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速干针织面料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5384发布日期:2018-07-04 03:1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水速干针织面料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水速干针织面料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运动对自身健康及生活品质的影响,因而对贴身穿着的运动衫等服装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进行运动时,一方面身体本来就有燥热感,另一方面运动过程中大量的出汗也会造成闷热感,特别是面料由于汗液黏附在皮肤上时,还会妨碍到运动。因此一种既能将水分迅速排出,又具有冷感的面料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这样的面料的开发人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如专利文献cn201010557682.8中公开了一种表层主要为涤纶纤维,里层主要为尼龙纤维,利用表里层的吸水高度差获得的导汗速干且穿着凉爽的针织物,但事实上即便反面使用了尼龙纤维,如果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控制不好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冷感效果,还会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备优越的吸水速干性以及冷感效果的针织面料及其用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本发明的吸水速干针织面料,其外侧由吸水高度大于等于1.5cm的长纤维所形成,反面至少由尼龙类长纤维所形成且具有凹凸结构,其中凹凸结构中,凸部面积占反面总面积的50%~90%。

本发明通过采用独特的组织结构,结合配置特定的纱线获得了接触冷感以及吸水速干性优异的针织面料,穿着舒适性得到极大提高,可广泛用于制作t恤、衬衫、裤子等春夏服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9、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的组织图。

图2为实施例5、实施例8、实施例10以及比较例4的组织图。

图3为实施例2以及比较例3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面料的冷感性能是指当人体与面料接触时,面料快速将人体的热量向四周传递,从而降低温度给人体带来瞬间的接触冷感。冷感性能主要由接触皮肤素材的热传导能力和面料直接接触皮肤的面积来决定。

导热系数是评判素材热传导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导热系数是指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每小时通过1m2材料所传导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导热系数越大,热传导能力越好,就越容易将热量向四周传递,从而降低温度给人带来瞬间的接触冷感。作为常用的素材,尼龙纤维(亦称为尼龙纤维)类素材的导热系数约为0.244w/m.℃,是涤纶纤维类素材的3倍左右,因而里侧所用纤维首选尼龙纤维,考虑到短纤维表面的毛羽会降低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影响到冷感性能;而且毛羽会产生毛细管效应,提高面料反面的保水率,影响到穿着干爽性。而长纤维的丝体表面相对更为光滑平整,可以很好地避免短纤维的上述问题的发生,因此所用尼龙纤维为尼龙长纤维。

面料反面的组织构造决定了面料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它对冷感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接触面积越大,在一定时间内从皮肤导出的热量就越多,冷感性能就越好,但是接触面积过大的话,面料会紧贴皮肤,特别是出汗时又会影响到干爽性。因此,本发明优选面料的反面采用凹凸结构。

对于上述凹凸结构中凸部所占面积比,凸部所占面积比(相对于反面总面积)大于90%时,反面的保水率提高,表里保水率比偏小,吸水速干效果不好;而凸部所占面积比小于50%时,面料的冷感不足,因此,本发明中凸部面积占反面总面积的50%~90%。

为了使面料获得单向导湿的功能,在里侧采用了尼龙长纤维的基础上,考虑在外侧采用吸水高度大于等于1.5cm的高吸水性纱线,这样可以快速且大量地将反面的水分导向外侧,使反面保持干爽。对于这样的高吸水性纱线可以采用断面为十字、多叶、三角、c型、中空等异型断面的纱线,也可以采用单丝纤度1.80dtex以下且纤维总根数48根以上的纱线,其中优选单丝纤度1.20dtex以下且纤维总根数72根以上的异型断面涤纶或者尼龙纱线。

本发明中对于凸部的纤维,在保证面料接触冷感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及外观颜色的变化效果,反面的凸部可全部由尼龙长纤维构成,也可以由尼龙长纤维与涤纶长纤维、粘胶短纤维、棉、天丝、莫代尔和麻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复合的复合纤维构成。

为了降低面料反面的保水率提高干爽性,本发明所用尼龙类长纤维优选纤维根数在34根以下且单丝纤度在1.10dtex以上。这是因为纤维根数提高和单丝纤度降低,会强化毛细管效应,反面的保水率有提高的趋势,影响干爽性;为了进一步降低反面的保水率,尼龙长纤维更优选单纤维之间排列紧密的尼龙全牵伸长丝。

优选,本发明的吸水速干针织面料的接触冷感qmax值为0.20j/cm2・sec以上、表里保水率比为3.0以上。其中qmax值越高,接触冷感性能越好;其表里保水率比(比值)越大,面料单向导湿性能越好;其里面的保水率越小,穿着干爽性能越好。即便大量出汗,汗液也可以迅速地被吸收传递并及时扩散到表面,与肌肤接触面始终保持干爽,不会影响持续穿着的舒适性和运动效果。

优选,本发明的吸水速干针织面料的里面的保水率为10%以下、吸水性能为1秒以下,其中里面的保水率更优选为5%以下。

本发明所述的吸水速干针织面料可以应用与t恤、衬衫、裤料等春夏服装。

本发明的吸水速干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坯布制成

在24g~36g圆编机上,至少采用纱线吸水高度大于1.5cm的长纤维与尼龙类长纤维交编得到反面具有凹凸结构的针织坯布;

(2)前处理和染色加工

其中前处理、染色加工条件为常规条件,前处理和染色根据面料成分可以同浴进行,也可以分别进行。

(3)后整理加工

至少包括柔软树脂加工、吸水树脂加工或抗静电树脂加工中的一种。后整理加工的温度为150~180℃,在定型机上的布速为15~25m/min,树脂用量为5~20g/l。

另外各个工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合适的药剂,比如前处理时可以加入精练剂、漂白剂等、后整理加工可以加入亲水剂、抗静电剂、中和酸等。优选在染色或者后整理加工时加入亲水剂,用以获得更加优异的吸水速干性能。本发明所用精练剂、亲水剂等可直接使用市售品,各药剂的用量优选为0.1~20g/l。

下面用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其中,实施例中的各特性按下面的方法测试并求得。

(1)qmax值

使用设备:日本制kes-f7サーモラボⅱ型热性能测试仪

①将面料裁剪成10cm*10cm大小的正方形,放置在标准环境下进行24hr以上的调湿处理;

②kes-f7サーモラボⅱ型进行30min以上的预热,用t-box进行室温的测定,并将bt-box温度设定为室温+10℃;

③设定温度达到后,将t-box放在bt-box上进行加热,等待温度一致后,将t-box迅速的放到面料的反面,读取qmax值。

(2)里面的保水率与表里保水率比

①取10cm*10cm的样布3块,并取同样大小的滤纸6块,取同样大小的有机玻璃1块。在温度20℃、湿度65%的环境下,称取有机玻璃(w0)和样布的重量(w1)(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②用注射器量取2cc的蒸馏水置于有机玻璃上,并将样布迅速置于水上,放置1min后,称取吸水后样布的重量(w2)(保留小数点后三位);③称量测试后有机玻璃和剩余蒸馏水的重量(w3)(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③称量吸水前两片滤纸的重量(w1、w3)(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④将吸水后的样布放在此两片滤纸的中间,并在此上面放置500g的重物,放置1min后,直接测量表面滤纸和里面滤纸的重量(w2、w4)(保留小数点后三位);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表里保水率比,

表面保水率(%)=(w2-w1)/(w2-w1)×100

里面保水率(%)=(w4-w3)/(w2-w1)×100

表里保水率比=表面保水率(%)/里面保水率(%)

wo:吸水前有机玻璃的重量(g)

w1:吸水前的样布的重量(g)

w2:吸水后的样布的重量(g)

w3:吸水后有机玻璃和残留蒸馏水的重量(g)

w1:吸水前表面滤纸的重量(g)

w2:吸水后表面滤纸的重量(g)

w3:吸水前里面的滤纸的重量(g)

w4:吸水后里面的滤纸的重量(g)。

(3)纱线的吸水高度

①取样:纱线以20cm为一个单位,取20个单位的样纱制成一缕纱线;

②在缕纱下部吊5g的重锤,然后放置到盛满墨水的容器中,同时进行计时;

③5min后读取纱线上墨水上升的高度,得出纱线的吸水高度。

(4)凸部面积比

使用keyence(基恩士)vhx-2000c显微镜对在距样布布边2.5cm处开始随机剪取1.0cm×1.0cm样布5块进行观察,将其反面置于观测处,显微镜倍率调至50倍,采用仪器对面料的反面进行拍摄,利用显微镜的面积测试功能对一个组织循环的面积进行测试,然后利用显微镜的不规则面积测试功能对一个组织循环内所有的凹部面积进行测试,然后根据下式计算出凸部面积比:凸部面积比=1-凹部面积/一个组织循环面积。

(5)吸水性(滴下法)

从面料中剪取约15cm*15cm的样布3块,在没有多余张力的情况下将样布表面朝下并固定在直径为10cm以上的框上,样布的表面呈水平放置,定于夹具中,使其滴定管的前端离水平放置的样布表面5cm,记录从1滴水滴开始滴下,到水滴滴到样布上没有特别反射为止的吸水时间(读取到0.1秒),在任意的3个地方同样地测量吸水时间,并取平均值。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28g纬编机上采用84dtex-72f-圆形断面半消光涤纶dty作为面料外侧纱线,44dtex-34f-圆形断面半消光尼龙fdy作为面料里侧纱线,采用组织1进行编织,然后进行前处理和染色(精练剂1g/l、分散染料染色130℃*30min、亲水树脂10g/l)、后整理加工(抗静电剂1g/l、中和酸1g/l)、成品定型幅宽为155cm,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2

组织采用组织3,成品定型幅宽为140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3

里侧纱线采用44dtex-12f-圆形断面半消光尼龙fdy,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4

里侧纱线采用44dtex-12f-圆形断面半消光尼龙fdy以及56dtex-24f-圆形断面半消光涤纶fdy,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5

里侧纱线采用44dtex-12f-圆形断面半消光尼龙fdy和60s棉纱,组织2进行编织,成品定型幅宽为150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6

里侧纱线采用84dtex-24f-圆形断面半消光尼龙fdy,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7

外侧纱线采用84dtex-72f-十字断面半消光涤纶dty,成品定型幅宽为160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8

外侧纱线采用56dtex-48f-十字断面半消光涤纶dty,组织2进行编织,成品定型幅宽为170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9

外侧纱线采用56dtex-24f-圆形断面半消光涤纶dty,成品定型幅宽为160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实施例10

里侧纱线采用44dtex-48f-圆形断面半消光尼龙fdy,组织2进行编织,其余同实施例8,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由实施例1-10的针织面料制得t恤、衬衫或者裤子。

比较例1

里侧纱线采用84dtex-24f-圆形断面半消光涤纶fdy,其余同实施例6,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比较例2

外侧纱线采用84dtex-24f-圆形断面半消光涤纶dty作为面料外侧纱线,其余同实施例3,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比较例3

里侧纱线采用44dtex-12f-圆形断面半消光涤纶fdy,组织3进行编织,成品定型幅宽为135cm,其余同实施例2,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比较例4

成品定型幅宽为180cm,其余同实施例5,得到针织面料。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表1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2可知,同等条件下,反面凸部尼龙纤维所占面积为70%的面料与反面凸部尼龙纤维所占面积为90%的面料相比,前者的吸水速干性(反面保水率低、表里保水率高)优于后者,但冷感性能稍不及后者。

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3,实施例10与实施例8可知,同等条件下,反面凸部采用纤维根数多、单丝纤度小的尼龙纤维的面料与反面凸部采用纤维根数少、单丝纤度大的尼龙纤维的面料相比,前者的吸水速干性(反面保水率高、表里保水率低)不及后者,但两者的冷感性能相当。

由实施例7与实施例9可知,同等条件下,外侧使用吸水高度2.7cm涤纶纱线的面料与外侧使用吸水高度1.5cm涤纶纱线的面料相比,前者的吸水速干性(反面保水率低、表里保水率高)优于后者,但两者的冷感性能相当。

由比较例1与实施例6可知,同等条件下,反面凸部使用涤纶纱线的面料与反面凸部使用尼龙纱线的面料相比,虽然前者的吸水速干性(反面保水率低、表里保水率高)优于后者,但冷感性能远不及后者。

由比较例2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外侧使用吸水高度1.2cm涤纶纱线的面料与外侧使用吸水高度2.3cm涤纶纱线的面料相比,虽然两者的冷感性能相当,但前者的吸水速干性(反面保水率高、表里保水率低)远不及后者。

由比较例3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反面凸部的尼龙纤维所占面积为95%的面料与反面凸部尼龙纤维所占面积为70%的面料相比,虽然前者的冷感性稍优于后者,但前者的吸水速干性(反面保水率高、表里保水率低)远不及后者。

由比较例4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反面凸部的尼龙纤维所占面积为40%的面料与反面凸部尼龙纤维所占面积为70%的面料相比,虽然前者的吸水速干性(反面保水率低、表里保水率高)优于后者,但冷感性远不及后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