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烫钻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循环烫钻机。
背景技术:
烫钻技术是一种将钻石镶到皮革、布料等一些材料上的加工技术,在烫钻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烫钻机进行烫钻,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温(因大多钻是水晶或玻璃的是不怕高温的),常见温度是150-200左右,使钻底部胶层熔化,从而粘贴到物体上。
现有的烫钻机通常都是采用手动控制,在工作台上放置工件,上加热板通过手动下压,使其与工件接触,这种烫钻机人工操作繁琐,工人较累,且效率较低,且人工烫钻时间把握不准,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现在大多数烫钻机底板较大,适合大幅的平面压烫,例如烫图,不适合小范围烫钻,而且如果需要的烫钻部位不平整,则十分不地不方便,只能通过专门制作的辅助工具将需要烫钻的产品垫起,再进行烫钻,不仅烫钻效果非常差,容易烫出胶印,整体效果不稳定,还容易将产品烫变形,而且,由于辅助工具与烫钻机配合不好操作,操作人员若操作不慎,极易烫伤。
因此,发明人潜心研究,发明一种自动循环烫钻机,适用于小范围烫钻,更适合对烫钻部位不平整的产品进行烫钻,而且,烫钻效率高、烫钻质量既好又稳定,操作又简单,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循环烫钻机,它包括:底座、行走装置、加工台、定位装置、烫钻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在工作台上,所述行走装置和加工台分别安装在底座上,行走装置包括移动座和固定座,所述移动座通过滑杆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轻触开关和定位臂,所述轻触开关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定位臂一端固装在移动座上,另一端与轻触开关接触,所述烫钻装置安装在移动座上,且烫钻装置上安装的加热板位于加工台上方,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行走装置、定位装置和烫钻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框架和横梁,所述框架为长方体框体,其水平装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横梁两端分别安装在框架的两条长边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台安装在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至少2个。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装置为直线滑台。
进一步地,所述轻触开关的数量与加工台数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臂为倒L型,其与靠近轻触开关的一端安装有导轮。
进一步地,所述烫钻装置包括:壳体、气缸、加热板安装架、加热板和电磁阀,所述壳体安装在移动座上,所述气缸安装在壳体顶部,并通过电磁阀与气源连接,所述加热板通过加热板安装架固装在气缸一端,所述电磁阀安装在壳体上,并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电磁继电器和驱动模块,所述PLC控制器分别连接电磁继电器和驱动模块,所述电磁继电器与电磁阀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12v直流电源和24v直流电源,所述12v直流电源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24v直流电源与驱动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台尺寸为10cm×10c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全自动烫钻工艺,避免了手动控制,更加方便,质量稳定;2.将一整块大型工作台分别多个小型工作台,使其更适合小范围压烫,而且即使烫钻部位不平整,也可方便烫钻,烫钻效果好,不易烫出胶印,整体效果稳定,不易将产品烫变形;3.烫钻效率高,方便操作,操作人员不易烫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方框图;
图例:1.底座;11.框架;12.横梁;2.行走装置;21.移动座;22.固定座;23.丝杠;24.滑杆;25.电机;3.加工台;4.定位装置;41.轻触开关;42.定位臂;5.烫钻装置;51.壳体;52.气缸;53.加热板安装架;54.加热板;6.控制装置;61.PLC控制器;62.电磁继电器;63.驱动模块;64.12v直流电源64;65.24v直流电源;7.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循环烫钻机,它包括:底座1、行走装置2、加工台3、定位装置4、烫钻装置5和控制装置6,所述底座1安装在工作台7上,所述行走装置2和加工台3分别固装在底座1上,所述烫钻装置5固装在行走装置2上,所述定位装置4固装在底座1上与加工台3相对应,所述控制装置6装置在工作台7上,它分别与行走装置2、定位装置4和烫钻装置5连接。
所述底座1包括:框架11和横梁12,所述框架11为一长方体框体,其材质为铝型材,框架11扣装在工作台7上,所述横梁12为3个,它们与框架11的短边框尺寸均相等,所述横梁12两端分别固装在框架11长边框之间,且横梁12与短边框平行,横梁12之间等间距设置。
所述行走装置2为直线滑台,它包括:移动座21、固定座22、丝杠23、滑杆24和电机25,所述固定座22为长方体,其纵向固装在框架11的一边框上,所述丝杠23和滑杆24沿固定座22纵向固装在固定座22上,且相互平行,所述移动座21底部开设有与滑杆相配合的通孔,以及与丝杠23上螺纹相配合的螺孔,移动座21通过通孔与螺孔安装在滑杆24和丝杠23上,所述电机25为步进电机,其安装在固定座22一端,并与丝杠23一端固接,并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6连接,当电机25带动丝杠23转动时,移动座21在滑杆24上移动。
所述加工台3数量与横梁12数量一致,每个工作台3分别安装在每个横梁12的中部,加工台尺寸为10X10cm。
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轻触开关41和定位臂42,所述轻触开关41的数量与加工台3数量一致,轻触开关41安装在固定座22上,且轻触开关41位置与横梁12共线,并与加工台3位置一一对应,轻触开关41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6连接,所述定位臂42为倒L型,其一端固装在移动座22上,另一端安装有滑轮,当移动座21相对固定座22移动,并经过轻触开关41时,定位臂42上的导轮与轻触开关41接触,起到定位的作用。
所述烫钻装置5安装在移动座21上,它包括:壳体51、气缸52、加热板安装架53、加热板54和电磁阀55,所述壳体51底部固装在移动座21上,所述气缸52垂直固装在壳体51顶部,并通过电磁阀55与气源连接,所述加热板54通过加热板安装架53固装在气缸52底部,加热板54与220v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磁阀55与控制装置6连接,电磁阀55与气源间还安装有调压装置,可根据不同情况,通过调压装置控制气压的大小。
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PLC控制器61、电磁继电器62、驱动模块63、12v直流电源64和24v直流电源65,所述PLC控制器61、电磁继电器62、驱动模块63、12v直流电源64和24v直流电源65均装置在控制装置6的外壳内,所述PLC控制器61分别连接电磁继电器62和驱动模块63,所述电磁继电器62与电磁阀55连接,所述驱动模块63为步进电机驱动器,其与电机25连接,所述12v直流电源64分别连接PLC控制器61和220v电源,所述24v直流电源65分别连接驱动模块63和220v电源。
使用时,将需要烫钻的衣料放置在加工台3上,通过控制装置6设定好每次烫钻的加热时间,启动装置,在电机25驱动下,移动座21带动其上的烫钻装置5运动,当移动到与加工台3位置相对应时,通过移动座21上的定位臂42和固定座22上的定位装置4配合,定位臂42接触到轻触开关41后,轻触开关4向PLC控制器61发出信号,PLC控制器61收到信号后开始计时,并同时发送给驱动模块63和电磁继电器62信号,驱动模块63收到信号后,将电机25停止,同时,电磁继电器62驱动启动电磁阀55,电磁阀55打开,使气缸52向下运动,进行烫钻,当到达设定好的时间后,PLC控制器61先向电磁继电器62发出信号,通过电磁继电器62将电磁阀55关闭,气缸52上升,结束烫钻,再通过PLC控制器61控制驱动模块63驱动电机继续前进,直到下一个加工台3位置。当运行至最后一个加工台3时,通过PLC控制器61控制驱动模块63使电机25翻转,向反方向继续运转,达到自动循环烫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全自动烫钻工艺,避免了手动控制,更加方便,质量稳定;2.将一整块大型工作台分别多个小型工作台,使其更适合小范围压烫,而且即使烫钻部位不平整,也可方便烫钻,烫钻效果好,不易烫出胶印,整体效果稳定,不易将产品烫变形;3.烫钻效率高,方便操作,操作人员不易烫伤。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