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棕垫原料打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585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椰棕垫原料打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纤维材料的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椰棕垫原料打散装置。



背景技术:

椰棕是由椰子外壳提取出来的丝状物质,经过高温消毒和净化压缩后形成的一种天然材料,其通常是压缩、滚卷之后成捆售卖和购买的。椰棕垫是以椰棕为原料制成的垫子,由于其天然无害,通常用于床垫的制作中。椰棕垫制作的工艺过程通常包括原料打散、原料除尘、预成型、切割、压制成型。

椰棕由于有很多丝线缠绕,将其压缩、滚卷之后,这些丝线会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有些部位会比较厚实,有些部位又比较稀薄,不均匀,而且不易分开,因此,压制成椰棕垫之前需要将原料椰棕打散。现有的打散装置通常是一个滚筒,操作时将原料椰棕放入至滚筒中,转动滚筒,通过原料的翻滚、碰撞来实现打散。然而,滚筒转动时,原料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边缘同步旋转,其相互间的碰撞作用较弱,因此,打散的效果并不好。当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有些厂家于滚筒内放入一些钢球,通过钢球与原料的碰撞来将原料打散,然而,钢球较重,其将原料敲打在滚筒侧壁,或两个钢球共同夹击敲打原料时,容易将原料打碎,不易成型,而且还容易破坏原料的纤维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椰棕垫原料打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椰棕垫制作过程中,原料打散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椰棕垫原料打散装置,包括打散箱和动力箱,打散箱内设有一个中空的打散球,打散球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打散孔,打散球上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穿过打散箱与动力箱连通;动力箱内装有水,水面位于通气管与动力箱连通处的下方,动力箱内设有活塞,活塞上端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铁质的双面齿条,双面齿条与活塞杆的上端连接,双面齿条的上方设有磁铁,双面齿条的两侧均设有可与双面齿条啮合的不完全齿轮,两个不完全齿轮的不完全度均为240度,当其中一个不完全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时,另一个不完全齿轮与双面齿条脱落,且双面齿条有120度的啮合空档;两个不完全齿轮通过一个可使两者同向转动的齿轮组连接。

采用本方案中的椰棕垫原料打散装置,打散球上的打散孔用于通气,以改变打散箱内的压力大小;动力箱内的水用于吸尘;动力箱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可改变动力箱内的压力大小,且通过通气管与打散球的连通,进而改变打散球内的压力大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活塞的运动,双面齿条是指两侧都有轮齿的齿条,双面齿条与活塞杆的上端连接,从而双面齿条上下移动可带动活塞杆上下移动;磁铁可吸引铁质的双面齿条,从而双面齿条运动至上方,而且与两个不完全齿轮处于啮合空档时,双面齿条不会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不完全齿轮的不完全度是指一个齿轮圆周上未设轮齿的圆弧段两端与圆心连线的夹角,该夹角为240度,而有轮齿的圆弧段的两端与圆心连线的夹角即为120度。双面齿条有120度的啮合空档,是指两个不完全齿轮转动一周360度,两个不完全齿轮转动其中的120度的过程中,双面齿条没有不完全齿轮与其啮合,此时,齿条在磁铁的吸引力作用下静止不动,以使动力箱处于保压状态。两个不完全齿轮同向转动,可避免两者同时与双面齿条啮合。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为:

1、活塞向上运动,打散球内的压力减小,将原料吸附于打散球的表面,而且由于原料是软的,其可以将打散孔堵塞;活塞向下运动,推动动力箱内的气体向打散球内运动,增大了打散球内的压力,此时,打散球内的气体通过打散孔向打散箱内喷出,对吸附于打散球表面的原料产生一个较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可以将原料打散。

本方案采用的是气体的压力从原料内部将原料打散,气体对原料的冲击力涉及面广,打散效果好;气体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优先选择穿过结合力比较弱的原料与原料之间的连接处,将连接在一起的原料冲散,而且气体没有如钢球一般的硬度,其不会将原料碰碎,进一步使得本方案的打散效果好。而且在将原料吸附于打散球表面的过程中,对原料的吸附力也会对原料有一定的打散效果,提高了打散效率。

2、活塞向上运动将原料吸附于打散球表面的同时,灰尘也会被吸附进入至打散球中,并随着气流进入至动力箱中、向上运动,当活塞停止运动,动力箱内呈保压状态,不再有气流,此时灰尘会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水中,掉落至水中的灰尘由于有水的吸附作用,不会在活塞向下运动形成反向气流的过程中回流至打散球内,实现除尘,多次重复上述动作,原料中的灰尘就会被去除掉,减少了椰棕垫原料除尘的工序。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所述通气管连通于打散球的侧壁底部。从而活塞向下运动增大打散球内的压力时,气体更多地会将原料向上吹起,在此过程中,原料有更多的时间分散,而且在向下掉落的过程中,原料与原料之间还会发生相互碰撞,有助于原料的分散。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打散球内设有一个加压球,加压球外壁与打散球内壁之间有空隙。加压球可以减小打散球内的空腔容积,在活塞向下运动同等距离的情况下,进入至打散球内的气体量相等,而此时在容积减小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力会更大,从而对原料的冲击力更强,对原料的打散效果也就更好。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加压球为中空状。由此加压球的重量更小,减轻通气管的压力。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加压球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朝向通气管的导向槽。导向槽可以对气体以及灰尘导向,便于气体和灰尘进入至通气管中。

优选方案五:基于优选方案四,所述打散孔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小径端朝向加压球。锥形孔便于灰尘进入至打散球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椰棕垫原料打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磁铁1、双面齿条2、不完全齿轮3、动力箱4、活塞5、打散箱6、打散球7、打散孔8、加压球9、通气管10、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

如图1、图2所示,椰棕垫原料打散装置,包括打散箱6和动力箱4。

打散箱6内设有一个中空的打散球7,打散球7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打散孔8,打散孔8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小径端朝向打散球7内侧。打散球7内设有一个加压球9,加压球9为中空状,加压球9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导向槽,导向槽的一端通向加压球9的上端顶点,另一端通向加压球9的下端顶点。打散球7的底端连通有通气管10,通气管10穿过打散箱6的侧壁与动力箱4连通。

动力箱4内装有水,水面位于通气管10与动力箱4连通处的下方,动力箱4内设有活塞5,活塞5上端设有活塞5杆。活塞5杆上端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铁质的双面齿条2,双面齿条2与活塞5杆的上端连接,双面齿条2的上方设有磁铁1,双面齿条2的两侧均设有可与双面齿条2啮合的不完全齿轮3,两个不完全齿轮3的不完全度均为240度,当其中一个不完全齿轮3与双面齿条2啮合时,另一个不完全齿轮3与双面齿条2脱落,且双面齿条2有120度的啮合空档。两个不完全齿轮3通过一个可使两者同向转动的齿轮组连接,该齿轮组包括两个从动齿轮12和一个主动齿轮11,两个从动齿轮12分别通过一根转动轴与两个不完全齿轮3连接,主动齿轮11位于两个从动齿轮12之间,且两个从动齿轮12均与主动齿轮11啮合,主动齿轮11通过一根动力轴连接有电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启电机,活塞5向上运动,将原料吸附于打散球7的表面,与此同时,将灰尘吸入至打散球7内,灰尘随气流进入至动力箱4内并向上运动。当两个不完全齿轮3转动至双面齿条2为啮合空档时,活塞5杆在磁铁1的吸引力作用下静止不动,动力箱4内处于保压状态,灰尘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至水中。不完全齿轮3转动120度后,再次与双面齿条2啮合,双面齿条2向下运动,推动活塞5向下运动,打散球7内的压力增大,对原料形成一个冲击力,将原料冲散。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原料被完全打散,原料内的灰尘被去除。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