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条无氯防缩整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8536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羊毛条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羊毛条无氯防缩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羊毛纤维表面具有特殊结构的鳞片层,在外力的摩擦作用下,鳞片层产生定向移动,发生毡缩现象,因此,必须对羊毛纤维条进行整理加工,以达到国际羊毛局规定的机可洗标准,同时后整理加工可提高羊毛纤维条的手感舒适性。

长期以来,企业大都采用含氯氧化剂对羊毛纤维条进行后整理加工,以使其达到良好的防毡缩效果,但是,含氯氧化剂在整理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AOX(可吸附的有机卤化物),严重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工艺复杂,操作流程长,能源消耗大,而且会使羊毛纤维条产生泛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羊毛条无氯防缩整理工艺,能够解决现有羊毛条处理工艺存在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羊毛条无氯防缩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水洗:将羊毛条进行水洗预处理,去除羊毛条中的杂质;

2)生物酶防缩处理:将水洗处理后的羊毛条浸渍到生物酶防缩处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其中,所述生物酶防缩处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双氧水1%-3%、亚硫酸氢钠2%-5%、复合蛋白酶B 15%-20%、有机硅树脂35%-40%、渗透剂7%-10%、丙烯酸树脂29%-33%;

3)烘干:将经过生物酶防缩处理的羊毛条进行烘干,得到具有防缩、抗起球性能的羊毛条成品。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浸轧条件为:浴比:1:10-12,压液率95-12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生物酶防缩处理液的温度为6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优化生物酶防缩处理液的成分及配比,使防缩、抗起球处理一浴完成,缩短了工艺流程,使处理后的羊毛条达到传统氯化的机可洗防缩效果,并抗起球性也得以提高,且整理过程中不产生AOX污染,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一:

一种羊毛条无氯防缩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水洗:将羊毛条进行水洗预处理,去除羊毛条中的杂质;

2)生物酶防缩处理:将水洗处理后的羊毛条浸渍到温度为60℃的生物酶防缩处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其中浸渍浴比为1:10,压液率为95%,

所述生物酶防缩处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双氧水1%、亚硫酸氢钠5%、复合蛋白酶B 18%、有机硅树脂38%、渗透剂9%、丙烯酸树脂29%;

3)烘干:将经过生物酶防缩处理的羊毛条进行烘干,得到具有防缩、抗起球性能的羊毛条成品。

实施例二:

一种羊毛条无氯防缩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水洗:将羊毛条进行水洗预处理,去除羊毛条中的杂质;

2)生物酶防缩处理:将水洗处理后的羊毛条浸渍到温度为70℃的生物酶防缩处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其中浸渍浴比为1:12,压液率为100%,

所述生物酶防缩处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双氧水2%、亚硫酸氢钠4%、复合蛋白酶B 20%、有机硅树脂35%、渗透剂10%、丙烯酸树脂29%;

3)烘干:将经过生物酶防缩处理的羊毛条进行烘干,得到具有防缩、抗起球性能的羊毛条成品。

实施例三:

一种羊毛条无氯防缩整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水洗:将羊毛条进行水洗预处理,去除羊毛条中的杂质;

2)生物酶防缩处理:将水洗处理后的羊毛条浸渍到温度为80℃的生物酶防缩处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其中浸渍浴比为1:12,压液率为120%,

所述生物酶防缩处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双氧水3%、亚硫酸氢钠2%、复合蛋白酶B 15%、有机硅树脂40%、渗透剂7%、丙烯酸树脂33%;

3)烘干:将经过生物酶防缩处理的羊毛条进行烘干,得到具有防缩、抗起球性能的羊毛条成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羊毛条无氯防缩整理工艺,通过优化生物酶防缩处理液的成分及配比,使防缩、抗起球处理一浴完成,缩短了工艺流程,使处理后的羊毛条达到传统氯化的机可洗防缩效果,并抗起球性也得以提高,且整理过程中不产生AOX污染,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