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式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7501发布日期:2019-06-15 00:3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式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涉及烘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凝式烘干装置。

技术背景

一般来说,衣物烘干机是向滚筒内的浸湿状态的洗涤物强制吹送高温干燥的空气,并经过一系列过程烘干洗涤物的装置。根据对烘干被干燥物时生成的湿空气的处理方式,上述衣物烘干机可分为排气式和冷凝式。其中,上述排气式衣物烘干机是通过供给外部空气烘干衣物,并将滚筒中排出的湿空气排出到烘干机的外部的方式;上述冷凝式衣物烘干机是对烘干机中排出的湿空气进行冷凝,去除其中含有的水分,然后将上述去除水分的空气再循环到滚筒的方式。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采用新的冷凝方式的冷凝式衣物烘干机,从而解决在利用加热泵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冷凝式衣物烘干机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式烘干装置,可有效提高烘干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冷凝式烘干装置,包括冷凝装置本体;所述的冷凝装置本体为腔体,并通过底部设有的支撑脚进行站立支撑,冷凝装置本体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装置本体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管道,环形管道两端均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密封位于冷凝装置本体外壁两侧;一侧上部的连接口上固定连接有管体ⅰ,下部的连接口上固定连接有管体ⅱ,另一侧的连接口上固定连接有管体ⅲ,所述的管体ⅰ、管体ⅱ与管体ⅲ上均设有与对应连接口数量相同的分流管。

所述的管体ⅰ与进油管连接,出管体ⅱ与出油管连接,管体ⅲ为循环油管。

本发明,干燥效率及能量使用效率较高、有效降低了风进入冷凝风道时所受到的阻力以及在进风口内转为上升段时所受的阻力,使冷凝式烘干装置在进行烘干作业时产生的高温湿热的空气更容易排出,提高了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知,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冷凝式烘干装置,包括冷凝装置本体1;所述的冷凝装置本体1为腔体,并通过底部设有的支撑脚2进行站立支撑,冷凝装置本体1上部设有进水口3,下部设有出水口4;所述的冷凝装置本体1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管道5,环形管道5两端均设有连接口6,连接口6密封位于冷凝装置本体1外壁两侧,一侧上部连接口6上密封连接有管体ⅰ7,下部连接口6上密封连接有管体ⅱ8;另一侧连接口6上密封连接有管体ⅲ9;环形管道5呈交错状排列或队形状排列。所述的管体ⅰ7、管体ⅱ8与管体ⅲ9上均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口6数量对应的分流管10;分流管10上设有控制阀11,控制阀11控制导热油的进出及循环工作,管体ⅰ7与进油管12连接,出管体ⅱ8与出油管13连接,管体ⅲ9为循环油管。工作时将控制阀11全部打开,冷凝装置本体1中的冷水一直在循环,导热油从进油管12进入,后通过管体ⅰ7上的分流管10进入冷凝装置本体1上部的环形管道5进行初步循环冷却,被降温后的导热油进入管体ⅲ9,后通过管体ⅲ9上的分流管10进入冷凝装置本体1下部的环形管道5进行再次循环冷却,冷却后的导热油通过管体ⅱ8上的出油管13出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冷凝式烘干装置,包括冷凝装置本体;所述的冷凝装置本体为腔体,并通过底部设有的支撑脚进行站立支撑,冷凝装置本体上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Ⅰ与进油管连接,出管体Ⅱ与出油管连接,管体Ⅲ为循环油管。本发明,干燥效率及能量使用效率较高、有效降低了风进入冷凝风道时所受到的阻力以及在进风口内转为上升段时所受的阻力,使冷凝式烘干装置在进行烘干作业时产生的高温湿热的空气更容易排出,提高了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叶利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洪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