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及一种布料自动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88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及一种布料自动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缝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及一种布料自动输送线。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制衣厂,都是每个工人各操作一台缝纫机,他们的布料物流系统都是靠人搬运或者通过吊挂装置来实现的。当某一缝纫工位缝制好一定数量的布料之后,工人需要将布料缩卷好,再由员工搬运或者通过吊挂装置将布料运输到下一个缝纫工位,之后工人再将布料展开进行相应的缝制,缝制完成后重复上述步骤。由此,使得布料的传输效率和缝制效率非常低,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同缝纫工位之间高效、准确输送布料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及布料自动输送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放置布料的送料台板、与送料台板平行设置的导轨、可滑动地设于导轨上并带动布料在送料台板上移动的送料单元、驱动送料单元在导轨上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沿送料单元滑动的方向间隔设置在导轨一侧的多个位置标识单元和设于送料单元上的位置感应单元,送料单元带动位置感应单元经过并感应位置标识单元;位置感应单元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位置标识单元包括一存储有位置信息的芯片,位置感应单元包括能够识别芯片并读取位置信息的芯片读取器。

优选地,位置标识单元还包括一位置块,位置感应单元还包括能够感应位置块的位置传感器。

优选地,所有位置标识单元等间隔地分布。

优选地,导轨设于导轨支架上,所有位置标识单元均设于导轨支架上。

优选地,送料单元包括可滑动地设于导轨上的滑座、可升降地设于滑座上的压料板以及驱动压料板在滑座上升降的第二驱动机构,压料板位于送料台板的上方并用于带动布料在送料台板上移动。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滑座上,包括电机、主滚轮和主同步带,主同步带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和主滚轮的转轴,主滚轮的外圆周面与导轨的上表面相接触。

优选地,滑座的底部设有第一辅助滚轮,第一辅助滚轮的外圆周面与导轨的下表面相接触。

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滑座上,包括伸缩杆和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的一端与伸缩杆连接,且另一端与压料板连接,伸缩杆驱动连杆结构运动并带动压料板升降。

一种布料自动输送线,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缝纫工位,每个缝纫工位处均设有工作台板和安装在工作台板上的缝纫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布料自动传输装置设于所有缝纫工位的同一侧,送料台板与所有缝纫工位相对设置,且导轨位于送料台板远离缝纫工位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通过送料单元在导轨上的滑动带动布料在送料台板上移动,不仅可以实现按照多个缝纫工位的排布顺序依次将上一个缝纫工位缝制完成的布料传输至下一个相邻的缝纫工位进行缝制,还可以实现将某一个缝纫工位缝制完成的布料直接传输至任意指定的缝纫工位进行缝制,即实现布料的跨工位传输,而不影响其它缝纫工位的工作。并且,在送料单元输送布料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对位置感应单元感应位置标识单元而采集到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可得出送料单元实际滑动速度与预设滑动速度的误差,并根据该误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调整送料单元的滑动速度,及时对该误差进行补偿调整,使送料单元的滑动速度保持在预设滑动速度,从而确保送料单元能够将布料准确地传输至指定位置。因此本发明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能够实现布料在不同缝纫工位之间的高效、准确传输,从而提高缝制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中送料单元与导轨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中送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中送料单元的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缝纫工位 101、工作台板 102、缝纫机

2、送料台板 3、导轨 4、送料单元

5、布料 6、滑座 7、压料板

8、电机 9、主滚轮 10、主同步带

11、副滚轮 12、副同步带 13、第一辅助滚轮

14、第二辅助滚轮 15、压缩弹簧 16、安装板

17、紧固螺栓 18、伸缩杆 19、连杆结构

20、第一连杆 21、第二连杆 22、第三连杆

23、第一连接杆 24、第二连接杆 25、第三连接杆

26、缓冲垫 27、导轨支架 28、芯片

29、芯片读取器 30、位置块 31、位置传感器

32、第一支撑件 33、第二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安装在多个并排布置的缝纫工位1的同一侧,每个缝纫工位1处均设有工作台板101和安装在工作台板101上的缝纫机102,缝纫机102为工业缝纫机,类型可以为平缝机或者绷缝机或者包缝机等。各个缝纫工位1处工作台板101上缝制完成的布料可以通过本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实现传输至下一个或者其它任意指定的缝纫工位1。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送料台板2、导轨3、送料单元4、第一驱动机构、位置标识单元和位置感应单元。

其中,送料台板2与多个并排布置的缝纫工位1相对设置,送料台板2用于放置缝纫工位1处缝制完成的布料5。导轨3与送料台板2平行设置,且导轨3设于送料台板2远离缝纫工位1的一侧。送料单元4可滑动地设于导轨3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送料单元4在导轨3上滑动,送料单元4可通过其在导轨3上的滑动带动布料5在送料台板2上移动。在某一个缝纫工位1处的布料缝制完成后,可以由操作人员将工作台板101上缝制完成的布料5手动移动到送料台板2上与该缝纫工位1相对应的位置,然后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送料单元4带动布料5在送料台板2上移动至下一个或者其它任意指定的缝纫工位1处,再由相应缝纫工位1处的操作人员手动将送料台板2上的布料5移动至其工作台板101上进行缝制,缝制完成后则重复上述过程。由此,本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按照多个缝纫工位1的排布顺序依次将上一个缝纫工位1缝制完成的布料传输至下一个相邻的缝纫工位1进行缝制,还可以实现将某一个缝纫工位1缝制完成的布料直接传输至任意指定的缝纫工位1进行缝制,即实现布料的跨工位传输,而不影响其它缝纫工位1的工作。

位置标识单元设置有多个,所有的位置标识单元沿送料单元4滑动的方向间隔设置在导轨3的一侧。位置感应单元设置在送料单元4上并随送料单元4在导轨3上的滑动一起移动,位置感应单元在移动的过程中经过位置标识单元,并感应到位置标识单元,采集位置标识单元所在的位置信息。位置感应单元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位置感应单元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位置感应单元发出的位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根据相邻两个位置信息到达的时间间隔以及与之对应的相邻两个位置标识单元之间的间距,计算出送料单元4在这两个相邻位置标识单元之间的实际滑动速度,并与预设滑动速度比较得出速度误差,根据该速度误差向第一驱动机构发出速度调整指令,第一驱动机构接收并响应于该指令而对送料单元4的滑动速度进行调整。由此实现了对送料单元4滑动速度的实时检测与调整,当送料单元4的滑动速度因第一驱动机构的精度误差或者送料单元4与导轨3配合不良等原因产生误差时,可以及时对该误差进行补偿调整,使送料单元4的滑动速度保持在预设滑动速度,从而确保送料单元4能够将布料5准确地传输至指定位置。上述“预设滑动速度”是指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定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送料单元4在导轨3上滑动的滑动速度。

因此,本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能够实现布料5在不同缝纫工位1之间的高效、准确传输,从而提高缝制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送料单元4可以设置一个,由一个送料单元4即可实现布料5在不同缝纫工位1之间的高效传输,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当然,为满足缝纫工位1的数量以及缝制效率的要求,送料单元4也可以设置多个,由多个送料单元4相互配合,同时对不同缝纫工位1之间的不同布料5进行传输,则可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保证较高的缝制效率。当送料单元4设置多个时,每个送料单元4上均设有一个位置感应单元。

本实施例中位置标识单元的数量和相邻两个位置标识单元之间的间距并不局限,可以根据实际导轨3的长度以及送料单元4在导轨3上预设滑动速度进行设置。优选地,所有位置标识单元等间隔地分布,以使控制系统对送料单元4滑动速度的调整更精确。

进一步,为便于位置标识单元的设置,且使位置标识单元不妨碍送料单元4在导轨3上的滑动,本实施例的导轨3设置在导轨支架27上,所有位置标识单元均设于导轨支架27上,且所有的位置标识单元均位于导轨3远离送料台板2的一侧。

进一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位置标识单元包括一芯片28,芯片28设置在导轨支架27上,每个位置标识单元的芯片28均存储有相应位置标识单元所处的位置信息。位置感应单元包括芯片读取器29,芯片读取器29能够识别芯片28并读取芯片28中存储的位置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芯片28采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芯片,芯片读取器29则采用RFID读取器。利用RFID读取器识别RFID芯片并读取其位置信息,具有实时性好、准确度高的优点。

进一步,由于位置感应单元在靠近位置标识单元时,芯片读取器29也有可能感应到芯片28并读取芯片28中储存的位置信息,而此时送料单元4并未实际到达该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从而会产生误差。为避免该误差的产生,本实施例中的位置标识单元还包括一位置块30,位置块30设置在导轨支架27上。位置感应单元还包括位置传感器31,在位置传感器31经过并感应到位置块30时,位置传感器31向控制系统发出感应信号,控制系统在同时收到位置传感器31发出的信号和芯片读取器29发出的位置信息时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由此,通过位置传感器31对位置块30的识别感应,可确保送料单元4的实际位置到达芯片28存储的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进而保证控制系统对送料单元4滑动速度调整的精确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位置标识单元分别设置在一个第一支撑件32上,第一支撑件32设置在导轨支架27远离送料台板2的一侧。位置感应单元设置在第二支撑件33上,第二支撑件33设置在送料单元4的滑座6远离送料台板2的一侧,第二支撑件33与第一支撑件32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撑件32位于第二支撑件33与导轨支架27之间。本实施例中,芯片28和位置块30均设置在第一支撑件32朝向第二支撑件33的一侧,且芯片28位于位置块30的上方,芯片读取器29和位置传感器31均设置在第二支撑件33朝向第一支撑件32的一侧,且芯片读取器29位于位置传感器31的上方,芯片读取器29和芯片28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位置传感器31和位置块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由此,芯片读取器29对芯片28的识别和位置传感器31对位置块30的感应互不干涉,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送料单元4包括滑座6、压料板7和第二驱动机构。其中,滑座6可滑动地设于导轨3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滑座6连接并驱动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压料板7可升降地设于滑座6上,且压料板7位于送料台板2的上方,压料板7用于与布料5接触并带动布料5在送料台板2上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压料板7在滑座6上升降。当送料台板2上没有布料或者不需要对送料台板2上的布料5进行传输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压料板7上升而与送料台板2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当需要对送料台板2上的布料5进行传输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至与布料5相对应的位置,使得压料板7位于布料5的上方;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压料板7下降而压住布料5并对布料5保持一定的压力;然后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此时压料板7带动布料5随之一起在送料台板2上移动,直至将布料5传输至指定的缝纫工位1;再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压料板7上升而脱离布料5,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布料5移动至相应缝纫工位1的工作台板101上。由此实现了布料5在不同缝纫工位1之间的自动传输。当然,压料板7也可以通过真空吸附住布料5或者粘贴住布料5的方式带动布料5移动。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滑座6上,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8、主滚轮9和主同步带10,电机8和主滚轮9均设置在滑座6上,主同步带10连接电机8的输出轴和主滚轮9的转轴,主滚轮9的外圆周面与导轨3的上表面相接触。由电机8通过主同步带10驱动主滚轮9随之同步转动,通过主滚轮9在导轨3上的滚动而带动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由此实现了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控制系统与电机8连接,并根据位置感应单元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以及分析计算结果对电机8的转速进行调整,以实现送料单元4的滑块6在导轨3上滑动速度的调整。

为了增加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的稳定性,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副滚轮11和副同步带12。副滚轮11设置在滑座6上,且副滚轮11与主滚轮9平行设置,副同步带12连接主滚轮9的转轴与副滚轮11的转轴,即主滚轮9的转轴的一端通过主同步带10与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主滚轮9的转轴的另一端则通过副同步带12与副滚轮11的转轴连接。副滚轮11的外圆周面与导轨3的上表面相接触。电机8通过主同步带10驱动主滚轮9随之同步转动时,主滚轮9通过副同步带12带动副滚轮11随之同步转动,此时由主滚轮9和副滚轮11同时在导轨3上的滚动带动滑座6在导轨3上的滑动,能够实现增加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增加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的稳定性并实现滑座6的导向,优选地,本实施例在滑座6的底部设有第一辅助滚轮13,第一辅助滚轮13的外圆周面与导轨3的下表面相接触,且第一辅助滚轮13可在导轨3的下表面上滚动。进一步,在滑座6的两侧与导轨3之间均设有第二辅助滚轮14,第二辅助滚轮14的外圆周面与导轨3的侧面相接触,且第二辅助滚轮14可在导轨3的侧面上滚动。第一辅助滚轮13和第二辅助滚轮14的数量均不局限,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由此,滑座6通过主滚轮9和副滚轮11与导轨3的上表面相接触,通过第一辅助滚轮13与导轨3的下表面相接触,通过第二辅助滚轮14与导轨3的两侧面接触,即滑座6与导轨3的四周面均接触,因此能够对滑座6在导轨3上的滑动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并保证滑座6在导轨3上的稳定滑动。

为防止磨损,本实施例中的主滚轮9、副滚轮11、第一辅助滚轮13和第二辅助滚轮14均采用摩擦系数较高的耐磨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摩擦性能和耐磨性能。

但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仍然可能会导致各个滚轮,特别是主滚轮9和副滚轮11的磨损,使得第一辅助滚轮13与导轨3之间产生间隙而影响滑座6的稳定性,为消除这一影响,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辅助滚轮13可升降地设于滑座6上,在第一辅助滚轮13与导轨3之间产生间隙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辅助滚轮13上下位置的高度而保证第一辅助滚轮13与导轨3的下表面相接触,从而避免主滚轮9和副滚轮11的磨损造成第一辅助滚轮13与导轨3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滑座6与导轨3配合不稳定。

第一辅助滚轮13可升降地设于滑座6上的具体方式并不局限。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辅助滚轮13通过安装板16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滑座6上,安装板16与滑座6之间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紧固螺栓17,紧固螺栓17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5,压缩弹簧15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滑座6和安装板16上,通过拧动紧固螺栓17可以调节压缩弹簧15的压缩量,并带动安装板16在滑座6上升降,从而实现调节第一辅助滚轮13上下位置的高度。安装板16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滑座6上可以通过插销和滑槽相配合的方式实现。

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采用电机8驱动主滚轮9的方式,在实际应用时,如果需要增加缝纫工位1的数量,只需对导轨3进行拼接以增加导轨3的长度即可,而无需对第一驱动机构作出调整,即可适应不同长度的导轨3,实现布料的传输,满足要求,因此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成本低。当然,第一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现驱动滑座6在导轨3上滑动的形式,例如丝杆传动的形式,或者齿轮齿条传动的形式。

进一步,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滑座6上,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杆18和连杆结构19,连杆结构19的一端与伸缩杆18连接,连杆结构19的另一端与压料板7连接,由伸缩杆18的伸缩驱动连杆结构19运动,并带动压料板7随之升降。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杆结构19包括两组间隔且平行地设于滑座6上的连杆组件。每组连杆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21和第三连杆22,第一连杆20的第一端铰接在滑座6上,第一连杆2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21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1的第二端与压料板7连接,第三连杆22的第一端铰接在滑座6上,第三连杆22的第二端在第二连杆21的中部与第二连杆21铰接。两组连杆组件的两个第一连杆20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3固定连接,两个第三连杆22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24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杆20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杆25,第三连接杆25的两端分别在两个第一连杆20的中部与两个第一连杆20铰接。伸缩杆18的伸缩端在第三连接杆25的中部与第三连接杆25连接,且伸缩杆18相对滑座6倾斜,使得伸缩杆18伸出时对第三连接杆25施加斜向下的压力,并推动两组连杆组件向下转动,从而带动压料板7下降;伸缩杆18缩回时则对第三连接杆25施加斜向上的拉力,并拉动两组连杆组件向上转动,从而带动压料板7上升。由此,实现了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压料板7在滑座6上升降。

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杆18的形式并不局限,可以为气缸或者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或者直线步进电机或者电磁铁。

进一步,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的布料5,本实施例中的压料板7与连杆结构19中的两个第二连杆21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更换压料板7,从而适应不同大小布料的传输。

进一步,为了防止损伤布料5,在本实施例中,压料板7朝向送料台板2的一面上设有缓冲垫26。缓冲垫26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弹性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摩擦性能,通过缓冲垫26与布料5接触,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压料板7压损布料5,同时有效地带动布料5在送料台板2上移动。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系统还与第二驱动机构中的伸缩杆18连接,由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中的电机8和第二驱动机构中的伸缩杆18开始或停止运行,从而实现布料5输送过程的自动控制。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动控制,本实施例在送料台板2上与每个缝纫工位1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检测件,用于检测该位置处是否有布料5,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开始传输布料5或者布料5是否传输到位。送料台板2上的检测件与控制系统连接,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检测件检测到的信息自动控制电机8和伸缩杆18开始或停止运行,从而实现了全自动控制和布料的智能化传输。

进一步,为进一步减少成本,本实施例在导轨3上设有取电槽,送料单元4所需的用电均从导轨3上的取电槽获取,由此可以节省电缆的设置空间,降低成本。

基于上述布料自动传输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布料自动输送线。本实施例的布料自动输送线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缝纫工位1,每个缝纫工位1处均设有工作台板101和安装在工作台板101上的缝纫机102,在所有缝纫工位1的同一侧设有本实施例的上述布料自动传输装置,送料台板2与所有缝纫工位1相对设置,且导轨3位于送料台板2远离缝纫工位1的一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布料自动传输装置和布料自动输送线,通过送料单元4在导轨3上的滑动带动布料5在送料台板2上移动,不仅可以实现按照多个缝纫工位1的排布顺序依次将上一个缝纫工位1缝制完成的布料传输至下一个相邻的缝纫工位1进行缝制,还可以实现将某一个缝纫工位1缝制完成的布料直接传输至任意指定的缝纫工位1进行缝制,即实现布料的跨工位传输,而不影响其它缝纫工位1的工作。并且,在送料单元4输送布料5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对位置感应单元感应位置标识单元而采集到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可得出送料单元实际滑动速度与预设滑动速度的误差,并根据该误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调整送料单元的滑动速度,及时对该误差进行补偿调整,使送料单元的滑动速度保持在预设滑动速度,从而确保送料单元4能够将布料5准确地传输至指定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布料5在不同缝纫工位1之间的高效传输,从而提高缝制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