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整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织物具有导电、抗静电和抗电磁辐射功能,能够制备传感器、智能服装和可折叠电池等高科技产品,因此在传感器、化学、生物、医学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以涤纶为基底的有机复合导电织物由于质量轻,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稳定性好,电导率可调等特点,是最有前途的导电织物之一。由于聚苯胺在普通溶剂中溶解性很差,对设备和纺丝工艺的要求十分苛刻,所以聚苯胺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原位聚合法,但是聚苯胺对涤纶的原位聚合需要工艺步骤较多,工艺较长,不易均匀加工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导电性好的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苯酚溶于四氯化碳中;(2)将本征态聚苯胺溶解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声下得到墨绿色透明溶液;(3)将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荡加热至30~60ºC,保温持续5~30min;(4)分别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涤数次;(5)最后将洗涤后的织物置于200g/L的樟脑磺酸溶液中掺杂30~120min,取出后80ºC下烘干,即可获得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的四氯化碳与苯酚的质量比为1:0.1~3。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苯胺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0~4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反应和高温;制备的导电织物的导电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将20g苯酚溶于180g四氯化碳中;
(2)将0.2g本征态聚苯胺溶解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声下得到墨绿色透明溶液;
(3)将10g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荡加热至60ºC,保温持续30min;
(4)分别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涤数次;
(5)最后将洗涤后的织物置于200g/L的樟脑磺酸溶液中掺杂60min,取出后80ºC下烘干,即可获得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
实施例2
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将300g苯酚溶于100g四氯化碳中;
(2)将0.9g本征态聚苯胺溶解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声下得到墨绿色透明溶液;
(3)将10g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荡加热至30ºC,保温持续30min;
(4)分别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涤数次;
(5)最后将洗涤后的织物置于200g/L的樟脑磺酸溶液中掺杂120min,取出后80ºC下烘干,即可获得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
实施例3
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将50g苯酚溶于250g四氯化碳中;
(2)将0.1g本征态聚苯胺溶解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声下得到墨绿色透明溶液;
(3)将10g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荡加热至50ºC,保温持续10min;
(4)分别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涤数次;
(5)最后将洗涤后的织物置于200g/L的樟脑磺酸溶液中掺杂30min,取出后80ºC下烘干,即可获得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
实施例4
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将200g苯酚溶于200g四氯化碳中;
(2)将1g本征态聚苯胺溶解于四氯化碳/苯酚混合溶液中,超声下得到墨绿色透明溶液;
(3)将10g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溶液中,振荡加热至40ºC,保温持续15min;
(4)分别用四氯化碳和乙醇洗涤数次;
(5)最后将洗涤后的织物置于200g/L的樟脑磺酸溶液中掺杂90min,取出后80ºC下烘干,即可获得聚苯胺导电涤纶织物。
本文虽然已经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权利范围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