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压紧梁及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31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用压紧梁及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缝纫机械,具体为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梁及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可知,现有技术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机架包括架子2a和台板1a,台板1a固定于架子2a上。驱动装置、缝纫装置及中央处理及控制装置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模板6a的运行;所述缝纫装置包括机头3a,用于对模板6a的缝纫;所述中央处理及控制装置包括电控箱5a和操作面板4a,用于对缝纫装置、驱动装置及压紧装置的控制;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对所述模板压紧固定;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梁7a,压紧架7a的下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气缸连接,压紧梁7a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压轮8a,多个压轮8a同时与模板6a的导轨9a配合,用于压紧模板6a。

现有技术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工作原理如下:模板6a放到位后,启动机器,气缸首先带动压紧拉杆,再由压紧拉杆带动压紧梁7a的往下压,压紧梁7a压紧模板6a的导轨9a后,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开始工作。当缝纫程序结束,由气缸带动压紧拉杆,再带动压紧装置的压紧梁7a离开模板6a的导轨9a。现有技术的压紧梁7a受到缝纫机机头3a底座的限位,导致缝制范围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缝制范围、提高缝制精度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梁。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模板用压紧梁,所述压紧梁设有第一梁部和第二梁部,所述第一梁部与所述第二梁部为分体式相互独立,所述第一梁部与所述第二梁部相隔一段距离,且所述第一梁部上的压轮与第二梁部上的压轮同时压紧于同一模板的导轨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梁部与第二梁部相隔的距离不小于20cm。

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模板用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梁、模板、压轮、压紧拉杆、气缸以及气缸压紧座;所述压紧梁设有第一梁部和第二梁部,所述第一梁部与第二梁部相隔一段距离;所述第一梁部的侧面上固定有压轮,与所述第一梁部同一侧的所述第二梁部的侧面上固定有压轮;压紧拉杆穿过气缸压紧座一端与压紧梁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第一梁部的侧面上的压轮与第二梁部的侧面上的压轮同时压设于模板的导轨上。气缸与所述压紧拉杆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是通过连接件连接。

工作时,模板放到位后,启动机器,首先由气缸带动4个压紧拉杆,再由4个压紧拉杆带动压紧梁的往下压,压紧梁上压轮压紧模板的导轨后,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开始工作。当缝纫程序结束,由气缸带动压紧拉杆,再带动压紧装置的压紧梁离开模板的导轨。缝纫过程中,通过同步轮及同步带的作用,使第一梁部与第二梁部同时运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后,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机头的缝纫范围扩大了40-50cm。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2。

图中:

1a台板,2a架子,3a机头,4a操作面板,5a电控箱,6a模板,7a压紧梁,8a压轮,9a导轨,

1压紧梁,11第一梁部,12第二梁部,

2模板的导轨,

31压轮、32压轮、33压轮、34压轮,

41压紧拉杆,42压紧拉杆,43压紧拉杆,44压紧拉杆,

5气缸压紧座,

61同步轮,62同步轮,63同步轮,64同步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模板用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梁1、压紧梁1设有第一梁部11和第二梁部12,第一梁部11与第二梁部12相隔30cm。

第一梁部11的侧面上固定有压轮31和压轮32。第一梁部11的下端连接压紧拉杆41与压紧拉杆42,连接压紧拉杆41与压紧拉杆42穿过气缸压紧座5后与气缸连接。

第二梁部12的侧面上固定有压轮33和压轮34。第二梁部12的下端连接压紧拉杆43与压紧拉杆44,连接压紧拉杆43与压紧拉杆44穿过气缸压紧座5后与气缸连接。

开始缝纫时,气缸带动连接压紧拉杆41与压紧拉杆42使第一梁部11向下运动,并使压轮31和压轮32压于导轨2上。同时气缸带动连接压紧拉杆43与压紧拉杆44使第二梁部12向下运动,并使压轮33和压轮34压于导轨2上。压轮31与压轮32及压轮33和压轮34同时压于导轨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