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绞纱的浸染筒。
背景技术:
在纱线染整行业,需要对绞纱进行染色以观察纱线的上染情况,并以此判断染色剂的情况。绞纱染色通常采用浸染或扎染的方式,将一捆绞纱浸没到染色剂中,然后取出烘干再对染色情况进行判断,浸染筒是常用的工具之一。但是现有的浸染筒大都是单一规格,不能根据所浸染的绞纱的多少对浸染筒的大小进行调整,如果只需要试染很少的纱线也需要使用大体积的浸染筒,而为了容纳大体积浸染筒有需要大体积的染液槽,这一就导致了染液的浪费,不经济,也不环保。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自由调节大小和容积的浸染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产品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坯布验色装置。
本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绞纱浸染筒,包括筒身和筒底,筒身上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筒身分为多段,每一段筒身均具有过渡部,临近筒身的过渡段上下端口的直径相互配合插接,所述筒身的每一段相互独立相互分开。
所述浸染筒由多个不同的筒身的段组成,筒身下部的孔的密度小于筒身上部的孔的密度。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浸染筒的筒身由若干独立的段组成,各个段可以独立拆卸和组装,因此,可以根据所浸染绞纱的量的大小组装合适的筒身高度,调节灵活,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浸染过程中绞纱一般处于浸染筒的底部,因此将底部的孔密度设置的大一些,便于染色剂更充分地浸透到绞纱中,以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和染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身,2:筒身的段,3:过渡段,4:筒底,5: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绞纱浸染筒,包括筒身1和筒底4,筒身1上均匀分布有孔5,所述筒身1分为多段2,每一段筒身均具有过渡部3,临近筒身的过渡段3上下端口的直径相互配合插接,所述筒身1的每一段相互独立相互分开。所述浸染筒由多个不同的筒身的段2组成,筒身1下部的孔的密度小于筒身1上部的孔5的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浸染筒的筒身由若干独立的段组成,各个段可以独立拆卸和组装,因此,可以根据所浸染绞纱的量的大小组装合适的筒身高度,调节灵活,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浸染过程中绞纱一般处于浸染筒的底部,因此将底部的孔密度设置的大一些,便于染色剂更充分地浸透到绞纱中,以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和染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