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0485发布日期:2019-03-20 00: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是一种外观具有整体效果的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身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用电器的产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在竞争激烈的家电销售中,人们会挑选心目中喜欢的家用电器外观。家电的结构设计影响到了家电的是否畅销,现有的衣物处理设备,尤其是干衣机,包括有多种多样,就烘干原理区分就包括冷凝式干衣机、热泵式干衣以及直排式干衣机,干衣机因为原理不同,其结构也会具有差异,例如冷凝式干衣机的冷凝器冷却风道的进风口设置在了前面板上,从而在外观上,破坏了了干衣机的整机外观,难以达到人们对家电外观上的满意度,也不利于干衣机前面板的结构稳定,又例如冷凝式干衣机位于烘干风道内,容易积累杂质,因此定期进行清洗,则需要设计将其取出的开口,现有技术中,考虑到了内部风道的设计或为了方便安装拆卸冷凝器,将用于取出或安装冷凝器的开口设置在了前面板上,虽然该结构方便了冷凝器的安装拆卸,但是在外观上,破坏了干衣机的整机外观,难以达到人们对家电外观上的满意度。

申请号为20151037481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冷凝式干衣机底座及干衣机,干衣机底座上设置有排水泵和冷凝器,所述的干衣机底座上对应冷凝器的下部设置集水槽,集水槽与所述的排水泵连通,所述的集水槽内设置用于过滤线屑的过滤结构。干衣机底座在与排水泵连通的集水槽内设置过滤结构,这样,在冷凝水流向排水泵的过程中,其中的线屑被过滤结构阻挡,以避免线屑进入排水泵中造成堵塞甚至损坏。参见其说明书附图2可知该专利中,冷凝器的安装开口和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均设置在前面板上,前面板上需要设置卡接在前面板的后板,以封闭所述的安装开口以及需要在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上设置过滤罩体,该结构设计使得干衣机的前面板外观上为多块小面板拼接构成,前面板结构复杂,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且其冷凝器的开口和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均设置在前面板上,从而降低了前面板的结构强度。

将用于冷凝器插入安装在底座上的开口设置在前面板上,则减弱了前面板的强度,前面板容易变形,而后支撑结构强度优良,将该开口设置在后支撑上,则可解决了开口设置在前面板上降低了前面板强度的问题。

在前面板上设置冷却风道的进风口以及设置用于冷凝器插入安装在底座上的开口,则需要设置结构精致的后板覆盖所述的开口,以及在冷却风道的进风口上设置过滤罩体,该后板和过滤罩体均需要与前面板相匹配,如此,则增大了设计成本,且安装结构复杂。同时在前面板上设置用于冷凝器插入安装在底座上的开口和冷却风道的进风口则在前面板上留有多个缝隙结构,容易引起儿童注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通过将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或背板上,保留整机前面板一体结构,使得前面板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前面板的美观,于改善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方面起到了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将空气入口设置在侧板或背板上有利于增强前面板的结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衣物处理筒和冷凝式烘干模块;所述冷凝式烘干模块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冷凝器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冷却冷凝器的冷却风道,所述的冷凝器与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风道连接,所述壳体的侧板或后板上开设有用于向冷却风道进风的空气入口。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或背板上,保留整机前面板一体结构,使得前面板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前面板的美观,于改善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方面起到了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将空气入口设置在侧板或背板上有利于增强前面板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风道包括蜗壳,所述的蜗壳安装在底座上靠近壳体设有空气入口的侧板,其进风口相对所述的空气入口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空气入口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所述的蜗壳的进风口与空气入口同轴心,从而提高了空气入口的进风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风道还包括有风道上壳体,所述的风道上壳体安装在在底座上与底座之间形成了连通的蜗壳出风口至冷凝器的风道。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上成型有冷凝器安装槽和由蜗壳的出风口逐渐扩展延伸至冷凝器安装槽的凹槽,所述的风道上壳体安装在所述的凹槽和冷凝器安装槽的顶部形成所述冷却风道。

在上述方案中,在底座上设置凹槽有利于降低冷凝器的安装高度,减小了底座冷凝器占用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空间。

优选的,所述的风道上壳体包括覆盖在冷凝器上的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连接覆盖设置在所述凹槽顶部用于连通蜗壳出风口与冷凝器的第二壳体;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风道上壳体设置为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得风道的结构简单,第一壳体被设置被设计为利于冷却风扩散至整个冷凝器的外扩结构,而第二壳体被设计为沿着冷凝器长度方向设置的盒体结构,该第一壳体的连接蜗壳的一端为小口端,而连接的第二壳体的一端为外扩的广口端,从而有利于冷却风全面的冷却冷凝器,提高对湿热空气的干燥效果。

所述第一壳体与冷凝器的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匹配。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壳体被设计为沿冷凝器长度方向设置的盒体结构,而凹槽被设计为风道逐渐扩大的梯形结构,第二壳体则被设计为与凹槽形状匹配的梯形的壳体结构,安装在凹槽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蜗壳还包括出风口,蜗壳的出风口与蜗壳的进风口反向设置,所述第二壳体沿蜗壳的出风口方向延伸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蜗壳被设计为进风口朝向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而出风口被设计为与进风口相反的方向,即蜗壳的出风口朝向衣物处理设备的另一侧板设置。所述第二壳体的进风端与蜗壳的出风口连接,并沿着蜗壳的出风口的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减小了冷却风流动的阻力,提高了对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包括前面板、于前面板两侧分别与前面板连接的两个侧板以及位于前面板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两侧板的后板,所述的侧板或后板上正对所述冷凝器开设有用于将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冷却风道的空气出口,或冷却风道的空气出口设置在壳体内部,将换热后的空气直接排放在壳体与衣物处理筒之间的空间内。

在上述方案中,设置空气出口与冷凝器位置相对应,从而减小了冷却风流动的阻力,提高了对冷凝器的冷却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蜗壳风机的能耗,优选的,在壳体上不设置冷却风道的空气出口,从而有利于增强壳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空气入口设在壳体一侧的侧板上,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在壳体另一侧的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空气入口和/或空气出口上设置有风向调节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进风调节过滤装置为百叶窗结构。

优选的,壳体内上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所述的底座安装在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根据双子洗衣机的特点将底座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节约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空间,根现有技术中将底座设置在干衣筒的底部相比,将底座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提升了冷凝器的安装高度,方便了对冷凝器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有后支撑,所述的冷凝器安装槽的安装开口开设在底座的后侧,所述的后支撑上对应所述的安装开口设置用于冷凝器插入安装在底座上的开口,所述后板覆盖安装在所述的后支撑上,遮蔽所述后支撑的外表面。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用于冷凝器插入安装在底座上的开口设置在后支撑上保留整机前面板一体结构,使得前面板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前面板的美观,于改善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方面起到了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将开口设置在后支撑上有利于增强前面板的结构强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将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或背板上,保留整机前面板一体结构,使得前面板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前面板的美观,于改善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方面起到了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将空气入口设置在侧板或背板上有利于增强前面板的结构强度。

2、本发明中,通过将用于冷凝器插入安装在底座上的开口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的背侧,保留整机前面板一体结构,使得前面板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前面板的美观,于改善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方面起到了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将开口设置在后支撑上有利于增强前面板的结构强度。

3、本发明中蜗壳被设计为进风口朝向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而出风口被设计为与进风口相反的方向,即蜗壳的出风口朝向衣物处理设备的另一侧板设置。风道上壳体的第二壳体的进风端与蜗壳的出风口连接,并沿着蜗壳的出风口的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减小了冷却风流动的阻力,提高了对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半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后支撑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是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内部结构图;

图8是部7另一视角图;

图9是衣物处理设备底座和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风道上壳体与底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支撑;2、冷凝器;3、冷凝器固定座;4、底座;5、卡接件;6、螺钉座;7、第一衣物处理筒;8、第二衣物处理筒;9、第一后支撑;10、第一后板;11、第二后板;12、风机;13、蜗壳;14、风道上壳体;15、电机;16前面板;17、侧板;19、空气入口;131、蜗壳的进风口;141、第二壳体;142、第一壳体;132、叶轮。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衣物处理筒和冷凝式烘干模块;所述冷凝式烘干模块包括底座4、设置在底座4上的冷凝器2以及设置在底座4上用于冷却冷凝器2的冷却风道,所述的冷凝器2与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风道连接,所述壳体的侧板17或后板上开设有用于向冷却风道进风的空气入口19。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19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17或背板上,保留整机前面板16一体结构,使得前面板16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前面板16的美观,于改善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方面起到了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将空气入口19设置在侧板或背板上有利于增强前面板16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风道包括蜗壳13,所述的蜗壳13安装在底座4上靠近壳体设有空气入口19的侧板17,其进风口131相对所述的空气入口19设置。蜗壳13内的叶轮132通过安装在底座4上的电机15驱动转动。

在上述方案中,空气入口19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所述的蜗壳的进风口131与空气入口19同轴心,从而提高了空气入口19的进风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风道还包括有风道上壳体14,所述的风道上壳体14安装在底座4上与底座4之间形成了连通的蜗壳出风口至冷凝器2的风道。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4上成型有冷凝器安装槽和由蜗壳的出风口逐渐扩展延伸至冷凝器安装槽的凹槽,所述的风道上壳体14安装在所述的凹槽和冷凝器安装槽的顶部形成所述冷却风道。

在上述方案中,在底座4上设置凹槽有利于降低冷凝器2的安装高度,减小了底座4和冷凝器2占用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空间,同时蜗壳的出风口逐渐扩展延伸至冷凝器安装槽的凹部,有利于均布冷却风,提高对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风道上壳体14包括覆盖在冷凝器2上的第一壳体142和与第一壳体142连接覆盖设置在所述凹槽顶部用于连通蜗壳出风口与冷凝器的第二壳体141;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风道上壳体14设置为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142和第二壳体141,使得风道的结构简单,第一壳体142被设置被设计为利于冷却风扩散至整个冷凝器的外扩结构,而第二壳体141被设计为沿着冷凝器长度方向设置的盒体结构,该第一壳体142的连接蜗壳的一端为小口端,而连接的第二壳体141的一端为外扩的广口端,从而有利于冷却风全面的冷却冷凝器,提高对湿热空气的干燥效果。

所述第一壳体142与冷凝器2的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二壳体141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匹配。其中,第一壳体142被设计为沿冷凝器长度方向设置的盒体结构,而凹槽被设计为风道逐渐扩大的梯形结构,第二壳体141则被设计为与凹槽形状匹配的梯形的壳体结构,安装在凹槽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蜗壳还包括出风口,蜗壳的出风口与蜗壳的进风口131反向设置,所述第二壳体141沿蜗壳的出风口方向延伸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蜗壳13被设计为进风口朝向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17,而出风口被设计为与进风口相反的方向,即蜗壳的出风口朝向衣物处理设备的另一侧板设置,所述第二壳体141的进风端与蜗壳的出风口连接,并沿着蜗壳的出风口的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减小了冷却风流动的阻力,提高了对冷凝器的冷却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包括前面板16、于前面板16两侧分别与前面板16连接的两个侧板17以及位于前面板16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两侧板的后板,所述的侧板17或后板上正对所述冷凝器开设有用于将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冷却风道的空气出口,或冷却风道的空气出口设置在壳体内部,将换热后的空气直接排放在壳体与衣物处理筒之间的空间内。

在上述方案中,设置出风口与冷凝器位置相对应,从而减小了冷却风流动的阻力,提高了对冷凝器的冷却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蜗壳风机的能耗,优选的,在壳体上不设置冷却风道的空气出口,从而有利于增强壳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空气入口19设在壳体一侧的侧板17上,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在壳体另一侧的侧板17上。

优选的,所述的空气入口19和/或空气出口上设置有风向调节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进风调节过滤装置为百叶窗结构。

优选的,壳体内上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所述的底座4安装在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根据双子洗衣机的特点将底座4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节约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空间,根现有技术中将底座设置在干衣筒的底部相比,将底座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提升了冷凝器的安装高度,方便了对冷凝器安装和拆卸。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图10所示,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衣物处理筒和冷凝式烘干模块;所述冷凝式烘干模块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冷凝器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冷却冷凝器2的冷却风道,所述的冷凝器2与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风道连接,所述壳体的侧板17或后板上开设有用于向冷却风道进风的空气入口19,壳体的侧板17或后板上开设有用于将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冷却风道的空气出口,或者冷却风道的空气出口设置在壳体内部,将换热后的空气直接排放在壳体与衣物处理筒之间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参见图1-图5所示,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有后支撑1,所述衣物处理筒的后端安装在后支撑1上,所述冷凝式烘干模块包括底座和冷凝器2,所述的后支撑1上开设用于冷凝器2插入安装在底座上的开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衣物处理筒优选为烘干筒,通过将用于冷凝器2插入安装在底座上的开口设置在后支撑1上保留整机前面板16一体结构,使得前面板16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前面板16的美观,于改善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方面起到了明显提高作用,同时将开口设置在后支撑1上有利于增强了前面板16的结构强度。

当然的,本发明中,该用于冷凝器2插入安装在底座4上的开口也可以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17上即衣物处理设备的左右两侧中其中一侧的侧板17上,同样于改善衣物处理设备的美观性方面起到了明显提高作用,且也有利于增强了前面板16的结构强度。

例如,在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17上开设安装孔,以将冷凝器2安装进去。优选的,该冷凝器2为长方体结构,则对应在衣物处理设备的侧板17开设长方形的开口,方便将冷凝器2插入,此时冷凝器2的把手则设置在其长度侧面上,而不是端部。

优选的,在所述后支撑1上设置所述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置有冷凝器固定座3,所述的冷凝器固定座3在冷凝器2插入安装在底座上时,固定所述的冷凝器2。

在上述方案中,冷凝器固定座3的形状与冷凝器2对应端匹配设置,在冷凝器2安装在底座4上时,冷凝器固定座3和冷凝器2对应的一端密封连接,从而防止了烘干风由该处漏出。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固定座3为一独立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后支撑1的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2上设置有卡接件5,所述的冷凝器2的固定座上设置有卡槽,冷凝器2插入安装在底座上时,所述的卡接件5与卡槽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固定座3包括有本体,本体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口,本体外周设置有螺钉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后支撑1上,所述冷凝器2的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口插入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可转动的卡接件5,所述的安装口的侧壁上对应各卡接件5开设有卡槽,调节卡接件5的位置,实现卡接件5与卡槽的卡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2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一端端面的四角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卡接件5,所述的安装口的侧壁上对应各卡接件5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卡槽,每一卡槽至少具有一个朝向安装口中心的槽口,用于卡接件5转动至该卡槽内时,卡接固定所述的冷凝器2。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卡接件5的卡接部通过转动可卡入卡槽内或通过转动可脱离所述的卡槽,通过在长方体结构一端端面的四角分别设置所述的卡接件5,可实现稳定固定冷凝器2。

实施例三

参见图1-图10所示,为了实现衣物处理设备的一体外观,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衣物处理设备的后支撑1上可拆卸安装有所述的后板,所述的后板遮蔽所述后支撑1的外表面。

在上述方案中,因为所述的开口设置在了后支撑1上,从而影响了衣物处理设备后部的外观,因此本发明中进一步在后支撑1上可拆卸的设置了后板,该后板遮蔽住所述的开口,从而使得整机外观一体化,有利于对衣物处理设备进行全方位一体设计。

优选的,衣物处理设备内部上下分别设置有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所述的底座安装在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根据双子洗衣机的特点(上下分别设置两个衣物处理筒)将底座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之间节约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空间,根现有技术中将底座4设置在干衣筒的底部相比,将底座4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之间提升了冷凝器2的安装高度,方便了对冷凝器2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背部对应所述的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分别设置有第一后支撑9和第二后支撑,其中,所述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后支撑9上。所述的底座4和第一后支撑9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开口设置在第一后支撑9上,提升了开口的高度,方便了用户安装拆卸冷凝器2。

优选的,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上对应所述第一后支撑9和第二后支撑分别设置有第一后板10和第二后板11,所述的第一后板10遮蔽所述第一后支撑9的外表面,所述的第二后板11遮蔽所述的第二后支撑的外表面。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后板10遮蔽第一后支撑9,也遮蔽了第一后支撑9上的开口,而第二后板11遮蔽第二后支撑,该第一后板10和第二后板11配合可遮蔽整个衣物处理设备的背部。衣物处理设备的背面一般朝向墙面设置,因此对其外观要求较小。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设置第一后板10和第二后板11与只设置一个后板相比,更加有利于用户安装拆卸冷凝器2,在实际的拆卸过程中,用户只需要拆卸下第一后板10进行更换冷凝器2,而不需要拆下第二后板11,因此大幅度降低了更换冷凝器2的难度。

优选的,为了更加方便用于安装拆卸冷凝器2,则在第一后板10上对应第一后支撑9上开口的位置开设操作口,该操作口不小于冷凝器固定座3上的安装口,用于在拆装冷凝器2时,通过该操作口进行取出或插入冷凝器2。冷却风道的空气入口19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后板10上,则此时需要在第一后支撑9上开设避让口,该避让口与第一后板10上的空气入口19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开口设置在后支撑1一侧边沿上,所述底座4上对应该开口设置有冷凝器安装腔,冷凝器安装腔的安装开口开设在底座的后侧且正对开口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所述的开口设置在后支撑1一侧的边沿上,则冷凝器2被安装在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之间靠近衣物处理设备的左侧或右侧边沿位置,根据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的结构可知,衣物处理设备内第一衣物处理筒7和第二衣物处理筒8之间靠近左右两侧边沿的位置空隙最大,在后支撑1的一侧边沿上设置所述的开口则恰好将冷凝器2安装在了该位置处,从而充分利用了双子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特点,节约了双子衣物处理设备内部空间。

所述的冷凝器安装腔室包括成型在底座4上的冷凝器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顶覆盖设置有第一壳体142,所述冷凝器安装腔室一侧连通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风道的前风道,另一侧连通烘干风道的后风道。所述后支撑1上安装有风机12。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2为长方体结构,与两衣物处理筒轴心平行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该冷凝器2被设计为长方体结构,并与两衣物处理筒轴心平行设置进一步节约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空间。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筒和位于衣物处理筒前部的前面板,该前面板即为壳体的前面板,所述的前面板上设置有衣物投放口,前面板上位于衣物投放口外周表面内凹形成安装空间,衣物处理设备的机门安装在所述的安装空间内,所述的安装空间内还设置有洗涤添加剂投放口,所述机门可打开/关闭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洗涤添加剂投放口设置在了衣物投放口处从而可通过衣物处理装置的机门打开/关闭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方便了用户投放洗涤添加剂,同时将洗涤添加剂投放口设置在安装空间内,保留了整机前面板一体结构,使得前面板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前面板的美观,同时有利于增强前面板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设置在安装空间的底壁上或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设置在安装空间的周壁上。

在上述方案中,安装空间的底壁中心设置所述的衣物投放口,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也可设置在安装空间的底壁上位于衣物投放口的边沿,如此设置则在关闭机门的时候,机门可同时关闭衣物投放口和洗涤添加剂投放口。另一方面,洗涤添加剂投放口也可设置在安装空间的周壁上,则在关闭机门时,机门的圆周端面关闭洗涤添加剂投放口。

优选的,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有自动投放装置,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与所述自动投放装置的洗涤添加剂存放盒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该洗涤添加剂投放口连通至衣物处理设备内的洗涤添加剂存放盒,优选的,用户可以通过该洗涤添加剂投放口向洗涤添加剂存放盒添加存放洗涤添加剂,该自动投放装置在洗涤过程中,由该洗涤添加剂存放盒内吸取适量的洗涤添加剂至衣物处理筒内。

另一方面,该洗涤添加投放口也可是用于用户向自动投放装置内安装洗涤添加剂盒,该洗涤添加剂盒为存放洗涤添加剂的盒体,所述的洗涤添加剂存放盒被设计为可以固定洗涤添加剂盒的限位装置,该洗涤添加剂存放盒内部限定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洗涤添加剂盒的放置空间,其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在洗涤添加剂盒安装在洗涤添加剂存放盒时,限制所述洗涤添加剂盒的活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洗涤添加剂盒为长方体/正方体结构,包括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设置在长方体/正方体结构的底部,所述洗涤添加剂存放盒底壁竖直设置连通结构,用于连通所述的出液口与衣物处理设备的投放管路。

优选的,所述的衣物处理筒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所述的前面板上对应两衣物处理筒上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至少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洗涤添加剂投放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用于向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或第二衣物处理筒投放洗涤添加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安装空间内设置洗涤添加剂投放口,该洗涤添加剂投放口用于只向第一衣物处理筒投放洗涤添加剂,也可以是只向第二衣物处理筒投放洗涤添加剂,也可以是既给第一衣物处理筒投放洗涤添加剂,也给第二衣物处理筒投放洗涤添加剂。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衣物处理筒为干衣筒,所的第二衣物处理筒为洗衣筒,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用于向第二衣物处理筒投放洗涤添加剂,而第二安装空间内不设置洗涤添加剂投放口。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空间包括与衣物处理设备的机门相配合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槽底或槽壁上设置有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所述机门在安装空间内与前面板转动连接以打开/关闭洗涤添加剂投放口。

在上述方案中,衣物处理设备的机门嵌在圆形的凹槽内,机门的表面与前面板的表面构成衣物处理设备光滑的前表面。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中心开设衣物投放口,圆形凹槽的槽底位于衣物投放口周侧设置有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所述机门打开/关闭时,机门的内侧面打开/关闭洗涤添加剂投放口;

在上述方案中,洗涤添加剂投放口朝向机门设置,机门的内侧面封闭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

或,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所述机门打开/关闭时,机门的外周端面打开/关闭洗涤添加剂投放口。

优选的,所述洗涤添加剂投放口包括至少两个投放口,各投放口沿圆形凹槽的槽壁周向分布设备;

优选的,所述的洗涤添加剂投放口包括第一投放口和第二投放口,所述的两个投放口对称的分布设置在圆形凹槽的槽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投放口设置在圆形凹槽的槽壁的底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投放口连通至自动投放装置的洗涤添加剂存放盒的洗涤剂存放盒,所述的第二投放口连通至自动投放装置的洗涤添加剂存放盒的柔顺剂存放盒。

在上述方案中,自动投放装置包括洗涤剂存放盒和柔顺剂存放盒,一种结构为第一投放口连通洗涤剂存放盒,而第二投放口连通至柔顺剂存放盒,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的第一投放口和第二投放口向洗涤剂存放盒和柔顺剂存放盒投放相应的洗剂,另一种结构为:该自动投放装置的洗涤剂存放盒和柔顺剂存放盒分别只是用于放置存放有洗涤剂的盒体和存放有柔顺剂的盒体,该存放有洗涤剂的盒体和存放有柔顺剂的盒体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洗涤剂存放盒和柔顺剂存放盒内对应设置有连通结构,连通结构用于连通所述的出液口与衣物处理设备的投放管路。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底上衣物投放口的下边沿与圆形凹槽槽壁的距离大于衣物投放口其他位置边沿与圆形凹槽槽壁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底上衣物投放口的下边沿水平设置,衣物投放口其他位置边沿呈圆弧线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还设置有安装台,所述的洗涤添加剂存放盒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台上。

进一步的,前面板上下设置有第一机门和第二机门,至少其中一个机门上设置有控制板总成。

在上述方案中,根据双子衣物处理设备的特点,将控制板总成设置在较高的机门上,方便了用户视角进行查看控制板总成的屏幕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由控制面板输入控制指令,该结构设计更加适合于双子衣物处理设备,用户体验佳。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机门或第二机门包括门体和安装在门体上中空位置的观察窗,所述门体上位于观察窗的上方设置安装空间,所述的控制板总成安装在所述的安装空间内,位置高于所述的观察窗。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板总成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的观察窗,从而不影响用户查看衣物处理设备内部情况。

优选的,所述的门体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的外框和内框安装一体构成机门的主框架,所述的外框和内框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及避让观察窗的避让口,外框和内框上位于避让口的上方对应开设孔槽形成用于安装控制板总成的安装空间。

优选的,所述门体还包括覆盖在外框表面并遮蔽整个机门外表面的窗屏,所述窗屏上部对应外框上的孔槽设置开口,所述的控制板总成包括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安装在该开口上。

在上述方案中,控制板总成的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的开口上,与窗屏固定,外观精美,高度适中,方便了用户查看和操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总成包括一面开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开口端的控制面板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脑板,所述控制面板由内框上的孔槽伸入所述安装空间并安装固定在窗屏上的开口上。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与控制面板相对的一端表面向周侧凸出形成固定部,所述内框表面上孔槽周侧表面内陷形成容纳并固定所述固定部的安装部,所述的固定部贴合在所述的安装部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的安装部上;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部为片状结构,所述固定部的厚度与安装部内陷的深度相匹配,构成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的安装部时,控制板总成外露外框的表面与外框表面平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的前面板为覆盖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的整块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机门上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的控制板总成嵌在安装空间内并与第一机门固定,所述控制板总成外露第一机门的表面与第一机门表面平滑过渡。

在上述方案中,该控制板总成外露第一机门的外侧表面与第一机门的外侧表面平滑过渡,控制板总成外露第一机门的内侧表面与第一机门的内侧表面平滑过渡,通过该结构设计,则无论关闭还是打开该第一机门,在视觉上,控制板总成与第一机门是一体的,外观精美,质感好。

优选的,前面板上设置有衣物投放口,衣物投放口外周表面内凹形成机门安装空间,衣物处理设备的机门嵌在机门安装空间中并与所述前面板连接,以打开/关闭衣物投放口;衣物处理设备的机门、控制面板以及所述前面板形成衣物处理设备的光滑的前表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前面板上对应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分别设置第一机门安装空间和第二机门安装空间,其中,控制板总成安装在第一机门上。

优选的,所述前面板从上至下的截面型线为由曲线逐渐过渡为直线段的平滑线,机门表面与其周侧的前面板平滑过渡,所述的控制板总成的控制面板与第一机门的表面平滑过渡。

在上述方中,所述的控制面板为触控显示屏包括包括触控显示屏本体和覆盖在触控显示屏本体表面的触控膜,所述的触控膜与第一机门的表面平滑过渡。

优选的,至少第一机门局部被设置为向衣物处理设备背侧弯曲的曲面结构或向衣物处理设备背侧倾斜的平面结构;所述的控制板总成为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所共用,设置在所述的曲面结构或平面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门上的曲面结构位于机门的上方,第一机门上位于曲面结构的下方为平面结构或曲面结构,所述控制板总成设置在第一机门上方的曲面结构上,其表面与其周侧的第一机门表面曲度相同或倾斜角度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