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072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电动晾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晾晒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晾衣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们在晾晒衣物时通常都是直接在户外空地或屋内阳台等位置悬挂晾衣杆或铁丝,之后将衣物直接挂在如晾衣杆或铁丝的晾晒装置上进行晾晒,而这种传统的晾晒方式会耗费人们过多的体力,晾晒过程较为繁琐。鉴于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晾晒衣物,通常会在阳台安装晾晒装置,如晾衣机等,由此大大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性和晾晒衣物的便利性。而现有的晾衣机中,用于连接晾衣绳和晾衣杆的的换向装置结构通常比较复杂,从而导致晾衣绳的布置结构和走向繁杂,不够紧凑,晾衣绳的收合不够灵敏,工作可靠性低,同时也造成晾衣机的外观不够美观,影响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工作可靠性和灵敏性高,且外观美观大方的电动晾衣机。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晾衣机,包括第一晾衣绳、第二晾衣绳、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卷线机构和换向装置、及与所述卷线机构连接的驱动件,所述换向装置至少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换向轮组和第二换向轮组,所述第一换向轮组和所述第二换向轮组均包括第一换向轮和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一晾衣绳和所述第二晾衣绳均绕装于所述卷线机构上,且所述第一晾衣绳和所述第二晾衣绳均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用于悬挂晾衣杆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轮上,所述第二连接端滑动绕装于所述第二换向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轮组还包括轮座,所述轮座设有导向 通道,所述第一晾衣绳和/或所述第二晾衣绳穿设于所述导向通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轮组和所述第二换向轮组均与所述卷线机构相对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线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支撑架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组上的传动轴、及套装于所述传动轴上的卷线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向内凹设有装配孔,所述驱动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插装于所述装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组上的压线杆、及可转动套装于所述压线杆上的压线轮,所述压线轮与所述卷线器间隙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行程调节装置,所述行程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驱动组件和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组件配合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至少包括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一触发部或所述第二触发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还包括啮合部,所述驱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及所述触发件的啮合部依次啮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晾衣杆,第二晾衣杆,及设置于天花板上的至少四个固定座,四个所述固定座均设有通孔并呈矩形布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外围,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内设有第一转向器,所述第一晾衣绳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晾衣杆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绕经于所述第一转向器之后、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晾衣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还包括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所述第二晾衣绳包括第三分支和第四分支,所述第三固定座内设有第二转向器,所述第三分支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晾衣杆连接,所述第四分 支绕经于所述第二转向器之后、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座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晾衣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遥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控制器、与所述安装板配合连接的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照明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照明件和所述控制均与所述遥控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电动晾衣机通过在卷线器上绕装所述第一晾衣绳和所述第二晾衣绳,并使所述第一晾衣绳和所述第二晾衣绳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换向轮连接,使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滑动的绕装于所述第二换向轮上,由此使得电动晾衣机的晾衣绳的换向布置结构简单、紧凑,晾衣机的动作更加灵敏,工作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动晾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动晾衣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动晾衣机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动晾衣机的动力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晾衣绳,120、第一分支,140、第二分支,200、第二晾衣绳,220、第三分支,240、第四分支,200a、第一连接端,200b、第二连接端,300、安装板,400、卷线机构,410、支撑架组,420、传动轴,422、第一传动件,430、卷线器,500、换向装置,510、第一换向轮组,520、第二换向轮组,530、第一换向轮,540、第二换向轮,550、轮座,560、导向通道,600、驱动件,700、压线机构,720、压线杆,740、压线轮,800、行程调节装置,820、支撑板,840、驱动组件,842、触发件,844、第一触发部,846、第二触发部,848、啮合部,860、行程开关,870、第二传动件,880、第三传动件,900a、第一晾衣杆,900b、第二晾衣杆,1000、固定座,1000a、第一固定座,1000b、第二固定座,1000c、第三固定座,1000d、第四固定座,1000e、控制器,1000f、壳体,1000g、照明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电动晾衣机,包括第一晾衣绳100、第二晾衣绳200、安装板300、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00上的安卷线机构400和换向装置500、及与所述安卷线机构400连接的驱动件600,所述换向装置500至少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换向轮组510和第二换向轮组520,所述第一换向轮组510和所述第二换向轮组520均包括第一换向轮530和第二换向轮540,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和所述第二晾衣绳200均绕装于所述安卷线机构400上,且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和所述第二晾衣绳200均包括第一连接端200a和用于悬挂晾衣杆的第二连接端200b,所述第一连接端200a连接于所述第一换向轮530上,所述第二连接端200b滑动绕装于所述第二换向轮540上。

上述电动晾衣机通过在卷线器430上绕装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和所述第二晾衣绳200,并使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和所述第二晾衣绳200的第一连接端200a与所述第一换向轮530连接,使所述第二连接端200b可滑动的绕装于所述第二换向轮540上,由此使得电动晾衣机的晾衣绳的换向布置结构简单、紧凑,晾衣机的动作更加灵敏,工作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300通常固定于阳台的天花板等晾晒区域,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和所述第二晾衣绳200均优选采用钢丝绳,以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两条钢丝绳的中部区域均匀绕装在所述安卷线机构400上,所述第一换向轮组510和所述第二换向轮组520均与所述安卷线机构400相对布置,且所述第一晾衣绳100与所述第一换向轮组510连接,所述第二晾衣绳200与所述第二换向轮组520连接,如此可以使得所述安装板300上的布置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使钢丝绳的受力角度合理,从而尽可能的减小钢丝绳所受的拉力,避免钢丝绳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或拉断,影响电动晾衣机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驱动件600为交流管状电机,动力充沛,能耗低,工作噪音小,为了保证交流管状电机的安装稳固,在其端部还连接有电机固定架,电机固定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300上,且在所述电机固定架和所述交流管状电机件设 置减震胶垫,可以减小电机工作时的噪音和震动。

此外,上述电动晾衣机还包括遥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00上的控制器1000e、与所述安装板300配合连接的壳体1000f、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000f上的照明件1000g,所述控制器1000e与所述驱动件600电性连接,所述照明件1000g和所述控制器1000e均与所述遥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遥控装置可以是移动的遥控器也可以是安装于墙体上的固定开关,通常具备上行、下行和灯光等控制功能。当将所述安装板300固定于天花板上后,将所述壳体1000f(灯罩)通过螺栓等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00上,相应地在所述壳体1000f的两侧开设通孔,以便于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和所述第二晾衣绳200伸出。另外,所述照明件1000g为LED等,所述壳体1000f的顶面(即与晾晒衣物相对的一面)设有安装槽,LED灯可以稳固的安装于安装槽内,由此可以为电动晾衣机在夜晚等光线条件不好的场合能够提供充足的照明需要,确保电动晾衣机的使用正常和使用的体验感好,提高晾晒衣物的便利性。

所述第一换向轮组510和所述第二换向轮组520均包括轮轴,及套装于轮轴上的滚轮,滚轮的周向设有凹槽,钢丝绳可以稳固的嵌装于凹槽内,通过凹槽的良好导向和限位作用,可以确保钢丝绳的移动稳定、可靠。此外所述第一换向轮组510还包括轮座550,所述轮座550设有导向通道560,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和/或所述第二晾衣绳200穿设于所述导向通道560内。所述轮座550设装配孔,轮轴转动设置于装配孔内,且所述滚轮与所述轮座550之间形成所述导向通道560,钢丝绳伸出所述壳体1000f之间经由所述导向通道560的导向作用,可以避免钢丝绳发生过大幅度的摆动,确保钢丝绳移动时更加稳定可靠。

请参照图1,进一步,上述电动晾衣机还包括第一晾衣杆900a,第二晾衣杆900b,及设置于天花板上的至少四个固定座1000,四个所述固定座1000均设有通孔并呈矩形布置于所述安装板300的外围,所述固定座1000包括第一固定座1000a和第二固定座1000b,所述第一固定座1000a内设有第一转向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包括第一分支120和第二分支140,所述第一分支120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1000a的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晾衣杆900a连接,所述第二分支140绕经于所述第一转向器之后、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1000b的通 孔与所述第二晾衣杆900b连接。所述固定座1000还包括第三固定座1000c和第四固定座1000d,所述第二晾衣绳200包括第三分支220和第四分支240,所述第三固定座1000c内设有第二转向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分支220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座1000c的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晾衣杆900a连接,所述第四分支240绕经于所述第二转向器之后、穿过所述第四固定座1000d的通孔与所述第二晾衣杆900b连接。

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晾衣杆900a和所述第二晾衣杆900b采用直型杆件,且两个晾衣杆并排水平布置,相应地,在天花板上沿所述安装板300的外围呈矩形的开设四个安装孔来分别固定四个固定座1000来支撑固定晾衣绳,由此可以使得晾晒衣物的数量尽量更多,衣物之间的晾晒间距足够大且方便调节,从而确保晾晒效果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晾衣架的结构也可以是环形、矩形、三角形等结构。此外,所述第一晾衣绳100和所述第二晾衣绳200从所述壳体1000f伸出之后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000a和所述第三固定座1000c内的部分均分为两部分,其中一条支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1000a和所述第三固定座1000c的通孔与所述第一晾衣杆900a的两端连接,另一条支路则分别绕经所述第一转向器和所述第二转向器之后,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1000b和所述第四固定座1000d的通孔并分别于所述第二晾衣杆900b的两端连接,由此使得连接四个固定座1000的晾衣绳部分呈U型结构布置,不仅布置结构简单、紧凑,美观大方,同时还可以使得晾衣绳的收放更加迅速,提高电动晾衣机的工作效率。

所述安卷线机构400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00上的支撑架组41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组410上的传动轴420、及套装于所述传动轴420上的卷线器430,所述传动轴420的一端向内凹设有装配孔,所述驱动件600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插装于所述装配孔内。

所述支撑架组410与所述安装板300为可拆卸连接方式,所述支撑架组410包括间隔且相对布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传动轴420穿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卷线器430与所述传动轴420过盈配合套接、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 二支撑架间。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为L型板件,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以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上述两个L型板件的一侧面通过螺栓等锁紧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00上,另一侧面垂直于所述安装板300并相对布置,且其上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地安装孔,之后将所述传动轴420插装于两个安装孔内,为了减小磨损,提高转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可以在两个安装孔内安装防磨套筒或轴承。此外,所述卷线器430设有装配孔,装配孔的孔径与所述传动轴420的外径相匹配,由此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以提高卷线器430随所述传动轴420转动的同步性和可靠性,避免打滑等情况产生。另外,卷线器430通过所述传动轴420平稳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可以进一步提高转动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交流管状电机布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电机固定座1000进行安装固定,以保证所述电机的安装稳固、可靠,进一步还可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固定座1000之间安装减震胶垫,以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和震动,提高机构的使用体验感。此外,相较于采用传统的螺纹连接或联轴器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420采用孔与槽的插接装配,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可靠,可以大大降低制造和装配难度和成本。

此外,还包括压线机构700,所述压线机构700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组410上的压线杆720、及可转动套装于所述压线杆720上的压线轮740,所述压线轮740与所述卷线器430间隙配合。通过安装所述压线机构700,保证晾衣绳均匀缠绕于卷线器430上,避免晾衣绳随意跳动,发生打结等情况,影响正常使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还设有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压线杆720的两端分别穿设固定于两个通孔,压线杆720的中心线高度优选与卷线器430的中心线高度平齐,之后将压线轮740套装于压线杆720上并保证转动顺滑,优选在压线杆720和压线轮740之间安装止动环,以避免压线轮740受力偏移到压线杆720的某一侧,影响其工作的可靠性。此外,所述压线轮740应当与所述卷线器43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间隙配合),以避免晾衣绳与所述压线轮740过度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如图2,图3所示,上述电动晾衣机还包括行程调节装置800,所述行程调节装置800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00上的支撑板820、设置于所述支撑板820上的驱动组件840和行程开关860,所述行程开关860与所述驱动件600电性连接,所述传动轴42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传动件422,所述第一传动件422与所述驱动组件840配合连接,所述驱动组件840上设有触发件842,所述触发件842至少包括第一触发部844和第二触发部846,所述行程开关860与所述第一触发部844或所述第二触发部846电性连接。所述触发件842还包括啮合部848,所述驱动组件840至少包括第二传动件870和第三传动件880,所述第一传动件422、所述第二传动件870、所述第三传动件880及所述触发件842的啮合部848依次啮合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轴420的端部还一体设置有所述第一传动件4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422为第一齿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滚轮等。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组件840为啮合配合,使得传动更加平稳,传动效率更高。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820上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布置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小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820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触发件842依次套装于定位柱上,且所述第三齿轮的侧面设有圆盘齿形结构,所述触发件842设有与圆盘齿形结构相匹配的啮合部848。

此外,所述触发件842上还设有第一触发部844和第二触发部846,其中所述第一触发部844对应电动晾衣机的上行限位停止,所述第二触发部846对应电动晾衣机的下行限位停止,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相应的增加第三触发部等,以对应赋予电动晾衣机加速、减速等功能。所述行程开关860上对应设有接触弹片,通过上述不同齿轮间采用不同的啮合方式,来调节所述触发件842与所述接触弹片的夹角,从而可以人为设定卷线器430的转动圈数,以控制晾衣杆的升降高度,即当交流管状电机正转时,卷线器430缠绕晾衣绳使得晾衣杆上升,当卷线器430转动的圈数与设定值相同时,此时所述行程开关860的接触弹片恰好与所述第一触发部844电性接触,由此控制电机停止工作,使晾衣杆 处于目标高处位置。同理,当交流管状电机反转时,卷线器430反向缠绕晾衣绳使得晾衣杆下降,当局限器转动的圈数与设定值相同时,此时所述行程开关860的接触弹片恰好与所述第二触发部846电性接触,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使晾衣杆处于目标低处位置。上述工作方式控制更加精确,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