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及其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96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状的渔网带和交织在渔网带两边的弹性织带;在渔网带的上表面沿渔网带的两边设有两条分别与两条弹性织带交织的波浪层,两波浪层互不交叉;渔网带为经线与纬线以(0.18±0.03):(1.06±0.2)的交织比例交织形成的渔网结构;渔网带的相邻两经线之间的间距为0.9-1.4mm,渔网带的相邻两纬线之间的间距为0.9-1.4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其特征在于:渔网带由渔丝编织而成,其中,渔网带的经线所用渔丝的直径为0.08-0.2mm,渔网带的纬线所用渔丝的直径为0.02-0.04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其特征在于:波浪层由两端交织在弹性织带中的半圆拼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其特征在于:波浪层由直径为0.08-0.2mm的渔丝编织而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其特征在于:半圆的直径为2.5-4.4mm;弹性织带的宽度为0.6-0.9cm;渔网带的宽度为0.4-0.8c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其特征在于:半圆的直径为相邻两经线间距的3倍;渔网带与弹性织带的交织深度小于弹性织带的宽度。

7.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A、穿纱:穿纱时,后梳要与机头针位垂直,后梳的齿间距为0.5±0.1mm;

B、入筘:钢筘密度为12.75±1格/厘米;

C、换纬密:拉紧收带状态下,每1cm打13.7±1纬;

D、排花链:将花链装上机器;

E、机器调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E1将针座连杆调到第2孔,针座规格为25±5度;

E2将针的行程调到30±5mm,针舌顶部到针座的距离为2±0.5cm;

E3按慢键测试上下纬是否能被上下针钩住,如不能,上下调节纬钩至针能把纬线钩住;

E4调节开口至经线闭合,钢筘回到起点后开口刻度为270±10°;

E5棕框调试:花链走中上层确保上层纱线走到中间时离下纬钩最少有2mm的距离,每个框的纱线在开口最高时,纬钩在中间穿过;

E6棕框第5-12框在上中下走位交织时,走中上时,离下纬钩距离不能少于1mm,走中下时,离上纬钩距离不能少于1mm;

E7给每一层的纱线盘头调节松紧度,纱线盘头加减砝码至10cm胚带拉伸到215±10%为所需标准值,渔丝盘头加减砝码至10cm胚带拉伸到215±10%为所需标准值;

F、编织至所需长度,然后用展平器展平,得用作内衣肩带的透气渔网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前还包括选棕丝选择:棕框数量不小于18框,其中,1-12框为单孔棕丝,13框以后为双孔棕丝,双孔棕丝的上孔和下孔之间的距离为15-16mm。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穿纱所需纱线包括鱼丝8条、7038N2/2氨纶包覆纱20条、70/24/1 SD 110T尼龙加捻20条、40/36/2 SD 110T尼龙加捻72条和112028N2/2氨纶包覆纱24条。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织机为NF6/27-20框,生产机速为1000±100转/分钟;所用纬线为100D/36F尼龙半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