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锦织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1837发布日期:2018-06-12 22:2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锦织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锦织锦机。



背景技术: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历史源远流长。它起始于商周,初雏在秦汉,基本成型于两晋,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历代以来,土家织锦都被土司土官作为上等贡品或著名土特产向朝廷纳贡。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在整个民族工艺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对见证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独特的价值。

传统的土家织锦是单面织,其图案只能在一面观赏,另一面是杂乱无章的线头;随着织锦文化的发展,近代开始提出了双面织锦的设想,即实现双面织图。

然而,实现双面织锦所需要解决什么的问题呢,开门见山地说,就是:1、如何同时织出正背两面完全一样的图案;2、如何隐藏线头。

为了研究上述问题,并有利于理解后续

技术实现要素:
中的技术方案,首先对现有单面织锦的组织结构和编制工具进行简单介绍。

现有三综单面织锦机的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卷经轴、挡经轴、分经辊、综、提综弹簧、踏板、筘、挡布轴和卷锦轴;如图2所示,综包含三个分综,每个分综是由中间设有小孔的一系列金属丝、上竹竿和下竹竿构成,中间设有小孔的一系列金属丝分别与上竹竿、下竹竿相连,所述上竹竿与提综弹簧相连,下竹竿通过绳子与踏板相连;如图3所示,综的三个分综分别连接踏板的三块踏板板;如图4所示,三个分综对经线的分经方式是:先将经线按秩序分成交叉的两半,然后再把其中的一半又按秩序分成两半(即各四分之一);并把每一根线严格地按交叉规律和秩序穿在相应的分综的小孔(综眼)里,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分出为总数二分之一的那部分经线穿过的分综定义为第三号综,而把另两部分各占四分之一的经线所穿的综分别定义为第二号综和第一号综,然后按第一号综和第三号综穿入筘的一个筘眼中,第二号综和第三号综穿入筘的相邻筘眼中。

按三个分综的分经法在织底时,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3号综是经线的一半,而第二号综和第一号综共为另一半,交替提经和进纬织底布;而在须织锦面时,选择第二号综或第一号综作为永久性压面经线(即压住色纬的一组经线,下同),织出的就是直纹锦面,也即三综单面直纹锦面;如果将第二号综和第一号综两号经线交替作为压面经线,织出的就是斜纹锦面,也即三综单面斜纹锦面。三综单面直纹锦面的特点是:固定一组压面经线,锦面纹理呈小方块(多为矩形)色块上下左右平列重复排列;三综单面斜纹锦面的特点是:两组压面经线交替使用,锦面纹理呈小方块色块,相邻行均错开半个色块上下左右重复排列;无论是直纹还是斜纹,其锦布的锦面朝下,锦里朝上,而且所有的线头都是锦里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同时织出正背两面完全一样的图案,又能完好的引出锦布上下两面存在的线头的双面锦织锦机。

为了实现织出双面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初步方案是:一种双面锦织锦机,包括卷经轴、挡经轴、分经辊、综、提综弹簧、踏板、筘、挡布轴和卷锦轴,其特征是:综包含四个分综,每个分综的上部对应连接有相应的提综弹簧,每个分综的下部对应连接有相应的踏板。

进一步说明,为了便于踩踏方便,所述四个分综分别为第一号综、第二号综、第三号综和第四号综,第一号综、第二号综、第三号综和第四号综对应连接第一号踏板、第二号踏板、第三号踏板和第四号踏板,其踏板的顺序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为:第一号踏板、第二号踏板、第四号踏板和第三号踏板。

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织锦机,其双面锦织锦法的具体步骤是:

S1:踏第一号踏板,放第三、二、四号踏板,纬下色;再踏第一、二、四号踏板,放第三号踏板,纬上色;再踏第一、二号踏板,放第三、四号踏板,纬底纬,打紧;

S2:踏第三号踏板,放第一、二、四号踏板,纬下色;再踏第三、二、四号踏板,放第一号踏板,纬上色;再踏第三、四号踏板,放第一、二号踏板,底纬,打紧;

S3:反复上述S1到S2的回合,直至完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织锦机进行双面织法的优点是:节奏明确、规整,一致,容易掌握;同时,其织出的锦面具有的优点是:底纬隐藏在色纬底下,每行色纬紧靠,色纬组成的色块免除了底纬色彩的影响,仅存在压面经线的颜色对色块有些影响,整体色彩鲜明度至少提高三分之一,且由于减少了一半的底纬,织造速度有所提高,交替的压面经线在锦面上呈纵向细小的均匀波纹形,别具风味。

为了进一步达到隐藏线头的目的,按照通常的思路,首先是想到使用工具进行藏头,如勾针,但是,由于土家锦的织物结构有底纬和压面经线加固,比较紧密,打毛线用的勾针进去后,勾针容易勾住其它的线,导致能进不能出,拉不动线头;对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特制针织勾针进行藏头,所述特制针织勾针包括勾针本体、勾针尖端、钩挂和护盖,勾针尖端位于勾针本体的前端顶部,钩挂位于勾针本体的中部,护盖转轴连接在钩挂的后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综单面织锦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综的正视结构图;

图3为三综单面织锦机中踏板与综的连接方式图;

图4为三综经线分经与穿筘的示意图;

图5为三综单面锦的直纹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三综单面锦的斜纹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三综单面锦的经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三综双面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三综双面锦的经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四综双面织锦分经、分综及穿筘的示意图;

图11为四综双面锦织锦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四综双面锦织锦机中踏板与综的连接方式图;

图13为四综双面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四综双面锦的经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四综双面锦的斜织纹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藏头用的针织勾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不断线织法的边界并线示意图;

图18为不断线织法的换线或换色时的起头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双面锦织锦法,在现有的三综单面织锦方式的基础上,将压在色纬下边的三根经线当中的一根向上面提起,再纬上色纬,交织,从而形成双面锦;如图8和图9所示;该织锦法称为三综双面织法。

然而,上述三综双面织法并不能隐藏杂乱无章的线头,仅适宜于织无图案的或较大色块而又疏于形象精度的双面平织锦面。

同时,通过上述三综双面织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正反两面相对应色点不仅左右是错开的,而且前后也是错开的,不利于按图施工和准确设计;为了便于设计和识图,应使正反两面对等的图案色点保持在同等位置上。

实施例二:

一种双面锦织锦法,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正反两面相应色点的相邻压面经线靠拢,使之处于同一直线上。

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其做法是:

1、将第三号综403控制的经线再一分为二,将新分出的经线通过另加的分综控制,另加的分综称为第四号综404,因此,第三号综403的经线和第四号综404的经线分别占四分之一;

2、将第四号综404的经线与相邻的第二号综402的经线同筘眼,第三号综403的经线与相邻的第一号综401的经线保留同筘眼,从而形成了以第一号综401的经线与第二号综402的经线为一组,以第三号综403的经线和第四号综404的经线为另一组作为交替经线,交织底布以第一号综401的经线和第三号综403的经线作为正反两个锦面的永久性压面经线,第二号综402的经线和第四号综404的经线就成了织普通底布之用的经线。

上述织锦法称为四综双面织锦法。

作为进一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说明:

上述四综双面织锦法,由于新增了第四号综404,为了实现其提综和踏综,原有三综单面织锦机作相应的改进,即新增一组提综弹簧和一个踩综踏板。

为了实现上述四综双面织锦法,本实施例进一步对应提供的四综织锦机,如图11所示,包括卷经轴5、挡经轴6、分经辊7、综、提综弹簧8、踏板、筘、挡布轴9和卷锦轴10,其特征是:综包含四个分综,每个分综的上部对应连接有相应的提综弹簧,每个分综的下部对应连接有相应的踏板。

作为上述四综织锦机的进一步实施说明,为了便于踩踏方便,所述四个分综分别为第一号综401、第二号综402、第三号综403和第四号综404,第一号综401、第二号综402、第三号综403和第四号综404对应连接第一号踏板301、第二号踏板302、第三号踏板303和第四号踏板304,其踏板的顺序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为:第一号踏板301、第二号踏板302、第四号踏板304和第三号踏板303,如图12所示。

以下为上述四综织锦机实现双面锦织锦法的具体步骤是:

S1:踏第一号踏板301,放第三、二、四号踏板,纬下色;再踏第一、二、四号踏板,放第三号踏板303,纬上色;再踏第一、二号踏板,放第三、四号踏板,纬底纬,打紧;

S2:踏第三号踏板303,放第一、二、四号踏板,纬下色;再踏第三、二、四号踏板,放第一号踏板,纬上色;再踏第三、四号踏板,放第一、二号踏板,底纬,打紧;

S3:反复上述S1到S2的回合,直至完成,如图13和图14所示。

上述双面织法的优点是:节奏明确、规整,一致,容易掌握;同时,其织出的锦面具有的优点是:底纬隐藏在色纬底下,每行色纬紧靠,色纬组成的色块免除了底纬色彩的影响,仅存在压面经线的颜色对色块有些影响,整体色彩鲜明度至少提高三分之一,且由于减少了一半的底纬,织造速度有所提高,交替的压面经线在锦面上呈纵向细小的均匀波纹形,别具风味。

实施例三:

一种四综双面斜纹织锦法,其方案构思是:在上述四综双面织锦法的基础上,在按行织造时,每一行都要首先改变上下两面的压面经线位置再纬色纬。

通过上述构思,其实施过程不同于实施例二的是:当按行织造时,若先以第一号经线201和第三号经线203作为上下压面经线,这时第二号经线202和第四号经线204就是普通经线,纬上色纬和底纬,交织打紧;当转到织下一行时,把第二号经线202和第四号经线204作上下压面经线,而第一号经线201和第三号经线203为普通经线,然后再纬上色纬和底纬;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如图15所示。

实施例四:

一种织锦隐藏线头方法,其方式是通过一种特制针织勾针将线头勾藏在锦布中,所述针织勾针包括勾针本体101、勾针尖端102、钩挂103和护盖104,勾针尖端102位于勾针本体101的前端顶部,钩挂103位于勾针本体101的中部,护盖转轴连接在钩挂的后部,如图16所示。

实施例五:

一种减少线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断线织法;所述不断线织法的方式是:采用挑梭进行纬色,挑梭是传统的纬线挑子与梭子相结合的造型,既可以挑经,又可以进纬;通过挑梭纬色,在织方形色块时,可以一根线织到底。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说明,通过上述不断线织法,在两个相邻色块出现轮廓变化时,采用两色纬并行,如图17所示,图中第一区11和第二区22为并线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说明,通过上述不断线织法,在换色或换线时,将两个线头合并在同一行的一个面上,如图18所示,图中第一区1、第二区2、第三区3和第四区4为合并线头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