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26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能面料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凉爽、抗菌、防皱和防滑移的多功能面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外形美观、经久耐用,而且要求功能性强,健康环保。

由于夏季人们出汗较多,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赋予接触面料凉爽性能的同时增加面料的抗菌性能是凉爽产品的基本要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夏季家居面料一般都较为硬挺,且需要直接铺在家居上,因此,该类面料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抗皱能力和防滑易能力。一般情况下,将诸多功能集聚在一个面料上最直接的方法是采用面料复合技术,但是该技术由于复合时使用热量及化学药品,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和健康隐患。

如何采用简单的设计,健康的工艺,合理的配合来实现面料的多功能化是目前纺织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适中,结构设计新颖,同时具有凉爽、抗菌、防皱和防滑移的多功能面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面料,包括凉感面料层、抗菌面料层、抗皱面料层和防滑面料层,所述凉感面料层的经纱和纬纱均为冰凉纤维,抗菌面料层的经纱和纬纱均为由抗菌纤维包覆涤纶长丝形成的包芯纱,抗皱面料层的经纱和纬纱均为形状记忆纤维,防滑面料层的经纱和纬纱均为涤纶长丝和高收缩涤纶长丝加捻形成的并线纱;所述凉感面料层、抗菌面料层、抗皱面料层和防滑面料层的基础组织为平纹结构,经纬纱排列比均为1:1:1:1,相邻两面料层间每隔6纬由接结纱以上接下的结构结合,且上下接结纱相互错开。

优选地,抗菌纤维为经过抗菌整理剂整理过的棉纤维或涤纶纤维。

优选地,防滑面料层中并线纱的并和捻度为200-400捻/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面料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优点:

(1)采用多层面料结构,每层采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纤维经纬交织而成,使面料在整体上实现功能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面料层的功能。凉感面料层和抗皱面料层分别采用冰凉纤维和形状记忆纤维交织而成,使面料表面具有冰凉的感觉,另外,由于形状记忆纤维的记忆功能,使面料具有很好的保型性能。抗菌面料层采用包芯纱线,在增加抗菌性能的同时也使该层面料具有更好的挺括和防皱性能;防滑面料层使用涤纶长丝和高收缩涤纶长丝的并捻纱线作为经纬纱,使成品面料表面具有凹凸感,增大了摩擦阻力,起到防滑的作用。

(2)面料层与层之间采用接结纱的结构连接,代替了传统的复合工艺,不仅更加环保,而且使面料层与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有利于各面料层纤维的功能发挥,克服了传统复合面料整体较硬以及恢复性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的经向截面示意图;

其中:1、凉感面料层;2、抗菌面料层;3、抗皱面料层;4、防滑面料层;11、凉感面料层经纱;12、凉感面料层纬纱;21、抗菌面料层经纱;22、抗菌面料层纬纱;31、抗皱面料层经纱;32、抗皱面料层纬纱;41、防滑面料层经纱;42、防滑面料层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面料,包括凉感面料层1、抗菌面料层2、抗皱面料层3和防滑面料层4,凉感面料层1的经纱11和纬纱12均为200D/120F涤纶冰凉长丝。抗菌面料层2的经纱21和纬纱22]均为26S抗菌纱,该抗菌纱的纱芯为75D涤纶长丝,包覆层为经季酰胺盐整理之后的棉纤维。抗皱面料层3的经纱31和纬纱32均为150D/144F的涤纶形状记忆纤维,防滑面料层4的经纱41和纬纱42均为75D/36F涤纶长丝和75D/36F高收缩涤纶长丝加捻形成的并线纱,捻度为300捻/米,面料各层基础组织为平纹,经纬纱排列比均为1:1:1:1,相邻两面料层间每隔6纬由接结纱以上接下的结构结合,多层面料的经密为260根/英寸,纬密为240根/英寸。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