步骤,还包括:在所述封纱步骤之前,在所述分离线编织步骤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在衣片主体需要落纱的局部位置,还包括编织封纱,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在保护目上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将做好保护的局部结构落掉;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步骤均实施前述若干的编织步骤实现的;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步骤还可以通过实施预定方式实现,其中,所述预定方式包括:具体实施预定步骤,所述预定步骤具体如下:预定步骤中有一步不与衣片主体相连接,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半专,而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在编织的同时或之后,既可以向对应针板翻针,同时摇床或不摇床,又可以只编织,不翻针,不摇床,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编织或者双板编织;或者只需使用双系统编织半专,或者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1专,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步骤之前,还包括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双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全针编织,且在编织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还可以有一步向该编织针板翻针,或者只编织不翻针;再或者没有前述编织,仅有一步向步骤1))中所述预定步骤中的一步单板编织针板抽针翻针的步骤,且不伴随摇床,也没有其他任何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步骤之前,还包括有一步双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四平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总针四平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全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步骤之后,还包括有一步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落纱, 或者与步骤1))中所述翻针针板相对应的另一板在接针区内,对预设针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所述单板抽针编织与其他区域编织可同时进行,也可以不同时进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步骤之后,还包括还有一步对预设针落纱,且同时或者不同时,可以有一步单板全针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双板总针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双板抽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编织方法,还包括行锁定的编织方法,所述行锁定的编织方法是循环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或者循环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或者循环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所述加针处的编织方法是单板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是起始于落纱步骤之上的双板编织,在编织封纱的同时,或之前、之后进行,并在加针处的预设位置上首先编织线圈,线圈分为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主线圈用于和罗拉抵接,副线圈用于束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底部。功能线圈用于放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纵向长度。具体编织步骤是:首先编织主线圈和副线圈,然后编织功能线圈,所有线圈都落纱后,再循环编织单板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双板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所述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等同于加针处编织方法,也可不同于加针处编织方 法;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实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所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包括加针处放线圈落纱结构,所述加针处放线圈落纱后结构是预设线圈全部落纱后,其形成结构是单板或双板抽针网状结构,该结构是编织线圈所形成的结构的纵向长度被放大后的结构,形成该结构的同时,之前或之后,衣片主体上余针上部无落纱步骤,也无此结构形式,所述结构形式是加针处独有的具体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还包括落纱后结构,所述落纱后结构是单板抽针,或者是双板抽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还包括不选针结构,所述不选针结构是预设结构中各局部结构必要时均可使用的若干预设针在预设行内不选针,从而和其所在的局部结构共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结构,不选针的方法是不给预设针任何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编织前准备步骤,所述编织前准备步骤是准备出满足行锁定锁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可以是单板编织,而且准备时间以及所述单板编织的行数和材料用量,不多于连续编织时辅料组织结构所需行数和材料用量的必要条件,所述必要条件是准备出连续编织时加针处的若干局部结构;
进一步地,关步骤时使用特殊用法,能明显增强预期有益效果。
1))必要时一个系统同时带2把纱咀编织。
2))必要时一个系统同时带1把纱咀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连续编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衣片主体被分分开,互不连接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所述编织方法是:编织衣片主体后编织封纱,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封纱和保护目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整体纵向长度足够捏住缝制即落纱,将衣片落掉,与下片分 离开,每个衣片都视为第一片编织,衣片主体在分离线上编织,分离线之前编织循环结构,循环结构之前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在实施时,既可以用双系统或者多系统对其合成编织,又可以用单系统,对其分解拆解编织,还可以综合利用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通过任意拆解,合成等进行各种具体形式的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可以在同一行出现一次,二次或者多次,每次出现可以是同一种编织方法,也可以是不同种编织方法,可以是一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是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单板全针编织,单板抽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所述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所述单板,双板,混合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或者单板、双板交错相压编织,其中,相邻的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在同一板中的编织针目,又相互构成交叉相压;
进一步地,权利要求前述若干编织步骤与前述预定方式可以相结合使用;
进一步地,之所述编织步骤,所述单板编织不用于编织后要全部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编织步骤所述单板编织不用于编织前或者编织后相对于编织针板的另一板全部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编织步骤所述单板编织用于编织前有一步对应编织针板的另一板向编织针板全针翻针时,翻针前没有一步用单系统两步来完成的双板交叉压针四平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和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可用于加针处有落纱,但衣片本体余针部位上部没有落纱步骤的加针处的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不用于整个加针处循环编织同一种编织方法,或者同一种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编织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不用于在加针处起始编织时,先用单板交叉压针在空针上编织线圈,然后在所形成线圈上再进行单板编织或者双板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不用于分离线编织,且在编织的同时,既可以向另一板翻针,同时伴随摇床,或者不伴随摇床,又可以只编织,不翻针,不摇床;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和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不用于封纱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和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不用于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的循环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可用于以封纱为参照,封纱以上和两侧或并列的任一位置,任一行的编织,它可以出现一次,两次或数次,且每次出现可以被其它编织方法间断成一个区域,两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也可以不被其它区域间断,可以在相邻的编织行中连续出现,也可以不在相邻的编织行中连续出现,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位置中任一区域,或全部区域中连续出现,或者不连续出现,可以和封纱同时编织,也可以不和封纱同时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可以在同一行中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也可使用不同种编织方法,还可以在同一行 中使用同一种方法的同一种具体形式,又可以在同一行中使用同一种方法的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可以在不同区域中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也可使用不同种编织方法;可以在不同区域内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的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每一次出现,其之前或之后的编织,可以使用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不使用同一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预定步骤时,如果使用单步循环编织,则该步单步循环编织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具体形式的组合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可以任意组合实施,既可以用双系统或者多系统对其组合合成编织,又可以用单系统对其分解拆解编织,还可以综合利用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通过任意拆解,合成等进行各种具体形式的组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步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它步骤则是任意组合选择使用,并以此步骤为参照,先编织该步骤前的步骤,再编织该步骤,最后编织该步骤后的步骤。其中,该步编织前的步骤和编织后的步骤,可以按顺序,也可不按顺序,并以该步编织为界点,来回跳跃重复,其中作为界点的该编织,也可以随其重复,在重复过程中,可以选择各步骤中任何一种方法,或具体形式,每次重复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或具体形式,也可以用不同种方法或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步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存在,并配合预定步骤中其它四步外的编织,实现该步骤的功能,具有独立性的该步编织前和之后的每一步骤,则是依附该步骤存在,不具有独立性,离开了该步骤,或者说没有该步骤,所述该步骤之前或之后的步 骤就不再存在,也实现不了该步骤所能实现的任何功能,其依附该步骤存在,就是配合实现该步骤功能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所述保护目的编织方法,可只做衣片本体余针上部封纱之后的辅料组织结构的保护,此位置始终有拉力,因此翻针效果很好,衣片主体侧及底片主体上部领窝加针处,不做保护目编织,因此可减少保护目编织用线;保护目无全排针范围内落纱,因此既使辅料加针很多时,也无需等到加针处组织结构全部被罗拉卷住即可开始下片编织,且加之其结构类似单面,没有落纱线圈形式的凸梗,结构光滑、平整,既是保护目,又是封纱,用其代替部分封纱编织,不影响缝制,在保护无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时,封纱专数和保护目专数的总和能足够捏住缝制即可,因此材料用量少,编织行数少;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的编织方法,上述保护目各类型结构的编织专数为1专-2专。在数次保护时,不论任何情况下,只需一次2专保护,其它都可以1专保护,多数具体情况下,只做1专的保护即可达到预期效果,且其编织有纵向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的编织方法,上述保护目编织方法简单,步骤少,衣片主体上做保护目翻针时,无拉力的加针处则同时可以做编织,这也可以减少衣片主体上部辅料组织的编织专数,减少材料用量,并且加针越多, 有益效果越好,除无加针处编织外,保护次数多,也可增加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各类型的具体形式,其结束都可以形成分离线所需组织结构,也可以只在编织分离线之前的保护目形成分离线结构,其它位置保护可以形成下步编织所需的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在封纱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最后一片时,不需要编织下片的分离线之前辅料组织结构,特别是用于无加针的附件如领子等编织时,保护效果好,材料用量少,又因只需编织足够捏住缝制即可,因此有益效果极佳;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根据所需保护的辅料组织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并采用不同的编织步骤,可以得到直接对单面结构,坑条结构,四平结构,袋编结构,以及对所有结构都适用的各不相同的具体保护目组织结构,所有类型保护目组织结构的实现,都是上述保护目的编织方法的具体体现,并在具体的特定情况下,各自具有优先其它各保护目组织结构的最佳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 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可只做衣片本体余针上部封纱之后的辅料组织结构的保护,此位置始终有拉力,因此翻针效果很好,衣片主体侧及底片主体上部领窝加针处,不做保护目编织,因此可减少保护目编织用线;保护目无全排针范围内落纱,因此既使辅料加针很多时,也无需等到加针处组织结构全部被罗拉卷住即可开始下片编织,且加之其结构类似单面,没有落纱线圈形式的凸梗,结构光滑、平整,既是保护目,又是封纱,用其代替部分封纱编织,不影响缝制,在保护无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时,封纱专数和保护目专数的总和能足够捏住缝制即可,因此材料用量少,编织行数少;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是指衣片主体两侧加针处和衣片主体上部领窝加针处以及所有需要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空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较少时,可以无主线圈,很少时可以无副线圈,太少时可以无功能线圈,主线圈数量少,副线圈稍多,功能线圈较多或等同于副线圈,由加针多少而定;主线圈是只有半专的双板编织,副线圈是只有半专的双板编织,功能线圈是预设专数的双板、单板混合编织;副线圈和主线圈交叉相压,功能线圈和副线圈之间相隔一步预定步骤中的步骤1),所述预定步骤1)再次和副线圈、主线圈交叉相压;功能线圈可以在副线圈上编织,也可以不在副线圈上编织,主线圈和封纱的第一个半专同时进行,副线圈和封纱的第二个半专同时进行,预定步骤1)和封纱的第三个半专同时进行,根据机器针型不同,功能线圈起始编织和封纱的第四个半专或保护目同时进行;在主线圈编织时,就开始一次性加满加针处所需的针数;主线圈和副线圈可以同时落纱,也可以先落主线圈,编织功能线圈时再落副线圈,最后落功能线圈,或者功能线圈在副线圈上编织时,不落副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 所述加针处,所有线圈落纱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衣片主体余针上部无落纱步骤。所有线圈落纱完成,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线圈和线圈释放结束,落纱步骤之上继续编织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在继续编织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时,主线圈首先抵接罗拉,加针处开始有拉力,拉力使功能线圈脱落至副线圈,从而使所编织功能线圈的组织结构,纵向长度加大,编织的功能线圈组织结构因被改变而不再存在,同时,副线圈限制功能线圈不再脱落,从而束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底部,使其不至于太松而上翻;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线圈落纱时,功能线圈全部落纱,主线圈和副线圈只在其中一个针板上落纱,另一针板则不落纱,功能线圈和副线圈之间相隔的一步预定步骤:1)不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线圈编织步骤少,但落纱后纵向长度大,可以代替很多专数的编织,主线圈抵接罗拉产生拉力后,也会加快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的下落速度,从而使整体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行数减少,很大程度地节约材料用量和缩短编织时间,从而实现较佳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连续编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衣片主体被分分开,互不连接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所述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和步骤,与连续编织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一起时的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和步骤,以及各局部结构的功能,特点用途等相同,不同的是主线圈数量较多,纵向长度大,更利于及早抵接罗拉,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做任何编织都必须同时存在;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方法是:编织衣片主体后编织封纱,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封纱和保护目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整体纵向长度足够捏住缝制即落纱,将衣片落掉,与下片分离开,每个衣片都视为第一片编织,衣片主体在分离线上 编织,分离线之前编织循环结构,循环结构之前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连续编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衣片主体被分分开,互不连接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该方法,结构不编织行锁定,与起底板相比较操作简便,问题少,特别是罗纹组织编织,不会出现度目不均匀现象,因此产品质量相对稳定,且便于用双系统或多系统编织,编织行数少;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之前,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是在衣片主体临近结束时,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在实施时,既可以用双系统或者多系统对其合成编织,又可以用单系统,对其分解拆解编织,还可以综合利用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通过任意拆解,合成等进行各种具体形式的编织;
进一步地,预定步骤中有一步不与衣片主体相连接,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半专,而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在编织的同时或之后,既可以向对应针板翻针,同时摇床或不摇床,又可以只编织,不翻针,不摇床,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编织或者双板编织;或者只需使用双系统编织半专,或者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1专,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之所述预定步骤,可以在同一行出现一次,二次或者多次,每次出现可以是同一种编织方法,也可以是不同种编织方法,可以是一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是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全针编织,单板抽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所述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所述单板,双板,混合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或者单板、双板交错相压编织,其中,相邻的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在同一板中的编织针目,又相互构成交 叉相压;
进一步地,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可以与加针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的编织步骤是:实施预定步骤3)→2)→1)→4)→5);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2)→1),b.1)→4),c.2)→1)→1)→4)→5);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线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2),c,1)→3),d,1),→2),→3);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2),c,1)→3),d,1),→2),→3);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2),c,1)→3),d,1),→2),→3);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前后板均有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前后板的均有落纱的同时,之前或之后,不伴随衣片主体余针上部有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之所述,上述翻针不包括双板同时或者同步对翻;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之所述摇床,可以是一步摇床,也可以是二步或者多步摇床,既可以左摇床,又可以右摇床,还可以左、右配合摇床;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之所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只有半专,也可以是预设的任意专数;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之所述,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同一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其中任一步,也可以选择其中任二步,或者任三步,还可以全部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进一步地,在不同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织步骤,也可以选择相同的编织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 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进一步地,在同一局部结构和不同局部结构中,同一步编织步骤和不同的编织步骤可以选择使用一次,也可以选择使用二次或者多次,每次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本发明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优化了辅料组织结构,同时用编织行数极少的、复杂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步骤,代替了需要较多循环编织行数的单一的简单的编织步骤,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针处和封纱同时编织时,加针处的编织密度值与封纱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密度值不协调,进而使得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过紧,不便于辅料组织结构的下落,此结构粗线的用量比较多,不利于粗细线搭配使用的技术问题;(不仅节约了原材料,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加针处不和封纱同时进行时会增加封纱的编织行数,造成封纱的编织行数和材料用量浪费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加针处必须织出足够纵向长度的组织结构,且交叉压针编织,又需很多编织行数,导致编织行数多,材料用量大,衣片主体余针上部也随之编织行数多,材料用量大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保护目必须使用较粗线,封纱必须使用较紧密度值,导致材料用量大,织针易受损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行锁定编织厚下落慢,编织时间长,材料用量极多的技术问题,还解决了循环编结构编织,行数多,材料用量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9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0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1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2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4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5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述各实施例中,所有预设结构均是通过任意组合实施若干具体步骤,再结合组合预定方式得到。
其中所述若干具体步骤如下:
1、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前编织分离线;在编织所述封纱的同时或者之后,在编织所述分离线之前,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或者在前述其它局部结构编织时,同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中,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
在编织上述其他局部结构时,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其一是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其二是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其三是编织一步于编织前和编织后各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其四是编织一步于编织前既无交叉压针四平编织,又无双板总针四平编织,且编织后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上述翻针不包括双板同时或者同步对翻;上述摇床可以是一步摇床,也可以是二步或者多步摇床,既可以左摇床,又可以右摇床,还可以左、右配合摇床;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只有半专,也可以是预设的任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同一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其中任一步, 也可以选择其中任二步,或者任三步,还可以全部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不同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织步骤,也可以选择相同的编织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在同一局部结构和不同局部结构中,同一步编织步骤和不同的编织步骤可以选择使用一次,也可以选择使用二次或者多次,每次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2、所述可供选择的步骤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抽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3)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4)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
5)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
3、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4、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聚之前,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3)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
5、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前,实施一步翻针
6、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有如下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
1)编织一步双板全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7、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8、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后,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下步及以后不再编织的预设针,并形成下步编织所需的组织结构形式;
9、所述落纱步骤之后,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抽针编织;2)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3)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4)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5)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叉压针编织;6)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7)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10、所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后,再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形成下一步编织所需组织结构形式;
11、所述落纱步骤之后,编织一步循环编织;
其中所述预定方式如下:
1)包括具体实施预定步骤,所述预定步骤具体如下:
1))预定步骤中有一步不与衣片主体相连接,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半专,而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在编织的同时或之后,既可以向对应针板翻针,同时摇床或不摇床,又可以只编织,不翻针,不摇床,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编织或者双板编织;或者只需使用双系统编织半专,或者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1专,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2))在步骤1))之前,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双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单板交 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全针编织,且在编织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还可以有一步向该编织针板翻针,或者只编织不翻针;再或者没有前述编织,仅有一步向步骤1))中所述预定步骤中的一步单板编织针板抽针翻针的步骤,且不伴随摇床,也没有其他任何编织;
3))在步骤2))之前,有一步双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四平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总针四平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全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4))在步骤1))之后,有一步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落纱,或者与步骤1))中所述翻针针板相对应的另一板在接针区内,对预设针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所述单板抽针编织与其他区域编织可同时进行,也可以不同时进行;
5))在步骤4))之后,还有一步对预设针落纱,且同时或者不同时,可以有一步单板全针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双板总针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2)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如下:
1))保护目的编织方法
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
2))行锁定的编织方法
行锁定的编织方法是循环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或者循环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或者循环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3))加针处的编织方法
加针处的编织方法是单板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是起始于落纱步骤之上的双板编织,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之后进行,并在加针处的预设位置上首先编织线圈,线圈分为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主线圈用于和罗拉抵接,副线圈用于束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底部。功能线圈用于放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纵向长度。具体编织步骤是:首先编织主线圈和副线圈,然后编织功能线圈,所有线圈都落纱后,再循环编织单板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双板编织。
4))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等同于加针处编织方法。
3)包括实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所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包括:
1))放线圈落纱后结构
加针处放线圈落纱后结构是:预设线圈全部落纱后,其形成结构是单板或双板抽针网状结构,该结构是编织线圈所形成的结构的纵向长度被放大后的结构,形成该结构的同时,之前或之后,衣片本体上余针上部无落纱步骤,也无此结构形式,所述结构形式是加针处独有的具体结构形式。
2))落纱后结构
落纱后结构是单板抽针或者是双板抽针结构。
3))不选针结构
不选针结构是预设结构中各局部结构必要时均可使用的若干预设针在预设行内不选针,从而和其所在的局部结构共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结构,不选针的方法是不给预设针任何指令。
4)包括编织前准备步骤
所述编织前的准备步骤是准备出满足行锁定锁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可以是单板编织,而且准备时间以及所述单板编织的行数和材料用量,不多于连续编织时辅料组织结构所需行数和材料用量的必要条件,所述必要条件是准备出连续编织的加针处的若干局部结构。
5)包括对纱咀的特殊用法
上述必要时是指具体实施相关步骤时使用所述特殊用法,能明显增强预期有益效果。
1))必要时一个系统同时带2把纱咀编织。
2))必要时一个系统同时带1把纱咀编织。
6)包括连续编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衣片主体被分离开,互不连接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
所述方法是编织衣片主体后编织封纱,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封纱和保护目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整体纵向长度足够捏住缝制即落纱,将衣片落掉,与下片分离开,每个衣片都视为第一片编织,衣片主体在分离线上编织,分离线之前编织循环结构,循环结构之前编织加针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005,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前编织分离线;在编织所述封纱的同时或者之后,在编织所述分离线之前,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或者在前述其它局部结构编织时,同 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中,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
在编织上述其他局部结构时,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其一是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其二是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其三是编织一步于编织前和编织后各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其四是编织一步于编织前既无交叉压针四平编织,又无双板总针四平编织,且编织后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上述翻针不包括双板同时或者同步对翻;上述摇床可以是一步摇床,也可以是二步或者多步摇床,既可以左摇床,又可以右摇床,还可以左、右配合摇床;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只有半专,也可以是预设的任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同一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其中任一步,也可以选择其中任二步,或者任三步,还可以全部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不同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织步骤,也可以选择相同的编织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上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在同一局部结构和不同局部结构中,同一步编织步骤和不同的编织步骤可以选择使用一次,也可以选择使用二次或者多次,每次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007,在步骤005所述可供选择的步骤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抽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3)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4)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
5)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
进一步地,步骤006,在步骤007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步骤004,在步骤005可供选择的编织步聚之前,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
3)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
进一步地,步骤003,在步骤004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前,实施一步翻针
进一步地,步骤002,在步骤003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有如下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
1)编织一步双板全针编织;
2)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进一步地,步骤001,在步骤002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前,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
进一步地,步骤008,在步骤007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后,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下步及以后不再编织的预设针,并形成下步编织所需的组织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步骤009,在步骤008落纱步骤之后,有如下编织步骤可供选择:
1)编织一步单板抽针编织;2)编织一步双板抽针编织;3)编织一步单板全针编织;4)编织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5)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叉压针编织;6)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7)编织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步骤010,在步骤009可供选择的编织步骤之后,再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形成下一步编织所需组织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步骤011,在步骤010落纱步骤之后,编织一步循环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单板、双板交替编织,是在不同行中,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间隔循环编织,其中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全针编织,单板抽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单板、双板交错编织的方法是在同一行中,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间隔交错编织其中单板编织中的预设针又是构成双板编织的元素;其中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全针编织,单板抽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步骤和方法,可以重复二次或多次;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步骤和方法,可以任二项,或者多项步骤共同构成循环,用于循环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包括加针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还包括放线圈结构,所述线圈在加针处预设 位置上编织、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还包括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还包括保护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局部结构还包括行锁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包括编织一步于编织前和编织后各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包括于编织前既无交叉压针四平编织,又无双板总针四平编织,且编织后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圈结构是在所述加针处的预设位置编织,是加针处结构中一部分,其中,所述预设位置加针处的最下部,即起始编织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结构包括编织一步于编织前和编织后各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结构包括于编织前既无交叉压针四平编织,又无双板总针四平编织,且编织后有一步伴随或不伴随摇床的翻针的单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圈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圈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可以先于所述保护目起始,然后再与保护目同时编 织,保护目编织结束后,继续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可与所述保护目同时起始,然后再同时编织,保护目编织结束后,继续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可以后于所述保护目起始,然后同时编织,或者所述保护目编织结束后,再编织所述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在封纱之上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的位置是衣片主体两侧加针处、衣片主体领窝加针处以及所有需要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空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在所述保护目上编织,也可以不在保护目上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可以在所述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也可以不在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在分离线之前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可以在所述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也可以不在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结构包括编织一步单板、双板交错编织;
进一步地,在具体编织时,根据实际需要的局部结构的种类、局部结构的个数不同,有下述可供选择的编织流程:
1)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过程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少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
2)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过程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多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
3)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 个连续编织过程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等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
4)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工艺流程;
5)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开启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时的编织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电脑横机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者之后,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
1)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者之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编织结构,其中,所述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有如下三种可供选择:
1))单板编织,2))起始于落纱步骤之上的双板编织,3))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在编织所述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所述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线圈,所述预设位置是辅料组织结构的最下端,即加针处的起始编织位置;所述线圈分为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主线圈用于与罗拉抵接、副线圈用于束紧辅料组织结构底部,使其不易上翻,利于下落,功能线圈用于落纱后放大辅料组织结构的纵向长度;
2)在编织封纱之后,在所述封纱之上任意位置编织保护目,所述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翻针,摇床,编织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 力,所述保护目可用于封纱和分离线之间的任意位置,可以做一次、二次保护,也可以做多次保护,也可循环编织保护目结构;
所述保护目根据所要保护的辅料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有直接对单面、坑条、四平、袋编以及对所有形式都适用的各自不同的编织方法,所述不同的编织方法,在具体情况下,又有各自优于其它编织方法的有益效果;
所述保护目的各种具体形式,在编织结束时均可形成等同于或不同于分离线结构的单板抽针结构,在用于循环结构编织时,又可以形成各种类型的单面网状结构,其中,每支网纲都具有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
1)所述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者之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当所述保护目完成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落纱并释放所述主线圈,以使所述主线圈能先于辅料组织结构,提前落至罗拉处;
在落纱并释放主线圈时,可以同时落副线圈,也可以只落主线圈,不落副线圈;
2)所述在编织封纱之后,在所述封纱之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
1))保护目编织结束后,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下片编织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辅料编织部分,之后,不再编织其它步骤;
2))保护目编织结束后,不再编织其它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两种步骤可供选择:
1)所述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落纱释放所述主线圈,以使主线圈能先于辅料组织结构,提前落至罗拉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编织循环结构;
在所述加针处编织循环结构之前,加针处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功能线圈,使其能在主线圈抵接罗拉产生拉力后,迅速脱落,从而放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的纵向长度,实现在编织行数很少的情况下,辅料组织结构也能及时被罗拉卷紧;
2)所述当保护编织完成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落纱释放所述主线圈,以使主线圈能先于辅料组织结构,提前落至罗拉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保护目上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将做完保护的衣片主体落掉,与下片衣片主体分离开,互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落纱释放所述主线圈,以使主线圈能先于辅料组织结构,提前落至罗拉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保护目上实施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将做完保护的衣片主体落掉,与下片衣片主体分离开,互不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落掉的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之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与所述在落掉的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同步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衣片主体后,所述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编织行锁定,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分离线,在所述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在所述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循环结构或不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所述封纱上编保护目,保护目编织步骤之后,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落掉下片编织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辅料组织编织部分的编织步骤中,以及在所述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封纱之上编织保护目,所述保护目编织结束后不再编织其它步骤的编织步骤中,所述封纱步骤编织之前,没有循环结构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可用于行锁定编织,编织时不开启行锁定功能键,用于行锁定编织时,在编织封纱的同时,之前,或者之后,不再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少于起底排针时的编织流程,具体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和副线圈;
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后,与保护目同时,或与保护目之上的循环结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3)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循环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和副线圈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所述保护目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所述保护目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保护目完成的同时或之后,落主线圈和副线圈,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 也可不同时落,也可不落副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完成的同时或之后,落主线圈和副线圈,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也可不落副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保护目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在加针处继续编织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保护目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在加针处上编织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编织与离线,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或不编织循环结构,在分离线的上方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后,与保护目同时,或与保护目上的循环结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加针外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加针外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 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并继续编织功能线圈,在保护目上编上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并继续编织功能线圈,在保护目上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加针处落功能线圈,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落功能线圈,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保护目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保护目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之前,还包括:
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与衣片主体循环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封纱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封纱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以不同时落;
进一步地,所述封纱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加针处编织功能线圈,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编织功能线圈,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循环编织加针处,在封纱上部循环结构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编织加针处,在封纱上部循环结构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衣片主休上编织封纱,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同时在衣片主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多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具体有如下步骤:
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步骤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1)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2)编织完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
3)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保护目完成或者同时,或者之后落纱,将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
进一步地,所述在保护目完成,或者同时,或者之后落纱,将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完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完成保护目后落纱,将起底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同时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完成保护目后落纱,将起底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同时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同时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在所述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同时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 包括:
落纱将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等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步骤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4)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5)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
6)在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行锁定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行锁定上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所述在行锁定上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的编织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之前,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无起底板电脑横机和有起底板横机关闭起底板功能时,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结构连接在一起,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工艺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衣片主体编织完成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所述封纱之上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后落纱,将衣片主体落掉,之后有如下步骤可供选择:
3)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4)在落掉衣片主体的空针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的编织步骤之后,还包括:
落主线圈、副线圈,继续编织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落主线圈、副线圈,继续编织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在落掉衣片主体的空针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落主线圈,副线圈落或者不落,在副线圈上编织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落主线圈,副线圈落或不落,在副线圈上编织功能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结束时,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所述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结束时形成分离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有起底板电脑横机开启起底板功能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衣片主体编织结束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进一步地,所述在衣片主体编织结束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进一步地,所述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落纱,将做完保护的衣片主体落掉;
进一步地,所述落纱,将做完保护的衣片主体落掉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线圈,起底板勾住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所在之上的衣片主体编织之前,编织线圈,起底板勾住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之后,还包括: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同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之所述其它局部结构的编织步骤包括:在所述编织封纱之前,在所述分离线或编织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在衣片主体两侧编织加针处,所述加针处用于衣片主体在上面快速加针,保障快速加针的顺利;
进一步地,所述同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中,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之所述其它局部结构的编织步骤,还包括:所述封纱步骤之前,在所述分离线步骤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在衣片主体两侧及中间领窝处编织加针处,用于加快加针处编织组织结构与罗拉的抵接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同时伴随在编织所述衣片主体过程中,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其它局部结构,之所述其局部结构的编织步骤,还包括:在所述封纱步骤之前,在所述分离线编织步骤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在衣片主体需要落纱的局部位置,还包括编织封纱,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在保护目上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将做好保护的局部结构落掉;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步骤均实施前述若干的编织步骤实现的;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步骤还可以通过实施预定方式实现,其中,所述预定方式包括:具体实施预定步骤,所述预定步骤具体如下:预定步骤中有一步不与衣片主体相连接,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半专,而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 纱,在编织的同时或之后,既可以向对应针板翻针,同时摇床或不摇床,又可以只编织,不翻针,不摇床,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编织或者双板编织;或者只需使用双系统编织半专,或者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1专,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步骤之前,还包括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双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全针编织,且在编织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还可以有一步向该编织针板翻针,或者只编织不翻针;再或者没有前述编织,仅有一步向步骤1))中所述预定步骤中的一步单板编织针板抽针翻针的步骤,且不伴随摇床,也没有其他任何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步骤之前,还包括有一步双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四平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总针四平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全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步骤之后,还包括有一步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双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或者有一步落纱,或者与步骤1))中所述翻针针板相对应的另一板在接针区内,对预设针有一步单板抽针编织,所述单板抽针编织与其他区域编织可同时进行,也可以不同时进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步骤之后,还包括还有一步对预设针落纱,且同时或者不同时,可以有一步单板全针编织,或者单板抽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 针编织,或者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或者双板总针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双板抽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编织,或者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编织方法,还包括行锁定的编织方法,所述行锁定的编织方法是循环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或者循环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或者循环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所述加针处的编织方法是单板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是起始于落纱步骤之上的双板编织,在编织封纱的同时,或之前、之后进行,并在加针处的预设位置上首先编织线圈,线圈分为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主线圈用于和罗拉抵接,副线圈用于束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底部。功能线圈用于放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纵向长度。具体编织步骤是:首先编织主线圈和副线圈,然后编织功能线圈,所有线圈都落纱后,再循环编织单板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双板编织。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所述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等同于加针处编织方法,也可不同于加针处编织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实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所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包括加针处放线圈落纱结构,所述加针处放线圈落纱后结构是预设线圈全部落纱后,其形成结构是单板或双板抽针网状结构,该结构是编织线圈所形成的结构的纵向长度被放大后的结构,形成该结构的同时,之前或之后, 衣片主体上余针上部无落纱步骤,也无此结构形式,所述结构形式是加针处独有的具体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还包括落纱后结构,所述落纱后结构是单板抽针,或者是双板抽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结构的具体形式还包括不选针结构,所述不选针结构是预设结构中各局部结构必要时均可使用的若干预设针在预设行内不选针,从而和其所在的局部结构共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结构,不选针的方法是不给预设针任何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编织前准备步骤,所述编织前准备步骤是准备出满足行锁定锁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可以是单板编织,而且准备时间以及所述单板编织的行数和材料用量,不多于连续编织时辅料组织结构所需行数和材料用量的必要条件,所述必要条件是准备出连续编织时加针处的若干局部结构;
进一步地,关步骤时使用特殊用法,能明显增强预期有益效果。
1))必要时一个系统同时带2把纱咀编织。
2))必要时一个系统同时带1把纱咀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连续编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衣片主体被分分开,互不连接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所述编织方法是:编织衣片主体后编织封纱,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封纱和保护目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整体纵向长度足够捏住缝制即落纱,将衣片落掉,与下片分离开,每个衣片都视为第一片编织,衣片主体在分离线上编织,分离线之前编织循环结构,循环结构之前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在实施时,既可以用双系统或者多系统对其合成编织,又可以用单系统,对其分解拆解编织,还可以综合利 用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通过任意拆解,合成等进行各种具体形式的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可以在同一行出现一次,二次或者多次,每次出现可以是同一种编织方法,也可以是不同种编织方法,可以是一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是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单板全针编织,单板抽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所述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所述单板,双板,混合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或者单板、双板交错相压编织,其中,相邻的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在同一板中的编织针目,又相互构成交叉相压;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编织步骤与所述预定方式可以相结合使用;
进一步地,之所述编织步骤,所述单板编织不用于编织后要全部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编织步骤所述单板编织不用于编织前或者编织后相对于编织针板的另一板全部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编织步骤所述单板编织用于编织前有一步对应编织针板的另一板向编织针板全针翻针时,翻针前没有一步用单系统两步来完成的双板交叉压针四平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和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可用于加针处有落纱,但衣片本体余针部位上部没有落纱步骤的加针处的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不用于整个加针处循环编织同一种编织方法,或者同一种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不用于在加针处起始编织时,先用单板交叉压针在空针上编织线圈,然后在所形成线圈上再进行单板编织或者双板编织,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不用于分离线编织,且在编织的同时,既可以向另一板翻针,同时伴随摇床,或者不伴随摇床,又可以只编织,不翻针,不摇床;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和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不用于封纱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和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不用于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的循环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可用于以封纱为参照,封纱以上和两侧或并列的任一位置,任一行的编织,它可以出现一次,两次或数次,且每次出现可以被其它编织方法间断成一个区域,两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也可以不被其它区域间断,可以在相邻的编织行中连续出现,也可以不在相邻的编织行中连续出现,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位置中任一区域,或全部区域中连续出现,或者不连续出现,可以和封纱同时编织,也可以不和封纱同时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可以在同一行中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也可使用不同种编织方法,还可以在同一行中使用同一种方法的同一种具体形式,又可以在同一行中使用同一种方法的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可以在不同区域中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也可使用不同种编织方法;可以在不同区域内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的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每一次出现,其之前或之后的编织,可以使用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不使用同一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之所述预定步骤时,如果使用单步循环编织,则该步单步循环编织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具体形式的组合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可以任意组合实施,既可以用双系统或者多系统对其组合合成编织,又可以用单系统对其分解拆解编织,还可以综合利用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通过任意拆解,合成等进行各种具体形式的组合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步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它步骤则是任意组合选择使用,并以此步骤为参照,先编织该步骤前的步骤,再编织该步骤,最后编织该步骤后的步骤。其中,该步编织前的步骤和编织后的步骤,可以按顺序,也可不按顺序,并以该步编织为界点,来回跳跃重复,其中作为界点的该编织,也可以随其重复,在重复过程中,可以选择各步骤中任何一种方法,或具体形式,每次重复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或具体形式,也可以用不同种方法或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步单板编织,双板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存在,并配合预定步骤中其它四步外的编织,实现该步骤的功能,具有独立性的该步编织前和之后的每一步骤,则是依附该步骤存在,不具有独立性,离开了该步骤,或者说没有该步骤,所述该步骤之前或之后的步骤就不再存在,也实现不了该步骤所能实现的任何功能,其依附该步骤存在,就是配合实现该步骤功能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所述保护目的编织方法,可只做衣片本体余针上部封纱之后的辅料组织结构的保护,此位置始终有拉力,因此翻针效果很好,衣片主体侧及底 片主体上部领窝加针处,不做保护目编织,因此可减少保护目编织用线;保护目无全排针范围内落纱,因此既使辅料加针很多时,也无需等到加针处组织结构全部被罗拉卷住即可开始下片编织,且加之其结构类似单面,没有落纱线圈形式的凸梗,结构光滑、平整,既是保护目,又是封纱,用其代替部分封纱编织,不影响缝制,在保护无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时,封纱专数和保护目专数的总和能足够捏住缝制即可,因此材料用量少,编织行数少;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的编织方法,上述保护目各类型结构的编织专数为1专-2专。在数次保护时,不论任何情况下,只需一次2专保护,其它都可以1专保护,多数具体情况下,只做1专的保护即可达到预期效果,且其编织有纵向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的编织方法,上述保护目编织方法简单,步骤少,衣片主体上做保护目翻针时,无拉力的加针处则同时可以做编织,这也可以减少衣片主体上部辅料组织的编织专数,减少材料用量,并且加针越多,有益效果越好,除无加针处编织外,保护次数多,也可增加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各类型的具体形式,其结束都可以形成分离线所需组织结构,也可以只在编织分离线之前的保护目形成分离线结 构,其它位置保护可以形成下步编织所需的组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在封纱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最后一片时,不需要编织下片的分离线之前辅料组织结构,特别是用于无加针的附件如领子等编织时,保护效果好,材料用量少,又因只需编织足够捏住缝制即可,因此有益效果极佳;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根据所需保护的辅料组织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并采用不同的编织步骤,可以得到直接对单面结构,坑条结构,四平结构,袋编结构,以及对所有结构都适用的各不相同的具体保护目组织结构,所有类型保护目组织结构的实现,都是上述保护目的编织方法的具体体现,并在具体的特定情况下,各自具有优先其它各保护目组织结构的最佳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具体实施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所述保护目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其中之述所保护目,可只做衣片本体余针上部封纱之后的辅料组织结构的保护,此位置始终有拉力,因此翻针效果很好,衣片主体侧及底片主体上部领窝加针处,不做保护目编织,因此可减少保护目编织用线;保护目无全排针范围内落纱,因此既使辅料加针很多时,也无需等到加针处组织结构全部被罗拉卷住即可开始下片编织,且加之其结构类似单面,没有落纱线圈形式的凸梗,结构光滑、平整,既是保护目,又是封纱,用其代替部分封纱 编织,不影响缝制,在保护无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时,封纱专数和保护目专数的总和能足够捏住缝制即可,因此材料用量少,编织行数少;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是指衣片主体两侧加针处和衣片主体上部领窝加针处以及所有需要编织辅料组织结构的空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较少时,可以无主线圈,很少时可以无副线圈,太少时可以无功能线圈,主线圈数量少,副线圈稍多,功能线圈较多或等同于副线圈,由加针多少而定;主线圈是只有半专的双板编织,副线圈是只有半专的双板编织,功能线圈是预设专数的双板、单板混合编织;副线圈和主线圈交叉相压,功能线圈和副线圈之间相隔一步预定步骤中的步骤1),所述预定步骤1)再次和副线圈、主线圈交叉相压;功能线圈可以在副线圈上编织,也可以不在副线圈上编织,主线圈和封纱的第一个半专同时进行,副线圈和封纱的第二个半专同时进行,预定步骤1)和封纱的第三个半专同时进行,根据机器针型不同,功能线圈起始编织和封纱的第四个半专或保护目同时进行;在主线圈编织时,就开始一次性加满加针处所需的针数;主线圈和副线圈可以同时落纱,也可以先落主线圈,编织功能线圈时再落副线圈,最后落功能线圈,或者功能线圈在副线圈上编织时,不落副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所有线圈落纱的同时,或者之前,或者之后,衣片主体余针上部无落纱步骤。所有线圈落纱完成,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线圈和线圈释放结束,落纱步骤之上继续编织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在继续编织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时,主线圈首先抵接罗拉,加针处开始有拉力,拉力使功能线圈脱落至副线圈,从而使所编织功能线圈的组织结构,纵向长度加大,编织的功能线圈组织结构因被改变而不再存在,同时,副线圈限制功能线圈不再脱 落,从而束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底部,使其不至于太松而上翻;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线圈落纱时,功能线圈全部落纱,主线圈和副线圈只在其中一个针板上落纱,另一针板则不落纱,功能线圈和副线圈之间相隔的一步预定步骤:1)不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局部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加针处的编织方法,之所述加针处,线圈编织步骤少,但落纱后纵向长度大,可以代替很多专数的编织,主线圈抵接罗拉产生拉力后,也会加快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的下落速度,从而使整体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行数减少,很大程度地节约材料用量和缩短编织时间,从而实现较佳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连续编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衣片主体被分分开,互不连接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所述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和步骤,与连续编织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一起时的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和步骤,以及各局部结构的功能,特点用途等相同,不同的是主线圈数量较多,纵向长度大,更利于及早抵接罗拉,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做任何编织都必须同时存在;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方法是:编织衣片主体后编织封纱,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封纱和保护目的辅料组织结构的整体纵向长度足够捏住缝制即落纱,将衣片落掉,与下片分离开,每个衣片都视为第一片编织,衣片主体在分离线上编织,分离线之前编织循环结构,循环结构之前编织加针处;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方式还包括连续编织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衣片主体被分分开,互不连接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该方法,结构不编织行锁定,与起底板相比较操作简便,问题少,特别是罗纹组织编织,不会出现度目不均匀现象,因此产品质量相对稳定,且便于用双系统或多系统编织,编织行数少;
进一步地,所述在编织封纱之前,在所述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 织结构的步骤,是在衣片主体临近结束时,与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在实施时,既可以用双系统或者多系统对其合成编织,又可以用单系统,对其分解拆解编织,还可以综合利用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通过任意拆解,合成等进行各种具体形式的编织;
进一步地,预定步骤中有一步不与衣片主体相连接,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半专,而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在编织的同时或之后,既可以向对应针板翻针,同时摇床或不摇床,又可以只编织,不翻针,不摇床,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编织或者双板编织;或者只需使用双系统编织半专,或者只需使用单系统编织1专,且与其相邻的上步编织和下步编织不使用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编织针法,编织所形成的线圈也不落纱,就能实现编织目的的单板,双板混合编织,之所述预定步骤,可以在同一行出现一次,二次或者多次,每次出现可以是同一种编织方法,也可以是不同种编织方法,可以是一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形式,也可以是同一种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全针编织,单板抽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所述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所述单板,双板,混合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或者单板、双板交错相压编织,其中,相邻的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在同一板中的编织针目,又相互构成交叉相压;
进一步地,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可以与加针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的编织步骤是:实施预定步骤3)→2)→1)→4)→5);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目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2)→1),b.1)→4),c.2)→1)→1)→4)→5);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线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 →2),c,1)→3),d,1),→2),→3);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结构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2),c,1)→3),d,1),→2),→3);
进一步地,所述行锁定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2),c,1)→3),d,1),→2),→3);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前后板均有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加针处前后板的均有落纱的同时,之前或之后,不伴随衣片主体余针上部有落纱;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之所述,上述翻针不包括双板同时或者同步对翻;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之所述摇床,可以是一步摇床,也可以是二步或者多步摇床,既可以左摇床,又可以右摇床,还可以左、右配合摇床;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之所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只有半专,也可以是预设的任意专数;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步骤之所述,上述可供选择的步骤,在同一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其中任一步,也可以选择其中任二步,或者任三步,还可以全部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进一步地,在不同局部结构的编织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织步骤,也可以选择相同的编织步骤,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各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任意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各编织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进一步地,在同一局部结构和不同局部结构中,同一步编织步骤和不同的编织步骤可以选择使用一次,也可以选择使用二次或者多次,每次选择,在具体编织时,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同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编织方法中的不同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该步骤预设的任意专数;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0,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300,在编织封纱的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其中,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为单板编织、双板编织,或者是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全针编织、单板抽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单板双板交错相压编织。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线圈,线圈分为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主线圈用于与罗拉抵接,副线圈用于束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底部。功能线圈用于放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纵向长度;
步骤300′,在编织封纱之后,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其中,封纱的编织方法可以为多种,例如:全针编织或者交叉压针编织。
单板编织的编织方法也可以为多种,例如:全针编织或者交叉压针编织或者抽针编织。较佳地,单板编织的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最佳地,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抽针单面。
利用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不仅可以使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处的编织密度值与封纱处的编织密度值协调一致,而且利用这种编织方法使得组织结构纵向伸缩性能好,从而提升辅料组织结构的下落速度。
其中,线圈的数量则根据加针多少确定。主线圈是只有半专的双板编织,副线圈是只有半专的双板编织,功能线圈是预设专数的双板、单板混合编织;副线圈和主线圈交叉相压,功能线圈和副线圈之间相隔一步预定步骤中的步骤1),所述预定步骤1)再次和副线圈、主线圈交叉相压;功能线圈可以在副线圈上编织,也可以不在副线圈上编织,主线圈和封纱的第一个半专同时进行,副线圈和封纱的第二个半专同时进行,预定步骤1)和封纱的第三个半专同时进行,根据机器针型不同,功能线圈起始编织和封纱的第四个半专或保护目同时进行;在主线圈编织时,就开始一次性加满加针处所需的针数;当挂线圈的针板落纱(也可以在下述实施例中提到的保护目完成时,挂线圈的针板落线),主线圈提前落到罗拉处。最后落功能线圈,或者功能线圈在副线圈上编织时,不落副线圈。
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利用这种方法编织保护目,形成的结构类似单面,结束时又均可形成单板抽针结构,从而使保护目部仅可适用于辅料组织结构的任意位置,而且可用于循环结构编织,减少衣片主体上部材料用量,由于其编织步骤少,在无加处编织步骤中,减少编织行数和材料用量效果显著。
本实施例提供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在编织衣片主体的上方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并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编织线圈。当一片衣片主体编织完成后,线圈被罗拉挤压,从而使得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受力均匀,便于编织好的织物下落,使得辅料组织结构编织短,减少材料的浪费。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步骤300,在编织封纱的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其中,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为单板编织、双板编织,或者是单板双板混合编织;单板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全针编织、单板抽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编织、单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单板双板交错相压编织。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线圈,线圈分为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主线圈用于与罗拉抵接,副线圈用于束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底部。功能线圈用于放大加针处辅料组织结构纵向长度之后,还包括:
步骤400,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步骤500,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落纱并释放主线圈,以使主线圈落至罗拉处。其中,保护目的编织方法是通过不伴随落纱的若干编织,翻针、摇床等步骤,使保护目线圈中存在合力为零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横向伸力和纵向张力;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同时编织,保护目的结构类似单面,使得保护目也成了封纱的一部分,且保护目只编织衣片主体的余针上部,保护衣片上方线扣不脱落。
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从而避免像现有技术中的编织辅料组织结构时,需要在下一片衣片主体编织前,编织上一片衣片主体的保护目。这样,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编织步骤简便,在织最后一片衣片本体时,不需要再编织下一片的衣片本体的辅料组织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材料的浪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400,当保护目编织完成的同时,落纱并释放主线圈,以使线圈落至罗拉处之后,还包括:
步骤600,在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方,编织循环结构。
其中,循环结构的编织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或者抽针单面,在保护目和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上方编织。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结构用于调节辅料组织结构的长短,以适用任何针型的电脑横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编织所述封纱的同时,在封纱的预设位置上制作第一缝制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缝制标记的数量根据编织工艺要求,可以不编织第一缝制标记,也可以编织一个,还以编织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封纱设置第一缝制标记,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后续的制作工艺中,进行衣服的各个部位的缝制,便于工作人员后续的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编织保护目的同时,在保护目与第一缝制标记相对的位置上制作第二缝制标记。
第二缝制标记的数量根据编织工艺要求,可以不编织第二缝制标记,也可以编织一个,还以编织多个。较佳地为,第二缝制标记的数量与第一缝制标记的数量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封纱和保护目上作出第一缝制标记和第二缝制标记,从而使得标记的位置更加的清晰,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另外,在封纱和保护目上制作第一缝制标记和第二缝制标记,可以有效的减少封纱的行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200,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100,编织行锁定,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分离线,在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循环结构,根据需要,也可不编织循环结构。在分离线的上方编织衣片主体。
其中,行锁定的编织方法可以为多种,例如:交叉压针四平。较佳地为,行锁定的编织方法为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或者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混合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或者单板、双板交错相压编织,其中,相邻的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在同一板中的编织针目,又相互构成交叉相压;
上述各实施例中,各编织步骤除所述编织方法外,还可以具体实施如下方法或步骤:
加针处的编织方法是单板、双板混合编织,或者是起始于落纱步骤之上的双板编织,在编织封纱的同时,或之前、之后进行,并在加针处的预设位置上首先编织线圈,线圈分为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双板编织的方法是,双板全针编织,双板抽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编织,双板交叉压针抽针编织;单板,双板,混合编织的方法是单板双板交叉压行编织,或者单板、双板交错相压编织,其中,相邻的单板编织和双板编织在同一板中的编织针目,又相互构成交叉相压;
1)线圈的编织步骤是:实施预定步骤中3)→2)→1)→4)→5)。
2)保护目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2)→1),b.1)→4),c.2)→1)→1)→4)→5)。
3)分离线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2),c,1)→3),d,1),→2),→3)。
4)循环结构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2),c,1)→3),d,1),→2),→3)。
5)行锁定的编织步骤是实施所述预定步骤中的a,1),b,1)→2),c,1)→3),d,1),→2),→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其用的是交叉压针单面或者交叉压针抽针单面进行的行锁定,编织物薄,纵向伸缩性能好,易于被罗拉及时卷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下述更多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编织方法,可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步骤的方法,也可以任意组合实施例所述预定方式中的方法、步骤,还可以两者相结合,得出各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具体实施步骤。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少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02,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步骤303,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和副线圈;
步骤304,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步骤305,保护目完成的同时或之后,落主线圈和副线圈,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也可不落副线圈;
步骤306,在保护目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在加针处继续编织功能线圈;
步骤307,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主功能线圈;
步骤308,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步骤302,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同步或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在编织衣片主体后,在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进一步地,步骤301,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分离线,行锁定和分离线之间编织或不编织循环结构在分离线的上方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少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3,在衣片主体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后,和保护目同时,或和保护目之上的循环结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步骤404,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步骤405,在封纱的上方编织保护目,同时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步骤406,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落,也可不同时落,继续编织功能线圈,保护目上编织循环结构;
步骤407,加针处落功能线圈,同时保护目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步骤408,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保护目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403,在衣片主体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的同时,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之前,还包括:
步骤401,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步骤402,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过程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少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在编织封纱之前,和衣片主体循环交替,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
步骤503,在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时,在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的预设位置上,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步骤504,在封纱上编织循环结构,同时继续编织加针处的功能线圈;
步骤505,封纱上继续编织循环结构,加针处落主线圈和副线圈,可同时也可不同时落;
步骤506,加针处编织功能线圈,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步骤507,继续编织循环结构,落功能线圈;
步骤508,循环编织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封纱上方继续编织循环结构;
步骤509,在加针处循环编织和封纱上部循环结构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步骤5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同时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加针处的辅料组织结构,还包括:
步骤501,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多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603,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步骤604,在保护目完成或者同时或者之后落纱,将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
进一步地,步骤6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601,行锁定之后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多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4,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进一步地,步骤704,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701,编织完行锁定之后,编织保护目。
进一步地,步骤702,在编织完成保护目后落纱,将多余部分落掉,同时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步骤703,编织分离线,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多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3,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804,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步骤803,在衣片本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801,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半部分保护目,同时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步骤802,落纱,将起底排针不用的多余部分落掉,编织分离线。
实施例11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等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903,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进一步地,步骤9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901,编织行锁定,行锁定之后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1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等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4,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进一步地,步骤1004,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1001,编织行锁定。
进一步地,步骤1002,行锁定上编织保护目,保护目结束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步骤1003,编织分离线,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1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但衣片主体上部余针等于起底排针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1103,在封纱上编织前半部分保护目。
进一步地,步骤1102,在衣片本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1101,编织行锁定之后,编织后前部分保护目,形成分离线,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14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05,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1206,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步骤1207,落纱,将衣片本体落掉。
进一步地,步骤1205,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1201,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进一步地,步骤1202,落主线圈和副线圈,继续编织功能线圈;进一步地,步骤1203,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进一步地,步骤1204,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一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15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303,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1304,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步骤1305,落纱,将衣片主体落掉。
进一步地,步骤1303,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
步骤1301,编织线圈,起底板勾住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
进一步地,步骤1302,形成分离线,编织分离线,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实施例16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当任意两个连续编织的衣片主体不被辅料组织结构连接在一起时,辅料组织结构的编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4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
步骤1403,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
步骤1404,落纱,将衣片落掉;
步骤1405,编织主线圈、副线圈和功能线圈;
步骤1406,落主线圈、副线圈落或不落,在副线圈上编织功能线圈;
步骤1407,落功能线圈,循环编织加针处编织方法;
步骤1408,形成分离线。
进一步地,步骤1402,在衣片主体上编织封纱之前,还包括:1401,编织分离线,在分离线上编织衣片主体。
进一步地,在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又可得到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7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除各步骤之外,所述编织封纱之前,所述分离线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在衣片主体两侧编织加针处,加针处的编织方法和以上各实施例的编织方法相同。所述加针处用于衣片主体在上面快速加针,保障快速加针的顺利。
进一步地,在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又可得到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8
在上述所有各实施例中,除所述具体编织步骤外,在所述封纱步骤之前,在所述分离线编织步骤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还包括在衣片主体两侧及中间领窝处编织加针处,用于加快加针处编织组织结构与罗拉抵接的速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基础上,又可得到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9
在上述所有各实施例中,除所述具体编织步骤外,在所述封纱步骤之前,在所述分离线编织步骤之后,在衣片主体编织过程中,在衣片主体需要落纱的局部位置,还包括编织封纱,在封纱上编织保护目,在保护目上有一步落纱,所述落纱用于将做好保护的局部结构落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