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3065阅读:4158来源:国知局
布料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布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布料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的衣物都是通过对单一色彩的布料进行染色得到的,染布的方式通常采用手工染布料,主要经过浸染、晾晒、碾布等步骤,其中在浸染的过程中需要将布料放置在染料缸内用手揉搓一段时间,使染料充分浸润布料;然后将染色后的布料架在晾晒架上进行晾晒;晾晒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布料碾平整,确保晾干后的布料没有褶皱。但是在上述步骤中存在以下问题:为了使布料充分浸润上染料,需要对布料进行揉搓,揉搓布料的过程中会加重布料的褶皱程度,会增加后续的碾布料时间和碾布料难度;同时染布料的过程中染料颗粒容易产生染料沉淀,导致布料染色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晾晒布料之前实现布料碾平,同时使布料染色均匀的加工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布料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染料备用,该染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23-28份,甘油醚油酸酯18-24份,坡缕石11-16份,羊毛脂8-13份,余量为水;

步骤2:准备用于盛放步骤1中所述染料的染料池、用于搅动染料和打捞染料沉淀的搅动打捞机构、转移染料沉淀的刮送机构、研磨染料沉淀和碾布的棘轮机构以及带动棘轮机构运行的连杆机构;

步骤3:搅动打捞机构在搅动染料的同时对染料沉淀进行打捞;

步骤4:刮送机构与搅动打捞机构接触后将染料沉淀转移至棘轮机构;

步骤5:连杆机构带动棘轮机构运行,棘轮机构运行过程中研磨染料沉淀,并将研磨后的染料涂覆在布料上。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连杆机构和棘轮机构的配合,在拉动染色后的布料移动的过程中,棘轮机构可以对布料进行挤压和刮平,减省后续晾晒布料时的碾布程序,棘轮机构在碾布的同时将布料上的水分除去,减少后续拧干过程,有效避免布料出现褶皱情况;同时与搅动打捞机构配合,对染料池底部的染料沉淀进行搅拌,使其与溶液混合,同时对染料沉淀坡缕石进行打捞;再与刮送机构配合,将染料沉淀坡缕石转移至棘轮机构后对染料沉淀进行研磨,并将研磨后的坡缕石撒在布料上,再在棘轮机构挤压布料的时候将坡缕石均匀地涂覆在布料上,提高染料间的吸附性能,同时在羧甲基纤维素和羊毛脂的作用下提高染料的粘稠性,再与甘油醚油酸酯搭配可实现布料均匀染色。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染料中羧甲基纤维素为25份,甘油醚油酸酯为20份,坡缕石为13份,羊毛脂为10份,余量为水。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该配比的染料染色更均匀,同时吸附能力更强,可有效防止布料脱色。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染料还包括乙二醇10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染料中加入乙二醇可以有效加速其他成分溶解的溶解度,减少染料中的沉淀量。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染料还包括云母粉15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云母粉可以提高布料的耐酸碱性和耐腐蚀性,同时也能提高布料的附着力,有效防止脱色。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坡缕石的粒度为2-3μm。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减少染料中的沉淀量,确保布料在浸染过程中上色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布料加工工艺所用布料加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刮料块和过滤板接触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染料池1、隔板2、一号电机3、支撑杆4、套管5、转动杆6、过滤板7、一号锥齿轮8、二号锥齿轮9、支撑座10、棘轮11、一号棘杆12、一号棘爪13、二号棘杆14、二号棘爪15、碾平台16、主动杆17、连杆18、从动杆19、送料杆20、刮料块21、挡杆22、四号电机23、拉绳24、布料25。

布料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染料,包括羧甲基纤维素25份,甘油醚油酸酯20份,坡缕石13份(坡缕石的粒度为3μm),羊毛脂为10份,乙二醇10份,云母粉15份,余量为水,混合均匀后备用;

步骤2:准备一种如图1所示的布料加工设备,包括染料池1、隔板2、搅动打捞机构、棘轮机构、连杆机构和刮送机构。

隔板2将染料池1分隔为右侧的染色区和左侧的搅拌区,染色区和搅拌区连通,搅动打捞机构位于搅拌区。搅动打捞机构包括一号电机3、支撑杆4、套管5、转动杆6和过滤板7。一号电机3固定在机架上,支撑杆4和套管5分别与一号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杆4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锥齿轮8。套管5的管壁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轴承,轴承外圈与通孔的孔壁过盈配合,转动杆6与轴承内圈过盈配合,其中轴承内圈的内壁和轴承外圈的外壁均固定有密封垫。转动杆6左端固定有二号锥齿轮9,二号锥齿轮9与一号锥齿轮8啮合,过滤板7与转动杆6固定连接。

棘轮机构包括支撑座10、棘轮11、一号棘杆12、一号棘爪13、二号棘杆14和二号棘爪15。支撑座10和棘轮11转动连接于机架上,棘轮11能与染料池1右上方设置的碾平台16接触。一号棘杆12右端与支撑座10铰接,一号棘杆12左端与一号棘爪13固定连接。二号棘杆14上端与支撑座10铰接,二号棘杆14下端与二号棘爪15固定连接。

连杆机构包括二号电机、主动杆17、连杆18和从动杆19。二号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主动杆17下端和二号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主动杆17上端与连杆18左端铰接,连杆18右端与从动杆19上端铰接,从动杆19下端与支撑座10固定连接。

刮送机构包括三号电机、送料杆20和刮料块21。三号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三号电机为伺服电机,送料杆20上端与三号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送料杆20下端与刮料块21固定连接,机架上固定有能与送料杆20接触的挡杆22。机架上还固定有四号电机23,四号电机23输出轴的轴壁上固定有拉绳24,拉绳24与布料25一端固定后用于拉动布料25向右移动。

步骤3:布料25在染色后起料的过程中,先启动一号电机3、二号电机、伺服电机和四号电机23,四号电机23带动布料25沿碾平台16向右移动;一号电机3带动套管5转动,转动杆6和过滤板7随套管5公转,对染料池1内的染料进行搅拌;同时一号电机3带动支撑杆4和一号锥齿轮8转动,一号锥齿轮8带动二号锥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6和过滤板7自转,将染料池1内的染料沉淀打捞留在过滤板7上;

步骤4:当过滤板7公转和自转至刮料块21位置时,如图2所示,三号电机带动送料杆20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刮料块21将过滤板7上的染料沉淀刮入刮料块21上,当刮料块21转移至棘轮11上方时,刮料块21上的染料沉淀掉落至棘轮11的齿上;

步骤5:二号电机带动主动杆17圆周转动的同时通过连杆18带动从动杆19圆弧转动,当从动杆19绕支撑座10与机架的转动连接点顺时针转动的时候,一号棘杆12带动一号棘爪13向右移动一个棘轮11齿,同时二号棘杆14带动二号棘爪15向下移动一个棘轮11齿;当从动杆19绕支撑座10与机架的转动连接点逆时针转动的时候,二号棘杆14带动二号棘爪15逆时针转动棘轮11,同时一号棘杆12带动一号棘爪13推动棘轮11逆时针转动;当一号棘爪13与棘轮11齿接触的时候,一号棘爪13与棘轮11齿配合对染料沉淀进行研磨;棘轮11继续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将研磨后的染料撒在布料25上,在棘轮11挤压布料25的时候将染料均匀地涂覆在布料25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