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单纱表面上浆的针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75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在线单纱表面上浆的针织方法,包括在纬编针织机每一根纱线针织机构上,从放置在纱架(1)上的筒纱卷装退绕下来的纱线,依次经引纱管(2)、给纱机构的张力器(3)、过渡管(4)、储纱器(12)进入编织机构的导纱器,通过导纱器将纱线引入到编织机构的编织区,在编织区成圈机件作用下,编织成针织织物,针织织物通过牵拉卷取机构从编织区引出,卷绕到卷布辊上,其特征在于:在纬编针织机的给纱机构的过渡管(4)和储纱器(12)之间设置单纱表面上浆装置,单纱表面上浆装置由浆液槽(5)、护盖(6)、第一沾浆槽轮(7)、第二沾浆槽轮(8)、连通管、基板(13)、第一烘干槽轮(9)、第二烘干槽轮(10)组成,浆液槽(5)的槽口朝上,浆液槽(5)内对称设有第一沾浆槽轮(7)、第二沾浆槽轮(8),第一沾浆槽轮(7)和第二沾浆槽轮(8)的轮槽槽底上部轮廓线高于浆液槽(5)的槽口,第一沾浆槽轮(7)和第二沾浆槽轮(8)的轮轴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沾浆槽轮(7)和第二沾浆槽轮(8)的轮槽垂直于浆液槽(5)的槽口平面,浆液槽(5)的槽口上方设置护盖(6),护盖(6)朝向过渡管(4)出纱口的的一端与浆液槽(5)槽口前端铰接,护盖(6)在铰接处开有导纱孔,导纱孔低于第一沾浆槽轮(7)和第二沾浆槽轮(8)轮槽槽底轮廓线的上水平切面1-5毫米,浆液槽(5)的下方设置连通管,浆液槽(5)前端朝向过渡管(4),浆液槽(5)后端固定设置基板(13),基板(13)上表面固定对称设有第一烘干装置(9)、第二烘干装置(10),第一烘干装置(9)、第二烘干装置(10)分别由加热座和自重压盘构成,加热座的一端为绝热端,绝热端与基板(13)固定连接,加热座的另一端为加热端,第一烘干装置(9)和第二烘干装置(10)的加热端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加热端面中心设有圆杆,自重压盘活动套装在圆杆上,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与加热端面吻合,该吻合面与第二沾浆槽轮(8)轮槽垂直,且与第二沾浆槽轮(8)轮槽槽底轮廓线的上水平切线同平面,在基板(13)上设置导纱钩(11),导纱钩(11)位于第二烘干装置(10)和储纱器(12)之间,导纱钩(11)的导纱孔与第一烘干装置(9)和第二烘干装置(10)加热端面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针织时,浆液槽(5)通过连通管注满浆液,加热座外接电源,第一烘干装置(9)、第二烘干装置(10)的加热端端面温度升至120-180℃,从放置在纱架(1)上的筒纱卷装退绕下来的单纱,依次经引纱管(2)、给纱机构的张力器(3)、过渡管(4),单纱呈张紧状态以1-6米/分钟继续前进,经入护盖(6)的导纱孔进入盛满浆液的浆液槽(5),依次经第一沾浆槽轮(7)的轮槽、第二沾浆槽轮(8)的轮槽,附着在转动轮槽槽壁上的浆液部分粘附在运行的单纱表面,同时第一沾浆槽轮(7)和第二沾浆槽轮(8)轮槽槽壁渐进式集拢抚贴纬纱毛羽至单纱主体,运行出第二沾浆槽轮(8)的单纱进入第一烘干装置(9)的加热端面和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之间,加热面协同自重压盘预烘和匀整单纱表面,运行出第一烘干装置(9)的单纱进入到第二烘干装置(10)加热端面和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之间,加热面协同自重压盘充分烘干定型单纱表面结构,烘干定型后的上浆单纱经导纱钩(11)输出,进入编织机构的导纱器,通过导纱器将纱线引入到编织机构的编织区,在编织区成圈机件作用下,编织成光洁的针织织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