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机的圆刀机构及其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620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裁剪机的圆刀机构及其机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裁剪机,特别涉及一种裁剪机的圆刀机构及其机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皮革裁剪、布料裁剪等行业中,由于经常要根据生产的需要裁剪物料,而现代人由于对裁剪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在追求高质量裁剪的同时也要求高速的效率,比如剪切出不同形状、不同角度、不同长度的布料或皮革,在很多时候都是需要通过工人的手工裁剪,难以保证裁剪的质量,同时效率也比较低,所以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裁剪机孕育而生。

而裁剪机作为一种专门裁剪布料、皮革等材料的精密仪器,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裁剪精度和较快的裁剪效率,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一些皮革、布料等行业中。其中,又以能够实现自动裁剪功能的数控裁剪机为主。

但目前,无论是普通裁剪机还是数控裁剪机,在裁剪布料,特别是皮革等材料时,一般裁剪机机头通过圆刀对皮料进行裁剪,而圆刀的裁剪运动又是由主动部啮合从动部,进而带动圆刀旋转得以实现。但由于主动部与从动部之间是的啮合力会影响圆刀的裁剪性能,而在装配时,由于加工所造成的累积误差,导致主动部在与从动部装配后,无法使得两者在啮合传动时的啮合力达到理论范围,因此时长会出现啮合太松或太紧的现象。如主动部和从动部啮合过松时,两者在传动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噪音和振动现象,而当主动部和从动部啮合的过紧时,又会导致主动部在带动从动部时具有较大的阻力,如需要圆刀达到预定的转速,就需要提高裁剪机的功率,从而就会导致圆刀在裁剪时的能耗极具增加。

因此,如何使得主动部与从动部之间的啮合力能够达到理论范围,在避免传动过程中出现噪音和震动现象的同时,还能裁剪机在裁剪时的能耗得到有效控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剪机的圆刀机构及其机头,使得主动部与从动部之间的啮合力能够达到理论范围,在避免传动过程中出现噪音和震动现象的同时,还能裁剪机在裁剪时的能耗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裁剪机的圆刀机构,包含与裁剪机的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主动部、用于带动圆刀进行转动的从动部,所述主动部和所述从动部相互啮合传动;

所述圆刀机构还包含:用于固定安装所述主动部的上机壳、用于固定安装所述从动部的下机壳;其中,所述从动部与裁剪机的圆刀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圆刀进行转动,所述上机壳和所述下机壳相互分离,所述圆刀机构还包含:

调节机构,连接所述上机壳和所述下机壳,用于调节所述下机壳与所述上机壳相互隔开的距离;

其中,所述上机壳和所述下机壳相互隔开的距离与所述主动部和所述从动部之间的啮合力呈一预设比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裁剪机的机头,包含如上所述裁剪机的圆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用于安装主动部的上机壳和用于安装从动部的下机壳是相互分离的,并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在装配时,可由调节机构调节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隔开的距离,从而使得主动部和从动部之间的啮合力的松紧可由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的距离决定,以确保主动部和从动部之间的啮合力可调整到理论范围,防止主动部与从动部之间出现啮合过紧或者过松的现象,从而在避免主动部与从动部在传动过程中出现噪音和震动现象的同时,还能对裁剪机在裁剪时的能耗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所述调节机构包含:

连接件,用于从所述上机壳插入所述下机壳内,且包含与所述下机壳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段、暴露在所述上机壳外的第二螺纹段;

锁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螺纹段上,并与所述第二螺纹段相互旋合;

环套,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下机壳上,用于带动所述下机壳朝向或背离所述上机壳的方向进行运动,并用于配合所述锁紧件将所述上机壳和所述下机壳相互锁紧;

其中,所述环套在正向转动时,用于带动所述下机壳朝着背离所述上机壳的方向进行运动;而当所述环套在反向旋转时,用于带动所述下机壳朝着所述上机壳的方向进行运动。通过旋转环套,使下机壳可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连接件朝向或背离上机壳的方向进行运动,并通过与锁紧件配合,实现上机壳与下机壳的锁紧固定,从而达到调整主动部与从动部之间的啮合力目的。

另外,所述环套与所述下机壳通过内、外螺纹相互旋合。从而使环套与下机壳之间可通过螺纹旋合相对运动。

另外,所述下机壳上还具有用于抵住所述环套的抵持面,且所述调节机构还包含套设在所述下机壳上与所述抵持面相对设置限位环;

其中,当所述环套在正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环套和所述限位环相互抵死;当所述环套反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环套和所述抵持面相互抵死。通过抵持面和限位环的作用,使得环套在旋转时,可通过抵住抵持面或限位环的方式,来防止环套相对于连接件产生相对位移,使得环套在旋转时,只能由连接件带动下机壳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下机壳与上机壳之间的距离调节。

另外,所述锁紧件包含:

垫片,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并用于抵住所述上机壳;

螺母,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螺纹段相互旋合,并用于将所述垫片压紧在所述上机壳上。从而通过旋转螺母,使连接件存在余量随下机壳朝向或背离上机壳方向运动,调整主动部与从动部之间的啮合力,且当调整满足加工需求,锁紧件配合环套将下机壳锁紧固定。

另外,所述连接件、所述锁紧件均包含N个,并一一对应,且以所述主动部的轴线为中心等距环绕。从而使上机壳与下机壳连接固定更为稳定。

另外,所述主动部具有一个主动伞齿轮,所述从动部具有一个从动伞齿轮;

其中,所述主动伞齿轮和所述从动伞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主动伞齿轮和所述从动伞齿轮的旋转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上机壳和所述下机壳相互隔开的距离与所述主动伞齿轮和所述从动伞齿轮之间的啮合力呈一预设比例。从而通过主动伞齿轮带动从动伞齿轮运转,使与从动部固定的圆刀进行转动工作,且通过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之间的啮合力调节,使圆刀运动更为顺畅。

另外,所述主动部还包含: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主传动轴,所述主动伞齿轮套设在所述主传动轴上,并与所述主传动轴同轴固定。从而驱动装置带动主传动轴运转,与主传动轴相连的主动伞齿轮跟随转动。

另外,所述从动部还包含:与所述从动伞齿轮同轴固定的第一从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从传动轴同轴固定的一级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二从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从传动轴同轴固定的二级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三从传动轴、与所述第三从传动轴同轴固定的三级从动齿轮;

其中,所述二级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一级从动齿轮和所述三级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圆刀套设在所述第三从传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三从传动轴同轴固定。由此可知,当主动伞齿轮在带动从动伞齿轮进行旋转后,可由从动伞齿轮通过第一从传动轴带动一级从动齿轮进行旋转,并由一级从动齿轮将动力通过二级从动齿轮传递给三级从动齿轮,由三级从动齿轮带动第三从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圆刀的主动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裁剪机的机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裁剪机机头中圆刀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圆刀机构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裁剪机的机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裁剪机机头中圆刀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裁剪机的圆刀机构。如图1和2所示,裁剪机的圆刀机构包含与裁剪机的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主动部1、用于带动圆刀3进行转动的从动部2、用于固定安装主动部1的上机壳4和用于固定安装从动部2的下机壳5。其中,主动部1和从动部2相互啮合传动,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驱动主动部1转动,从动部2跟随主动部1转动,从动部2与圆刀3相连,带动圆刀3进行转动。圆刀机构还包含:调节机构、连接上机壳4和下机壳5,上机壳4和下机壳5相互分离,调节机构调节上机壳4与下机壳5之间相互隔开的距离,且上机壳4和下机壳5相互隔开的距离与主动部1和从动部2之间的啮合力呈一预设比例。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用于安装主动部1的上机壳4和用于安装从动部2的下机壳5是相互分离的,并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在装配时,可由调节机构调节上机壳4与下机壳5之间隔开的距离,从而使得主动部1和从动部2之间的啮合力的松紧可由上机壳4与下机壳5之间的距离决定,以确保主动部1和从动部2之间的啮合力可调整到理论范围,防止主动部1与从动部2之间出现啮合过紧或者过松的现象,从而在避免主动部1与从动部2在传动过程中出现噪音和震动现象的同时,还能对裁剪机在裁剪时的能耗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如图2和4所示,调节机构包含连接件6、锁紧件7和环套8。连接件6从上机壳4插入下机壳5内,将上机壳4与下机壳5贯穿在一起,且包含与下机壳5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段61、暴露在上机壳4外的第二螺纹段62。锁紧件7套设在连接件6的第二螺纹段62上,并与第二螺纹段62相互旋合。环套8可转动的套设在下机壳5上,且环套8上设有内螺纹,下机壳5上设有外螺纹,环套8与下机壳5通过内、外螺纹相互旋合。旋转环套8带动下机壳5朝向或背离上机壳4的方向进行运动,与锁紧件7配合将上机壳4和下机壳5相互锁紧。

具体的说,下机壳5上还具有用于抵住环套8的抵持面,且调节机构还包含套设在下机壳5上与抵持面相对设置限位环9。将锁紧件7在连接件6的第二螺纹段62上旋松,使锁紧件7与上机壳4之间存有余量,正向转动环套8,使其至极限位置,且与限位环9抵死,锁紧件7与上机壳4相抵,下机壳5带动连接件6背离上机壳4方向运动,上机壳4与上机壳5之间的距离变大,主动部1与从动部2之间的啮合力减小,圆刀3可顺利运转;反向旋转环套8,至极限位置时,抵死抵持面,下机壳5带动连接件6朝向上机壳4运动,锁紧件7与上机壳4相抵,上机壳4与上机壳5之间的距离变小,主动部1与从动部2之间的啮合力减大。从而通过抵持面和限位环9的作用,使得环套8在旋转时,可通过抵住抵持面或限位环9的方式,来防止环套8相对于连接件6产生相对位移,使得环套8在旋转时,只能由连接件6带动下机壳5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下机壳4与上机壳5之间的距离调节。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3所示,锁紧件7包含垫片71和螺母72。垫片71套设在连接件6上并用于抵住上机壳4,螺母72与连接件6的第二螺纹段62相互旋合,并用于将垫片71压紧在上机壳4上。从而通过旋转螺母72,使连接件存在余量随下机壳5朝向或背离上机壳4方向运动,调整主动部1与从动部2之间的啮合力,且当调整满足加工需求,锁紧件配合环套8将下机壳5锁紧固定。

其中,连接件6与锁紧件7中的垫片71和螺母72均包含多个,并一一对应,数量相同,且以主动部1的轴线为中心等距环绕,从而使上机壳与下机壳连接固定更为稳定。

并且,如图2所示,主动部1具有一个主动伞齿轮11,从动部2具有一个从动伞齿轮21。其中,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21相互啮合,且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21的旋转方向相互垂直,且上机壳4和下机壳5相互隔开的距离与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21之间的啮合力呈一预设比例。由此不难发现,当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部1进行转动后,主动部1的主动伞齿轮11会随之进行旋转,并且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与从动伞齿轮21的啮合传动带动从动部2的从动伞齿轮21进行跟转,从而实现圆刀3的旋转。从而通过主动伞齿轮11带动从动伞齿轮21运转,使与从动部2固定的圆刀3进行转动工作,且通过主动伞齿轮11和从动伞齿轮21之间的啮合力调节,使圆刀3运动更为顺畅。

具体的说,如图2所示,该主动部1还包含一根与驱动电机同轴固定的主传动轴12,且主动伞齿轮11直接套设在主传动轴12上,并与主传动轴12同轴固定。从而驱动电机带动主传动轴12运转,与主传动轴12相连的主动伞齿轮11跟随转动。

此外,上述所提到的从动部如图2所示,具体包含:与从动伞齿轮21同轴固定的第一从传动轴22、套设在第一从传动轴22上并与第一从传动轴22同轴连接的一级从动齿轮23、与第一从传动轴22平行设置的第二从传动轴24、套设在第二从传动轴24并与第二从传动轴24同轴连接的二级从动齿轮25、与第二从传动轴24平行设置的第三从传动轴26、套设在第三从传动轴26上并与第三从传动轴26同轴连接的三级从动齿轮27。

并且,在实际装配的过程中,如图2所示,二级从动齿轮25分别与一级从动齿轮23和三级从动齿轮27相互啮合传动,而圆刀1直接套设在第三从传动轴26的轴端,并通过锁紧件7将其与第三从传动轴26进行同轴固定。由此可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当主动伞齿轮11带动从动伞齿轮22进行旋转后,可由从动伞齿轮21通过第一从传动轴22带动一级从动齿轮23进行旋转,并由一级从动齿轮23将动力通过二级从动齿轮25传递给三级从动齿轮27,由三级从动齿轮27带动第三从动轴26进行转动,进而驱动圆刀3的进行旋转,实现对材料的裁剪。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裁剪机的机头,包含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裁剪机的圆刀机构。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用于安装主动部1的上机壳4和用于安装从动部2的下机壳5是相互分离的,并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在装配时,可由调节机构调节上机壳4与下机壳5之间隔开的距离,从而使得主动部1和从动部2之间的啮合力的松紧可由上机壳4与下机壳5之间的距离决定,以确保主动部1和从动部2之间的啮合力可调整到理论范围,防止主动部1与从动部2之间出现啮合过紧或者过松的现象,从而在避免主动部1与从动部2在传动过程中出现噪音和震动现象的同时,还能对裁剪机在裁剪时的能耗得到有效控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