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发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142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居家沙发用品的沙发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选购产品时不光考虑到它的材质舒适、随意自然,更多的是考虑到它的可装饰性,既能体现时尚感,又能在艺术效果上表现完美、品质超群。近年来今布艺沙发获得了更多青睐,相较于皮质沙发更易打理,价格也更实惠。但是市面上不少布艺沙发的面料在耐脏和抗破损方面做得并不好,使“实惠”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廉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沙发面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沙发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沙发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相互沉浮、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交织成缎纹变化组织,所述沙发面料的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由12根经纱和12根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在上的叠加位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1列的经纱与第3、4、5、6、9、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2列的经纱与第3、6、9、10、11、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3列的经纱与第1、2、3、6、7、8、10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4列的经纱与第1、4、5、8、9、10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5列的经纱与第1、4、5、8、11、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6列的经纱与第1、2、3、6、7、8、11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7列的经纱与第3、6、9、10、11、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8列的经纱与第3、4、5、6、9、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9列的经纱与第1、2、5、7、8、9、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10列的经纱与第2、5、6、7、10、11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11列的经纱与第2、3、4、7、10、11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12列的经纱与第1、2、4、7、8、9、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沙发面料的经纱采用C32S/2棉纱,所述沙发面料的第1、3、5、7、9、11行的纬纱采用T10S OE混纺纱,所述沙发面料的第2、4、6、8、10、12行的纬纱采用规格为150D/144F+40D的空气包覆纱,所述沙发面料的经密为70根/英寸,纬密为48根/英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面料的经纱采用C32S/2棉纱,纯棉原料柔软透气;本面料的纬纱采用T10S OE混纺纱和规格为150D/144F+40D的空气包覆纱,结实耐用,富有弹性,混纺纱使得面料在染色时拥有更多的选择,空气包覆纱使得面料在染色过后色彩更为绚丽;

原料成本较低,价格适中,利于市场推广;

本面料耐脏,易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其中:1,2,3,4,5,6,7,8,9,10,11,12分别代表纬纱;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分别代表经纱;黑色方块“■”代表经组织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一种沙发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沙发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相互沉浮、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交织成缎纹变化组织,所述沙发面料的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由12根经纱和12根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在上的叠加位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1列的经纱与第3、4、5、6、9、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2列的经纱与第3、6、9、10、11、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3列的经纱与第1、2、3、6、7、8、10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4列的经纱与第1、4、5、8、9、10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5列的经纱与第1、4、5、8、11、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6列的经纱与第1、2、3、6、7、8、11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7列的经纱与第3、6、9、10、11、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8列的经纱与第3、4、5、6、9、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9列的经纱与第1、2、5、7、8、9、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10列的经纱与第2、5、6、7、10、11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11列的经纱与第2、3、4、7、10、11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最小缎纹变化组织单元的第12列的经纱与第1、2、4、7、8、9、12行的纬纱的叠加点为经组织点;

所述沙发面料的经纱采用C32S/2棉纱,所述沙发面料的第1、3、5、7、9、11行的纬纱采用T10S OE混纺纱,所述沙发面料的第2、4、6、8、10、12行的纬纱采用规格为150D/144F+40D的空气包覆纱,所述沙发面料的经密为70根/英寸,纬密为48根/英寸。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或改用其他花型做此技术上的改变,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