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4807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在缝纫面料时,缝纫机的旋梭和机针相互配合以将底线和面线互相交织连锁缝纫在面料上,从而形成线迹。面线穿设在机针的针眼中,机针做上升、下降运动;旋梭由梭壳和梭芯构成,梭芯被收容在梭壳内,底线缠绕在梭芯上。面线较长、且面线一般都是安装在缝纫机的外部,缝纫人员通过肉眼即可观察到面线是否用完;而旋梭一般是安装在缝纫机的内梭内,且梭芯上所缠绕的底线长度也非常有限,故缝纫人员通过肉眼很难观察到梭芯上底线的剩余量,除非在缝纫过程中出现线圈中无底线现象,这样才判断底线用完或判断没有安装梭芯,但是,此时已在缝料上形成一段浮在缝料上的线迹,从而影响缝纫质量和效率。

对于这种情况,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不足,并进行过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缝纫机用底线检测对射式光电感应控制系统[申请号:201410568575.3;授权公告号:CN CN104372539 U],包括缝纫机的电控模块、安装在缝纫机梭架上的旋梭以及用于驱动缝纫机动作的电机,所述旋梭包括梭壳和安装在梭壳中的梭芯,还包括固定在梭架上且相对设置的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所述梭壳一端设有一正对红外线发射管的红外线入口,另一端设有正对红外线接收管的一红外线出口,所述梭芯的绕线柱上设有一通孔;当梭壳中无梭芯时,所述红外线入口和红外线出口相连通;当梭芯的绕线柱上缠绕的底线量不足时,所述通孔露出,且红外线入口和红外线出口通过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电控模块通过一信号调理控制电路与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相连接,所述电控模块还通过一输出电路与电机相连接。

上述的控制系统在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电控模块、梭壳上的红外线出、入口以及梭芯上的通孔这六者的配合下,以检测梭芯上是否还存在底线,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但该控制系统还存在两个问题:1、用于起检测功能的各零部件间隙较大,导致整个系统结构较为松散;2、需要在梭壳和梭芯上额外加工出孔才能实现整个检测,导致本系统的生产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且生产方便的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缝纫机包括内梭和装于内梭内的旋梭,旋梭包括梭壳和收容于梭壳内的梭芯,梭芯上具有能够让光线穿过的轴孔,本检测装置包括位于内梭一侧的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上设有集接收和发射红外线于一体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的内梭内固定具有反光能力的反光片,且梭芯位于反光片和红外传感器之间,所述的梭壳上具有缺口,缺口位于梭芯和红外传感器之间,且缺口、反光片和红外传感器三者位置正对;当梭芯绕自身轴线转动时,所述的反光片能与轴孔正对。

在缝纫机中,内梭通过内壳与电机主轴相连,红外传感器通过电路与缝纫机的电控系统相连;工作时,梭芯转动以使绕在其上的底线逐渐减少;红外传感器发射出红外线,且当绕设在梭芯上的底线不多时,红外线便会穿过轴孔并射在反光片上,接着反光片反射回红外线,由红外传感器接受并反馈给电控系统,来统计一定时间内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经反光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的次数,来计算出梭芯在上述时间段内的平均转速V2;再根据公式W=V1DK/2πV2-R2(其中,W为换底线阀值,用来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底线;V1是电机主轴转速;D是针距;K是厚度系数,厚度系数为常数,但不同厚度布料的厚度系数不是同;R2是梭芯绕线柱的半径)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换底线。

在本底线线量检测装置中,反光片设置在内梭内且红外传感器同时拥有接收和发射红外线的功能,以有效减少起检测功能的各零部件之间的距离,使本检测装置的结构变得较为紧凑和简单;同时,由于现有的梭壳上均具备“缺口”这个结构,使不需要对梭壳进行特殊的改造即可适用于本检测装置,从而提高了本检测装置的加工方便性。

在上述的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内梭上设有凹槽,且所述的反光片固定在凹槽内。

通过在内梭上设置凹槽用来确定反光片的安装位置,使反光片能够一次性安装到位,来提高生产本检测装置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反光片呈圆片状,所述的凹槽的内侧壁为圆柱面。

在凹槽内侧壁和反光片侧壁的配合下,对反光片的插入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以提高反光片安装时的顺畅性,来进一步提高提高生产本检测装置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反光片的两端面均位于凹槽内,且凹槽的底壁与反光片的端面贴靠。

采用上述的结构,对反光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以降低在装旋梭的过程中触碰到反光片的几率,使反光片始终能够与内梭保持稳定连接,来提高本检测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在安装时,只需将反光片完全插入到凹槽内即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本检测装置的方便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底线线量检测装置中,反光片设置在内梭内且红外传感器同时拥有接收和发射红外线的功能,以有效减少起检测功能的各零部件之间的距离,使本检测装置的结构变得较为紧凑和简单。

2、由于现有的梭壳上均具备“缺口”这个结构,使不需要对梭壳进行特殊的改造即可适用于本检测装置,从而提高了本检测装置的加工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梭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内梭;2a、凹槽;3、旋梭;3a、梭壳;3a1、缺口;3b、梭芯;3b1、轴孔;4、红外传感器;5、反光片;6、内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中,缝纫机包括内梭2和旋梭3;检测装置由安装座1、红外传感器4、反光片5等组成。

其中,红外传感器4固定在安装座1上,且该红外传感器4同时具有接收和发射红外线的功能。内梭2位于安装座1一侧,且上述的旋梭3装于内梭2内。如图4所示,旋梭3为现有的结构,该旋梭3包括梭壳3a和收容于梭壳3a内的梭芯3b。其中,梭芯3b呈筒状,其包括呈圆筒状的绕线柱和位于绕线柱两端且均呈环状的挡肩,每个挡肩上均且具有若干沿其轴向设置的通孔,且位于同一挡肩上的若干通孔沿周向均布。正对设置的两个通孔组成一个轴孔3b1,以使轴孔3b1能够让光线穿过。

如图1所示,内梭2内固定有具有反光能力的反光片5,且梭芯3b位于反光片5和红外传感器4之间。其中,反光片5可以为反光镜或是在普通片状体上涂覆反光涂层制成。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内梭2上设有凹槽2a,且反光片5固定在凹槽2a内。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片5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凹槽2a内。自然,反光片5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凹槽2a内也是可以的。进一步优化,反光片5呈圆片状,凹槽2a的内侧壁为圆柱面;反光片5的两端面均位于凹槽2a内,且凹槽2a的底壁与反光片5的端面贴靠。

如图1至图3所示,梭壳3a上具有缺口3a1,缺口3a1位于梭芯3b和红外传感器4之间,且缺口3a1、反光片5和红外传感器4三者位置正对。当梭芯3b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反光片5能与其中一个轴孔3b1正对。

在缝纫机中,内梭2通过内壳6与电机主轴相连,红外传感器4通过电路与缝纫机的电控系统相连;工作时,梭芯3b转动以使绕在其上的底线逐渐减少;红外传感器4发射出红外线,且当绕设在梭芯3b上的底线不多时,红外线便会穿过轴孔3b1并射在反光片5上,接着反光片5反射回红外线,由红外传感器4接受并反馈给电控系统,来统计一定时间内红外传感器4接收到经反光片5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的次数,从而计算出梭芯3b在上述时间段内的平均转速V2;再根据公式W=V1DK/2πV2-R2(其中,W为换底线阀值,用来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底线;V1是电机主轴转速;D是针距;K是厚度系数,厚度系数为常数,但不同厚度布料的厚度系数不是同;R2是梭芯3b绕线柱的半径)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换底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