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5378发布日期:2018-07-04 03:1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对于纺织面料,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服饰性,人们更多的是寻找功能性面料,满足功能性的要求。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汉麻混纺面料【申请号:201610775417.4;公开号:cn106393865a】。这种汉麻混纺面料,包括基层、防晒层、抗菌层、织物层以及混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由纯棉丝和桑蚕丝混纺编织而成,其中纯棉丝占60-80重量份,桑蚕丝占20-40重量份;所述防晒层由竹炭纤维和再生涤纶纤维编织而成,其中竹炭纤维占80-90重量份,再生涤纶纤维占10-20重量份;所述抗菌层由竹炭纤维以及纳米银纤维编织而成,其中竹炭纤维作经纱,纳米银纤维作纬纱,其中竹炭纤维占15-30重量份,纳米银纤维占70-85重量份;所述织物层由普通涤纶和微孔涤纶混纺而成,其中普通涤纶30-45重量份,微孔涤纶55-70重量份;所述混纺层由镀银纤维与棉纤维构成,其中镀银纤维占65-85重量份,棉纤维占15-35重量份。

该专利中公开的汉麻混纺面料虽然能够达到美观舒适和长期保持抗菌功效的目的,但是,该汉麻混纺面料没有抗紫外线性能,也没有相关的加工工艺,因此,设计出一种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具有加工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织造:将汉麻纤维、棉纤维、莫代尔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成面料,面料的厚度为0.5-0.8mm;

b、外购抗紫外线液:购买市场上现有的抗紫外线液;

c、涂覆:通过涂层装置将抗紫外线液涂覆在面料的表面上,涂覆速度为22-32m/min;

d、烘干:将涂覆好的面料放入到烘箱中,烘干温度为80-90℃,烘干时间为15-25min;

e、水洗:将烘干好的面料放入到水洗机中,水洗温度为25-35℃,水洗次数至少为2次;

f、晾干:将水洗好的面料进行自然晾干;

g、定形:将晾干好的面料放入定形机中,定形速度为6-12m/min,即可得到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

所述步骤a中的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24-32份汉麻纤维、6-12份棉纤维、35-45份莫代尔纤维和12-20份天丝纤维。

所述步骤c中的涂覆厚度为0.12-0.15mm。

所述步骤g中的定形温度为140-150℃。

所述步骤c中的涂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用于放置涂料的放料槽,放料槽底部中间处连接有卸料管,卸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一,放料槽底部两侧还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二,底座上还固定有支架,且支架靠近放料槽,支架上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相连,升降架上设置有涂层辊,且涂层辊位于放料槽的正上方,涂层辊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相连,支架上还设置有能对放料槽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安装条、导杆、导套、移动座、推杆电机、刮板、储液箱和呈u形的喷液管,安装条固定在支架上,导杆水平固定在安装条上,且导杆与涂层辊相互平行,导套设置在导杆上,移动座固定在导套上,移动座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推杆电机固定在移动座上,推杆电机的推杆竖直向下,刮板通过安装杆竖直固定在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刮板两侧和下部均固定有毛刷条,且毛刷条能与放料槽内壁相接触,喷液管通过连杆固定在刮板上部,喷液管两端分别位于刮板两侧,喷液管两端还分别连接有喷头,且喷头的出液口朝下,喷液管中部通过输液管和储液箱相连通,输液管上设置有输送泵。

涂层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人工将涂料加入到放料槽中,然后将需要涂覆的面料绕过涂层辊,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升降架向下移动,升降架带动涂层辊向下移动,使涂层辊部分浸入放料槽内,同时,控制伺服电机带动涂层辊转动,涂层辊将放料槽中的涂料涂覆在面料上,从而实现其涂层作业;当需要对放料槽进行清理时,控制推杆电机的推杆向下移动,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刮板向下移动,使刮板上的毛刷条与放料槽内壁相接触,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移动座来回移动,移动座带动推杆电机来回移动,推杆电机带动刮板来回移动,刮板上的毛刷条对放料槽内壁进行清理,同时,控制输送泵输送清洗液至输液管中,输液管中的清洗液通过喷头喷入放料槽内,废液则从排污管排出,清理方便。

所述输液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流量调节阀对输液管的液体大小进行调节,调节方便。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导轨和滑块,导轨竖直固定在支架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气缸固定在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滑块相连,升降架通过连杆二和滑块相连。

当需要使升降架上下移动时,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滑块通过连杆二带动升降架上下移动。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步进电机、齿轮和齿条,齿条水平固定在安装条上,且齿条与导杆相互平行,步进电机固定在导套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固定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当需要使移动座来回移动时,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与齿条逐渐啮合,使导套沿着导杆来回移动,导套带动移动座来回移动。

所述刮板的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控制器,推杆电机、水泵和步进电机通过线路均与该控制器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控制器可控制推杆电机、水泵和步进电机动作,智能化程度高。

所述安装杆上还设置有吹风结构,吹风结构包括气囊一、气囊二、进气管、出气管、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单向阀一、单向阀二和电加热件,刮板内部还具有空腔,刮板两侧和下部均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若干吹风孔,气囊一和气囊二分别设置在安装杆上,气囊一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一和放料槽的一端相连,气囊一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一和安装杆的一端相连,气囊二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二和安装杆的另一端相连,气囊二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二和放料槽的另一端相连,连接管一的一端和气囊一相连通,连接管一的另一端和气囊二相连通,连接管一的中部和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单向阀一设置在进气管上,连接管二的一端和气囊一相连通,连接管二的另一端和气囊二相连通,连接管二的中部和出气管的一端相连通,出气管的另一端和空腔相连通,单向阀二和电加热件均设置在出气管上。

采用以上结构,在刮板来回工作时,气囊一和气囊二反复增大或减小,外界的空气从进气管进入到气囊一或气囊二中,并从出气管输出,在电加热件的作用下,将加热的空气从吹风孔输出,将放料槽吹干,充分利用了刮板来回移动的动力,实现了放料槽的吹干作业,吹风效果好。

所述电加热件为电热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该优点:通过织造、涂覆、烘干、水洗、晾干和定形等步骤,就可实现面料的加工,且该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涂层装置拆去部分零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涂层装置拆去部分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投影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涂层装置中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涂层装置中吹风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底座;3、导向杆;4、放料槽;5、电磁阀二;6、排污管;7、涂层辊;8、支撑辊;9、刮刀;10、调节气缸;11、固定架;12、支架;13、伺服电机;14、升降架;15、导轨;16、连杆二;17、滑块;18、导杆;19、安装条;20、齿条;21、气缸;22、导套;23、齿轮;24、步进电机;25、推杆电机;26、移动座;27、输液管;28、喷液管;29、连杆一;31、刮板;31a、毛刷条;32、喷头;33、安装杆;34、流量调节阀;35、输送泵;36、储液箱;37、电磁阀一;38、卸料管;39、连接杆一;41、气囊一;42、连接管一;43、进气管;44、单向阀一;45、气囊二;46、连接杆二;47、连接板二;48、连接板一;49、出气管;51、电加热件;52、单向阀二;53、连接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织造:将汉麻纤维、棉纤维、莫代尔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成面料,面料的厚度为0.5-0.8mm;在本实施例中,将汉麻纤维、棉纤维、莫代尔纤维和天丝纤维混纺成面料,面料的厚度为0.6mm;

b、外购抗紫外线液:购买市场上现有的抗紫外线液;

c、涂覆:通过涂层装置将抗紫外线液涂覆在面料的表面上,涂覆速度为22-32m/min;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涂层装置将抗紫外线液涂覆在面料的表面上,涂覆速度为26m/min;

d、烘干:将涂覆好的面料放入到烘箱中,烘干温度为80-90℃,烘干时间为15-25min;在本实施例中,将涂覆好的面料放入到烘箱中,烘干温度为85℃,烘干时间为20min;

e、水洗:将烘干好的面料放入到水洗机中,水洗温度为25-35℃,水洗次数至少为2次;在本实施例中,将烘干好的面料放入到水洗机中,水洗温度为26℃,水洗次数为4次;

f、晾干:将水洗好的面料进行自然晾干;

g、定形:将晾干好的面料放入定形机中,定形速度为6-12m/min,即可得到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在本实施例中,将晾干好的面料放入定形机中,定形速度为9m/min,即可得到抗紫外线汉麻混纺面料。

步骤a中的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24-32份汉麻纤维、6-12份棉纤维、35-45份莫代尔纤维和12-20份天丝纤维;在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的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纺织造而成:27份汉麻纤维、9份棉纤维、40份莫代尔纤维和16份天丝纤维。

步骤c中的涂覆厚度为0.12-0.15mm;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的涂覆厚度为0.13mm。

步骤g中的定形温度为140-150℃;在本实施例中,步骤g中的定形温度为144℃。

如图1-图5所示,步骤c中的涂层装置包括底座2,底座2上固定有用于放置涂料的放料槽4,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涂料加入到放料槽4中,放料槽4底部中间处连接有卸料管38,卸料管38上设置有电磁阀一37,放料槽4底部两侧还连接有排污管6,排污管6上设置有电磁阀二5,底座2上还固定有支架12,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上,且支架12靠近放料槽4,支架12上设置有升降架14,升降架14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相连,升降架14上设置有涂层辊7,且涂层辊7位于放料槽4的正上方,涂层辊7端部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13相连,支架12上还设置有能对放料槽4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安装条19、导杆18、导套22、移动座26、推杆电机25、刮板31、储液箱36和呈u形的喷液管28,安装条19固定在支架12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条1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12上,导杆18水平固定在安装条19上,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8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水平固定在安装条19上,且导杆18与涂层辊7相互平行,导套22设置在导杆18上,移动座26固定在导套22上,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座2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导套22上,移动座26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推杆电机25固定在移动座26上,在本实施例中,推杆电机2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移动座26上,推杆电机25的推杆竖直向下,刮板31通过安装杆33竖直固定在推杆电机25的推杆端部,刮板31两侧和下部均固定有毛刷条31a,在本实施例中,毛刷条31a通过胶水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刮板31两侧和下部,且毛刷条31a能与放料槽4内壁相接触,喷液管28通过连杆一29固定在刮板31上部,喷液管28两端分别位于刮板31两侧,喷液管28两端还分别连接有喷头32,且喷头32的出液口朝下,喷液管28中部通过输液管27和储液箱36相连通,输液管27上设置有输送泵35;在本实施例中,面料涂层过程中移动的动力源采用的是现有技术。

输液管27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34。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流量调节阀34对输液管27的液体大小进行调节,调节方便。

升降机构包括气缸21、导轨15和滑块17,导轨15竖直固定在支架12上,在本实施例中,导轨1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竖直固定在支架12上,滑块17设置在导轨15上,气缸21固定在支架12上,在本实施例中,气缸2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12上,气缸2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和滑块17相连,升降架14通过连杆二16和滑块17相连。

移动结构包括步进电机24、齿轮23和齿条20,齿条20水平固定在安装条19上,在本实施例中,齿条20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水平固定在安装条19上,且齿条20与导杆18相互平行,步进电机24固定在导套22上,在本实施例中,步进电机2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导套22上,步进电机24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23固定在步进电机24的输出轴端部,且齿轮23与齿条20相啮合。

刮板31的材料为不锈钢。

底座2上还固定有控制器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推杆电机25、水泵和步进电机24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编辑,推杆电机25、水泵和步进电机24通过线路均与该控制器1相连。

采用该结构,通过控制器1可控制推杆电机25、水泵和步进电机24动作,智能化程度高。

底座2上还设置有若干导向杆3,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3为六个。

采用该结构,通过导向杆3可对面料进行导向,导向效果好。

底座2上设置有能对涂层厚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刮刀9、支撑辊8和固定架11,支撑辊8水平设置在底座2上,固定架11固定在底座2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上,固定架11上设置有调节气缸10,调节气缸10的活塞杆水平设置,调节气缸10的活塞杆端部和刮刀9相连,刮刀9位于支撑辊8左边,且刮刀9和支撑辊8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间隙。

安装杆33上还设置有吹风结构,吹风结构包括气囊一41、气囊二45、进气管43、出气管49、连接管一42、连接管二53、单向阀一44、单向阀二52和电加热件51,在本实施例中,气囊一41和气囊二45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刮板31内部还具有空腔,刮板31两侧和下部均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若干吹风孔,在本实施例中,吹风孔的数量为三十个;气囊一41和气囊二45分别设置在安装杆33上,气囊一41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一39和放料槽4的一端相连,气囊一4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一48和安装杆33的一端相连,气囊二45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二47和安装杆33的另一端相连,气囊二4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二46和放料槽4的另一端相连,连接管一42的一端和气囊一41相连通,连接管一42的另一端和气囊二45相连通,连接管一42的中部和进气管43的一端相连通,进气管43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单向阀一44设置在进气管43上,连接管二53的一端和气囊一41相连通,连接管二53的另一端和气囊二45相连通,连接管二53的中部和出气管49的一端相连通,出气管49的另一端和空腔相连通,单向阀二52和电加热件51均设置在出气管49上;采用该结构,在刮板31来回工作时,气囊一41和气囊二45反复增大或减小,外界的空气从进气管43进入到气囊一41或气囊二45中,并从出气管49输出,在电加热件51的作用下,将加热的空气从吹风孔输出,将放料槽4吹干,充分利用了刮板31来回移动的动力,实现了放料槽4的吹干作业,吹风效果好。

电加热件51为电热丝。

涂层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人工将涂料加入到放料槽4中,然后将需要涂覆的面料绕过涂层辊7,控制气缸21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气缸21的活塞杆带动滑块17向下移动,滑块17通过连杆二16带动升降架14向下移动,升降架14带动涂层辊7向下移动,使涂层辊7部分浸入放料槽4内,同时,控制伺服电机13带动涂层辊7转动,涂层辊7将放料槽4中的涂料涂覆在面料上,控制调节气缸10的活塞杆来回移动,调节气缸10的活塞杆带动刮刀9来回移动,使刮刀9和支撑辊8的间隙调节到合适值,将涂层的厚度调节到所需值,从而实现其涂层作业;当需要对放料槽4进行清理时,控制推杆电机25的推杆向下移动,推杆电机25的推杆带动刮板31向下移动,使刮板31上的毛刷条31a与放料槽4内壁相接触,控制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带动齿轮23转动,通过齿轮23与齿条20逐渐啮合,使导套22沿着导杆18来回移动,导套22带动移动座26来回移动,移动座26带动推杆电机25来回移动,推杆电机25带动刮板31来回移动,刮板31上的毛刷条31a对放料槽4内壁进行清理,同时,控制输送泵35输送清洗液至输液管27中,输液管27中的清洗液通过喷头32喷入放料槽4内,废液则从排污管6排出,清理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涂层的面料即为高弹保暖涂层面料;在本实施例中,涂料为抗紫外线液。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