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换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16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换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换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全自动缝纫机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在全自动缝纫机领域的技术创新越来越多,客户要求全自动缝纫机的速度和效率必须高,人力成本也逐年递增,全自动缝纫机的模板面积越来越大,造成操作者更换模板困难,更换速度慢,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换框系统,该系统解决了更换全自动缝纫机的模板工作的繁重和复杂,采用该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换框系统包括:A框、B框、C框、操作按钮台、上限位感应器、中限位感应器、翻转气框感应器、下限位感应器、 翻转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的A框和B框前后相连,A框和B框分别安装于机架上,C框安装于A框和B框的上侧;所述的机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翻转装置和升降装置,翻转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上侧;所述的机架的支腿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上限位感应器、中限位感应器、翻转气框感应器和下限位感应器,并与升降装置相对应。

所述的操作按钮台与上限位感应器、中限位感应器、翻转气框感应器、下限位感应器、翻转装置和升降装置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全自动换框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搬运全自动缝纫机模板,减小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更换速度,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 全自动换框系统示意图;

图2全自动换框系统主视图;

图3操作按钮台示意图。

1.A框 2.B框、 3.C框 4.操作按钮台 5.上限位感应器 6.中限位感应器 7.翻转气框感应器 8.下限位感应器 9. 翻转装置 10.升降装置 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全自动换框系统包括:A框1、B框2、C框3、操作按钮台4、上限位感应器5、中限位感应器6、翻转气框感应器7、下限位感应器8、 翻转装置9和升降装置10,所述的A框1和B框2前后相连,A框1和B框2分别安装于机架11上,C框3安装于A框1和B框2的上侧;所述的机架11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翻转装置9和升降装置11,翻转装置9安装于升降装置10上侧;所述的机架11的支腿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上限位感应器5、中限位感应器6、翻转气框感应7器和下限位感应器8,并与升降装置10相对应。

所述的操作按钮台4与上限位感应器5、中限位感应器6、翻转气框感应器7、下限位感应器8、翻转装置9和升降装置10相连接。

操作按钮台按钮用途为:上升,负责所选动作框的上升动作;下降,负责所选动作框的下降动作。

A框,按下后自锁,选定后A框将进行上升下降动作,B、C框不动作;B框,按下后自锁,选定后B框将进行上升下降动作,A、C框不动作;C框,按下后自锁,选定后C框将进行上升下降动作,A、B框不动作。

A框辅助,按下后自锁,选定后A框的辅助台板抬起,抬起后可将A框的 模板手动滑到所需绣框上; B框辅助,按下后自锁,选定后B框的辅助台板抬起,抬起后可将B框的模板手动滑到所需绣框上。

其中,A框、B框、C框按钮为锁定按钮,此三个按钮同时只能只有一个按钮按下,当有两个以及两个以上按钮按下时,按下升降按钮,换框台不进行升降动作。A框辅助、B框辅助为单独控制按钮,可同时按下。

操作者通过按下全自动换框系统的操作按钮台4以达到全自动换框系统的选定和上升下降动作,当换框台落至下限位感应器8位置时,此时换框台的顶部与换框台台板齐平(此时位置为上新模板位置),当换框台升至中限位感应器6位置时,此时换框台的顶部与所更换模板机器台板齐平(此时位置为将换框台模板推至所缝制机器绣框上),当换框台升至上限位感应器5位置时,此时换框台的中部与所更换模板机器台板齐平(此位置为将机器上缝制完毕的模板推至换框台)。

全自动换框系统操作流程为:当换框台在下限位时,将所需要更换的模板放在换框台的顶部,然后按下上升按钮,换框台到达中限位感应器6停止,将所需缝制的模板推至机器绣框上,然后按下下降按钮,换框台降至下限位感应器8位置,将备用模板放置换框台顶部,按下上升按钮,直至换框台到达上限位感应器5位置,等待机器上的模板缝制完毕,将机器上的模板抽出至换框台中部,按下下降按钮,当换框台落至翻转气框感应器7位置时,此时换框台通过翻转装置9开框将缝制完毕的模板落在换框台台板上,而上部备用模板又到达中部,将备用模板推至机器上,此换框过程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