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贮水槽、以及具有该贮水槽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一种利用洗涤水和洗涤剂及机械旋转作用,去除收容于滚筒内的洗涤物中带有的污染物质的装置。并且,洗衣机在去除洗涤物中带有的污染物质时,将依次进行洗涤、清洗、脱水等行程。详细的说,驱动装置将向滚筒提供驱动力,并使收容有洗涤水、洗涤剂及洗涤物的滚筒在洗衣机的内部进行旋转,从而对洗涤物进行洗衣作业。
洗衣机的内部设置有:向外筒内部提供洗涤水的供水装置,在供水装置的供水流路上设置有向提供洗涤剂的贮水槽。现有的贮水槽分配器盒一般采用三道平行设置的容纳腔进行水路分配,功能单一且不美观,用户体验差。为了避免分配器盒的脱出,在分配器盒与贮水盒之间设置挡块,但挡块的安装固定麻烦,并且需要拆卸分配器盒时的操作繁琐;此外,在分配器盒抽拉时会左右晃动,并且抽拉到尽头时,出现分配器盒前端下垂,加之观察窗设计越来越大,造成观察窗上沿在开启时旋转范围增大,非常容易碰到下垂的分配器盒,造成部件损坏;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尽量缩短分配器盒的长度,但这样不利于对于洗涤剂的溶解、冲净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洗衣机贮水槽,分配器盒上设置限位结构,简化分配器盒的拆卸,提高拆卸效率。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洗衣机贮水槽,包括具有前端开口的贮水盒、以及可抽拉的容纳在所述贮水盒内的分配器盒,在所述分配器盒的后部设有挡止所述分配器盒从贮水盒内脱出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可上下弹性变形,在所述贮水盒的前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匹配的挡筋。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上设有向前伸出的按压部;当所述分配器盒向外拉出,所述挡筋挡止住限位结构时,所述按压部向前伸出所述挡筋。
进一步的,所述贮水盒具有贮水盒本体和固定在所述贮水盒本体顶部的贮水盒封盖,所述贮水盒封盖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匹配的、前后方向的避让槽,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条形的限位本体、设置在限位本体上并向上凸起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限位本体后端的固定部,所述限位块与挡筋配合挡止所述分配器盒从贮水盒内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器盒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相匹配的向上凸起的水平设置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并固定在分配器盒上,所述固定部卡合固定在所述固定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具有后部开口的u形槽,所述u形槽具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卡片,两个所述卡片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两个所述卡片之间的前部设有与所述固定片相匹配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间隙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u形槽的后部具有与所述间隙相连通的扩口。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器盒的后端设有向后延伸的后翻边,所述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后翻边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分配器盒的后部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板,所述贮水盒的前部设有与所述导向板相匹配的导向槽;在所述分配器盒拉出时,所述导向板进入所述导向槽内、并形成对于分配器盒的支撑。
进一步的,在所述贮水盒的内侧和\或分配器盒的外侧设有向上或下凸起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凸起高度在前后方向上渐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筋为在所述分配器盒底部设有的向下凸起的、且前低后高的第一支撑筋。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器盒设有向上延伸的堤坝、以及沿所述堤坝的上端向外的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贮水盒具有贮水盒本体和固定在所述贮水盒本体顶部的贮水盒封盖,所述支撑筋为在所述贮水盒封盖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且分别与所述分配器盒上的翻边相匹配的、前高后低的第二支撑筋。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器盒包括具有多个洗涤添加剂容纳腔的分配器本体、在所述分配器本体的外侧下部装配有防水盒,所述防水盒与贮水盒内壁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洗涤添加剂容纳腔设有底部出液口,所述防水盒具有与所述贮水盒相匹配的底部、以及沿底部左右两侧和前端向上延伸的挡边;进入所述洗涤添加剂容纳腔的自来水,稀释位于经所述洗涤添加剂容纳腔的洗涤添加剂、并经底部出液口流出后再流经防水盒。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出液口处设有向上凸起的虹吸管,在所述虹吸管上套装有虹吸管套,所述虹吸管套设在锥形的容纳腔盖上,所述容纳腔盖卡合固定在所述洗涤添加剂容纳腔上,在所述容纳腔盖上开设有进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虹吸管套的顶封向外延伸并向下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容纳腔盖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折弯部开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洗涤添加剂容纳腔在分配器本体上呈前后方向布置,位于所述分配器本体后部的洗涤添加剂容纳腔为洗衣粉腔,所述洗衣粉腔设有至少一个条形的后部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洗涤添加剂容纳腔还包括位于前部并排设置的洗涤剂腔和柔顺剂腔、以及位于中部的消毒剂腔,所述洗涤剂腔、柔顺剂腔、以及消毒剂腔均设有底部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贮水盒封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多个分流水路、以及与所述分流水路连通的注水腔,在所述注水腔上开设有多个、位于所述洗涤添加剂容纳腔上方的洒水孔。
基于上述的洗衣机贮水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衣机,设有上述的洗衣机贮水槽,增加分配器盒抽拉的稳定性。
一种洗衣机,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有上述的贮水槽,所述贮水盒固定在所述箱体内。
本发明提供的洗衣机贮水槽,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可上下弹性变形,在所述贮水盒的前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结构相匹配的挡筋;这样在分配器盒拉出时,当限位结构与挡筋接触,则挡筋挡住限位结构,使得分配器盒不能继续拉出,对分配器盒的拉出进行限位,可以保证分配器盒拉出后还有足够的一段位于贮水盒内,有利于分配器盒的受力,保证分配器盒的水平抽拉移动,避免分配器盒拉出后的下垂。设置限位结构可上下弹性变形,这样通过弹性变形可以使得限位结构避开挡筋,实现分配器盒的拆卸。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洗衣机贮水槽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分配器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防水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e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限位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容纳腔盖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贮水盒封盖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贮水盒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第二封盖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f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中贮水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h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g-g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前”、“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也是基于洗衣机贮水槽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来说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图20,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洗衣机贮水槽的一个实施例,在滚筒洗衣机上设有洗衣机贮水槽,贮水槽包括具有前端开口的贮水盒1、以及可抽拉的容纳在贮水盒1内的分配器盒2,为了避免分配器盒2抽拉时的脱出,在分配器盒2的后部设有挡止分配器盒2从贮水盒1内脱出的限位结构3,并在贮水盒1的前部上设有与限位结构3相匹配的挡筋122。在分配器盒2拉出时,当限位结构与挡筋122接触,则挡筋122挡住限位结构,使得分配器盒2不能继续拉出;通过限位结构3和挡筋122的配合,对分配器盒2的拉出进行限位,保证了分配器盒2拉出后还有足够的一段位于贮水盒1内,有利于分配器盒2的受力,保证分配器盒2的水平抽拉移动,有利于避免分配器盒2拉出后的下垂。设置限位结构可上下弹性变形,这样通过弹性变形可以使得限位结构3避开挡筋122,实现分配器盒2的拆卸。
为了便于对限位结构3的弹性变形的操作,在限位结构3上设有向前伸出的按压部311,当分配器盒2向外拉出,挡筋122挡止住限位结构3时,按压部311向前伸出挡筋122;这样通过按压311使得限位结构3避开挡筋122,实现分配器盒2的拆卸。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限位结构3包括条形片状的限位本体31、设置在限位本体31上并向上凸起的限位块32、以及设置在限位本体31后端的固定部33,限位本体31的前端为按压部311,限位块32的前端面为竖直面,有利于与挡筋122接触配合,挡止分配器盒2的脱出;挡筋122为设置在贮水盒封盖12上向下延伸的、与限位块32相匹配的结构;限位块32的后端面为向上向前的倾斜面,在挡筋122的前部下端设有倒角,这样在分配器盒2安装到贮水盒1时,向后推动分配器盒2,在限位块32到达挡筋122处时,限位块32的后端倾斜面与挡筋122上的下端倒角接触、并弹性变形,使得限位块32滑过挡筋122,到达挡筋122的后方并弹性复位。限位块32与挡筋122配合挡止分配器盒2从贮水盒1内脱出,并且分配器盒2的安装简单,以及可以方便的将分配器盒2进行拆卸。
参见图4和图11所示,对于限位结构3的固定,在分配器盒2的后端的翻边213上设有与固定部33相匹配的向上凸起的水平设置的固定片214,固定片214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并固定在翻边213上,固定部33卡合固定在固定片214上。固定部33为具有后部开口的u形槽,u形槽具有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卡片331,两个卡片33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两个卡片331之间的前部设有与固定片214相匹配的容纳部332,其中容纳部332的厚度大于间隙的厚度,并且u形槽的后部具有与间隙相连通的扩口333。这样在限位结构3安装到分配器盒2时,只需要将限位结构3向后推动,使得固定片214从扩口333位置到达容纳部332,使得固定部33与固定片214卡合固定,限位结构3主要是受到前后方向的限位的力、以及上下方向的弹性形变的力,受到向前或向后的力时,固定部33与固定片214卡合固定牢固。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3所示,在贮水盒封盖12上设有与限位结构3相匹配的避让槽123,避让槽123为前后方向,也就是分配器盒2的抽拉方向,限位结构3位于避让槽123内,还具有对于分配器盒2的定位导向作用,有利于分配器盒2抽拉的顺畅。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13所示,在分配器盒2的后端上还设有两个向上凸起的导向板215,在贮水盒1的贮水盒封盖12上设有与导向板215相匹配的导向槽124,在分配器盒2拉出后,导向板215进入导向槽124内,形成对于分配器盒2的抽拉的导向、定位,以及增加分配器盒2与贮水盒1之间的连接,有利于增加对于分配器盒2的支撑,增加其抽拉的流畅性,避免分配器盒2拉出后的下垂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在分配器盒2与贮水盒1之间肯定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分配器盒2的抽拉的顺畅,但间隙稍大又可能造成分配器盒在抽拉过程中的晃动、以及拉开后的下垂,在贮水盒1的内侧和\或分配器盒2的外侧设有向上或下凸起的支撑筋,并且支撑筋的凸起高度在前后方向上渐变。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贮水盒1的内侧和\或分配器盒2的外侧设有向上或向下凸起的支撑筋,并且设置支撑筋的凸起高度在前后方向上渐变,这样可以在分配器盒拉出过程中,使得贮水盒1和分配器盒2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少,形成对于分配器盒的有利支撑,避免分配器盒2的下垂,避免抽拉过程中的晃动;且有利于减小贮水盒1和分配器盒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抽拉过程中的摩擦力;以及设置支撑筋的凸起高度在前后方向上渐变,有利于分配器盒1抽拉时的运行稳定。
本实施例中,在贮水盒1的内侧和分配器盒2的外侧均设有支撑筋,为了便于区分描述,定义在分配器盒2设置的支撑筋为第一支撑筋221,在贮水盒1上设置的支撑筋为第二支撑筋12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在贮水盒1的内侧或分配器盒2的外侧设置支撑筋。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6、图9和图10所示,在分配器盒2底部设有的向下凸起的第一支撑筋221,并且第一支撑筋221前低后高倾斜设置。优选的,在分配器盒2底部至少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筋221,这样分配器器盒2底部只有两条第一支撑筋221与贮水盒1接触,有利于减少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抽拉过程中的摩擦力,有利于分配器器盒2抽拉过程中的省力,增加抽拉的顺畅性;以及在分配器盒2抽出过程中,第一支撑筋221也一起被拉出,也就是与贮水盒1前部接触的第一支撑筋221的高度逐渐增高,使得贮水盒1和分配器盒2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使得分配器盒2没有下垂的空间,避免了分配器盒2的下垂。
本实施例中,在分配器盒2底部为向后的倾斜面,并且在底部的后端设有加厚的支撑部222,第一支撑筋221的后部设在支撑部222上,在分配器盒2处于拉开的最大状态时,支撑部位于贮水盒1内,也就是分配器盒2的大部分伸出贮水盒1,只有后端一段位于贮水盒1内;设置支撑部有利于增加分配器盒2的结构强度,增加受力性能。
参见图3所示,为了增加分配器盒2的容纳性能,并避免进入分配器盒2内的水从分配器盒2的上端溅出,在分配器盒2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堤坝212、以及沿堤坝212的上端向外的翻边213,在分配器盒2的前后左右均设有翻边213;设置堤坝212有利于水流流过分配器盒2、并将洗涤添加剂溶解、稀释后冲入洗涤筒内;设置翻边213与贮水盒1匹配,增加分配器盒2上端与贮水盒1之间的配合,增加分配器盒2抽拉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13所示,贮水盒1具有贮水盒本体11和固定在贮水盒本体11顶部的贮水盒封盖12,在贮水盒封盖12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支撑筋121,第二支撑筋121与分配器盒2上的左右翻边213相匹配,也就是第二支撑筋121至少设置左右两条、并与左右翻边213相匹配,第二支撑筋121的凸起高度为前高后低。这样在分配器盒2向外拉出时,与分配器盒2后部接触的第二支撑筋121的固定增高,也就是使得翻边213与第二支撑筋121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并最终接触,使得第二支撑筋121对翻边213形成支撑,避免分配器盒2的下垂。尤其是通过位于分配器盒2下端的第一支撑筋221的凸起高度的前低后高、以及位于贮水盒封盖12的第二支撑筋121的前高后低,使得在分配器盒2拉出过程中,分配器盒2与贮水盒1之间的间隙变小,并且通过第一支撑筋221和第二支撑筋121分别位于分配器盒2的上下,进一步增加对于分配器盒2的支撑,有利的保证了分配器盒2的水平抽拉移动;当然分配器盒2拉开后,分配器盒2的后端一段也位于贮水盒1内,用于与贮水盒1之间的接触承受分配器盒2的重量。
参见图3所示,对于分配器盒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分配器盒2包括具有多个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的分配器本体21,分配器本体21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多个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一起形成分配器本体21的外表面,这样分配器本体21具有凹凸的外表面,这样不利于分配器盒2抽拉过程的运行平稳。在分配器本体21的外侧下部装配有防水盒22,其中防水盒22与贮水盒1内壁相匹配;这样有利于增加分配器盒2的结构强度,并有利于分配器盒2抽拉过程的运行平稳。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筋221和支撑部214设置在防水盒22上,堤坝212、翻边213、以及设置在翻边213上的固定片214和导向板215均设置在分配器本体21上。参见图5所示,将多个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设置为前后排布,具体的,后部的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为洗衣粉腔,前部为两个左右并排的洗涤剂腔和柔顺剂腔,中间为消毒剂腔,这样在分配器本体21上共设有四个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参见图13所示,在贮水盒封盖12上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多个分流水路、以及与分流水路连通的注水腔,也就是对应每个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具有一个注水腔,在注水腔上开设有多个、位于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上方的洒水孔125。这样进水管的水,进入贮水盒封盖12,通过分流水流、到达注水腔,再经洒水孔喷射到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内。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6-图8所示,将洗衣机腔设置在后部,增加了洗衣粉腔的宽度,有利于增加进水的喷洒面积,有利于洗衣粉的溶解。洗衣粉腔的后部设有后部出液口2171,为了避免为溶解的块状洗衣粉直接冲入洗涤桶内,设置后部出液口2171为左右方向的条状,挡止大块的洗衣粉块被冲入洗涤桶。这样其他的三个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设有底部出液口2172,通过虹吸出水;尤其是位于前部的洗涤剂腔和柔顺剂腔,其底部出液口距离贮水盒1的前端开口较近,为了避免在进水水流较大时,水从出水盒前端流出,设置防水盒22具有与贮水盒1相匹配的底部、以及沿底部左右两侧和前端向上延伸的挡边;这样从底部出液口2172流出的水流,进入防水盒22内,防水盒22的左右以及前端设有挡边,也就是水流不会从防水盒22的前端或左右侧的挡边流出,而是向后流动,保证了水流的不外流;进入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具体为洗涤剂腔、柔顺剂腔和消毒剂腔)的自来水,稀释位于腔内的洗涤添加剂,之后经底部出液口2172流出后再流经防水盒22。防水盒22的挡边卡合固定在分配器本体21上,卡合位置被翻边213遮挡,有利于外观的整体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洗涤剂腔、柔顺剂腔和消毒剂腔内具有虹吸结构,具体的,参见图8和图12所示,底部出液口2172处设有向上凸起的虹吸管2173,在虹吸管2173上套装有虹吸管套231,虹吸管套231设在锥形的容纳腔盖23上,容纳腔盖23卡合固定在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上,在容纳腔盖23上开设有进液口232,这样倒入容纳腔盖23的液体经进液口232进入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内,之后经虹吸结构流出底部出液口2172。
本实施例中,虹吸管套231的顶封向外延伸并向下折弯形成折弯部2311,折弯部2311与容纳腔盖23的下端连接,并在折弯部2311开设有透气孔,这样在向容纳腔盖23注入液体时,如进液口232处被液体覆盖,则可以通过透气孔使得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与外界连通,使得液体可以向下流动,不会出现呛水等情况。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5和图16所示,在贮水盒封盖12的后部设有冷凝迷宫126,在冷凝迷宫126的一端设有与洗衣机外筒连通的通气孔1261、另一端设有与贮水盒本体11相连通的连通孔1262。从外筒中喷射的蒸汽从通气孔1261进入冷凝迷宫126内,此时的蒸汽为高温高速的蒸汽,冷凝迷宫126能阻挡高速的蒸汽,使得蒸汽的速度降低,同时对于蒸汽还起到冷凝的作用,析出冷凝水,降低蒸汽内的含水量,这样从通气孔1261进入冷凝迷宫126的蒸汽,从连通孔1262流出时变为低速低温干燥的气体进入贮水盒本体11,最后排出;同时冷凝迷宫126内析出的冷凝水也从连通孔1262流入贮水盒本体11内;这样保证了最终从贮水槽溢出的为低速低温干燥的气体,避免了在手把及电脑板显示屏出现凝露现象;此外,在贮水盒封盖12上设有冷凝迷宫126,实现对于蒸汽的降速冷凝,且结构较为简单,可靠性高,制造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贮水盒封盖12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密封设置的第一封盖127、第二封盖128和第三封盖129,其中在第三封盖129与第二封盖128之间密封形成与洗衣机进水管相连通的多条第一进水水路1281,在第一封盖127和第二封盖128之间密封形成有第二进水水路1271、与分配器盒2内的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相对应的注水腔1272、烘干进水水路1273、以及冷凝迷宫126。通过设置贮水盒封盖12为三层结构设置,有利于进水水路、注水腔1272、以及冷凝迷宫126的布置,由于分配器盒2内设有多个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这就需要在贮水盒封盖12对应设有多个注水腔1272、并且需要设置多条进水水路将洗衣机进水管的水引流到多个注水腔1272内,并将在贮水盒封盖12内还设有烘干进水水路1273、以及冷凝迷宫126,因而设置三层封盖优化结构布局,并增加贮水盒封盖12的功能。将一部分进水管路直接设置在第三封盖129与第二封盖128之间,为第二进水水路1271,在第二进水水路1271内设有向下与注水腔1272相连通的过水孔,使得从洗衣机进水管进入第二进水水路1271内的水,经过水孔向下流入注水腔1272内,之后再向下流入分配器盒2内的洗涤添加剂容纳腔217内。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6所示,冷凝迷宫126为s型迷宫通道,s型迷宫通道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封盖126和第二封盖127上的底面和顶面、以及位于底面和顶面之间的两个侧面1263,在两个侧面1263上交替设有向相对侧面延伸的隔板1264,其中隔板1264的长度大于两个侧面1263之间距离的一半,隔板1264与底面和顶面之间均密封连接,也就是通过设置隔板1264所形成s型的蒸汽流动的通道;蒸汽在通道内流动时需要经历多次转向,高速的蒸汽在通道内撞击在隔板1264和侧面1263上,损失部分能量,降低蒸汽的速度;同时设置隔板1264有利于增加蒸汽与冷凝迷宫126的接触面积,增加冷凝效果。
具体的,冷凝迷宫126包括第一s型迷宫通道1265、第二s型迷宫通道1266、以及连接第一s型迷宫通道1265和第二s型迷宫通道1266的连接通道,1267,连接通道1267具有外侧面、以及与第二s型迷宫通道1266共用的一个内侧面;也就是为了增加蒸汽在冷凝迷宫126流经的通道的长度,进一步增加冷凝和减速的效果,设置s型迷宫通道分为垂直设置的第一s型迷宫通道1265、第二s型迷宫通道1266,并且设置连接通道1267与第二s型迷宫通道1266共用的一个内侧面,这样有利于减少冷凝迷宫126占用的体积,同时有利于增加冷凝迷宫126的通道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7-图20所示,在贮水盒本体11上设有向下延伸的进水嘴111,进水嘴111与洗衣机外筒连通,用于将进入贮水槽内水流入洗衣机外筒内;在贮水盒本体11的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通气窗112,通气窗112用于贮水槽与外侧的通气,进水嘴111的上端内侧与贮水盒本体11的底部连接、外侧向上延伸与通气窗112的窗壁连接。在进水嘴111内设有向上延伸的防呛水挡板113,防呛水挡板113的上端连接在通气窗112的窗壁上,防呛水挡板113与进水嘴111的轴线平行,防呛水挡板113与进水嘴111的管壁之间形成防呛水腔,在通气窗112的窗壁上开设有与防呛水腔相连通的出气孔1121。防呛水腔的横截面占进水嘴111截面积的1/8-1/4,进入贮水盒本体12内的水进入进水嘴111后,在水流较急的情况下,经常在进水嘴111处出现呛水现象,引起水花的喷溅,以及引起水流不能及时从进水嘴111流下,引起水流从贮水盒本体11内溢出。通过设置防呛水挡板113形成防呛水腔,使得在水流较急时,即使出现呛水,也就是有向上呛的气体,气体在进水嘴111处也会进入防呛水腔,气体通过出气孔1121排出,避免出现呛水现象。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在防呛水挡板113上开设有开口向下的通槽1131,并且通槽1131的上端高于贮水盒本体11的底部、并具有一定的距离,设置通槽1131可以使得流入进水嘴111的水流一部分通过通槽1131流到防呛水挡板113遮挡住的空间内,有利于改进由于设置防呛水挡板113导致的水流通道截面面积的变小;并设置通槽1131的上端高于贮水盒本体11的底部一定的距离,也就是流入进水嘴111内的水流不会到达通槽1131的上端,使得进入防呛水腔的向上逆行的气流可以通过通槽1131的上端进入贮水盒本体11内,当然也可以通过出气孔1121排出,进一步增加对于进入防呛水腔的气流的排出通道。
本实施例中,在贮水盒本体11的底部至少设有一个用于引流的汇流筋114,汇流筋114包括位于进水嘴111直径方向上的引流部1141、以及沿引流部1141向外折弯延伸的整形部1142,贮水盒本体11内的水流流经整形部1142,之后流经引流部1141;根据设置的汇流筋114的位置不同,整形部1142的设置不同,进水嘴111位于贮水盒本体11的前部,流入贮水盒本体11内的水从后向前流入进水嘴111内,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汇流筋114,一个汇流筋114的整形部1142前后方向稍稍向进水嘴111方向倾斜,另一个汇流筋114的整形部1142为横向设置的、挡止水流转向,通过设置汇流部114有利于提高水流流入进水嘴111的速度,以及避免有水残留在贮水盒本体11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