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织物以及利用该无纺织物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78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无纺织物以及利用该无纺织物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纺织物,特别是涉及在表面上具有多个凸部的无纺织物、以及利用该无纺织物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一次性尿布及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通常和使用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使用,其中,存在长时间被穿用的情况。因此,要求吸收性物品缓冲性及柔软性优异,具有良好的皮肤触感。

作为这种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等的无纺织物,公开了如下的无纺织物,所述无纺织物的在第一面侧突出的多个第一突出部和在第二面侧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向面内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个方向隔着壁部交替扩展地连续的无纺织物,前述壁部形成环状结构,前述第一突出部的纤维密度比第二突出部的纤维密度低。根据该无纺织物,液体的引入性良好,具有柔软的缓冲性,推压时的复位性良好,特别是,排泄物的捕集性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67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无纺织物,由于前述壁部的纤维密度相对低,所以,在将该无纺织物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的情况下,由于穿用者的体压等的压力,前述突出部容易被压溃,存在着不能长时间充分发挥由前述突出部产生的良好的缓冲性的担忧。进而,专利文献1公开的无纺织物,由于前述突出部的顶部的纤维密度相对地较高,而且,该突出部的顶部带有圆角,相对于皮肤面为点接触,所以,容易感受到前述突出部的硬度,存在着不能得到良好的皮肤触感的担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纺织物,所述无纺织物可以长时间地充分发挥良好的缓冲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皮肤触感。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方式1)的无纺织物,配备有:具有彼此相反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并且呈平坦状扩展的基部、以及从前述基部的第一面向厚度方向突出的多个凸部,其中,前述凸部配备有从前述基部的第一面向厚度方向竖起的周面部和具有形成前述凸部的头顶的顶面的顶面部,前述周面部的纤维密度比前述顶面部的纤维密度高,前述顶面部的顶面周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在前述无纺织物中具有最厚的厚度的最厚部。

根据该方式1的无纺织物,由于在凸部的厚度方向上竖起的周面部的纤维密度比顶面部的纤维密度高,所以,即使在沿着无纺织物的厚度方向施加因体压等而产生的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前述周面部起着支承顶面部的支柱的作用,所以,凸部不容易被压溃,即便假设在前述凸部的顶面部会被压溃的情况下,由于前述顶面部的顶面周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在前述无纺织物中具有最厚的厚度的最厚部,所以,也可以借助该最厚部所具有的弹性而使顶面部的压溃(变形)复原。从而,前述方式1的无纺织物可以长时间地充分发挥由凸部产生的良好的缓冲性。

进而,由于前述最厚部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柔软性,所以,即使凸部具有纤维密度高的周面部,也不容易感受到凸部的硬度,可以提供良好的皮肤触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方式(方式2)中,在前述方式1的无纺织物中,前述周面部的纤维密度比前述基部的纤维密度高。

根据该方式2的无纺织物,由于前述周面部的纤维密度比前述基部的纤维密度高,所以,可以通过前述基部向第二面侧挠曲来缓冲由体压等从前述凸部的第一面侧施加的厚度方向上的压力。从而,前述凸部更不容易被压溃,并且,可以赋予无纺织物优异的柔软性。

进而,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方式3)中,在前述方式1或者方式2的无纺织物中,前述顶面部的顶面凹陷。

根据方式3的无纺织物,由于前述顶面部的顶面凹陷,所以,即使由体压等从前述凸部的第一面侧在厚度方向上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将前述顶面的被支承于前述周面部上的部分(即,前述顶面周缘部分)向中心施加压力,所以,通过使顶面先变形,不容易引起凸部整体被压溃。

进而,在本发明的另外一种方式(方式4)中,在前述方式1~3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纺织物中,前述顶面部的顶面的平面形状为圆形。

根据该方式4的无纺织物,由于前述顶面部的顶面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前述顶面被前述周面部沿着顶面周缘部分均等地支承,所以,不容易在凸部形成易于被局部压溃的部分,前述凸部更不容易被压溃。

进而,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方式5)中,在前述方式1~4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纺织物中,前述最厚部在前述无纺织物中具有最低的纤维密度。

根据该方式5的无纺织物,由于前述凸部的顶面部的最厚部在前述无纺织物中具有最低的纤维密度,所以,该顶面周缘部分的弹性及柔软性相对较高,即使在凸部的顶面部会被体压等的压力压溃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使前述顶面部的压溃(变形)复原。进而,由于前述顶面周缘部分具有相对高的弹性及柔软性,所以,更不容易感受到凸部的硬度,可以获更良好的皮肤触感。

进而,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方式6)是包含有在前述方式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纺织物的吸收性物品。

该方式6的吸收性物品,由于包含有可以长时间充分发挥良好的缓冲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皮肤触感的根据方式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无纺织物,所以,可以对吸收性物品的穿用者提供长时间优异的穿用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长时间充分发挥良好的缓冲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皮肤触感的无纺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用于表面片的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一次性尿布展开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的局部平面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端面的局部端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的凸部的顶面部中的厚度分布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的凸部的顶面部中的厚度分布的示意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端面的端面图。

图8是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的制造设备的概略图。

图9是图8的x部分的放大模式图。

图10(a)是沿着根据实施例1的无纺织物的凸部的md方向下游侧部分中的md方向中央轴线(相当于图5的中央轴线vw的线)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图10(b)是沿着根据实施例1的无纺织物的凸部的md方向上游侧部分中的md方向中央轴线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

图11是沿着根据比较例1的无纺织物的凸部的md方向中央轴线的剖面的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无纺织物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是没有事先特别声明,将“从垂直方向的上方侧向对象物的厚度方向观察处于展开状态的置于水平面上的对象物”简单地称为“平面视图”,将“平面视图中的形状”简单地称为“平面形状”。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宽度方向dw指的是在展开状态下的一次性尿布1(吸收性物品)中,在平面视图中的宽度方向(短的方向),长度方向dl指的是在展开状态下的一次性尿布1(吸收性物品)中,在平面视图中的长度方向(穿用者的前后方向),厚度方向dt指的是在展开状态下的一次性尿布1(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这些宽度方向dw、长度方向dl及厚度方向dt分别具有相互正交的关系。

图1是将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作为表面片2’使用的一次性尿布1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的一次性尿布1展开的状态的平面图。如图1及图2所示,一次性尿布1具有短裤型的形状,配备有:与穿用者的腹部接触的前面部11、与穿用者的胯部接触的中间部12、以及与穿用者的臀部和/或背部接触的后面部13。一次性尿布1通过在接合部14a、14b处将前面部11的两个侧部111a、111b及后面部13的两个侧部131a、131b相互接合,由前面部11的端部112和后面部13的端部132形成腰部开口部,进而,由中间部12的两个侧部121a、121b形成腿部开口部。

如图1及图2所示,一次性尿布1配备有:由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构成的透液性的表面片2’、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设置在这些片之间的吸收体4、不透液性的覆盖片5、不透液性的防漏翻边6a、6b、不透液性的防漏片7、以及弹性构件81、82、83、84。设置在前述表面片2’的皮肤面侧的表面上的前述覆盖片5,在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开口部51,前述表面片2’的一部分(吸收体4的配置区域的一部分)从前述覆盖片5的开口部51露出,与前述覆盖片5一起构成一次性尿布1的皮肤面侧的表面。另外,在设置于前述覆盖片5的开口部51的两侧的防漏翻边6a、6b的端部,设置有在一次性尿布1的长度方向dl上延伸的弹性部61a、61b。

在一次性尿布1中,表面片2’由无纺织物2构成,所述无纺织物2配备有:具有与穿用者的皮肤面相对的第一面2a及与该第一面2a相反的第二面2b且呈大致平坦状地扩展的基部22、以及从前述基部22的第一面2a向厚度方向dt突出的多个凸部21,并且所述表面片2’配置在前述吸收体4的皮肤面侧,使该无纺织物2的机械方向(md方向)与一次性尿布1的长度方向dl平行。另外,在本发明中,表面片配置的方向并不局限于这种方式,例如,前述表面片也可以配置成使得构成该表面片的无纺织物的md方向与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dw平行。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的局部平面图,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端面的局部端面图。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具有在md方向上长的矩形的平面形状,在应用于一次性尿布1时,配置在前述吸收体4的皮肤面侧,使前述无纺织物2的长度方向及与该长度方向在平面视图中正交的宽度方向分别与一次性尿布1的长度方向dl及宽度方向dw平行。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将无纺织物2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也分别与一次性尿布1同样地进行表述。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的多个凸部21配置成在平面视图中在长度方向dl上相邻的凸部彼此不在前述长度方向dl上重叠(配置成所谓的交错状)。但是,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方式,例如,根据所希望的缓冲性等,也可以将前述多个凸部配置成在平面视图中在长度方向dl上相邻的凸部彼此在前述长度方向dl上重叠。进而,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的多个凸部在平面视图中在长度方向dl及宽度方向dw上分别以恒定的间隔设置,但是,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对于前述多个凸部彼此之间的间隔没有特别的限制,前述凸部在长度方向dl及宽度方向dw上也可以分别以不恒定的间隔设置。另外,凸部彼此的间隔指的是与凸部的顶面形状相应的顶面上的规定的点(例如,顶面形状的中心点等)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4所示,无纺织物2的凸部21为大致圆柱形的立体形状,配备有:从前述基部22的第一面2a向厚度方向dt竖起的周面部21w、以及形成前述凸部21的头顶且具有平面形状为圆形的顶面的顶面部21t,但是,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并不局限于这种形状,例如,凸部可以由椭圆柱状或多棱柱状等柱状、圆锥台状或棱锥台状等截头锥状等具有顶面的任意的立体形状构成。其中,从皮肤触感及液体透过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地,前述凸部具有圆柱状、椭圆柱状或者圆锥台状的立体形状。

在本发明中,对于前述凸部的高度(即,包含顶面部中与基部的第一面最远离的点在内的平行于前述第一面的假想平面与前述基部的第一面之间的距离),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从缓冲性或皮肤触感的观点出发,例如,在0.1mm~6.0mm的范围内,优选在0.2mm~5.0mm、更优选在0.2mm~4.0mm的范围内。

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配备有:具有相互相反的第一面2a及第二面2b且呈大致平坦状地扩展的基部22、以及从该基部22的第一面2a向厚度方向dt突出的多个凸部21。并且,前述多个凸部21分别配备有:从前述基部22的第一面2a向大致厚度方向dt竖起的周面部21w、以及具有形成前述凸部21的头顶的顶面的顶面部21t,前述周面部21w的纤维密度比前述顶面部21t的纤维密度高,进而,前述顶面部21t的顶面周缘部分21c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前述无纺织物2中具有最厚的厚度的最厚部21cm。

这样构成无纺织物2,由于前述凸部21在厚度方向dt上竖起的周面部21w的纤维密度形成得比顶面部21t的纤维密度高,所以,即使在沿着无纺织物2的厚度方向dt施加由体压等产生的压力的情况下,由于前述周面部21w作为支承顶面部21t的支柱起作用,所以,前述凸部21不容易压溃,即使假设在前述凸部21的顶面部21t会压溃的情况下,由于前述顶面部21t的顶面周缘部分21c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在前述无纺织物2中具有最厚的厚度的最厚部21cm,所以,也可以借助该最厚部21cm所具有的弹性使顶面部21t的压溃(变形)复原。从而,本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可以长时间充分发挥由前述凸部21起到的良好的缓冲性。进而,由于前述最厚部21cm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柔软性,所以,即使凸部21具有纤维密度高的周面部21w,也不容易感受到凸部21的硬度,可以提供良好的皮肤触感。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无纺织物的厚度,是指由第一面上的任意的点与和前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的最短距离表示的、无纺织物的厚度的程度。从而,例如,前述凸部的高度(即,包括前述顶面部的顶面在内的假想平面与前述基部的第一面的最短距离)被明确地与前述无纺织物的厚度区别开来。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纤维密度”是指在放大地观察无纺织物的切断面时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的切断截面数,可以按照后面描述的“纤维密度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无纺织物具备的凸部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顶面部]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中,凸部21的顶面部21t的顶面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当顶面的平面形状是这样的圆形时,由于前述顶面部21t被前述周面部21w沿着顶面周缘部分21c均等地支承,所以,在前述凸部21上(特别是,在前述顶面部21t上)难以形成易于局部地压溃的部分,与其它平面形状相比,凸部21不容易压溃。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顶面的平面形状为直径约10mm的圆形,但是,在本发明中,对于前述顶面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考虑到所希望的皮肤触感或强度、液体的透过性等而采用任意的尺寸。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顶面周缘部分是指沿着顶面的平面形状的轮廓的周缘部分。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凸部21的顶面部21t具有大致平坦状的结构,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前述顶面部也可以具有顶面的中心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呈凸状地隆起的结构,还可以具有顶面在厚度方向上凹入的结构。当前述顶面部具有前者那样的结构时,凸部的缓冲性增大,成为皮肤触感柔软的顶面部。另外,当前述顶面部具有后者那样的结构时,在由体压等从前述凸部的第一面侧在厚度方向上施加压力时,由于主要向被支承于前述顶面的前述周面部上的部分(即,顶面周缘部分)施加压力,所以,顶面先变形,从而不容易引起凸部整体的压溃。

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并不特别局限于凸部的顶面部的厚度在顶面周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前述最厚部的结构,可以与凸部的周面部或基部等同样地采用任意的厚度。从无纺织物的缓冲性或柔软性、皮肤触感、防液体回流性、液体的透过性等观点出发,例如,在0.1mm~10.0mm的范围内,优选在0.2mm~8.0mm的范围内。特别是,上述最厚部的厚度例如在0.1mm~10.0mm的范围内,优选在0.3mm~8.0mm的范围内。

在此,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2的凸部21的顶面部21t的厚度分布的示意图。另外,图5表示一个凸部21的顶面。另外,图中的“x”符号是示意地表示相对地厚度厚的部分的指标,由该“x”符号的密度(数目)的大小表示顶面部21t的厚度的分布。另外,在图5中,“x”符号的密度(数目)越大,意味着厚度越厚。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1的顶面部21t构成为顶面部21t的厚度在平面视图中偏向于无纺织物2的长度方向dl上的一侧。即,在顶面部21t,在平面视图中在长度方向dl上延伸的顶面的中央轴线vw与顶面周缘部分21c相交的两个交叉部分之中,位于长度方向dl上的一侧的交叉部分构成为厚度最厚的最厚部21cm,位于长度方向dl上的另一侧的交叉部分构成为相对地厚度薄的部分。进而,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前述最厚部21cm向前述相对地厚度薄的部分,与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顶面的中央轴线vl平行地厚度逐渐变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面部21t的厚度在平面视图中偏向于无纺织物2的长度方向dl上的一侧,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例如,顶面部21t的厚度也可以在平面视图中偏向于无纺织物的宽度方向dw上的任一侧。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凸部21具有同样的顶面部21t的厚度分布,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所有的凸部具有不同的厚度分布,还可以只有多个凸部中的一部分凸部具有不同的厚度分布。通过这样调整凸部的厚度分布,可以调整透过无纺织物的液体的流动。

进而,在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顶面部21t的厚度也可以在平面视图中沿着顶面周缘部分21c变厚。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纺织物的凸部21的顶面部21t中的厚度分布的示意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端面的端面图。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平面视图中,凸部21的顶面周缘部分21c的全部区域(即,顶面的全周)构成为厚度最厚的最厚部21cm,厚度从前述顶面周缘部分21c的全部区域向圆形的顶面的中心逐渐变薄。当无纺织物的凸部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时,由于在凸部的顶面的全周形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柔软性的最厚部,所以,更不容易感受到凸部的硬度,可以获得良好的皮肤触感,并且,可以使缓冲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凸部的顶面部的纤维密度只要满足不妨碍良好的缓冲性及皮肤触感并且比周面部的纤维密度低的条件,则没有特定的限制,可以采用任意的纤维密度。作为这样的纤维密度,在将一个纤维断面假定为一条纤维的情况下,例如,在20条/mm2~200条/mm2的范围内,优选在30条/mm2~150条/mm2的范围内。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优选地,前述凸部的最厚部在前述无纺织物中具有最低的纤维密度。由于当前述最厚部在无纺织物中具有最低的纤维密度时,该最厚部的弹性及柔软性相对地高,所以,即使在前述凸部的顶面部会压溃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前述顶面部的压溃(变形)更可靠地复原,而且,更不容易感受到凸部的硬度,可以提供更良好的皮肤触感。

[周面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凸部21的周面部21w是与大致圆柱形的凸部21的侧面相对应的部分,具有从呈平坦状地扩展的基部22的第一面2a在厚度方向dt上竖起、且在前述厚度方向dt上延伸的大致筒状的结构,在与前述基部22相反侧的端缘处与前述顶面部21t连接。并且,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基部22的第一面2a与前述周面部的外表面所成的角度(下面,称为“竖起角”)大致为90°,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这样角度,前述竖起角可以是超过90°的角度,也可以是不足90°的角度。当该竖起角是超过90°的角度时,由于周面部更牢固地支承顶面部,所以,能够更难压溃凸部。另外,当竖起角是不足90°的角度时,由于凸部变得容易在无纺织物的面方向上变形,所以,即使在无纺织物的面方向上施加压力的情况(例如,皮肤面沿着无纺织物的表面移动等情况)下,也可以提供良好的皮肤触感。

在本发明中,前述凸部的周面部的厚度只要不妨碍作为支承顶面部的支柱的作用,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与凸部的顶面部或基部等同样地采用任意的厚度。从凸部的不容易压溃或缓冲性、柔软性、皮肤触感、防液体回流性、液体的透过性等观点出发,例如在0.1mm~10.0mm的范围内,优选在0.3mm~7.0mm的范围内。另外,前述周面部也可以整体上具有均匀的厚度地构成,或者,也可以从基部侧向顶面部侧厚度逐渐增大地构成。特别是,当周面部以厚度从基部侧向顶面部侧逐渐增大的方式构成时,由于连接到顶面部的顶面周缘部分(特别是最厚部)上的周面部的部分的厚度厚,该部分的弹性、柔软性变高,所以,能够更可靠地使前述顶面部的压溃(变形)复原。

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凸部的周面部的纤维密度只要满足不妨碍良好的缓冲性及皮肤触感并且比前述顶面部的纤维密度高的条件,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任意的纤维密度。作为这样的纤维密度,例如,在30条/mm2~150条/mm2的范围内,优选在50条/mm2~120条/mm2的范围内。另外,优选地,前述周面部的纤维密度比前述基部的纤维密度高。当前述周面部的纤维密度比基部的纤维密度高时,由于通过使前述基部向第二面侧挠曲可以缓冲从凸部的第一面侧施加的厚度方向上的压力,所以,前述凸部变得更难以压溃,并且,可以赋予无纺织物优异的柔软性。

下面,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无纺织物的凸部以外的结构进行说明。

[基部]

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基部是具有带有上述凸部的第一面及与该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并且呈大致平坦状地扩展的部分。前述基部的厚度只要不妨碍良好的缓冲性或柔软性、液体的透过性等,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任意的厚度。从无纺织物的缓冲性或柔软性、皮肤触感、防液体回流性、液体的透过性等观点出发,例如,在0.10mm~10.0mm的范围内,优选在0.15mm~7.0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20mm~5.0m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中,基部的纤维密度只要不妨碍良好的缓冲性或柔软性、液体的透过性等,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任意的纤维密度。作为这样纤维密度,例如,在10条/mm2~150条/mm2的范围内,优选在20条/mm2~100条/mm2的范围内。

另外,优选地,前述基部的纤维密度比前述凸部的周面部的纤维密度低。由于当前述基部的纤维密度比凸部的周面部的纤维密度低时,通过前述基部向第二面侧挠曲,可以缓冲从凸部的第一面侧施加的厚度方向上的压力,所以,前述凸部更难以压溃,并且,可以赋予无纺织物优异的柔软性。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基部的纤维密度比前述凸部的顶面部的纤维密度低。由于当前述基部的纤维密度比凸部的顶面部的纤维密度低时,可以在前述凸部的顶面部变形(压溃)之前,通过前述基部向第二面侧挠曲来缓冲从凸部的第一面侧施加的厚度方向上的压力,所以,前述凸部更难以压溃,并且,可以赋予无纺织物更优异的柔软性。

[无纺织物的整体]

在本发明中,对于无纺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为10g/m2~100g/m2,更优选为15g/m2~50g/m2。当单位面积重量在10g/m2以上时,由于作为无纺织物获得足够的表面强度,所以,例如,在将无纺织物应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的情况下,在吸收性物品的使用中,表面片不容易破损。另外,当单位面积重量在100g/m2以下时,由于不会发生变硬等,所以,例如,在将无纺织物应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的情况下,在吸收性物品的使用中,穿用者不会产生不快感或不适感。

另外,用于本发明的无纺织物的纤维,只要不妨碍良好的缓冲性及皮肤触感,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出单独利用下面所述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合成纤维或者利用这些多种热塑性树脂之中的多种树脂构成的芯鞘型、并列型或者海岛型的复合纤维等,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羊毛或棉等天然纤维;人造丝或醋酸纤维等再生纤维;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等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离子交联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或聚对苯二甲酸定酯(pbt)、聚乳酸等聚酯;尼龙等聚酰胺,等等。作为前述芯鞘型的复合纤维,优选为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鞘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聚乙烯或者低熔点聚丙烯的芯鞘结构的复合纤维,作为这种复合纤维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列举出芯/鞘=pet/hdpe、pet/pe、pp/pe、pp/低熔点pp的复合纤维等。另外,作为这些纤维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适宜地使用中空状的纤维;扁平或y型等异形截面的纤维;隐性卷缩型或者显性卷缩型的立体卷缩纤维;利用水流或热、压花加工等物理负荷分割的分割纤维等形态的纤维。另外,这些纤维也可以实施亲水化处理。另外,上述各个纤维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任意地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具有多个凸部的无纺织物,可以将利用热风法无纺织物或射流喷网无纺织物、纺粘无纺织物,热粘合无纺织物、熔喷无纺织物等利用任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无纺织物作为基材,通过在该基材的表面上成形出多个上述凸部来进行制造,但是,为了以更高的精度制造具有多个上述凸部的无纺织物,优选利用下面说明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下面,参照图8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无纺织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凸部的无纺织物用的制造设备9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9是图8的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如图8及图9所示,制造设备9配备有:将成为原料的纤维f1开纤并且调节单位面积重量的梳理机91、包括在离开该梳理机91的纤维基材f2上成形出多个凸部的吸引鼓92及空气喷嘴94在内的成形装置、以及为了将前述多个凸部的结构固定而对利用该成形装置成形出了多个凸部的纤维基材f3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机95。另外,在图8中,纤维f1、纤维基材f2、纤维基材f3及具有多个凸部的无纺织物2,在图8中的箭头md方向上被连续地运送。另外,md方向与无纺织物2的长度方向dl一致。

在采用这种制造设备9的无纺织物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向前述梳理机91供应成为原料的热塑性纤维或天然纤维等纤维f1。在该梳理机91中,将被供应的纤维f1开纤,将纤维f1的单位面积重量调节成规定的值。

接着,离开前述输送机91的纤维基材f2被向前述吸引鼓92的表面输送。该吸引鼓92的内部形成中空状或者多孔质状,借助真空泵等任意的吸引手段,可以将内部变成负压状态。另外,如图9所示,在吸引鼓92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吸引孔92t,经由该吸引孔92t吸引前述外周面附近的外部空气。另外,前述吸引孔92t形成既确保规定的吸引力又不会将前述纤维基材f2吸入到前述吸引鼓的内部的程度的尺寸。

另外,前述吸引鼓92的外周面被模板93覆盖,离开前述梳理机91的纤维基材f2被供应给与前述吸引鼓92一起旋转的模板93。该模板93由以规定的图案设置有贯通孔的冲切金属件构成,所述贯通孔具有与具有多个凸部21的无纺织物2的凸部21互补的形状。并且,如图9所示,供给到前述模板93上的纤维基材f2被来自于形成在吸引鼓92的外周面上的前述吸引孔92t的负压吸引,并被吸引到前述模板93的表面93s及前述贯通孔内。

进而,如图8所示,前述吸引鼓92构成为至少在区域as中吸引纤维基材,所述区域as位于从配置在上游侧的带式输送机ub供应纤维基材f2的外周面的地点ss与将纤维基材f3供给到配置在下游侧的带式输送机db上的外周面的地点se之间。另外,从吸引鼓92的吸引效率或防止异物混入等观点出发,优选地,在该区域as之外的区域an中不进行吸引。

如图8及图9所示,被吸附到前述吸引鼓92的外周面上的模板93上的纤维基材f2,被空气喷嘴94喷吹热风。在此,空气喷嘴94从一个或者在纤维基材f2的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吹出口以规定的风速吹出规定温度的热风。从而,在前述成形装置中,通过上述吸引鼓92的吸引和空气喷嘴94的热风的喷吹,可以在纤维基材f2上成形出具有前述无纺织物2的上述特定的结构(即,前述凸部的周面部的纤维密度比顶面部的纤维密度高,前述顶面部的顶面周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在前述无纺织物中具有最厚的厚度的最厚部)的凸部21。

对于从前述空气喷嘴94吹出的热风的温度及风速,考虑到构成纤维基材的纤维的种类或纤维基材的单位面积重量等,分别以形成具有上述特定结构的凸部的条件进行设定。作为这种热风的温度条件,优选设定成比构成纤维基材的纤维的熔点高20℃~70℃的温度。例如,在构成纤维基材的纤维是pet/hdpe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的情况下,热风的温度优选在80℃~400℃的范围内。另外,作为热风的风速条件,考虑到无纺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或厚度等,例如,在10.0m/秒~200.0m/秒的范围内,优选在20.0m/秒~150.0m/秒的范围内。

进而,如图8所示,由吸引鼓92及空气喷嘴94成形出多个凸部21的纤维基材f2,被带式输送机db输送到热处理机95,在该热处理机95内被热处理。通过该热处理,成形在前述纤维基材f3上的多个凸部21的结构固定,并且,赋予无纺织物2柔软性。另外,对于热处理的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在100℃~150℃的范围内。

这样,当纤维基材f3的热处理结束时,获得根据本发明的无纺织物。另外,获得的无纺织物也可以根据使用形态等而切割成规定的尺寸。

本发明的无纺织物可以应用于要求良好的缓冲性或皮肤触感的任意的制品,例如,可以适宜地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特别是,当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使用时,由于本发明的无纺织物可以长时间地充分发挥良好的缓冲性,并且,可以提供良好的皮肤触感,所以,对于吸收性物品的穿用者可以长时间地提供优异的穿用感。

另外,应用本发明的无纺织物的吸收性物品,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之外,例如,还可以应用于卫生巾、带状的一次性尿布,失禁垫等各种吸收性物品。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后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目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的组合或变更。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种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将具有1.3dtex的纤度、pet/hdpe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在开纤机上开纤之后,利用梳理机进行前述纤维的成形。利用筛网输送机输送被成形的梳棉纤维网,并且供应到安装在吸引鼓的外周面上的模板上。一边使前述吸引鼓旋转,一边利用来自于形成在前述吸引鼓的外周面上的吸引孔的负压,将前述梳棉纤维网吸引到前述模板的贯通孔内,并且,从配置在吸引鼓的下方侧的空气喷嘴对前述梳棉纤维网以50.0m/秒的风速喷吹180℃的热风,由此,使前述梳棉纤维网沿着前述模板,在前述梳棉纤维网上成形出多个凸部。进而,将成形出前述多个凸部的纤维网输送到热处理机,在温度135℃、风速0.9m/秒的热风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之后,通过卷取热处理后的纤维网,获得实施例1的无纺织物。另外,所获得的无纺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

比较例1

除了从空气喷嘴喷吹的热风的温度及风速分别为143℃及29.2m/秒之外,其它与实施例1一样,得到比较例1的无纺织物。另外,所得到的无纺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

对于所获得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无纺织物,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凸部的截面结构(沿着图5的中央轴线vw的断面结构)进行摄影,按照后面将要描述的测定方法,测定凸部的顶面部、周面部及基部的纤维密度。进而,对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无纺织物,为了评价凸部的压缩强度,利用后面将要描述的测定方法测定每一个凸部的压缩比容积。另外,通过触觉来确认具有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无纺织物的凸部的表面的皮肤触感。

在测定纤维密度时,与日本特开2012-144835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参照段落)同样地实施测定。具体地说,按照以下的“纤维密度的测定方法”测定纤维密度。

[纤维密度的测定方法]

在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例如,keyence公司制造的“リアルサーフェスビュー显微镜ve-7800”),以该无纺织物的厚度方向上的中点作为观察的中心,放大地观察无纺织物的切断面时(即,以可以观察20~70条程度的纤维断面的通常20~100倍的放大率观察时),数出这时的每一定面积(2mm2的程度)的纤维的切断面数。将所数出的切断面数换算成每1mm2的纤维的切断面数,将其作为纤维密度(条/mm2)。另外,在三个部位进行该纤维密度的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样品的纤维密度。

[每一个凸部的压缩比容积的测定方法]

准备10个将具有多个凸部的无纺织物切成100mm×100mm的四边形的样品片。将所准备的10个样品重叠,放置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オートグラフags-1kng”的测定台上。在卡具间的距离:35mm,压缩速度:25mm/分钟,最大负荷26n的试验条件下,进行一个样品的压缩试验。样品片被压缩,计测卡具间的距离缩短了时的样品片的厚度(cm),通过将该厚度除以样品片的单位面积重量(g/cm2),获得样品片的压缩比容积(cm3/g)。进而,将所获得的压缩比容积除以存在于样品片内的凸部的个数(个)所得到的值,作为具有多个凸部的无纺织物的每一个凸部的压缩比容积(cm3/g/个)。

在图10中表示实施例1的无纺织物中的凸部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在图11中表示比较例1的无纺织物中的凸部断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另外,图10(a)是凸部的md方向下游侧部分中的沿着md方向中央轴线(相当于图5中的中央轴线vw的线)的断面的显微镜照片,图10(b)是凸部的md方向上游侧部分中的沿着md方向中央轴线的断面的显微镜照片。

另外,实施例1及比较例1的各个无纺织物中的凸部的纤维密度和每一个凸部的压缩比容积的测定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表1

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无纺织物与比较例1的无纺织物相比,每一个凸部的压缩比容积格外地大,凸部不容易压溃。

另外,如图10(a)及(b)所示,实施例1的无纺织物具有特定的结构,所述特定的结构为:凸部配备有从基部的第一面在厚度方向上竖起的周面部和具有形成前述凸部的头顶的顶面的顶面部,并且,前述顶面部的顶面周缘部分的一部分构成为最厚部,具有凸部的表面的皮肤触感良好。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比较例1的无纺织物,凸部具有大致的半球形的结构,具有凸部的表面的皮肤触感是容易感受到前述凸部的皮肤触感。

附图标记说明

1一次性尿布

2无纺织物

2’表面片

21凸部

21t顶面部

21w周面部

21c顶面周缘部分

21cm最厚部

22基部

3背面片

4吸收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