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内盖的锁紧结构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2493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机内盖的锁紧结构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衣机内盖的锁紧结构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按其额定洗涤容量分为家用和集体用两类。中国规定洗涤容量在6千克以下的属于家用洗衣机:家用洗衣机主要由箱体、洗涤脱水桶(有的洗涤和脱水桶分开)、传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加热装置。洗衣机一般专指使用水作为主要的清洗液体,有别于使用特制清洁溶液,及通常由专人负责的干洗。

洗衣机的外桶盖安装在外桶顶部,外桶盖上一般设置衣物投放口,投放口上设置内盖,使用时,将内盖打开,从投放口将衣物投放到洗衣桶内,洗涤时,将内盖锁定,外桶盖封闭,这样能够防止衣物向外甩出、水流外溅、或者热风外溢等。然而,在洗衣过程中,如果用户误操作或者其他原因,内盖打开,则衣物向外甩出、水流外溅、或者热风外溢,造成洗涤效果或者烘干效果差,内盖和外桶盖之间如果设置电开关,结构复杂,不易清洗、容易松动,而且需做防水处理,而且一般热风的温度较高,长期使用对电开关的元件具有损坏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内盖的锁紧结构及洗衣机,通过设置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实现了将驱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转化为锁舌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实现内盖的解锁,这种方式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运动方向上的转化,一方面使锁紧结构在内盖上占用空间更小,另一方面结构简单、易于清洗、不易松动,更加节约成本,而且对于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由于热风的温度较高,通过上述机械结构,在高温条件下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洗衣机内盖的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盖上的锁舌、驱动件和复位件,所述驱动件具有第一接触部,所述锁舌上具有与第一接触部滑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相对滑动带动锁舌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内盖解锁;所述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复位时,复位件将锁舌复位。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中至少一个为滑动面,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在滑动面上滑动,使内盖解锁;

优选地,所述滑动面为斜面或者曲面。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为滑动面,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两滑动面相互配合滑动带动锁舌沿第二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为斜面,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两斜面至少部分贴合并相互配合滑动带动锁舌沿第二方向运动。

所述锁舌包括驱动部和用于锁紧内盖的锁止部,第二接触部位于驱动部上,所述滑动面的方向为自锁止部向驱动部向驱动件方向延伸。

驱动件设置在锁舌的上部,第一方向为竖直向下,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并由锁止部指向驱动部,滑动面的方向为自锁止部向驱动部方向向上延伸;

优选地,滑动面的方向为自锁止部向驱动部方向向上延伸的斜面。

所述复位件为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锁舌与内盖之间并与二者连接;

优选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锁舌连接,另一端与内盖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为拉簧或者压簧。

所述内盖具有容纳锁舌、驱动件和复位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开设供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缩入/伸出的第一开口和供锁舌沿第二方向缩入/伸出的第二开口,所述锁舌的一端伸出第二开口,另一端与复位件连接,驱动件的一端伸出第一开口,第一接触部位于驱动件的另一端,第二接触部位于锁舌上与第一接触部相对应的部位;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按钮。

所述锁舌和/或驱动件还具有限位部,用于限制锁舌和驱动件脱出;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锁舌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位于容纳腔内,在锁舌位于锁紧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开口相抵,第二限位部与第二开口相抵。

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容纳腔内,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锁舌的驱动部相抵,另一端与容纳腔的后壁相抵。

一种具上述的内盖锁紧结构的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外桶,所述外桶上设置外桶盖,所述外桶盖上设有用于投放衣物的投放口,内盖设置在投放口上,投放口边沿上设有与锁舌相对应的锁槽,所述锁舌沿第二方向运动从锁槽内脱出,内盖解锁,所述驱动件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复位时,复位件将锁舌复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实现了将驱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转化为锁舌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实现内盖的解锁,这种方式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运动方向上的转化,一方面使锁紧结构在内盖上占用空间更小,另一方面结构简单、易于清洗、不易松动,更加节约成本,而且对于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由于热风的温度较高,通过上述机械结构,在高温条件下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2、将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设计成滑动面,使二者的接触面积更大,不易偏移或者损坏;

3、通过设置复位件,在驱动件沿与第一方向的反向运动时,将锁舌复位,为一下次使用做准备;

4、通过将锁舌、驱动件和复位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对上述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更加美观便于清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内盖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锁紧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1的另一种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5在另一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盖2、外桶盖3、容纳腔4、第一开口5、第二开口6、投放口7、锁槽100、驱动件,按钮101、第一接触部,第一斜面105、第一限位部200、锁舌201、第二接触部,第二斜面202、锁止部203、驱动部205、第二限位部301、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弹簧302、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复位件303、安装凸台304、凹部305、凹槽、306、上盖307、底盖308、本体309、安装开口310、把手。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洗衣机内盖的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盖1上的锁舌200、驱动件100和复位件302,所述驱动件100具有第一接触部101,所述锁舌200上具有与第一接触部101滑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201;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接触部101与第二接触部201相对滑动带动锁舌200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内盖1解锁;所述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复位时,复位件302将锁舌200复位。

通过设置第一接触部101和第二接触部201,通过第一接触部101和第二接部的相对滑动将驱动件100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转化为锁舌200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实现内盖1的解锁,这种方式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运动方向上的转化,一方面使锁紧结构在内盖1上占用空间更小,另一方面更加节约成本,在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复位时,驱动件100对锁舌200的相抵力丧失,通过复位件302将锁舌200复位,当锁舌200与锁槽7相对时,实现内盖1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10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01中至少一个为滑动面,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101或第二接触部201在滑动面上滑动,使内盖1解锁。

通过在第一接触部101和/或所述第二接触部201上设滑动面,使另一接触部在滑动面上滑动,利用第一接触部10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01在滑动面相对滑动使驱动件上的驱动力转化为沿第二方向的分力,驱动锁舌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内盖1解锁,即实现将驱动件100的第一运动方向转化为锁舌200的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大。

其中,所述滑动面为斜面或者曲面,曲面可以是内凹形的也可以是外凸形的还可以是不规则曲面。

第一接触部10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01的设置方式有很多,下面举例说明。

方案一,第二接触部为滑动面,第一接触部为驱动件局部凸出形成凸起,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凸起在滑动面上滑动带动锁舌200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内盖1解锁。

方案二,第一接触部为滑动面,锁舌局部凸出形成凸起,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凸起在滑动面上滑动带动锁舌200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内盖1解锁。

方案三,所述第一接触部10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01均为滑动面,两滑动面平行,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两滑动面相互配合滑动带动锁舌200沿第二方向运动。

最好是,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均为斜面,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两斜面相互配合滑动带动锁舌沿第二方向运动。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锁舌200包括用于锁紧内盖1的锁止部202和驱动部203,第二接触部201位于驱动部203上,所述滑动面的方向为自锁止部202向驱动部203向驱动件100方向延伸。滑动面的方向自锁止部202向驱动部203向驱动件100方向延伸,在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产生向第二方向运动的分力,驱动锁止部202向第二方向运动,使内盖1解锁。

所述第一方向由驱动件指向锁舌方向,第二方向由锁止部202指向驱动部203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驱动件100沿竖直向下运动,第一接触部101与第二接触部201相对滑动使锁舌200沿水平方向向内盖1的中部移动使内盖1解锁。

具体来说,内盖1锁定时处于水平方向,滑动面的方向自锁止部202向驱动部203向上延伸形成的斜面方向,驱动件100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使第一接触部101与第二接触部201相抵,随着驱动件100的向下运动推动锁舌200沿水平方向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内盖1解锁。

进一步地,驱动件100设置在锁舌200的上部,第一方向为竖直向下,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并由锁止部202指向驱动部203,滑动面的方向自锁止部202向驱动部203方向向上延伸。

当然,驱动件100也可以设置在锁舌200的侧面,如设置在左部,第一方向也可以为水平向右,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并由锁止部202指向驱动部203,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一定夹角,滑动面的方向自锁止部202向驱动部203方向向左延伸形成的斜面。驱动件向右运动,带动锁止部向驱动部方向运动,使内盖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302为弹性复位件302,所述弹性复位件302设置在锁舌200与内盖1之间并与二者连接。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302将锁舌200复位,为下一次使用做准备。弹性复位件302利用其弹性进行复位,复位效果好。

其中,弹性复位件302为复位弹簧302,复位弹簧302的一端与锁舌200连接,另一端与内盖1连接。复位弹簧302结构简单,成本低。

方案一,当复位弹簧302与内盖1连接的连接处较复位弹簧302与锁舌200连接的连接处更靠近锁止部202时,复位弹簧302为拉簧,在驱动件向下运动时,锁舌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复位弹簧302进一步拉伸,驱动件复位时,复位弹簧302收缩使锁舌复位。

方案二,当复位弹簧302与锁舌200连接的连接处较复位弹簧302与内盖1连接的连接处更靠近锁止部202时,复位弹簧302为压簧,在驱动件100向下运动时,锁舌沿锁止部向驱动部方向运动,使复位弹簧302进一步压缩,驱动件复位时,复位弹簧302弹性复位使锁舌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1具有容纳锁舌200、驱动件100和复位件302的容纳腔3,所述容纳腔3上开设供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缩入/伸出的第一开口4和供锁舌200沿第二方向缩入/伸出的第二开口5,所述锁舌200的一端伸出第二开口5,另一端与复位件302连接,驱动件100的一端伸出第一开口4,第一接触部101位于驱动件100的另一端,第二接触部201位于锁舌200上与第一接触部101相对应的部位。

通过设置容纳腔3,将锁舌200、驱动件100和复位件302设置在容纳腔3内,既能够防止上述部件的损坏,而且更加美观。驱动件100缩入第一开口4时,第一接触部101和第二接触部201接触滑动,驱动锁舌200沿第二方向缩入容纳腔3内,驱动件100伸出第一开口4复位时,复位件302将锁舌200复位。

其中,所述驱动件100可以为按钮100。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200和/或驱动件100还具有限位部,用于限制锁舌200和驱动件100脱出。由于第一接触部101与第二接触部201滑动接触,因此在锁舌200或驱动件100上设置一个限位部即可。比如,在驱动件100上设置限位部,当驱动件100复位时,限位部与第一开口4相抵,使驱动件100停止运动,第一接触部101和第二接触部201相抵使锁舌200停止运动。

当然也可以在驱动件100和锁舌200上均设置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302设置在容纳腔3内,复位弹簧302的一端与锁舌200的驱动部203相抵,另一端与容纳腔3的内壁相抵。

最好是,复位弹簧302设置在锁舌200上与锁止部202相对的另一端,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驱动锁舌200向内缩入容纳腔3,复位弹簧302被压缩,当驱动件100复位时,复位弹簧302复位推动锁舌200复位。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具有内盖锁紧结构的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外桶,所述外桶上设置外桶盖2,所述外桶盖2上设有用于投放衣物的投放口6,内盖1与外桶盖2铰接,投放口6边沿上设有与锁舌200相对应的锁槽7,所述锁舌200沿第二方向运动从锁槽7内脱出,内盖1解锁,所述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复位时,复位件302将锁舌200复位。

内盖1水平设置在洗衣机上,内盖1具有容纳腔3,锁舌200、按钮100和复位弹簧302设置在容纳腔3内。按钮设置在锁舌的上部,纳腔3的上壁上开设第一开口4,朝向外桶盖2一侧开设第二开口5。第二开口5与锁槽7相对。锁舌200包括锁止部202和驱动部203,锁止部202可沿水平方向缩入/伸出第二开口5,按钮100可沿竖直方向缩入/伸出第一开口4。

按钮100的上端伸出第一开口4,下端具有第一斜面101。锁舌200的锁止部202伸出第二开口5,驱动部203的上部具有第二斜面201,驱动部203的内侧与复位弹簧302的一端连接,复位弹簧302的另一端与容纳腔3内壁止抵。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201平行、相对并配合连接,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201的方向均自锁止部202至驱动部203向上倾斜。

即,锁舌200的驱动部203局部自锁止部202至驱动部203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斜面201,按钮100的下端自驱动部203至锁止部202向下延伸形成第一斜面101,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201平行、贴合并可相对滑动。

向下按压按钮100,按钮100竖直向下运动缩入第一开口4,使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201相对滑动,由于滑动面自锁止部202至驱动部203向上倾斜,形成驱动锁舌200向内缩入的分力,使锁止部202从第二开口缩入容纳腔,内盖1解锁;停止对按钮100施力,复位弹簧302推动锁舌200复位,锁止部202伸出第二开口5。

驱动件100上具有第一限位部105,所述锁舌200上具有第二限位部205,所述第一限位部105和第二限位部205均位于容纳腔3内,驱动件100复位时,第一限位部105与第一开口4的内壁相抵,第二限位部205与第二开口5的内壁相抵。

第一限位部为驱动件周向局部凸出形成的凸起,第二限位部205为锁舌局部向外凸出形成的凸起。

锁舌上具有凹槽305,凹槽305的开口朝向第一接触部101,凹槽305的一个侧壁自开口向底壁向内倾斜形成滑动面,在第一接触部101与该滑动面相对滑动时进入该凹槽305内,这样设置能够降低驱动件和锁舌的高度,更加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与滑动面相邻的两侧壁与第一接触部101贴合,对驱动件进行限位。因此,凹槽305一方面为相对滑动提供滑动面,还为第一接触部101提供容纳处,而且还将第一接触部101夹在中间形成限位,防止复位弹簧移位或者用户误操作造成卡死。

按钮100设置在锁舌的上部,凹槽305的开口向上,凹槽305为方形,按钮100的下部为与凹槽305配合的方形,按钮100的下部可插入凹槽305内。凹槽305的后侧壁自开口部位向下向内倾斜形成斜面作为滑动面,第一接触部101也为滑动面,与凹槽305上的滑动面相邻的两侧面和与按钮100上的滑动面相邻的两侧面分别贴合,并可相对滑动,实现了利用凹槽305对按钮100下部的限位,导向性更好,不用另设导向结构,而且更加节约空间。

内盖1包括本体308、上盖306和底盖307,本体308上开设安装开口309,本体308、上盖306和底盖307共同围成容纳腔3。上盖306为”u”形,本体308上具有把手310,把手310为自下至上向内盖1的中部弯折,安装开口309位于把手310的下方,上盖306与把手310的下部可拆卸连接形成腔体。利用把手的弯折部形成一个弯折部,可以利用该弯折不形成凹腔的一部分,而且,安装开口设置在把手下部,遮蔽性好,更加美观。下盖自本体308的下部与安装开口309装配将安装开口309闭合。第一开口4开设把手310上,第二开口5开设在本体308上。

安装时,锁舌的锁止部202自第二开口5穿出,按钮100的上部自第一开口4穿出,调整位置使第一接触部101和第二接触部201配合,在将复位件安装在锁舌的后部,再将上盖安装在把手上,二者可以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底盖与安装开口连接,将下部封闭。

实施例四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洗衣机内盖的锁紧结构为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复位驱动件100的第一复位件301,驱动件100失力时,第一复位件301将驱动件100复位。

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的用于复位锁舌200的复位件302为第二复位件302。

由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的方案中,第二复位件302对锁舌复位,同时通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滑动接触使锁舌复位,该复位方式速度较慢,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抵的力较大,磨损力大。为了使复位更加快速,增设用于复位驱动件100的第一复位件301。通过设置第一复位件301对驱动件100进行复位,驱动件100失力时,第一复位件301将驱动件100复位,所述第二复位件302将锁舌200复位,第一接触部101与第二接触部201相抵的力较小,复位速度更快。

具体来说,一种洗衣机内盖的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盖1上的锁舌200、驱动件100和第一复位件301和第二复位件302,所述驱动件100具有第一接触部101,所述锁舌200上具有与第一接触部101滑动接触的第二接触部201;

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第一接触部101与第二接触部201相对滑动带动锁舌200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内盖1解锁;驱动件100失力时,所述第一复位件301将驱动件100复位,所述第二复位件302将锁舌200复位。

实施例五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为对实施例四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复位件301为弹性复位件302,所述第一复位件301设置在内盖1与驱动件100之间并与二者连接,第一复位件301驱动所述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的反向复位。

利用第一复位件的弹力恢复力推动驱动件100复位,结构简单,成本低。

其中,所述第一复位件301为第一复位弹簧301。

以驱动件设置在锁舌的上部进行解释,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向下,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01的一端与驱动件100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内盖1连接,驱动件100失力时,第一复位弹簧301使驱动件100竖直向上运动复位。

方案一,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01与驱动件100连接的连接处高于与内盖1连接的连接处,第一复位弹簧301为压簧,第一复位弹簧301被压缩在驱动件100与内盖1之间。

驱动件向下运动,使第一复位件被压缩,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对滑动,带动锁舌向沿水平方向自锁止部向驱动部方向运动,使第二复位件被压缩,驱动件失力时,第一复位件弹性复位,将驱动件复位,同时第二复位件弹性复位,将锁舌复位。

方案二,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01与驱动件100连接的连接处低于与内盖1连接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01为拉簧,第一复位弹簧301在驱动件100与内盖1之间被拉伸。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100的周向上设置多个第一复位弹簧301,每个第一复位弹簧301的两端均分别与驱动件100和内盖1连接。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复位弹簧301,使复位力更大,复位更加快速,不会影响下一次使用。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复位弹簧301沿驱动件100的周向上均匀分布,使驱动件100受力平衡,减少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01为两个,在驱动件100的两侧相对设置。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复位弹簧301,既能满足快速、平稳的复位,又能减少成本。

进一步地,内盖具有容纳腔,第一复位件301也设置在容纳腔3内,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内盖1具有容纳锁舌200、驱动件100、第一复位件301和第二复位件302的容纳腔3,所述容纳腔3上开设供驱动件100沿第一方向缩入/伸出的第一开口4和供锁舌200沿第二方向缩入/伸出的第二开口5,所述第一复位件301止抵于驱动件100和容纳腔3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复位件302止抵于锁舌200和容纳腔3之间。通过设置容纳腔3,使锁舌200、驱动件100、第一复位件301和第二复位件302均位于容纳腔3内,更加美观,而且对上述部件还具有保护作用。

第一复位件301安装在第一限位部105和容纳腔9的内壁之间,具体来说所述驱动件100上具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容纳腔3内,驱动件100复位后所述第一限位部105与第一开口4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0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105连接,另一端与容纳腔3的内壁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105,一方面在驱动件100复位时,第一限位部105与第一开口4的内壁相抵防止驱动件100从第一开口4脱出,另一方面,为第一复位弹簧301提供了安装部位,一举多用,更加实用。该限位部可以为实施例一至三中的第一限位部105。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100的周向上局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一限位部105。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3的内壁上设有凹部304,所述第一限位部105上与凹部304相对的位置设有安装凸台30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01的一端位于凹部304内,另一端套在安装凸台303上,与安装凸台303装配,使第一复位弹簧301止抵于安装凸台303和凹部304之间。凹部304和安装凸台303的结构,使第一复位弹簧301更加稳定,减少偏移卡死的概率。

第一接触部10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01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接触部10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01中至少一个为滑动面,所述第一接触部101或第二接触部201在滑动面上滑动,使内盖1解锁。

其中,所述滑动面为斜面或者曲面。

实施例六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五进一步地限定,一种具有内盖锁紧结构的洗衣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洗衣机还包括用于复位驱动件100的第一复位弹簧301。

具体来说,洗衣机包括外桶,所述外桶上设置外桶盖2,所述外桶盖2上设有用于投放衣物的投放口6,内盖1与外桶盖2铰接。内盖1水平设置在洗衣机上。

内盖1具有容纳腔3,容纳腔3内设有锁舌200、按钮100和第一复位弹簧301和第二复位弹簧302。按钮100设置在锁舌200的上部。容纳腔3的上壁上开设第一开口4,朝向外桶盖2一侧开设第二开口5。锁舌200包括锁止部202和驱动部203,锁止部202可沿水平方向缩入/伸出第二开口5,按钮100可沿竖直方向缩入/伸出第一开口4。投放口6边沿上设有与锁舌200相对应的锁槽7。

按钮100的上端伸出第一开口4,下端具有第一斜面101。第一复位弹簧301的上端与按钮连接,下端与容纳腔的底壁相抵。锁舌200的锁止部202伸出第二开口5,驱动部203的上部具有第二斜面201,驱动部203的内侧与第二复位弹簧302的一端连接,第二复位弹簧302的另一端与容纳腔3内壁止抵。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201平行并配合连接,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201的方向均自锁止部202至驱动部203向上倾斜。

即,锁舌200的驱动部203自锁止部202至驱动部203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斜面201,按钮100的下端自驱动部203至锁止部202向下延形成第一斜面101,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201贴合并可相对滑动。

按钮100的侧壁局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一限位部105,第一复位弹簧301的上部止抵于第一限位部105上,下部止抵于容纳腔3底壁上,锁舌200的上壁局部向外凸出形成第二限位部205。

所述容纳腔3的底壁上设有凹部304,所述第一限位部105上与凹部304相对的位置设有安装凸台30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01的一端位于凹部304内,另一端套在安装凸台303上与安装凸台303装配,使第一复位弹簧301止抵于安装凸台303和凹部304之间。

驱动部的内侧凸出形成与第二复位弹簧相匹配的凸出部,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套在凸出部上,另一端与容纳腔内壁相抵。第二复位弹簧与锁舌共轴线。

向下按压按钮100,按钮100竖直向下运动,按钮从第一开口4缩入容纳腔4内,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使第一斜面101与第二斜面201相对滑动,由于斜面自锁止部202至驱动部203向上倾斜,形成驱动锁舌200向内缩入的分力,使锁舌200沿锁止部指向驱动部的方向运动,锁止部从第二开口5中缩入容纳腔3,第二复位弹簧被压缩,内盖1解锁;停止对按钮100施力,第一复位弹簧301推动第一限位部105向上运动带动按钮100向上并从第一开口伸出复位,第二复位弹簧302推动锁舌200沿驱动部指向锁止部的方向运动,使锁止部202伸出第二开口5,锁止部202伸入锁槽7将内盖1锁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