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TPU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1830发布日期:2018-06-12 22: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光TPU织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光TPU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织带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收纳桶,不能有效的对织带本体进行收纳,没有设置卡槽和卡块,不能有效的对织带本体两端进行连接,没有设置热塑性聚氨酯层,不能有效的提高织带本体的防腐性、耐磨性和抗菌性,从而不能保证织带本体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TPU织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收纳桶,不能有效的对织带本体进行收纳,没有设置卡槽和卡块,不能有效的对织带本体两端进行连接,没有设置热塑性聚氨酯层,不能有效的提高织带本体的防腐性、耐磨性和抗菌性,从而不能保证织带本体品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TPU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收纳桶、第一固定套、卡槽、第一固定板、旋钮、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板、卡块固定箱、卡块、织带固定板、滚轴、弹簧、反光带、热塑性聚氨酯层、尼龙层、聚酰胺层、树脂层、纬线和经线,所述织带本体一侧设置有收纳桶,所述收纳桶一端安装有旋钮,所述收纳桶内部安装有滚轴,所述滚轴一端与旋钮连接,所述滚轴外侧安装有织带固定板,所述织带本体外侧安装有反光带,所述织带本体内部设置有热塑性聚氨酯层,所述织带本体内部位于热塑性聚氨酯层正下方设置有尼龙层,所述尼龙层外侧设置有纬线,所述尼龙层外侧设置有经线,且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所述织带本体内部位于尼龙层正下方设置有聚酰胺层,所述织带本体内部位于聚酰胺层正下方设置有树脂层,所述织带本体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套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织带本体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套一端安装有卡块固定箱,所述卡块固定箱一端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箱内部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一端与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钮与滚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和第一固定板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织带固定板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织带本体内部安装有香料颗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收纳桶,能够有效的对织带本体进行收纳,能够有效在织带本体闲置时对织带本体进行收纳,增强织带本体的实用性,设置了卡槽和卡块,能够有效的对织带本体两端进行连接,有效的提高织带本体的实用性,设置了热塑性聚氨酯层,能够有效的提高织带本体的防腐性、耐磨性和抗菌性,有效的提高织带本体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保证织带本体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织带固定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树脂层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经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织带本体;2、收纳桶;3、第一固定套;4、卡槽;5、第一固定板;6、旋钮;7、第二固定套;8、第二固定板;9、卡块固定箱;10、卡块;11、织带固定板;12、滚轴;13、弹簧;14、反光带;15、热塑性聚氨酯层;16、尼龙层;17、聚酰胺层;18、树脂层;19、纬线;20、经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反光TPU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收纳桶2、第一固定套3、卡槽4、第一固定板5、旋钮6、第二固定套7、第二固定板8、卡块固定箱9、卡块10、织带固定板11、滚轴12、弹簧13、反光带14、热塑性聚氨酯层15、尼龙层16、聚酰胺层17、树脂层18、纬线19和经线20,织带本体1一侧设置有收纳桶2,收纳桶2一端安装有旋钮6,收纳桶2内部安装有滚轴12,滚轴12一端与旋钮6连接,滚轴12外侧安装有织带固定板11,织带本体1外侧安装有反光带14,织带本体1内部设置有热塑性聚氨酯层15,织带本体1内部位于热塑性聚氨酯层15正下方设置有尼龙层16,尼龙层16外侧设置有纬线19,尼龙层16外侧设置有经线20,且经线20和纬线19相互交错,织带本体1内部位于尼龙层16正下方设置有聚酰胺层17,织带本体1内部位于聚酰胺层17正下方设置有树脂层18,织带本体1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套3,第一固定套3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套3一端设置有卡槽4,织带本体1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套7,第二固定套7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板8,第二固定套7一端安装有卡块固定箱9,卡块固定箱9一端安装有卡块10,卡块固定箱9内部安装有弹簧13,且弹簧13一端与卡块10连接。

为了更好的将旋钮6与滚轴12紧密结合,以及便于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旋钮6与滚轴12通过螺纹连接。

为了更好的密封连接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固定套3和第一固定板5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为了更好的保护织带固定板11,增强织带固定板11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织带固定板11外侧设置有加强筋。

为了使织带本体1带有一定的芬芳香气,增强使用人员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织带本体1内部安装有香料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在使用此织带时,通过第一固定套3套在织带本体1一端,将第一固定板5对织带本体1一端进行固定,有效的对织带本体1一端进行固定,将第二固定套7另一端套接在织带本体1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8对织带本体1另一端进行固定,通过拉动卡块10对弹簧13进行压缩,将第一固定套3一端安装的卡槽4与第二固定套7一端安装的卡块10进行连接,放置卡块10,使卡块10与卡槽4连接,通过旋转旋钮6,使滚轴12进行转动,织带固定板11将织带与滚轴12进行固定,转动滚轴12时,带动织带本体1进行转动,有效的对织带本体1进行收纳,方便在不使用织带时,对织带存放,织带本体1设置了反光带14,有效的便于在夜晚使用织带本体1,便于寻找织带本体1,设置了热塑性聚氨酯层15有效的增强了织带本体1的防腐性,耐磨性和抗菌性,有效的增强织带本体1的使用寿命,设置了纬线19和经线20,有效的增强织带本体1的柔韧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