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球制作工具及毛球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13156发布日期:2018-07-24 22:56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毛球制作工具及毛球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

已知毛球制作工具使用毛线等线材制作作为球状装饰品的毛球。例如,特开2003-221769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两枚以线圈状缠绕毛线的板状卷线体的毛球制作工具。该卷线体的端部转动自如地设置并连结在连结构件上。制作毛球时,预先将打结用的线穿在最初被设为直线状的各卷线体上。然后,在各卷线体上缠绕毛线。其次,使得各卷线体相互对向并进行转动,切断位于各卷线体外侧部位位置的毛线。然后,系上打结用的线,整理被切断的毛线,毛球制作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毛球挂在包或手机上而装饰,或装饰在毛线帽子等上能够用作装饰构件。并且,使用者有时要求具有与装饰对象物相应的大小的毛球。例如,有时装饰在包或手机上的毛球是以较小的毛球为宜,而装饰在毛线帽子等上时以较大的毛球为宜。而且,现有的毛球制作工具当中,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221769号公报所公开的毛球制作工具,由于毛球的直径取决于卷线体的宽度,想制作直径不同的毛球时,需要准备卷线体宽度不同的毛球制作工具,因而非常繁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制作直径不同的毛球的毛球制作工具及毛球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毛球制作工具的特征在于具有:基础构件,其形成为较长形状;第1卷线构件及第2卷线构件,其形成为较长形状,与所述基础构件相交叉的同时相互对向而被设置在所述基础构件上,所述第1卷线构件或所述第2卷线构件的任意一侧,能够与所述第1卷线构件或所述第2卷线构件的任意一个另一方接近离开。

本发明的毛球的制作方法具有:将与形成为较长形状的基础构件垂直相交并相互对向设置的形成为较长形状的第1卷线构件或第2卷线构件的任意一侧,相对于所述基础构件移动,以调节所述第1卷线构件或所述第2卷线构件间的距离的第1工序;在所述第1卷线构件和所述第2卷线构件的之间缠线的第2工序;将在所述第2工序中缠绕的线的中央用线绳做出临时打结的第3工序;切断所述第2工序中所缠绕的与在所述第1卷线构件和所述第2卷线构件的相互对向的部位相反侧部位上的线的第4工序。

本发明的另一个毛球的制作方法具有:第1工序,向穿线槽穿线绳,该穿线槽设置于与形成为较长形状的基础构件交叉并相互对向设置的形成为较长形状的第1卷线构件或第2卷线构件的对向部位上;第2工序,分别对所述第1卷线构件及所述第2卷线构件卷线;第3工序,拉住线绳两端进行临时打结;第4工序,切断所述第2工序中缠绕的与在所述第1卷线构件和所述第2卷线构件的相互对向部位相反侧部位上的线。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制作直径不同的毛球的毛球制作工具及毛球制作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立体图。

图3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例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正面图。

图6是例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正面图。

图7是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所制作的毛球示意图,(a)为从毛球制作工具上取下的毛球完成前状态的示意图,(b)为完成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例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的背面图。

图9是例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正面图。

图10是例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正面图。

图11是例示出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而制作流苏的使用方法的正面图。

图12是例示出使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毛球制作工具制作出的流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2所示的毛球制作工具1为,如图7(b)所示制作所谓毛球2的制作工具。毛球制作工具1具备:形成为较长平板状的基础构件30;与形成为较长平板状的基础构件30垂直相交而交叉并设置在基础构件30的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而且,在以下说明中,刻度即卷线构件位置刻度33,中间位置刻度34所表示的面为为正面,相反面为背面。

如图3、图4的分解立体图所示,毛球制作工具1的基础构件30的两端部形成为圆弧状。在基础构件30的一侧的外侧即在图1~图4的下侧的侧缘部形成有以等间距排列的多个光滑的凹凸形状的卡合部31。在基础构件30的两侧面上,平行排列设置有在长边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两个凹部。在作为基础构件30的正面侧的凹部的第1凹部32a及第2凹部32b上施加有刻度。将第1凹部32a的刻度作为卷线构件位置刻度33,将第2凹部32b的刻度作为中间位置刻度34。另外,在基础构件30的一侧的端部附近的两侧面,从各侧面向外方向突出转动轴部35a、35b。在基础构件30的一侧的端部,在转动轴部35a、35b的卡合部31侧分别形成有限制凹部36a、36b。另外,在转动轴部35a、35b的基础构件30的另一端侧也形成有限制凹部37a、37b。

第1卷线构件10,于基础构件30侧的端部形成有在侧面视图中呈大致长方形的滑动部11。滑动部11形成为方筒状,其与在设置有基础构件30的第1凹部32a及第2凹部32b的部位的宽度方向截面形状大致一致,用来插入基础构件30,该截面形状为图三中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在滑动部11的下方的侧缘部突出形成有两个轴支撑部12a、12b。轴支撑部12a、12b分别具备轴孔。在该轴支撑部12a、12b的轴孔中插入下述的卡合构件40的轴41a、41b。另外,在滑动部11的正面侧一侧的侧面的基础构件30的另一端侧的边缘部附近,设置有将顶部朝向外侧的三角形状标记13a。另外,在第1卷线构件10的前端部的正面侧的侧面也同样设置有标记13b。

从滑动部11的上方侧缘部,通过基端部以大致较长平板状延伸设置有卷线部14。卷线部14中,基端部的宽度与滑动部11大致相同,通过形成于外侧即基础构件30的另一端侧的倾斜部14a延伸设置。在倾斜部14a形成有使倾斜部14a的宽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半圆筒状的凸部14a1。在卷线部14中,在向长边方向延伸的两侧面部形成有槽状的切线工具插入槽15a及穿线槽15b。在内侧即基础构件30的一端侧的穿线槽15b的上端部的卷线部14的侧缘部,在正面侧及背面侧以l字状突出一对能够在中间卡止线的卡止部16。

在第1卷线构件10的另一侧的侧面即背面的内侧侧边缘的卷线部14与滑动部11的界线附近设置有线卡止部17。线卡止部17包括切口部17a与,将切口部17a留一点缝隙而闭塞的突起17b。而且,在第1卷线构件10的卷线部14的基端部的上方背面,形成有沿长边方向延伸设置的两个纵肋18a、18b。而且,在纵肋18a、18b的上方形成有与第1卷线构件10的短边方向并排突出的两个凸台19a、19b。凸台19a、19b的间距与下述的防挠曲构件60的卡止孔65的间距相同。而且,凸台19a、19b被形成为以其直径能够插入至卡止孔65。

卡合构件40转动自如地设置在第1卷线构件10的滑动部11上,形成为大致方棒状,从轴41a、41b一侧端形成有向基础构件30即卡合部31一侧突出的卡合齿42。轴41a、41b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在轴41a、41b附近有切痕的侧视图上大致呈u字状的弹性部43。轴41a、41b插入至轴支撑部12a、12b的轴孔时,弹性部43的端部抵接至滑动部11的侧边缘面并弹发。因此,卡合齿42向卡合部31施力,卡合齿42和卡合部31的凹部的卡合得以维持。而且,抵抗弹性部43的施力用手指按住弹性部43的话,卡合齿42和卡合部31的卡合就会被解除。于是,第1卷线部构件10沿基础构件30的长边方向移动。

第2卷线构件20中,基础构件30侧的基端部为转动支撑部21,形成为分成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两股板状,在正面侧及背面侧的各板状部分形成有轴孔21a、21b。轴孔21a、21b中转动自如地插入基础构件30的转动轴部35a、35b。因此,第2卷线构件20转动自如地设置在基础构件30。而且,转动支撑部21的端部在侧视图上呈半圆状。另外,该半圆状的顶部形成有相对而突出的限制突起21c、21d。限制突起21c、21d通过凹部和凸部的关系分别能够嵌入到限制凹部36a、36b、37a、37b。因此,在第2卷线构件20上的,基础构件30的转动轴部35a、35b周围的转动受到限制。卷线部24从转动支撑部21的上方的侧缘部,呈较长平板状延伸设置。在卷线部24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两侧缘部上分别形成有槽状的切线工具插入槽25a及穿线槽25b。在内侧的穿线槽25b的前端部,与第1卷线构件相同形成有线卡合部26。另外,卷线部24的基端部也是同样的形成有倾斜部24a。另外,在第2卷线构件20的背面,与第1卷线构件10的线卡止部17同样,设置有包括切口部27a和突起27b的线卡止部27。

在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分别设置有两个大致板状的卷线量限制构件50。卷线量限制构件50被设为,其平面朝向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的长边方向能够限制缠绕在卷线部14、24的线量。卷线量限制构件50中形成有狭缝51,其能够将线卡止并固定。而且,在狭缝51的相反侧,形成有相对的钩状部52a、52b,分别与切线工具插入槽15a、25a及穿线槽15b、25b相卡合,为此卷线量限制构件50移动自如地配置在卷线部14、24的长边方向上。另外,卷线量限制构件50,能够从形成于卷线部14、24的正面的切线工具插入槽15a、25a的前端及基端的切口14f、24f插入。

而且,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的各卷线部14、24的前端形成有抵接突出板14g、24g,该抵接突出板14g、24g在穿线槽15b、25b的正面侧的板上相互对向突出呈板状。通过该抵接突起板14g、24g的抵接,限制了第1卷线构件10与第2卷线构件20的接近,于卷线部14、24的相互对向的一侧即内侧的边缘部形成有间隙并能移动卷线量限制构件50。因此,能够使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的每个卷线量限制构件50容易进行相互对位。

在第2卷线构件20的背面侧转动自如地配置有防挠曲构件60。防挠曲构件60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薄板状,并形成有多个卡止孔65。防挠曲构件60中,端部附近的销67装拆自如地压入并安装在第2卷线构件20的卷线部24前端的销孔24c上,以销67为中心转动自如。防挠曲构件60的转动是,通过防挠曲构件60抵接于第2卷线构件20背面的,沿卷线部24的长边方向在外侧缘形成的纵肋28而进行限制的。另外,第2卷线构件20的转动支撑部21的轴孔21a的附近突出形成有突起21e。至于防挠曲构件60,在收纳毛球制作工具1时通过将突起21e插入卡止孔65中以能固定好防挠曲构件60。另外,在防挠曲构件60的正面侧形成有与基础构件30的卷线构件位置刻度33相同刻度的卷线构件位置刻度63。

<毛球制作方法1>

下面,对由毛球制作工具1制作的毛球2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能调节大小的毛球2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对在相互对向的基础构件30上所设置的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的间隔进行调节,即进行第1工序。也就是说,将沿基础构件30能够移动地形成的第1卷线构件10移动以进行调节。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的间隔为毛球2的直径的大小。还有此时,第2卷线构件20的限制突起21c、21d分别被嵌入到基础构件30的限制凹部36a、36b内而限制第2卷线构件20的转动。调节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之间的间隔之后,与此相配合移动卷线量限制构件50以调节即规定卷线量。想制作毛线2a的密度较高的毛球2时,加大卷线量限制构件50的间隔即可。另外,调好在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的卷线量限制构件50的间隔的话,就能制作均匀的毛球2。而且,使防挠曲构件60转动,使第1卷线构件10的凸台19a、19b插入到防挠曲构件60的卡止孔65内。于是,在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之间卷线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挠曲。

其次,在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之间进行巻线,即缠绕毛线2a进行第2工序。卷线根据粗细不同所不同,但大致缠绕80~100回左右的话能制作均匀的毛球2。图5表示在此时的状态的毛球制作工具1。并且,将毛球2a的两端卡止在卷线量限制构件50的狭缝51。

其次,缠绕的线即毛线2a的中央以线绳2b进行临时打结,即而进行第3工序。此时,读取标记13a、13b所标示的第1卷线构件10的位置刻度,将与该刻度对应的中间位置刻度34的位置作为标识的话就能容易的把握缠绕的线即毛线2a的中央位置。在图5、图6的例中,标记13a、13b用卷线构件位置刻度33/63来标示的刻度中的刻度为“10”。因此,中间位置刻度34的刻度“10”的位置即用箭头p表示的位置为缠绕的毛线2a的中央位置,将中间位置刻度34的刻度“10”作为标识而进行线绳2b的临时打结。

其次,在与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的对向的部位的相反侧的部位的切线工具插入槽15a、25a上插入剪刀的刀刃等切断线的切线工具,切断与在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的对向的部位的相反侧的部位上所缠绕的线即毛线2a,即进行第4工序。因为能在切线工具插入槽15a、25a上插入剪刀等切线工具,所以容易切断毛线2b。而且,切断毛线2a后,取下缠绕且切断后的毛线2a并用线绳2b系上,如图7(a)所示,多数大致相同长度的毛线2a就能结成一束。其之后,散开多数的毛线2a并整理形状的话,毛球2就完成了。

由此,根据毛球制作工具1,通过移动第1卷线构件10,使其沿基础构件30与第2卷线构件接近或离开,能够调节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之间的距离,以此制作各种各样大小即直径的毛球2。然后,第1卷线构件10的移动是只需按压卡合构件40的弹性部43就能够简单地使其移动的,如果手指从弹性部43离开的话卡合齿就会自动的卡合在卡合部31上,第1卷线构件10固定在基础构件30上。而且,卡合部31为以相等的间距重复凹凸的形状,因此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之间的距离调节易明白,操作容易。

<毛球制作方法2>

其次,对毛球制作工具1的其他毛球2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毛球2的制作方法为,使用毛球制作工具1而能够制作出最小的毛球的方法。

作为事前准备,使第1卷线构件10与第2卷线构件20接近,使抵接突起板14g、24g抵接后转动第2卷线构件20,使第2卷线构件20的限制突起21c、21d嵌入至限制凹部37a、37b内,用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形成l字状,参照图8。

其次,如图8所示,在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对向的部位的穿线槽15b、25b上穿过一根线绳2b,即进行第1工序。此时,从第1卷线构件10到第2卷线构件20的线绳2b卡止于线卡止部17、27,将线绳2b的两端部,分别卡止于设置在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的前端的线卡止部16、26。

其次,如图9所示,在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的卷线部14、24上分别卷线即毛线2a,即进行第2工序。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形成为l字状,并且,第2卷线构件20通过限制突起21c、21d和限制凹部37a、37b的凹凸嵌入而转动受到限制,因此容易缠绕毛线2a。此外此时,调节卷线量限制构件50设定希望的卷线量为较好。大致缠绕70~100次左右。将缠绕的毛线2a的两端分别卡止于卷线量限制构件50的缝隙51。

其次,如图10所示,拉住线绳2b的两端将线绳2b的端部做出临时打结,即进行第3工序。拉住线绳2b的两端的话,第2卷线构件20的限制突起21c、21d和限制凹部37a、37b的嵌入就会被解除,第2卷线构件20接近第1卷线构件10会在转动轴部35a、35b的周围转动。此外此时,先解除线绳2b和线卡止部17、27、16、26之间的卡止。

然后,在切线工具插入槽15a、25a插入剪刀等的刃尖,切断与在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的相互对向的部位的相反侧部位的毛线2a,即进行第4工序。然后,用线绳2b系上,则成为如图7(a)所示的形态,与前述相同做出如图7(b)所示的毛球2就制作完成了。

如此一来,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的相互对向部位上设置有穿线槽15b、25b,在该穿线槽15b、25b上预先穿线绳2b,由此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上分别缠绕毛线2a,就能制作较小的毛球2。

<流苏制作方法>

其次,如图12所示对流苏6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流苏6的制作方法,与上述的<毛球制作方法1>的工序几乎相同。因此,只对不同的工序进行说明。制作流苏6的时候也一样,通过移动第1卷线构件10,能够改变毛线的长短。流苏6的制作如图11所示,在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之间缠绕的卷线量,大概以20回左右为佳。另外,制作流苏6时,事先制作打结绳子形成圈的悬挂用绳6b。然后,在缠绕的毛线6a上埋入悬挂用绳6b的结扣的结部6b1。流苏6的制作中,在缠绕的毛线6a的中央处所打结的线绳6c则要扎实牢固。

如此一来,与<毛球制作方法1>相同,在切线工具插入槽15a、25a插入剪刀的刃尖切断毛线6a。然后,将悬挂用绳6b一侧的上部的毛线6a使用紧固线6d系紧。然后,用剪刀等调整毛线6a的长度、形状,流苏6就完成了。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本实施方式。能够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基础构件30和第1卷线构件10及第2卷线构件20形成为较长平板状,也能够形成为圆棒状或方棒状等其他较长形状。另外,防挠曲构件60设置于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之间即可,与实施例相反,也可安装于第1卷线构件10。另外,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与基础构件20垂直相交而设置的,但设置角度等能够进行种种变更。而且,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中任一个能够沿基础构件30移动即可,两者也可在基础构件30上移动。也就是说,第1卷线构件10和第2卷线构件20形成为可接近远离,能够调节两者之间间的距即可。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制作直径不同的毛球的毛球制作工具以及毛球制作方法。

符号说明

1…毛球制作工具2…毛球

2a…毛线2b…线绳

6…流苏6a…毛线

6b…悬挂用绳6b1…结部

6c…线绳6d…紧固线

10…第1卷线构件11…滑动部

12a…轴支撑部12b…轴支撑部

13a…标记13b…标记

14…卷线部14a…倾斜部

14a1…凸部14f…切口

14g…抵接突起板15a…切线工具插入槽

15b…穿线槽16…线卡止部

17…线卡止部17a…切口部

17b…突起18a…纵肋

18b…纵肋19a…突起

19b…凸台20…第2卷线构件

21…转动支撑部

21a…轴孔21b…轴孔

21c…限制突起21d…限制突起

21e…凸台24…卷线部

24a…倾斜部24c…销孔

24f…切口24g…抵接突起板

25a…切线工具插入槽25b…穿线槽

26…线卡止部

27…线卡止部28…纵肋

30…基础构件31b…卡合部

32a…第1凹部32b…第2凹部

33…卷线构件位置刻度34…中间位置刻度

35a…转动轴部35b…转动轴部

36a…限制凹部36b…限制凹部

37a…限制凹部37b…限制凹部

40…卡合构件41a…轴

41b…轴42…卡合齿

43…弹性部50…卷线量限制构件

51…狭缝52a…钩状部

52b…钩状部60…防挠曲构件

63…卷线构件位置刻度65…卡止孔

67…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